下书看 > 带着战神回明末 > 第21章 扩大新政,旧势阻挠

带着战神回明末 第21章 扩大新政,旧势阻挠

    翌日,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朱由检扫视群臣,开口道:“诸位,京城新政已初见成效,朕欲将其推广至周边州府,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魏藻德便站了出来,哭丧着脸,仿佛朱由检要抄他家似的。

    “皇上,万万不可啊!京城周边情况复杂,远非京城可比,地方豪绅势力盘根错节,百姓愚昧,骤然推行新政,恐激起民变啊!”

    他声情并茂,说得好像新政一出,周边就要烽烟四起,尸横遍野。

    其他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大殿上顿时一片“皇上三思”、“万万不可”的劝谏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朱由检要下令屠城呢。

    朱由检内心冷笑,这老狐狸,不去唱戏真是可惜了。

    他冷冷一笑,眼中满是不屑,心中暗道:“这老狐狸还想在朕面前玩心眼,朕今日定要让你原形毕露。”

    而后他才缓缓说道:“魏爱卿所言,朕岂会不知?然京城新政推行之初,亦有诸多阻力,如今成果如何?尔等莫非是失忆了不成?”

    魏藻德被噎了一下,这……咋还带翻旧账的呢?他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京城乃天子脚下,自然不同,周边州府山高皇帝远,豪绅势力根深蒂固,恐难以掌控啊!”

    “哦?魏爱卿的意思是,朕鞭长莫及?”朱由检语气玩味,眼神却锐利如刀。

    魏藻德额头冒汗,连忙跪下:“臣不敢!只是…只是担心新政推行受阻,反而动摇国本啊!”

    “朕意已决,新政势在必行!”朱由检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环视群臣,“还有谁有异议?”

    魏藻德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皇上,臣并非反对新政,只是担心推行过程中遇到阻碍,臣以为,不如先派遣官员前往周边州府,摸清情况,再做定夺。”

    朱由检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魏爱卿,你这是想拖延时间啊?”

    魏藻德连忙否认,“臣不敢!臣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那好,” 朱由检突然话锋一转,“既然魏爱卿如此关心新政,那此事便交由你来负责,如何?”

    魏藻德:“……” 我就客气客气,你还当真了?他心中叫苦不迭,他深知皇上的心思,毕竟自己的家族也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眼下皇上步步紧逼,他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见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中咯噔一下,这……这怕是个坑啊!

    “怎么,魏爱卿不愿意?”朱由检挑眉问道。

    魏藻德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臣……臣遵旨。”

    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小样,跟我斗,你还嫩点儿。”

    散朝后,朱由检回到御书房,揉了揉眉心,这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真是让人心累,他拿起一本古籍,随意翻阅着……

    突然,书页上泛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有股神秘的力量在流转,心中一动,立刻启动了战神系统。

    “战神系统,开启!”

    一道光芒闪过,古籍中显现出一行行古老的字迹:“《治国宝典》,传承千年的治国智慧,研习此书,可提升治国能力。”

    朱由检心中大喜,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群臣肃立。

    朱由检手捧《治国宝典》,走到殿中央,高声宣布:

    “众爱卿听旨,朕得一古籍《治国宝典》,内含千年治国智慧。有谁愿意积极协助新政在京城周边推行,将有机会研习此书。”

    此言一出,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众臣面面相觑。

    魏藻德心中一沉,他没想到朱由检竟然还有这般手段。

    一旁的曹化淳则眼睛一亮,心中窃喜,他想,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既能讨好皇上,又能在新政推行中捞取好处,日后自己的地位必定更加稳固。

    于是他立刻跪下,迫不及待地说道:“臣……臣愿意!”曹化淳立刻跪下,迫不及待地说道,“臣愿前往京城周边地区,探查情况,为新政推行做准备。”

    朱由检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这曹化淳果然如他所料,纽扣掉进了针眼里,正中下怀。

    “好!曹爱卿有此决心,朕甚感欣慰。此书暂由朕保管,曹爱卿若能顺利探查情况,自会有所奖赏。”

    曹化淳心中一喜,连连叩头:“谢皇上隆恩!臣定不负圣望。”

    魏藻德脸色阴晴不定,心中暗骂曹化淳趋炎附势。

    然而,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得硬着头皮应下任务。

    其他官员也纷纷表态,有的表示支持新政,有的表示愿意协助探查情况。

    朱由检见状,心中暗道:终于撕开了旧势力的口子,新政外扩指日可待。

    散朝后,朱由检回到御书房,正准备继续研究《治国宝典》,忽听门外有脚步声。

    他抬头一看,只见孙传庭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陛下,臣有事相奏。”孙传庭恭敬地说道,眼中却带着一丝忧虑。

    孙传庭抱拳道:“陛下,臣对新政推行至京城周边,眼中却带着一丝忧虑。”

    孙传庭抱拳道:“陛下,京城禁军乃天子亲兵,自然对新政拥护。但地方军队良莠不齐,将领多与地方豪绅勾结,恐对新政阳奉阴违,甚至……从中作梗。臣一心想要重振大明军威,深知地方军队的腐败是国家的一大隐患,新政推行必须要有强大军事支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朱由检微微一笑,“孙爱卿所虑甚是。朕岂会不知地方军队的情况?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新政未至,改革先至。地方军队的改革,朕早已有腹稿。”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攘外必先安内,这道理,朕比谁都清楚。”

    一旁静静聆听的严悦,看着朱由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模样,心中敬佩不已。

    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继续对孙传庭说道:“朕欲效仿戚家军之法,练兵强军,打造一支真正忠于朝廷、忠于百姓的新式军队。”

    孙传庭眼前一亮,“陛下圣明!戚家军军纪严明,战力强悍,若能效仿,必能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

    朱由检点点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待新政在京城周边初见成效,便可逐步推行军改。”

    虽然朝堂上看似一片祥和,但朱由检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旧势力盘根错节,岂会轻易束手就擒?他们一定会在暗中酝酿新的阴谋,阻止新政的推行。

    京城外,一处隐秘的宅院内,几道黑影围坐在一桌,气氛凝重。

    “皇上这步棋,走得真妙啊!表面上是让曹化淳去探查情况,实际上…哼!”其中一人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曹化淳那老阉狗,贪婪成性,皇上这是要借刀杀人啊!”另一人附和道。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皇上把新政推行到京城周边?”

    “当然不!咱们……得给他送一份大礼!”领头之人阴恻恻地笑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老爷,曹公公回来了。”一个仆人匆匆跑进院子,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