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拿下哥控富二代还挺曲折 第82章 简陋的康县,温暖的家
“对,对不起小桑姐……”小闫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由喜转忧,“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没考虑你的感受。”
挂断电话,凌桑在火车上突然感到一阵耳鸣。
她真的是想要计较江家怎么折腾他们凌家吗?
她从来都只是想给妹妹一个交代,一个完整的有尊严的一生。
为了这个结果,付出什么代价都承受得起。
这个代价,在凌桑的认知里,就是钱。
她想过峻澜集团会因此蒸发市值无数,她不觉得有愧。
可从没想过因此伤害到别人的健康,这是她想要的吗?
她心底很清楚,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己有多无措多不安。
可是她依然倔强地坚持了自己的态度。
这下好了,回家倒是跟爸妈好交代了……
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猜江璟灏在想什么,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这件事?
也许他只是觉得,不用搬出瘫痪的父亲,单靠哥哥的死,就足够判她死刑。
死一次和死一百次,有什么分别。
他的目的不过是抢回孩子,江家的一切,她没有资格知道。
火车继续北上,道路两旁的绿色越来越少,世界越来越死寂荒芜……
“妈,怎么不在家?我敲门半天没人开呢?”
到家时天色已然渐晚,偏西的太阳晕上一层橘红色。
光芒透过有些斑驳积灰的高窗,打在楼道平台上,更显昏暗。
“你爸接了个活儿,这不是趁着今天天气好,给人家赶紧弄完,我闲着没事过来帮他打下手。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你们医院元旦不休息的吗?”
“请假了,回来办点事儿。”
“孩子呢?一起回来啦?”
“没,有人帮忙看。”
“啥事儿,着急吗?要不我先回去,让你爸自己忙活吧……”
“没事没事,不急。我去楼下的小馆子里吃碗面,正好饿了。”
“那行,我们再有一个小时也结束了,索性就踏踏实实干完吧。
你就在小饭馆等,我们回去去那接你。”
“好。”
行李箱随意贴着门口放着,凌桑挎着小包拿着手机下了楼。
她没去说好的小饭馆,而是骑了一辆共享单车沿着街道闲逛。
康县县城不大,从现在的家到曾经的家,骑车只需要二十几分钟。
从曾经的家到翻墙的巷子只需要七分钟,虽然现在那个巷子已经拆迁改成了商品房。
从新建好的商品房到曾经练空手道的体育馆只需要三分钟。
场馆还在,但里面已经没有练空手道的道馆了。
楼上好像有一家瑜伽馆,有现在流行小孩子学习的跆拳道和街舞房,并不是天天都开门。
一楼一半是室内篮球场,一半是室内跑道,已经被策划公司承包出去,打造成团建团辅的租用场地。
体育馆外观的破败有点配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但对于缺乏工业支撑的小县城来说,却并不显得颓废。
就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人,推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从你身边走过,车架在颠簸的路面上发出咔啦咔啦的响声。
即便这种自行车已经在市面淘汰,你也不觉得违和。
一个道理。
她停下来,一脚蹬在车蹬上,一脚踩地,背对体育馆掏出手机,调整了好半天镜头,露出灿烂的微笑自拍一张。
她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放大,又缩小……
比起小时候在这个位置照的那张,她和它也算饱经风霜同病相怜吧。
但至少,照片里看不出她心事重重,拿给儿子交差应该不会起疑心。
收起手机,她骑上车调转方向回去。
时间倒是刚刚好,在拐进小区街道的时候,迎面遇到了背着工具箱结伴走回来的父母。
“大冷天的,骑什么自行车呀!”凌妈妈走近上手摸了摸凌桑握着车把的手,冰冰凉,埋怨道。
“不冷。”
“不冷什么不冷,你们年轻人就是爱烧包,老了都是毛病。”
“我是医生,我有分寸,真不冷。”
“医什么生,表面功夫。”
小区里给别人剪头发的阿姨,做了双眼皮,凌妈妈本来跟她就不和,这下更觉得碍眼。
连带着凌桑的职业也被妈妈“歧视”了,带上了有色眼镜。
“那我不就是‘表面’上的功夫么,妈你说的对!”
“噗……”凌妈妈被逗笑了,“臭丫头。”
“不是跟你们说了吗?欠的外债都还清了,你们以后不要这么辛苦了。
今天是元旦,你们还去工作干什么?”
一进家门,暖气散发出的干燥热浪让凌桑舒适得眯起眼睛,慵懒地窝进沙发。
被寒冷侵蚀过的四肢百骸此刻像在进化一般渐渐回暖,这才是冬天啊!
见爸爸蹲在地上整理工具,她随口说道。
“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再说我和你妈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干。
想干就干,不想干不干,权当赚点外快。”
“这一万给你们花着,年前我就不给你们钱了,省着点花啊!”
凌桑故作轻松地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
“不要,你给孩子攒着吧,还要上学,后面花钱时候多着呢。我和你妈都有退休金,够花。”爸爸百般推辞,凌桑没有再坚持,毕竟现在相比父母,自己更穷。
“你说这元旦也是年,怎么就扔下孩子自己跑回来了,要回来也该带着孩子不是!”
凌妈妈一边抱怨一边打开冰箱翻找,显然没找到什么满意的食材。
对父母来说,通常在这种日子是不会庆祝的,只是寻常的一天而已。
“我跟您一起去买菜吧妈。”凌桑故意不答,才焐暖的身子又扎进寒冷之中。
“好久没吃您做的排骨炖豆角,可馋了!”
“那多买点,你带点回去给兑三也热着吃,我买了些真空保鲜袋,人家说这个能放得久。
告诉你们别老吃外卖,不健康,都是油和味精……”
从出门到进门,一路上都是凌妈妈在念叨,凌桑就只是配合地“嗯嗯啊啊”,满足一个母亲的掌控欲。
凌妈妈当然知道凌桑没几句会听,但能跟孩子说说话,说什么都是幸福的。
“最近忙啊?”
“不忙。”
“瘦了。”在厨房一起并排站着收拾饭菜,凌妈妈才看出来凌桑身体薄了很多。
“是增肌了。你不知道,前段时间兑三学校开亲子运动会,我为了不丢脸狠狠练了一个月。
要不是你好外孙拖后腿,我估计能拿第一。”
“还第一,就会吹牛。人家别的家长都是两个人,你就一个人,怎么赢?”
挂断电话,凌桑在火车上突然感到一阵耳鸣。
她真的是想要计较江家怎么折腾他们凌家吗?
她从来都只是想给妹妹一个交代,一个完整的有尊严的一生。
为了这个结果,付出什么代价都承受得起。
这个代价,在凌桑的认知里,就是钱。
她想过峻澜集团会因此蒸发市值无数,她不觉得有愧。
可从没想过因此伤害到别人的健康,这是她想要的吗?
她心底很清楚,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己有多无措多不安。
可是她依然倔强地坚持了自己的态度。
这下好了,回家倒是跟爸妈好交代了……
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猜江璟灏在想什么,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这件事?
也许他只是觉得,不用搬出瘫痪的父亲,单靠哥哥的死,就足够判她死刑。
死一次和死一百次,有什么分别。
他的目的不过是抢回孩子,江家的一切,她没有资格知道。
火车继续北上,道路两旁的绿色越来越少,世界越来越死寂荒芜……
“妈,怎么不在家?我敲门半天没人开呢?”
到家时天色已然渐晚,偏西的太阳晕上一层橘红色。
光芒透过有些斑驳积灰的高窗,打在楼道平台上,更显昏暗。
“你爸接了个活儿,这不是趁着今天天气好,给人家赶紧弄完,我闲着没事过来帮他打下手。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你们医院元旦不休息的吗?”
“请假了,回来办点事儿。”
“孩子呢?一起回来啦?”
“没,有人帮忙看。”
“啥事儿,着急吗?要不我先回去,让你爸自己忙活吧……”
“没事没事,不急。我去楼下的小馆子里吃碗面,正好饿了。”
“那行,我们再有一个小时也结束了,索性就踏踏实实干完吧。
你就在小饭馆等,我们回去去那接你。”
“好。”
行李箱随意贴着门口放着,凌桑挎着小包拿着手机下了楼。
她没去说好的小饭馆,而是骑了一辆共享单车沿着街道闲逛。
康县县城不大,从现在的家到曾经的家,骑车只需要二十几分钟。
从曾经的家到翻墙的巷子只需要七分钟,虽然现在那个巷子已经拆迁改成了商品房。
从新建好的商品房到曾经练空手道的体育馆只需要三分钟。
场馆还在,但里面已经没有练空手道的道馆了。
楼上好像有一家瑜伽馆,有现在流行小孩子学习的跆拳道和街舞房,并不是天天都开门。
一楼一半是室内篮球场,一半是室内跑道,已经被策划公司承包出去,打造成团建团辅的租用场地。
体育馆外观的破败有点配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但对于缺乏工业支撑的小县城来说,却并不显得颓废。
就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人,推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从你身边走过,车架在颠簸的路面上发出咔啦咔啦的响声。
即便这种自行车已经在市面淘汰,你也不觉得违和。
一个道理。
她停下来,一脚蹬在车蹬上,一脚踩地,背对体育馆掏出手机,调整了好半天镜头,露出灿烂的微笑自拍一张。
她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放大,又缩小……
比起小时候在这个位置照的那张,她和它也算饱经风霜同病相怜吧。
但至少,照片里看不出她心事重重,拿给儿子交差应该不会起疑心。
收起手机,她骑上车调转方向回去。
时间倒是刚刚好,在拐进小区街道的时候,迎面遇到了背着工具箱结伴走回来的父母。
“大冷天的,骑什么自行车呀!”凌妈妈走近上手摸了摸凌桑握着车把的手,冰冰凉,埋怨道。
“不冷。”
“不冷什么不冷,你们年轻人就是爱烧包,老了都是毛病。”
“我是医生,我有分寸,真不冷。”
“医什么生,表面功夫。”
小区里给别人剪头发的阿姨,做了双眼皮,凌妈妈本来跟她就不和,这下更觉得碍眼。
连带着凌桑的职业也被妈妈“歧视”了,带上了有色眼镜。
“那我不就是‘表面’上的功夫么,妈你说的对!”
“噗……”凌妈妈被逗笑了,“臭丫头。”
“不是跟你们说了吗?欠的外债都还清了,你们以后不要这么辛苦了。
今天是元旦,你们还去工作干什么?”
一进家门,暖气散发出的干燥热浪让凌桑舒适得眯起眼睛,慵懒地窝进沙发。
被寒冷侵蚀过的四肢百骸此刻像在进化一般渐渐回暖,这才是冬天啊!
见爸爸蹲在地上整理工具,她随口说道。
“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再说我和你妈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干。
想干就干,不想干不干,权当赚点外快。”
“这一万给你们花着,年前我就不给你们钱了,省着点花啊!”
凌桑故作轻松地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
“不要,你给孩子攒着吧,还要上学,后面花钱时候多着呢。我和你妈都有退休金,够花。”爸爸百般推辞,凌桑没有再坚持,毕竟现在相比父母,自己更穷。
“你说这元旦也是年,怎么就扔下孩子自己跑回来了,要回来也该带着孩子不是!”
凌妈妈一边抱怨一边打开冰箱翻找,显然没找到什么满意的食材。
对父母来说,通常在这种日子是不会庆祝的,只是寻常的一天而已。
“我跟您一起去买菜吧妈。”凌桑故意不答,才焐暖的身子又扎进寒冷之中。
“好久没吃您做的排骨炖豆角,可馋了!”
“那多买点,你带点回去给兑三也热着吃,我买了些真空保鲜袋,人家说这个能放得久。
告诉你们别老吃外卖,不健康,都是油和味精……”
从出门到进门,一路上都是凌妈妈在念叨,凌桑就只是配合地“嗯嗯啊啊”,满足一个母亲的掌控欲。
凌妈妈当然知道凌桑没几句会听,但能跟孩子说说话,说什么都是幸福的。
“最近忙啊?”
“不忙。”
“瘦了。”在厨房一起并排站着收拾饭菜,凌妈妈才看出来凌桑身体薄了很多。
“是增肌了。你不知道,前段时间兑三学校开亲子运动会,我为了不丢脸狠狠练了一个月。
要不是你好外孙拖后腿,我估计能拿第一。”
“还第一,就会吹牛。人家别的家长都是两个人,你就一个人,怎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