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雹泉镇黑道 > 第22章 拥挤的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雹泉镇黑道 第22章 拥挤的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雹泉镇黑道 第22章 拥挤的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春节的西安,寒风凛冽,但游客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小宇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入口处,望着眼前蜿蜒的长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泥土和古老气息的味道,仿佛在提醒他,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潮的战场。

    “小宇,这边!”青岛山海旅行社的同事小李在不远处挥手,示意他跟上。小宇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快步走了过去。今天是他们团队来西安取景的第一天,兵马俑博物馆自然是重中之重。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昨天公众号就发了通知,说初四、初五的门票已经卖光了。”小李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无奈地说道,“咱们能赶上初七的票已经算幸运了。”

    小宇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队伍中,有带着孩子的家庭,有结伴而行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尽管寒风刺骨,但没有人抱怨。小宇甚至听到一位山东口音的大叔笑着说:“这排队的人比兵马俑还多呢!”

    上午7点半,博物馆准时开门。队伍开始缓缓移动,小宇和同事们随着人流进入了景区。一进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尊高大的秦始皇雕像,雕像下的广场上已经挤满了游客。小宇拿出相机,试图拍几张照片,但很快发现,镜头里几乎全是人头。

    “先去一号坑吧,那里是最经典的。”小李提议道。小宇点点头,跟着队伍向一号坑的方向走去。然而,刚走到坑口,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号坑内,密密麻麻的游客几乎将整个坑道填满。小宇站在坑边,感觉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股无形的洪流。前后左右都是人,他甚至无法自由地移动脚步。耳边传来各种语言的交谈声,夹杂着导游的讲解声和游客的惊叹声。

    “这也太挤了吧!”小宇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他试图靠近坑边,仔细看看那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但刚往前迈了一步,就被后面的人推了一下。他一个踉跄,差点撞到前面的游客。

    “小心点!”一位来自辽宁的大姐笑着提醒他,“这地方就是这样,人挤人,但看到兵马俑的那一刻,什么都值了。”

    小宇苦笑着点点头,终于挤到了坑边。他低头看去,只见数千尊兵马俑整齐排列,气势恢宏。尽管已经看过无数照片和视频,但亲眼目睹这一幕,还是让他感到震撼。他举起相机,试图拍下这壮观的景象,但镜头里依然挤满了游客的身影。

    “算了,先拍几张吧,后期再处理。”小宇无奈地按下快门。

    参观完一号坑,小宇和同事们决定前往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丽山园)。由于接驳车站排起了长队,他们选择徒步前往。路上,小宇看到不少游客在路边小憩,有的甚至拿出了自带的零食和水,显然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这春节的游客量真是吓人。”小李感叹道,“听说每天张票都卖光了,咱们能进来已经算不错了。”

    小宇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复杂。作为取景团队的一员,他需要拍摄大量的素材,但眼前的人潮让他感到有些无力。他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但他们的任务才完成了一半。

    在丽山园的东城墙遗址边,小宇遇到了一位正在清扫路面的焦师傅。焦师傅告诉他,春节期间游客量巨大,他们每天从早上7点20分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半,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虽然累,但看到这么多游客来参观,心里还是挺高兴的。”焦师傅笑着说道,“毕竟这是咱们的文化遗产嘛。”

    小宇听了,心里有些触动。他忽然意识到,尽管人潮拥挤,尽管排队漫长,但这一切的背后,是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他深吸了一口气,重新拿起相机,决定不再抱怨,而是用心去记录下这一切。

    下午,小宇和团队终于完成了取景任务。尽管过程有些艰难,但他们收获了大量珍贵的素材。回酒店的路上,小宇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里默默感叹:“这大概就是春节的魅力吧,无论多拥挤,人们依然愿意为了心中的那份期待而奔波。”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还有那些在寒风中耐心排队的游客。他知道,这段经历将成为他记忆中最独特的一部分。

    “明天还要去华清池和大雁塔呢。”小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小宇笑了笑,点点头:“是啊,春节的西安,真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