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第3章 坤宁宫内(2)
热门推荐:
海贼,龙之剑歌
斩神:献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巡山人:我以三寸龙筋镇邪异
闪婚亿万总裁,首富马甲藏不住了
系统:我被迫当上了无敌学霸
隔世凝光
嫣元记
炼丹成帝,从退出宗门开始
坠机后,我救了女老板
“橚儿还跟我说什么生而养之,断头可还,不生而养,永世难还,为孙氏守孝三年,是他应该做的,我看橚儿年纪尚小便能说出这番话来,加上孙氏确实对橚儿有养育之恩,才同意了橚儿为孙氏守孝,不然你以为就凭你一句话,我就同意我的儿子去给你的妾室守孝?”
马皇后越说越气,说到后面更是直接转过身子去不看老朱。
说到孙贵妃对朱橚的养育之恩,那也是确实有的。
当时老朱也还没称帝,常年奔波在外打仗,孙贵妃原本是逃难的民女,被马皇后遇到了,便收在身边当个侍女。
后来老朱酒后失性玷污了孙氏,马皇后看在是老朱的错,加上孙氏也照顾自己多年,便让老朱将孙氏纳了当妾室。
要说孙氏也怀上过孩子,只是因为老朱打仗居无定所,马皇后只能带着孙氏以及其他一众大将的眷属跟着各地跋涉,奔波之下孙氏动了胎气,加之当时条件不太好,最终胎儿没能保住。
后面老朱打了几场胜仗,也有条件了,便请了大夫给马皇后和孙氏调理身体。
结果大夫却诊断出孙氏因为小产后没能休养好,伤了身子,以后都无法再生育了。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老朱对孙氏都极其宠幸。
当然,老朱对孙氏的宠幸更多是出于愧疚之心,丝毫动摇不了马皇后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后来朱棣和朱橚先后出生,兄弟二人不过相差一岁,马皇后一个人奶水不足以喂养两个孩子,便将朱橚托给孙氏帮忙喂养。
要说这孙氏也是个心善的主儿,知道自己无法生育也没有太过埋怨,抚养起朱橚来也不比亲生的差,所以要说孙贵妃对朱橚有养育之恩,倒也没错。
“生而养之,断头可还,不生而养,永世难还……这是老五说的?”
朱元璋震惊了,自家儿子八岁就能说出这种惊天动地的话来,自己这个当爹的竟然不知道。
“为啥咱没听他说过?”
“你还好意思说!你的眼里除了标儿还有其他孩子吗?”
马皇后更加怒了,如果不是考虑到老朱现在是皇帝,要给他留点脸面,马皇后甚至想拿桌上大饼呼他脸了。
虽然朱标是自己所生,但是其他孩子也是自己十月怀胎所生,她不反对老朱将希望寄托在朱标身上,但至少不能忽视其他孩子的的存在。
其他儿女在老朱那里不受宠,她便用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他们,因此也受到了儿女们的尊敬。
该说不说,作为父母,马皇后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要超过老朱不少。
“那咱不是怕如果给其他孩子太多关注会让他们产生不该有的想法嘛?咱是农民,咱老朱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咱农民出身的最见不得的就是兄弟阋墙,如果不是怕孩子们多想,咱也不希望让他们离咱那么远,谁不希望子孙绕膝?”
老朱摊了摊油腻腻的手,叹口气道。
“老四去年就藩,你们娘俩抱在一起哭的时候,你以为咱不难受?高炽那孩子还在襁褓中,咱看着也喜欢,也不想他们离开应天,可是咱有啥办法?如果咱对哪个孩子多关注一眼,万一孩子以为咱立储的决心动摇了,像唐太宗一样,弑兄杀弟,逼父让位,这是你想看到的吗?”
说到这里,老朱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咱不想,也不能让孩子们自相残杀,咱宁愿他们去北地驻防,咱宁愿他们死在北元鞑子的手上,也不愿他们死在自家兄弟的手上!咱不是一个好父亲,但咱这么做只想让老朱家一家人能和睦。”
马皇后听着老朱的肺腑之言,眼中闪过一丝柔光,他知道老朱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孩子们始终得不到父亲的关注。
一边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一边是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儿子,理解不代表认可,她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被自己的丈夫关注、爱护,可是这对于帝王之家来说,确实有些左右为难。
老朱看到马皇后的神色也不对劲,心道不能再继续说这件事了,便索性扯开话题。
“对了妹子,老五那小子在信里说你气色不好是怎么回事?”
“也没什么事,前两个月橚儿来看我的时候,说自己学会了把脉,要给我把脉,把完脉后说我的脉象不稳,又问了我的日常起居,还叫人请了戴太医过来给我把脉,但是戴太医把脉后说我是岁数大了,给我开了两道进补的药膳方子,但是老五不信,自己跑去文渊阁查找医书,又几次找来太医给我诊治,都没有诊出什么病症来,我只道橚儿年纪尚浅,医术不精,便随他折腾去了,没想到他竟然出宫给我寻药去了。”
马皇后说着说着,语气越发有些哽咽。
“老五是早晨出的宫,以马车的脚程,这会儿应该刚出应天不远,要不咱叫锦衣卫把他追回来?”
朱元璋将油腻腻的手在衮服上擦了擦,伸手拉住马皇后的手,提议道。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一直将他锁在这宫闱之内,而且橚儿马上也要就藩了,你就当是让他就藩之前体察民情,至少去到封国上不会闹出什么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来。”
马皇后另一只手拍了拍朱元璋拉着的大手,劝慰道。
“说的也是,不过咱还是不太放心,这小子不比他几个哥哥从小习武,说是手无缚鸡之力都不为过,要不咱还是派几个人跟着吧。”
马皇后的一番劝慰显然是起了效果,朱元璋也不再那么愤怒,反而思索着要派人保护朱橚了。
“也好,这样我也放心。”马皇后点点头。
“毛骧!”
朱元璋朝门外一喊,门外进来一名面色黝黑的精瘦男子。
“亲军都尉府指挥使毛骧,拜见陛下、娘娘!”
(这里给观众老爷们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亲军都尉府而不是锦衣卫,因为锦衣卫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设立的,现在是洪武十四年,虽然只相差了一年,但毕竟还没改制,所以便用锦衣卫的前身亲军都尉府称呼。)
“嗯,起来吧。”朱元璋轻轻点头,继续道。
“老五拿着咱妹子的手谕出宫了,你安排几个身手利索的追上他,不要惊动他,暗中保护即可。”
“再去文华阁找太子,让他用咱的玉玺下一道圣旨,就说周王朱橚是受咱旨意微服私访的,让追老五的人带上,老五如果遇到危险,让他们凭着这道旨意见机行事,该调动什么人马就调动什么人马,如果没遇到危险,这道旨意也莫声张出去,给咱原封不动带回来。”
“是,陛下!”
毛骧领命,正要退下。
朱元璋又开口道:“你去文华阁顺便跟太子说一声,今天不用来坤宁宫找咱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遵旨!”
毛骧领命退下。
“重八!”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专门下旨保护朱橚,顿时有些动情。
“妹子,等老五这小子回来,你要给咱好好骂骂这小子,玩什么不好玩离家出走,如果他不是妹子你生的,咱打断他的腿!”
朱元璋故意板起脸色,吓唬道。
“好好好,都依你。”
马皇后也知道朱元璋只是说说狠话,并不放在心上,随后又道。
“不过你怎么还叫标儿有事明天再找你,标儿最近那么忙,我也好些时日没看到他了,正准备叫人去叫他过来。”
“嘿嘿!”
朱元璋用手捏着自己的胡子,发出一阵怪笑。
“咱儿子跑了一个,你这个当娘的不得补偿一下咱,给咱再生个儿子!”
说罢,朱元璋不等马皇后反应,直接拦腰抱起马皇后,便往床上走去。
马皇后受惊,听到朱元璋这么说,脸色一红发出一声娇嗔。
“讨厌!都当爷爷的人了,还那么不正经!”
马皇后越说越气,说到后面更是直接转过身子去不看老朱。
说到孙贵妃对朱橚的养育之恩,那也是确实有的。
当时老朱也还没称帝,常年奔波在外打仗,孙贵妃原本是逃难的民女,被马皇后遇到了,便收在身边当个侍女。
后来老朱酒后失性玷污了孙氏,马皇后看在是老朱的错,加上孙氏也照顾自己多年,便让老朱将孙氏纳了当妾室。
要说孙氏也怀上过孩子,只是因为老朱打仗居无定所,马皇后只能带着孙氏以及其他一众大将的眷属跟着各地跋涉,奔波之下孙氏动了胎气,加之当时条件不太好,最终胎儿没能保住。
后面老朱打了几场胜仗,也有条件了,便请了大夫给马皇后和孙氏调理身体。
结果大夫却诊断出孙氏因为小产后没能休养好,伤了身子,以后都无法再生育了。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老朱对孙氏都极其宠幸。
当然,老朱对孙氏的宠幸更多是出于愧疚之心,丝毫动摇不了马皇后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后来朱棣和朱橚先后出生,兄弟二人不过相差一岁,马皇后一个人奶水不足以喂养两个孩子,便将朱橚托给孙氏帮忙喂养。
要说这孙氏也是个心善的主儿,知道自己无法生育也没有太过埋怨,抚养起朱橚来也不比亲生的差,所以要说孙贵妃对朱橚有养育之恩,倒也没错。
“生而养之,断头可还,不生而养,永世难还……这是老五说的?”
朱元璋震惊了,自家儿子八岁就能说出这种惊天动地的话来,自己这个当爹的竟然不知道。
“为啥咱没听他说过?”
“你还好意思说!你的眼里除了标儿还有其他孩子吗?”
马皇后更加怒了,如果不是考虑到老朱现在是皇帝,要给他留点脸面,马皇后甚至想拿桌上大饼呼他脸了。
虽然朱标是自己所生,但是其他孩子也是自己十月怀胎所生,她不反对老朱将希望寄托在朱标身上,但至少不能忽视其他孩子的的存在。
其他儿女在老朱那里不受宠,她便用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他们,因此也受到了儿女们的尊敬。
该说不说,作为父母,马皇后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要超过老朱不少。
“那咱不是怕如果给其他孩子太多关注会让他们产生不该有的想法嘛?咱是农民,咱老朱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咱农民出身的最见不得的就是兄弟阋墙,如果不是怕孩子们多想,咱也不希望让他们离咱那么远,谁不希望子孙绕膝?”
老朱摊了摊油腻腻的手,叹口气道。
“老四去年就藩,你们娘俩抱在一起哭的时候,你以为咱不难受?高炽那孩子还在襁褓中,咱看着也喜欢,也不想他们离开应天,可是咱有啥办法?如果咱对哪个孩子多关注一眼,万一孩子以为咱立储的决心动摇了,像唐太宗一样,弑兄杀弟,逼父让位,这是你想看到的吗?”
说到这里,老朱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咱不想,也不能让孩子们自相残杀,咱宁愿他们去北地驻防,咱宁愿他们死在北元鞑子的手上,也不愿他们死在自家兄弟的手上!咱不是一个好父亲,但咱这么做只想让老朱家一家人能和睦。”
马皇后听着老朱的肺腑之言,眼中闪过一丝柔光,他知道老朱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孩子们始终得不到父亲的关注。
一边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一边是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儿子,理解不代表认可,她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被自己的丈夫关注、爱护,可是这对于帝王之家来说,确实有些左右为难。
老朱看到马皇后的神色也不对劲,心道不能再继续说这件事了,便索性扯开话题。
“对了妹子,老五那小子在信里说你气色不好是怎么回事?”
“也没什么事,前两个月橚儿来看我的时候,说自己学会了把脉,要给我把脉,把完脉后说我的脉象不稳,又问了我的日常起居,还叫人请了戴太医过来给我把脉,但是戴太医把脉后说我是岁数大了,给我开了两道进补的药膳方子,但是老五不信,自己跑去文渊阁查找医书,又几次找来太医给我诊治,都没有诊出什么病症来,我只道橚儿年纪尚浅,医术不精,便随他折腾去了,没想到他竟然出宫给我寻药去了。”
马皇后说着说着,语气越发有些哽咽。
“老五是早晨出的宫,以马车的脚程,这会儿应该刚出应天不远,要不咱叫锦衣卫把他追回来?”
朱元璋将油腻腻的手在衮服上擦了擦,伸手拉住马皇后的手,提议道。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一直将他锁在这宫闱之内,而且橚儿马上也要就藩了,你就当是让他就藩之前体察民情,至少去到封国上不会闹出什么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来。”
马皇后另一只手拍了拍朱元璋拉着的大手,劝慰道。
“说的也是,不过咱还是不太放心,这小子不比他几个哥哥从小习武,说是手无缚鸡之力都不为过,要不咱还是派几个人跟着吧。”
马皇后的一番劝慰显然是起了效果,朱元璋也不再那么愤怒,反而思索着要派人保护朱橚了。
“也好,这样我也放心。”马皇后点点头。
“毛骧!”
朱元璋朝门外一喊,门外进来一名面色黝黑的精瘦男子。
“亲军都尉府指挥使毛骧,拜见陛下、娘娘!”
(这里给观众老爷们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亲军都尉府而不是锦衣卫,因为锦衣卫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设立的,现在是洪武十四年,虽然只相差了一年,但毕竟还没改制,所以便用锦衣卫的前身亲军都尉府称呼。)
“嗯,起来吧。”朱元璋轻轻点头,继续道。
“老五拿着咱妹子的手谕出宫了,你安排几个身手利索的追上他,不要惊动他,暗中保护即可。”
“再去文华阁找太子,让他用咱的玉玺下一道圣旨,就说周王朱橚是受咱旨意微服私访的,让追老五的人带上,老五如果遇到危险,让他们凭着这道旨意见机行事,该调动什么人马就调动什么人马,如果没遇到危险,这道旨意也莫声张出去,给咱原封不动带回来。”
“是,陛下!”
毛骧领命,正要退下。
朱元璋又开口道:“你去文华阁顺便跟太子说一声,今天不用来坤宁宫找咱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遵旨!”
毛骧领命退下。
“重八!”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专门下旨保护朱橚,顿时有些动情。
“妹子,等老五这小子回来,你要给咱好好骂骂这小子,玩什么不好玩离家出走,如果他不是妹子你生的,咱打断他的腿!”
朱元璋故意板起脸色,吓唬道。
“好好好,都依你。”
马皇后也知道朱元璋只是说说狠话,并不放在心上,随后又道。
“不过你怎么还叫标儿有事明天再找你,标儿最近那么忙,我也好些时日没看到他了,正准备叫人去叫他过来。”
“嘿嘿!”
朱元璋用手捏着自己的胡子,发出一阵怪笑。
“咱儿子跑了一个,你这个当娘的不得补偿一下咱,给咱再生个儿子!”
说罢,朱元璋不等马皇后反应,直接拦腰抱起马皇后,便往床上走去。
马皇后受惊,听到朱元璋这么说,脸色一红发出一声娇嗔。
“讨厌!都当爷爷的人了,还那么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