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岭 第9章
热门推荐:
真心换来背叛,那就都给我跪下!
踏破逍遥
原始部落,我靠抽奖发展部落
你们再脑补,我真成大帝了!
火影:开局解开查克拉限制
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与你相守
权力之巅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苗家二房苗刘氏的死,却在整个槐树岭没掀起多大的风浪,虽然大家觉得事出蹊跷,但碍于李大头的淫威,谁都怕惹火上身,最多也就私下抱几句不平罢了,何况这是苗家的家事,哪怕再同情苗刘氏的悲惨遭遇,可谁也不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更不要说替苗刘氏伸张正义,只是在送葬的时候,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来帮忙,算是对逝去的苗刘氏怜悯,更是慰籍一下自己的同情之心。
按习俗,送埋完人,帮忙的人都得去主家吃席,大部分人碍于苗孝礼多年族长的情面,不好不去。
但跟苗青山一起长到大的好友又是世交的佘满堂却是个例外,看着堆起苗刘氏的坟茔,他没一点心思去苗家吃席,而是独自一人坐在村外的岭头。
逝去的苗刘氏固然不幸,但他现在更揪心的是谁来照看这俩没了娘的娃,有做事霸道的当家寡妇那个母老虎,青山想要再续一房,恐怕是无望了,谁家肯把自家的女儿推进这个火坑,青山往后的日子咋过……俩没娘的娃谁来照看……
佘满堂叹口气,看来只能是把那俩可怜的娃抱回佘家,暂时养着,咋说也得让他渡过眼下的难关,可咋给青山开口,他犹豫了,苗家他不想去,实在是不愿意看苗李氏那恶心的嘴脸,再者怕见了俩可怜的娃,自己会忍不住说几句气话,要是惹恼了苗李氏,青山的日子更不好过,更别说帮青山养那俩娃的话。
算了,缓几天,把青山叫出来,劝劝他,再跟他提说抱养娃的事。
连着几天,心情郁闷的佘满堂,无心呆在家,可又不想去苗家,就一直在村外漫无目的地晃悠着,不觉晃悠到龙王庙,索性坐在龙王庙前的槐树下,心情忧郁的摸出别在后腰的烟锅闷头抽了起来,呆坐着看龙王庙前的“静净”俩字……
不经意间,心事重重的苗青山已站在他身旁,疑惑地佘满堂指了指身旁边的石墩,让他坐了下来,抬起酱紫色的脸对苗青山说:“已经这样了,再难过也没用,日子还得往前过,我琢磨着,把俩娃抱我家去,好歹有人管,你也能安心地去忙生意。”
苗青山一脸不自然的说道:“不用担心俩娃,她娘家哥黑了送来个人……对娃还行。”
佘满堂惊讶地张着嘴半天才反应过来,抻着头忿恨的问道:“她这是想干啥……想堵众人之口吗…………也得考虑你的感受……”
苗青山摇头苦涩地自语道:“兄妹俩逼着那姑娘 ,这不是作孽啊,这个家都是她说了算,我有啥法……”
本来还担心那俩没娘的娃没人管,现在倒好,不管苗李氏出于啥目的,至少俩娃有人管了,佘满堂张着嘴把到嘴说的话咽了回去,改口道:“唉,作不作孽不说,眼下最重要的是顾着俩娃……”
“说实话,往后的日子,我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总觉得这样会害了人家姑娘。”苗青山很没底气地说完,眼泪就断了线的往下掉。
“走一步算一步,娃要紧。”佘满堂说完觉得那不对忙问道:“对了,你来这干啥?”
苗青山哽咽道说:“这一半天陪我去趟坡底村,不然,这辈子我心都不安。”
“啥时候去你说声。”
........
俩人一时没了话,坐在树下默然地抽着烟锅,佘满堂知道,让他最担心的事,竟然被那个母老虎轻松解决了,几天来悬着的心暂时算是放了下来。
毕竟有个女人来照看娃,就算再不上心,也比男人细心,青山总不能一直老待在家,得去打理家里的生意,有个女人在家,他出门也能放下心,至少这个破碎的家还算是个家……
苗青山却在担心那个姑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在强势寡嫂的欺压下,她能走多远,会不会又多一个冤魂,青山叹口气唉一声,眼下管不了那么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顾着俩娃……。
一旁的槐树却“唰唰”的晃动着枝叶,把庙里打坐的了尘和尚拽了出来。
站在俩人身后的了尘和尚一脸淡然地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何尝不是一桩好事。”
佘满堂抬头看怪物似的看着了尘和尚,一脸不屑道:“没见青山都恓惶成啥了,你还说风凉话。”
“师父,你就别取笑我,这也叫好事,能不能过下去,我都不知道……”苗青山抹着泪说道。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缘分天定,看面相那姑娘是个聪慧良善之人,说不准还是你后半生的贤内助,只是造化弄人,好姻缘只能强行绑在一起。”
佘满堂疑惑地看向了尘和尚,眼里满是疑问。
苗青山低声道:“他见人了。”
“他家嫂子领来,让我给合过八字。”
了尘和尚说完领着俩人,绕到龙王庙后,坐在龙王庙后树桩做的凳子上,徒弟静慧提来用庙旁泉眼水煮的山楂叶,给三人倒上,佘满堂看着了尘和尚,等他说话,苗青山却看着崖边密林下一条简易的土梯伸向沟底,那是每年二月二,岭下人来赶庙会抄近道踩出来的,由于长久没人走,土阶因长满绿苔而湿滑,犹如一口幽深的井,看不到尽头,而苗青山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这井中,那些所谓的家规礼教禁锢的他就连呼吸都没了自由……
了尘端看了眼俩人悠然道:“岭下的米汤河如何?”
苗青山哪有心思看这个,只低个头不吭声。
满堂更加迷茫,性子急的他急头白脸的说道:“再看也是米汤河,跟青山有啥关系?”
了尘和尚不急不躁地说:“用心看。”
岭下的米汤河,蜿蜒向西缓缓而去,岸边起伏的芦苇荡,挨着芦苇荡不远,就是成片的庄稼地,延伸到两岸坡岭葱郁的沟壑间,零星的村庄掩映在绿色之中。
偶尔从岸边的芦苇荡里飞出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没入岭下的槐树林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满堂不知何意,茫然看着了尘和尚。
了尘和尚看着岭下的米汤河悠悠道:“这米汤河原本一路向西,可谁能想到,它却中途转了个弯,向东而去,现在的他何尝不是这米汤河,看上去坎坎坷坷,拐个弯却又是另一番际遇,渡过此劫,他便是一帆风顺。”
佘满堂明白了,看似了尘和尚那云里雾里不着边的话,实则是在开解青山,让他放下悲伤,接纳新人,当然也只有了尘和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他感激地看看了尘和尚没有吭声。
了尘和尚轻声说道:“善待那姑娘……”
“青山是那种人?”
一直没吭声的苗青山抬起泪眼道:“师父,我这境况,还能虐待她不成……”
了尘和尚点头微微一笑,不再说话,只是默然看着岭下的米汤河……
佘满堂进了家门,对坐在厅房的父亲说了一切,怨恨地说道:“孝礼伯也是的,任由个寡妇在家兴风作浪,把个好好的家,折腾成啥样子。”
佘占奎看着一脸抱怨的他,磕着烟灰摇头道:“你孝礼伯才不糊涂,老大寒山没了,费劲心思地留住精明强势的寡妇儿媳,不过是想为苗家挣回了一块匾,好让苗家风光,加上又能笼络住李家,有李大头那个民团长在那戳着,苗家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抢个女人算啥,只是可怜了青山,他迟早会毁在这寡妇手里,但愿苗家的祖坟别再多个冤魂……”
“唉……就是可怜了俩娃……”
“苗家的事,咱没能力管,也没办法管,三李团(李大头民团的名),你能惹的起,还是我能惹的起,整个槐树岭,谁敢惹,实在不行,把俩娃接咱屋多吃几顿饭,让仁义娘给娃们做几身衣服,也不枉咱几代人的交情。”
“唉......也只能这样……。”佘满堂郁闷的说道。
进了自己屋,忍不住又给媳妇杏花说起这事,媳妇杏花除了安慰他,说着跟公公佘占奎一样的话。
佘占奎毕竟年轻时在省城给督军做过贴身卫官,见过大世面的,平日里他为人做事极为低调,不得罪任何人,言语也是十分小心谨慎。
就拿满堂去帮青山,他本不愿意,可面对苗孝礼的乞求,他不好拒绝,勉强答应下来,但条件是满堂秋麦两忙人必须回来,再就是苗家驼队只要不出去,满堂就必须呆在家,不过多的参与苗家生意上的事,这让儿子满堂很是不明白,不说苗家给多少钱,至少可以能帮上青山,替他减轻压力。
但他却对满堂说,我置办这些地,就是不想让后辈再受那奔波之苦,再说时间长了,苗李氏不多想才怪,别到时候好心落了个驴肝肺,你那知道人心复杂,更何况女人心海底针,咱不落她的话把,在家种地不好吗,不受谁约束,自由自在的,她想说你也说不上。
但佘满堂不那么想,在外面人都传着佘家多有钱,可他从未见过家里有多少钱。
要说有,也只是每年的卖粮钱,父亲佘占奎除了不赌不抽大烟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却是烟酒茶不断,除了烟不用买,抽地里种的旱烟,酒茶是少不了,自从有了忠义仁义兄弟俩,又隔三差五的买肉,说是忠义仁义兄弟俩长身体,得跟上营养,可买回来的肉却是全家人都吃,这样折腾下来,一年到头根本攒不了几个钱,父亲从不想以后的日子咋过,虽说现在家里有个大小事能应付过来,可眼看着俩儿子一天天长大,用钱的地方多了去,满堂是心里暗暗着急,但又不能说自己父亲啥。
为了多挣几个钱,只要家里没事,就跟着青山出去,一路下来虽说艰辛,加上苗家也没亏待他,倒也拿回不少钱,父亲佘占奎却说他想法太多,放着安稳的生活不过,非要去找折腾,纯粹是找罪受。
佘满堂私下里也对青山埋怨几句自己的父亲,不想着攒点家底,仁义忠义一天天的大了,订婚娶媳妇那都是花钱的事,往后的日子咋过,父亲佘占奎好像从不考虑这些,真叫他心急。
按习俗,送埋完人,帮忙的人都得去主家吃席,大部分人碍于苗孝礼多年族长的情面,不好不去。
但跟苗青山一起长到大的好友又是世交的佘满堂却是个例外,看着堆起苗刘氏的坟茔,他没一点心思去苗家吃席,而是独自一人坐在村外的岭头。
逝去的苗刘氏固然不幸,但他现在更揪心的是谁来照看这俩没了娘的娃,有做事霸道的当家寡妇那个母老虎,青山想要再续一房,恐怕是无望了,谁家肯把自家的女儿推进这个火坑,青山往后的日子咋过……俩没娘的娃谁来照看……
佘满堂叹口气,看来只能是把那俩可怜的娃抱回佘家,暂时养着,咋说也得让他渡过眼下的难关,可咋给青山开口,他犹豫了,苗家他不想去,实在是不愿意看苗李氏那恶心的嘴脸,再者怕见了俩可怜的娃,自己会忍不住说几句气话,要是惹恼了苗李氏,青山的日子更不好过,更别说帮青山养那俩娃的话。
算了,缓几天,把青山叫出来,劝劝他,再跟他提说抱养娃的事。
连着几天,心情郁闷的佘满堂,无心呆在家,可又不想去苗家,就一直在村外漫无目的地晃悠着,不觉晃悠到龙王庙,索性坐在龙王庙前的槐树下,心情忧郁的摸出别在后腰的烟锅闷头抽了起来,呆坐着看龙王庙前的“静净”俩字……
不经意间,心事重重的苗青山已站在他身旁,疑惑地佘满堂指了指身旁边的石墩,让他坐了下来,抬起酱紫色的脸对苗青山说:“已经这样了,再难过也没用,日子还得往前过,我琢磨着,把俩娃抱我家去,好歹有人管,你也能安心地去忙生意。”
苗青山一脸不自然的说道:“不用担心俩娃,她娘家哥黑了送来个人……对娃还行。”
佘满堂惊讶地张着嘴半天才反应过来,抻着头忿恨的问道:“她这是想干啥……想堵众人之口吗…………也得考虑你的感受……”
苗青山摇头苦涩地自语道:“兄妹俩逼着那姑娘 ,这不是作孽啊,这个家都是她说了算,我有啥法……”
本来还担心那俩没娘的娃没人管,现在倒好,不管苗李氏出于啥目的,至少俩娃有人管了,佘满堂张着嘴把到嘴说的话咽了回去,改口道:“唉,作不作孽不说,眼下最重要的是顾着俩娃……”
“说实话,往后的日子,我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总觉得这样会害了人家姑娘。”苗青山很没底气地说完,眼泪就断了线的往下掉。
“走一步算一步,娃要紧。”佘满堂说完觉得那不对忙问道:“对了,你来这干啥?”
苗青山哽咽道说:“这一半天陪我去趟坡底村,不然,这辈子我心都不安。”
“啥时候去你说声。”
........
俩人一时没了话,坐在树下默然地抽着烟锅,佘满堂知道,让他最担心的事,竟然被那个母老虎轻松解决了,几天来悬着的心暂时算是放了下来。
毕竟有个女人来照看娃,就算再不上心,也比男人细心,青山总不能一直老待在家,得去打理家里的生意,有个女人在家,他出门也能放下心,至少这个破碎的家还算是个家……
苗青山却在担心那个姑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在强势寡嫂的欺压下,她能走多远,会不会又多一个冤魂,青山叹口气唉一声,眼下管不了那么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顾着俩娃……。
一旁的槐树却“唰唰”的晃动着枝叶,把庙里打坐的了尘和尚拽了出来。
站在俩人身后的了尘和尚一脸淡然地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何尝不是一桩好事。”
佘满堂抬头看怪物似的看着了尘和尚,一脸不屑道:“没见青山都恓惶成啥了,你还说风凉话。”
“师父,你就别取笑我,这也叫好事,能不能过下去,我都不知道……”苗青山抹着泪说道。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缘分天定,看面相那姑娘是个聪慧良善之人,说不准还是你后半生的贤内助,只是造化弄人,好姻缘只能强行绑在一起。”
佘满堂疑惑地看向了尘和尚,眼里满是疑问。
苗青山低声道:“他见人了。”
“他家嫂子领来,让我给合过八字。”
了尘和尚说完领着俩人,绕到龙王庙后,坐在龙王庙后树桩做的凳子上,徒弟静慧提来用庙旁泉眼水煮的山楂叶,给三人倒上,佘满堂看着了尘和尚,等他说话,苗青山却看着崖边密林下一条简易的土梯伸向沟底,那是每年二月二,岭下人来赶庙会抄近道踩出来的,由于长久没人走,土阶因长满绿苔而湿滑,犹如一口幽深的井,看不到尽头,而苗青山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这井中,那些所谓的家规礼教禁锢的他就连呼吸都没了自由……
了尘端看了眼俩人悠然道:“岭下的米汤河如何?”
苗青山哪有心思看这个,只低个头不吭声。
满堂更加迷茫,性子急的他急头白脸的说道:“再看也是米汤河,跟青山有啥关系?”
了尘和尚不急不躁地说:“用心看。”
岭下的米汤河,蜿蜒向西缓缓而去,岸边起伏的芦苇荡,挨着芦苇荡不远,就是成片的庄稼地,延伸到两岸坡岭葱郁的沟壑间,零星的村庄掩映在绿色之中。
偶尔从岸边的芦苇荡里飞出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没入岭下的槐树林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满堂不知何意,茫然看着了尘和尚。
了尘和尚看着岭下的米汤河悠悠道:“这米汤河原本一路向西,可谁能想到,它却中途转了个弯,向东而去,现在的他何尝不是这米汤河,看上去坎坎坷坷,拐个弯却又是另一番际遇,渡过此劫,他便是一帆风顺。”
佘满堂明白了,看似了尘和尚那云里雾里不着边的话,实则是在开解青山,让他放下悲伤,接纳新人,当然也只有了尘和尚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他感激地看看了尘和尚没有吭声。
了尘和尚轻声说道:“善待那姑娘……”
“青山是那种人?”
一直没吭声的苗青山抬起泪眼道:“师父,我这境况,还能虐待她不成……”
了尘和尚点头微微一笑,不再说话,只是默然看着岭下的米汤河……
佘满堂进了家门,对坐在厅房的父亲说了一切,怨恨地说道:“孝礼伯也是的,任由个寡妇在家兴风作浪,把个好好的家,折腾成啥样子。”
佘占奎看着一脸抱怨的他,磕着烟灰摇头道:“你孝礼伯才不糊涂,老大寒山没了,费劲心思地留住精明强势的寡妇儿媳,不过是想为苗家挣回了一块匾,好让苗家风光,加上又能笼络住李家,有李大头那个民团长在那戳着,苗家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抢个女人算啥,只是可怜了青山,他迟早会毁在这寡妇手里,但愿苗家的祖坟别再多个冤魂……”
“唉……就是可怜了俩娃……”
“苗家的事,咱没能力管,也没办法管,三李团(李大头民团的名),你能惹的起,还是我能惹的起,整个槐树岭,谁敢惹,实在不行,把俩娃接咱屋多吃几顿饭,让仁义娘给娃们做几身衣服,也不枉咱几代人的交情。”
“唉......也只能这样……。”佘满堂郁闷的说道。
进了自己屋,忍不住又给媳妇杏花说起这事,媳妇杏花除了安慰他,说着跟公公佘占奎一样的话。
佘占奎毕竟年轻时在省城给督军做过贴身卫官,见过大世面的,平日里他为人做事极为低调,不得罪任何人,言语也是十分小心谨慎。
就拿满堂去帮青山,他本不愿意,可面对苗孝礼的乞求,他不好拒绝,勉强答应下来,但条件是满堂秋麦两忙人必须回来,再就是苗家驼队只要不出去,满堂就必须呆在家,不过多的参与苗家生意上的事,这让儿子满堂很是不明白,不说苗家给多少钱,至少可以能帮上青山,替他减轻压力。
但他却对满堂说,我置办这些地,就是不想让后辈再受那奔波之苦,再说时间长了,苗李氏不多想才怪,别到时候好心落了个驴肝肺,你那知道人心复杂,更何况女人心海底针,咱不落她的话把,在家种地不好吗,不受谁约束,自由自在的,她想说你也说不上。
但佘满堂不那么想,在外面人都传着佘家多有钱,可他从未见过家里有多少钱。
要说有,也只是每年的卖粮钱,父亲佘占奎除了不赌不抽大烟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却是烟酒茶不断,除了烟不用买,抽地里种的旱烟,酒茶是少不了,自从有了忠义仁义兄弟俩,又隔三差五的买肉,说是忠义仁义兄弟俩长身体,得跟上营养,可买回来的肉却是全家人都吃,这样折腾下来,一年到头根本攒不了几个钱,父亲从不想以后的日子咋过,虽说现在家里有个大小事能应付过来,可眼看着俩儿子一天天长大,用钱的地方多了去,满堂是心里暗暗着急,但又不能说自己父亲啥。
为了多挣几个钱,只要家里没事,就跟着青山出去,一路下来虽说艰辛,加上苗家也没亏待他,倒也拿回不少钱,父亲佘占奎却说他想法太多,放着安稳的生活不过,非要去找折腾,纯粹是找罪受。
佘满堂私下里也对青山埋怨几句自己的父亲,不想着攒点家底,仁义忠义一天天的大了,订婚娶媳妇那都是花钱的事,往后的日子咋过,父亲佘占奎好像从不考虑这些,真叫他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