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 > 第249章 发传单是好主意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 第249章 发传单是好主意

    何县拍桌子,怒目骂人。

    “王民心,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王镇长脖子一缩,脸上使劲挤出一抹笑。

    “何县,我哪想到他敢直接跑来找你。

    你看不出来吗,他就是故意的,他眼里就没咱们这些人。”

    何县狠狠瞪一眼王镇长,用手指敲两下桌子,低声骂:“他当然是故意的,难道我看不出来?”

    领导们以为江老板这段时间应该很低调。

    这辆车就该借给何县长用,他不应该明大明张口要回去。

    只要他不主动要,王镇长打算不主动还。

    王镇长知道,问题不是江老板跑何县长跟前告状。

    是因为何县长跟前刚好有一个市委的苏书记。

    “何县,苏书记干么跑你跟前谈事,难道不是你去苏书记跟前?”

    “少打岔,你给我记住,别跟江老板顶着来,苏书记对他很有兴趣,他要抓住你的把柄,你看他敢不敢在苏书记跟前告你。”

    王镇长撇嘴,心里的一些意思嘴上没说。

    自己的有些把柄,江老板早就知道了。

    救济粮的事,他不是跟谁都没敢说吗。

    就是因为他开的那辆车子不明不白,他不敢说这些事。

    “王镇长,别盯着他那辆车子了,等苏书记调走了再说。”

    王镇长很急的语气。

    “苏书记到底什么时候调走?”

    “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三个月,等公示看情况。

    还有,把他报的手续批下去,别卡着了,万一他明天跑苏书记跟前说这事,也是你我的麻烦。”

    “何县长,拨给我的五万块钱还没到账呢。”

    “我马上让财政给你拨下去。”

    王镇长眉开眼笑。

    这五万块钱是高崖镇搞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的专项资金。

    手续上,有江老板和陈村长的签字。

    还有常技术员拍的现场照片。

    苏书记要查,去七百户村查好了,江老板手底下这个产业搞的热火朝天。

    难道是虚报的不成?

    王镇长手里有了五万块。

    这是第一年。

    明年后面,江老板的大棚蔬菜如果能扩大到一百个。

    王镇长就能申请下来十万块。

    与此同时,江山开自己的小车停在了兰城师大出版社二层老楼下面。

    杜社长打来一个电话,让江老板去拉书,江山才跑来的。

    “杜社长,你不是说要十天嘛,这才七天。”

    “我说的十天内。”

    江山不辩解,他明明说的十天后,老头子也健忘啊。

    杜老头子看江山是一个人很疑惑。

    “江老板,你咋没跟赵主任一块来?”

    “跟你交接完,我拉着书去见赵主任啊。”

    “书我看了,真不错,这个春村以后肯定很有名气,你给咱金教授办了一件好事啊。”

    江山听出来了,就因为春村的书都授权给了金教授翻译,让杜社长对江老板高看了一眼。

    “江老板,咱一起吃顿饭?”

    “杜社长客气了,等这本书卖火了,咱再一起吃饭庆祝。”

    江山看样书,确定没问题,有五百本搬到车子后箱和后座上。

    跟杜主任握手友好告别。

    一趟子拉到新华书店总调度中心。

    答应了赵主任,给他两万本,在各大新华书店售卖。

    江山这会找赵文瑞,是跟他结钱,两万本书一共六万块。

    新华书店总部里,接待江山的人不是赵文瑞。

    “江老板,赵主任回京都了,有什么事儿跟我谈,我姓孙。”

    孙主任表面看上去很热情,跟江山握手有好。

    “我跟赵主任说好的,书出来到总部这儿结钱,他怎么跑了?”

    他要不给钱,江山也不给他书,两车拉回七百户村放新挖的窑洞里。

    “江老板你误会了,我们赵主任交代的很清楚,先给你结三万块,这两万本书卖完了再给你结另三万块。”

    这本书在新华书店卖五块,他们在一本上面赚两块钱,赚的不少了。

    赵主任结这笔账居然斯斯文文搞纠结。

    这年头,新华书店缺钱吗。

    江山嘴上答应:“也行,先结三万,条子写好,等赵主任回来,我再跟他要三万块。”

    新华书店有专门拉书的车子,开到印刷厂拉回来两万本,一直下发到安泰县的新华书店。

    另一万本,江山打算在兰城的八十几个书店分掉,平均下来一个书店放一百本。

    一周前先给无言书店说好的。

    小车停在了无言书店门口。

    “陈姑娘你好,我是江山,一周前咱俩聊过,书我拉来了,给你先放五十本?”

    陈姑娘看一眼小车,对江老板很热情。

    “我姑姑打听好了,春村的这本小说在他们国家的确很畅销,没想到这么快翻译到咱们国家来了,我们书店试试看,卖的好的话还会订购。”

    “你姑姑真厉害,都能打听到岛国去?

    定价五块,按照行业惯例,书店要给我三块。”

    “没问题,照江老板的意思来,书卖完了再给你结账,你看可以吗?”

    “没问题陈姑娘。”

    无言书店放了五十本。

    再去百草园书店,放五十本,

    龙门书店五十本。

    ……

    这辆小车又快又方便又撑门面。

    兰城范围开的正规书店果然有八十多家。

    江山整整跑了四天,每家书店放了五十本。

    有十几家书店的老板直接给江山结了现钱,其余都是签了一张字据放下了书。

    江山给这些书店留下了安泰县菜铺的电话和一中家属院的电话。

    有五千本拉回安泰县。

    放在一中跟前的铺子里。

    这间铺子,一半地方是刘慧慧和刘阳阳睡觉,一半地方摆着五千本书。

    刘慧慧看得一脸愁。

    “小表叔,能卖掉吗?”

    “八月出去就卖掉了。”

    这三万本,江山打算八月份卖完。

    到了开学搞第二批印刷。

    刘慧慧这儿也要拉一根线装上座机,以后要书的电话会打爆。

    江山给夏莹莹带回去一本。

    “山子,我这几天在想,这本书到底能赚多少钱。”

    “新华书店的赵主任结了三万,其它书店都是卖完了再结账,八月出去,情况就明白了。”

    夏莹莹说的一个意思让江山眼前一亮。

    “我们师大的学哥写了一本散文,也是花了一万多块钱自费出版,他印了几千张传单在学校门口发,你猜怎么着?”

    “他的书都卖出去了?”

    “不到一周就卖出去了一千多本,又过了一周,被文教局的人过来查封掉了。”

    写一本散文还能查封掉?

    “他自己找印刷厂印的,文教局说他是非法出版,被查掉了。”

    “真可惜!”

    “去年又放出来了,还是在咱兰城卖的很火。”

    “写的很好?”

    “也就那样,我觉得没什么好的。”

    夏莹莹的意思,她要是写也能写出那样一本来。

    他写的那样子都能卖火,可想这本小说有多火。

    印几千份传单,开学的时候在各大学校门口发出去。

    媳妇儿出了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