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第132章 僭越
热门推荐:
七零军婚,一胎三宝后无法躺平了
天道绝域奥特之殇
绝世唐门之魔镰血佑
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追了一个宇宙的小萌妻
斗罗之我在唐门混日子
神秘复苏:此世之暗
人在超神,从暴走华烨开始
团宠小娇妻:裴总今天又吃醋了吗?
奉天殿内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有这么不省心的儿子,真是难为他了。
朱标蹲下身,捡起刚才被老朱用来砸朱樉的奏章,走到老朱桌案前放好,又绕到老朱身后,轻手轻脚给老朱按揉太阳穴。
有了朱标的揉按,朱元璋显然舒服多了,这才悠悠出声道:“标儿,你对老二怎么看?”
朱标欲言又止,他自问如果朱樉不是他弟弟,哪怕是他宽厚的性格,也绝对不可能对朱樉这么宽容,但既然是他弟弟,只能帮着说说话了。
但是朱标绞尽脑汁,硬是想不出朱樉有啥优点,想了半天最终憋出一句:“老二脾气差了点,但性子单纯,而且从小就学带兵打仗,多加磨砺一番,应该可以跟英哥一般。”
“就他?跟英儿比?”朱元璋嗤了一声,“以这家伙的性格,性格乖张暴虐、飞扬跋扈,最多就是蓝玉,甚至比蓝玉还不如,蓝玉飞扬跋扈好歹是有功勋在身,这小子有什么?不就仗着是咱的儿子?”
朱标和朱元璋口中的英哥、英儿,便是沐英,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原来跟随朱元璋姓,叫朱英,又叫朱文英,后来因为朱元璋登基,沐英为了避讳,又主动将姓氏改回沐,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外戚子侄,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李文忠。
不过与李文忠洪武三年便封爵不同的是,沐英直到洪武九年才被封西平侯,而且一个曹国公,一个西平侯,显然曹国公的尊号更高一点。
但是李文忠能获得曹国公爵位,一是他确实战功彪炳,二是朱元璋为了表达对自己二姐朱佛女的感激给封的父子同爵,让李贞与李文忠同时受封曹国公爵位,可以说李文忠确实是很厉害的将领,但能如此高的封赏与他母亲曹国长公主脱不开关系。
而沐英虽然是朱元璋养子,但朱元璋为了避嫌,首次封爵并没有给沐英任何爵位,而沐英也是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从十二岁开始军旅生涯,一直到三十二岁,才被封为西平侯。
所以在朱元璋眼中,朱樉显然比不上沐英,由此也看得出来,朱元璋对沐英的器重。
朱标也知道自己那番话有多少水分,也没跟朱元璋争辩什么。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又开口道:“标儿,你知道吗?咱本来想老二掌大宗正院,任宗人令的,可是如今这小子恶行不断,咱根本不敢将大宗正院交给他!”
大宗正院是老朱沿袭蒙元制度设立的,负责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其主管便是宗人令。
在老朱的预想中,宗人令肯定是要由年长的藩王担任,如此一来才有信服力,也能管好老朱家的所有人。
众儿子中,除了朱标是太子外,最年长的藩王就是朱樉了,但是朱樉恶行太多,名声也差,哪来的能力服众?
“爹,老二也只是一时糊涂,不过他也没犯太多错事,您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哼!没犯太多错事?”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以为这小子就只犯了劳民伤财这一件破事?挥霍无度、打骂仆役、闹市纵马,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你都不知情?”
朱标闻言哑然,这些他当然都知道,但是老朱没提他肯定不能说出来,不然只会加重老朱对朱樉的厌恶。
“唉~”老朱说着说着又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朱标,“标儿,你知道为何咱这么厌恶老二么?”
朱标一愣,好奇问道:“不是因为您刚才说的这些么?”
“要真是这些也就罢了,咱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江山,自己儿孙挥霍一下又怎么了?反正咱也不指望他继承皇位!”朱元璋先是一脸霸气豪迈,随后又面带纠结看着朱标,“你可知道,老二在西安府命人私下打造五爪龙床置于寝宫?”
朱标闻言大惊,老朱能说出这句话,自然是早就调查清楚的,真实性无需质疑。
要知道五爪金龙可是皇帝专用的,饶是他身为太子,在未登大宝之前,都不能妄用这个图案,当然如果他真想用的话,老朱肯定没意见就是了。
可如今朱樉竟然暗中打造龙床,虽说不是龙袍之类具有天子凭证之物,但是显然也已经犯了僭越的大罪,君不见德庆侯廖永忠便是因僭用龙凤之罪被老朱赐死的?
“爹,老二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我会规劝他的...”朱标连忙开口劝慰,生怕老朱等下杀心一起,把朱樉砍了。
“罢了,标儿,此事连你娘都不知道,之所以跟你说,也是想先给你点心理准备,你可莫要跟他人提起。咱想看看,这混账还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若是他依旧不知收敛,那就不要怪咱了,咱可以不杀他,但是中都就是他最终的归宿!”朱元璋强忍心中怒火,咬牙愤愤道。
朱标见老朱一脸怒容,心中只能暗暗为朱樉捏一把汗,当然他也不会提醒朱樉,毕竟朱樉已经不是小孩子,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一些小事可以帮着遮掩一番,但大是大非上朱标还是分得清的,而且朱元璋也说了不会杀朱樉,这便足够了。
收拾了一下心情,朱标开始转移话题,毕竟先前的话题太过沉重了。
“爹,您知道我今天和老五出宫是干啥去了吗?”朱标先是丢出一个话题勾引朱元璋的好奇心。
果不其然,朱元璋很快上钩,只见这老货粗眉一挑,一副很好奇的样子,却又碍于面子,故作不在乎道:“还能干啥去了?左右不过半天时间,便是逛教坊司的时间都不够...”
朱标被朱元璋的虎狼之词吓了一跳,教坊司那可是青楼啊,还是官办青楼,自家老爹什么话都敢说啊,得亏老五没在这里,不然肯定心里又合计着去娘面前告状了。
回过神来的朱元璋也发现自己似乎嘴瓢了,主要是昨天朱橚给的那枚‘益精丸’着实好用,简直让他重返年轻时的活力,就连年轻时喜欢口花花的毛病也回来了。
没办法,毕竟老朱年轻时还当过乞丐,那会儿哪有钱去青楼啊,只能跟一起乞讨的乞丐讲讲荤段子了,加之后来加入红巾军,朝夕相处的都是一群糙汉子,养出了口花花的毛病。
好在后来做了大帅,又当上皇帝之后,慢慢改掉了这个臭毛病,今天一时得意忘形,结果在好大儿面前丢了脸。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有这么不省心的儿子,真是难为他了。
朱标蹲下身,捡起刚才被老朱用来砸朱樉的奏章,走到老朱桌案前放好,又绕到老朱身后,轻手轻脚给老朱按揉太阳穴。
有了朱标的揉按,朱元璋显然舒服多了,这才悠悠出声道:“标儿,你对老二怎么看?”
朱标欲言又止,他自问如果朱樉不是他弟弟,哪怕是他宽厚的性格,也绝对不可能对朱樉这么宽容,但既然是他弟弟,只能帮着说说话了。
但是朱标绞尽脑汁,硬是想不出朱樉有啥优点,想了半天最终憋出一句:“老二脾气差了点,但性子单纯,而且从小就学带兵打仗,多加磨砺一番,应该可以跟英哥一般。”
“就他?跟英儿比?”朱元璋嗤了一声,“以这家伙的性格,性格乖张暴虐、飞扬跋扈,最多就是蓝玉,甚至比蓝玉还不如,蓝玉飞扬跋扈好歹是有功勋在身,这小子有什么?不就仗着是咱的儿子?”
朱标和朱元璋口中的英哥、英儿,便是沐英,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原来跟随朱元璋姓,叫朱英,又叫朱文英,后来因为朱元璋登基,沐英为了避讳,又主动将姓氏改回沐,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外戚子侄,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李文忠。
不过与李文忠洪武三年便封爵不同的是,沐英直到洪武九年才被封西平侯,而且一个曹国公,一个西平侯,显然曹国公的尊号更高一点。
但是李文忠能获得曹国公爵位,一是他确实战功彪炳,二是朱元璋为了表达对自己二姐朱佛女的感激给封的父子同爵,让李贞与李文忠同时受封曹国公爵位,可以说李文忠确实是很厉害的将领,但能如此高的封赏与他母亲曹国长公主脱不开关系。
而沐英虽然是朱元璋养子,但朱元璋为了避嫌,首次封爵并没有给沐英任何爵位,而沐英也是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从十二岁开始军旅生涯,一直到三十二岁,才被封为西平侯。
所以在朱元璋眼中,朱樉显然比不上沐英,由此也看得出来,朱元璋对沐英的器重。
朱标也知道自己那番话有多少水分,也没跟朱元璋争辩什么。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又开口道:“标儿,你知道吗?咱本来想老二掌大宗正院,任宗人令的,可是如今这小子恶行不断,咱根本不敢将大宗正院交给他!”
大宗正院是老朱沿袭蒙元制度设立的,负责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其主管便是宗人令。
在老朱的预想中,宗人令肯定是要由年长的藩王担任,如此一来才有信服力,也能管好老朱家的所有人。
众儿子中,除了朱标是太子外,最年长的藩王就是朱樉了,但是朱樉恶行太多,名声也差,哪来的能力服众?
“爹,老二也只是一时糊涂,不过他也没犯太多错事,您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哼!没犯太多错事?”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以为这小子就只犯了劳民伤财这一件破事?挥霍无度、打骂仆役、闹市纵马,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你都不知情?”
朱标闻言哑然,这些他当然都知道,但是老朱没提他肯定不能说出来,不然只会加重老朱对朱樉的厌恶。
“唉~”老朱说着说着又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朱标,“标儿,你知道为何咱这么厌恶老二么?”
朱标一愣,好奇问道:“不是因为您刚才说的这些么?”
“要真是这些也就罢了,咱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江山,自己儿孙挥霍一下又怎么了?反正咱也不指望他继承皇位!”朱元璋先是一脸霸气豪迈,随后又面带纠结看着朱标,“你可知道,老二在西安府命人私下打造五爪龙床置于寝宫?”
朱标闻言大惊,老朱能说出这句话,自然是早就调查清楚的,真实性无需质疑。
要知道五爪金龙可是皇帝专用的,饶是他身为太子,在未登大宝之前,都不能妄用这个图案,当然如果他真想用的话,老朱肯定没意见就是了。
可如今朱樉竟然暗中打造龙床,虽说不是龙袍之类具有天子凭证之物,但是显然也已经犯了僭越的大罪,君不见德庆侯廖永忠便是因僭用龙凤之罪被老朱赐死的?
“爹,老二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我会规劝他的...”朱标连忙开口劝慰,生怕老朱等下杀心一起,把朱樉砍了。
“罢了,标儿,此事连你娘都不知道,之所以跟你说,也是想先给你点心理准备,你可莫要跟他人提起。咱想看看,这混账还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若是他依旧不知收敛,那就不要怪咱了,咱可以不杀他,但是中都就是他最终的归宿!”朱元璋强忍心中怒火,咬牙愤愤道。
朱标见老朱一脸怒容,心中只能暗暗为朱樉捏一把汗,当然他也不会提醒朱樉,毕竟朱樉已经不是小孩子,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一些小事可以帮着遮掩一番,但大是大非上朱标还是分得清的,而且朱元璋也说了不会杀朱樉,这便足够了。
收拾了一下心情,朱标开始转移话题,毕竟先前的话题太过沉重了。
“爹,您知道我今天和老五出宫是干啥去了吗?”朱标先是丢出一个话题勾引朱元璋的好奇心。
果不其然,朱元璋很快上钩,只见这老货粗眉一挑,一副很好奇的样子,却又碍于面子,故作不在乎道:“还能干啥去了?左右不过半天时间,便是逛教坊司的时间都不够...”
朱标被朱元璋的虎狼之词吓了一跳,教坊司那可是青楼啊,还是官办青楼,自家老爹什么话都敢说啊,得亏老五没在这里,不然肯定心里又合计着去娘面前告状了。
回过神来的朱元璋也发现自己似乎嘴瓢了,主要是昨天朱橚给的那枚‘益精丸’着实好用,简直让他重返年轻时的活力,就连年轻时喜欢口花花的毛病也回来了。
没办法,毕竟老朱年轻时还当过乞丐,那会儿哪有钱去青楼啊,只能跟一起乞讨的乞丐讲讲荤段子了,加之后来加入红巾军,朝夕相处的都是一群糙汉子,养出了口花花的毛病。
好在后来做了大帅,又当上皇帝之后,慢慢改掉了这个臭毛病,今天一时得意忘形,结果在好大儿面前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