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雹泉镇黑道 > 第24章 雹泉镇雹神李左车

雹泉镇黑道 第24章 雹泉镇雹神李左车

    雹泉镇黑道 第24章 雹泉镇雹神李左车

    小宇一行人从潍坊市乘坐专车来到了雹泉镇。车子缓缓驶入镇子,街道两旁的建筑古朴而陈旧,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了几十年。镇上的居民不多,偶尔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目光淡漠地扫过这辆陌生的车辆。小宇坐在后排,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到了。”司机低声说道,车子停在一栋老旧的楼房前。这里是高强的据点,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小宇下了车,带着几个手下快步走进楼内。高强正坐在大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杯茶,神情淡然。见到小宇进来,他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坐下。

    “强哥,最近的情况有些复杂。”小宇坐下后,直接切入正题,“我们在潍坊的生意遇到了一些麻烦,有几个外地来的势力在暗中捣乱,暂时还没查清楚他们的背景。”

    高强轻轻抿了一口茶,眼神深邃:“外地势力?看来有人盯上我们了。”

    小宇点头:“是的,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我觉得他们来者不善,可能会对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产生影响。”

    高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先不要轻举妄动,等查清楚再说。你们这次来雹泉镇,除了汇报情况,还有其他事吗?”

    小宇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强哥,我们想去雹神庙拜一拜,求个平安。”

    高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雹神庙?你们倒是会选地方。去吧,拜拜也好,雹神李左车可是我们雹泉镇的守护神。”

    雹神庙位于镇子的东侧,庙宇巍峨,古朴庄严。庙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雹神李左车”几个大字。小宇带着手下走进庙内,香火缭绕中,一尊高大的神像矗立在正中央。神像面容威严,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

    小宇站在神像前,恭敬地上了三炷香,心中默念着祈求平安的愿望。他的手下们也纷纷效仿,庙内一时间香烟袅袅,气氛肃穆。

    拜完神像后,小宇走到庙内的石碑前,仔细阅读着上面刻着的文字。石碑上详细记载了李左车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如何成为雹神的传说。

    雹神李左车

    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末,六国并起,左车辅佐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李左车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李左车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于是,他向赵国主帅陈余陈述其利害,并自请带兵3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陈余不以为然,不严守井陉,坚决主战。

    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韩信斩陈余,擒赵王,灭亡了赵国。

    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李左车认为,汉军士卒疲惫,战斗力大减,如果和齐、燕军队硬拼,胜负很难预料。不如按甲休兵,镇赵安民,派人以兵威说降,齐燕可定。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果然不伐而降。

    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在《聊斋志异·雹神》中,记述了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

    李左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怪杰和军事奇才。他为韩信献计献策,主张修生养息,慰劳将士,以德政安抚人心。以武力作威慑,以仁德服人心,恩威并举,迫使敌人归顺。极具战略眼光,以奇谋建功立业。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名言,还着有兵书《广武君》,论述用兵谋略,影响深远。

    雹泉庙的传说

    汉朝建立以后,李左车回到祖籍山东安丘的雹泉村,遍访老人,寻根问祖,找到了自己的祖地。从此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李左车死后第二年的阴历五月十七,熙熙朗日的天空突然黑云蔽日,狂风怒号,天崩地裂般的一声炸雷,震彻云霄。待得云散风消,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李左车生前住的院子里,裂开一道宽逾六尺的石缝,有水自岩底汩汩流出,不一刻即形成一弯清泉,如镜面的水面上,一串串银白色的气泡争相簇拥,恍若珍珠,人们啧啧称奇,都说是李左车显灵,死后不忘泽被桑梓。

    据说,这一天的午时,正是玉皇大帝册封李左车之时。玉帝感其品德刚正,将“雹神”一职封给了他,让他掌管大地、山川、江河、湖泊、雨雪、风雹及人间庄稼的奖惩。当地百姓纷纷解囊,在他的旧居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雹神庙。整个庙宇雄伟宏大,结构匀称,布局合理,肃穆庄严,庙内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尤其是庙内4棵古松,树围6米左右。从此以后,这里就再也没有经受过冰雹的侵害。

    关于雹神显灵的传说一直流传,说李左车不仅灵佑乡人,也泽被他乡。明洪武年间,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楚地大旱,春天种的庄稼禾枯苗干,颗粒无收,到了阴历六月六才下雨。此时,唯有种植荞麦方能在秋后有所收获,然种子难求。正当百姓无奈之时,一长须阔脸白发老翁携一大车出现在江南各省的阡陌之汇总,将满满一车饱满匀实的荞麦种无偿施与百姓。问此翁家籍何处,答曰:“我乃雹泉老李。”秋后荞麦大收,百姓渡过荒年。

    小宇读完石碑上的文字,心中不禁对这位雹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他转身对手下们说道:“李左车不仅是雹泉镇的守护神,更是一位智者。我们这次来拜他,不仅是求平安,也是希望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智慧。”

    手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离开雹神庙后,小宇一行人回到了高强的据点。高强见他们回来,淡淡地问道:“拜完了?”

    小宇点头:“是的,强哥。雹神庙果然气势非凡,李左车的传说也让人心生敬畏。”

    高强微微一笑:“雹神李左车不仅是雹泉镇的守护神,也是我们这些人的精神支柱。你们既然拜了他,就要记住他的教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小宇郑重地点头:“强哥,我明白了。”

    高强挥了挥手:“好了,你们先去休息吧。接下来的事情,我会安排。”

    小宇带着手下们离开了大厅,心中却隐隐感到,雹泉镇的这场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