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带着战神回明末 > 第24章 推广新政,阻力又起

带着战神回明末 第24章 推广新政,阻力又起

    第二天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却不如昨日庆典那般喜庆。

    朱由检开门见山,提出了将新政推广到京城更远地区的想法。

    话音刚落,魏藻德便站了出来,一脸的忧国忧民:

    “陛下,万万不可啊!京城之外,山高路远,民风彪悍,岂是京城这等天子脚下可比?新政推行,必然处处碰壁,最终劳民伤财,损害朝廷威严啊!”

    魏藻德说得声情并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忠臣良相。

    朱由检心中冷笑,这老狐狸,又开始唱反调了。

    朱由检剑眉一挑,朗声道:“魏爱卿,朕看你是久居京城,忘了朕之天下皆是朕之子民,你这般推诿新政,莫不是与那些贪官污吏有所勾结,妄图阻碍朕之利民之举?”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寂寞,魏藻德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陛下,臣绝无此意啊!”

    “魏爱卿所言,朕并非没有考虑,但京城及周边地区的新政推行,已然取得初步成效,百姓安居乐业,赋税收入也显着提升,难道魏爱卿认为,京畿之外的百姓,就不是大明的子民了吗?”

    魏藻德被朱由检怼得一时语塞,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又找到了新的说辞:“陛下,京畿之外,情况复杂,百姓愚昧,难以教化。新政推行,必然事半功倍,甚至激起民变啊!”

    “哦?魏首辅的意思是,朕的新政,只能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里实施,而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就活该受苦受难?”朱由检步步紧逼,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魏藻德额头冒汗,这皇帝,怎么越来越不好糊弄了?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这时,严悦站了出来,她心中清楚,自己本是民间出身,见过太多百姓被贪官污吏压榨,新政若能推行,那是百姓之福,所以看到魏藻德阻拦,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眼神坚定,握紧了拳头,全然不顾自己只是一个姑娘在朝堂上的不合适宜。

    “魏大人,你说的这些,本姑娘怎么一个字都不信呢?难道京畿之外的百姓,就不是人了?他们就活该被你说的那些贪官污吏欺压吗?”

    魏藻德被一个小姑娘当众质疑,老脸涨得通红,却也不敢发作,毕竟这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他只能强忍着怒火,说道:“下官并非此意……”

    朱由检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此事容后再议。朕乏了,退朝!”说罢,他起身离开了金銮殿。

    回到御书房,朱由检揉了揉太阳穴,这帮老顽固,真是冥顽不灵!

    看来,得想点别的办法了……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古籍,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书页上的一行小字上……

    朱由检回到御书房,一脸沉思,这帮老狐狸,软硬不吃,看来得加点猛料了。

    他搓了搓手,默念“战神系统,给朕来点惊喜!”

    系统界面光芒一闪,一份名为《高产农作物种植技术》的资料赫然出现。

    朱由检嘴角一勾,计上心来。

    第二日早朝,朱由检再次提出新政推广之事,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朱由检环视朝堂一周,缓缓从袖中拿出那本所谓的“神书”,高高兴起,此时阳光恰好透过窗户洒在书记,金光闪耀。

    “朕夜观天象,偶得神书,可使粮食产量翻倍!”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銮殿之中回荡。

    朝堂上众人的目光瞬间被那本散发着神秘光芒的书吸引,众人表情各异,有震惊、有贪婪、有怀疑,魏藻德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魏藻德第一个跳出来:“陛下,此等荒谬之言,岂可轻信?”

    朱由检也不反驳,只是神秘一笑:“朕已将此书部分内容誊抄下来,哪位爱卿若能将新政中的农业改革在京城外成功推行,朕便将此书赐予他。”

    这一下,原本还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纷纷动摇,眼神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粮食产量翻倍,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有了这玩意儿,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一些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蠢蠢欲动,盘算着如何才能抢到这个肥差。

    就连一向老谋深算的魏藻德也有些心动,只是碍于面子,还在犹豫不决。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直以来都跟风魏藻德的曹化淳,竟然站出来表示支持新政推广。

    “陛下,奴才愿为陛下分忧,奴才在京城外有些耳目,或许能为新政推行提供一些帮助。” 曹化淳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惊掉了下巴。

    魏藻德更是脸色铁青,这老太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主见了?

    朱由检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曹公公忠心可嘉,朕心甚慰。” 他心里清楚,曹化淳这老狐狸,肯定嗅到了什么风向,才会突然转变立场。

    不过,只要能达到目的,管他真心假意呢。

    散朝后,朱由检叫住了曹化淳。

    “曹公公,你对京畿之外的情况了解多少?” 曹化淳躬身答道:“回陛下,奴才略知一二……”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了,只是从他闪烁的眼神中,朱由检似乎看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曹化淳弓着腰,眼神闪烁,像只老狐狸:“陛下,京畿之外,山高皇帝远,那些个地方官儿,哪个不是土皇帝?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贪赃枉法,新政要推行,难啊!”

    他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奴才听说,山西那边,有个叫孙传庭的,是个硬骨头,对新政颇有微词……”

    孙传庭?朱由检心中一动,这可是个忠臣良将啊!他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

    “宣孙传庭进京!”

    孙传庭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见到朱由检,便单膝跪地:“臣孙传庭,参见陛下!”

    “孙将军免礼。” 朱由检虚扶一把,开门见山道:“朕欲将新政推行至全国,不知孙将军有何高见?”

    孙传庭面露难色:“陛下,臣并非反对新政,只是担心远方将士,恐难以适应,边关将士,刀口舔血,性情粗犷,新政推行,恐生变故啊!”

    朱由检哈哈一笑:“孙将军多虑了!朕自有妙计!”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打算御驾亲征,整顿军纪,顺便也让那些将士们,见识见识新政的好处!”

    严悦站在一旁,看着朱由检运筹帷幄,眼中满是崇拜的小星星。

    朱由检偶尔看向她,两人的目光一触即分,严悦的脸颊上泛起一丝红晕,心跳也莫名地加快了几分。

    御书房内,曹化淳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陛下,奴才派人打探过了,京畿之外,那些地方官员,对新政大多是口服心不服,暗地里都在使绊子……”

    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密报,双手呈上:“这是奴才收集到的一些情报,请陛下过目。”

    朱由检接过密报,展开一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好一个阳奉阴违!好一个欺上瞒下!”他猛地将密报拍在桌上,“曹化淳!”

    “奴才在!”

    “传朕旨意……” 朱由检的声音冰冷,如同来自九幽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