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槐树岭 > 第95章

槐树岭 第95章

    原来做了邓家镇民团长的李大头,尽其所能的为陈敏文敛财,博陈敏文的欢心,当然他也没少捞钱,很快俩个臭味相投的人,好的跟穿一条裤子似的,对俩人来说,一个是如虎添翼,另一个简直是如鱼得水, 俩人在一次喝酒时,陈敏文说出了他的难言之隐。

    “兄弟,哥给你说,哥啥都不缺,唯独儿子缺个媳妇。”

    陈虽然靠着手段攒下殷实的家底,却不知祖坟那出了毛病,偏偏老婆生下个傻儿子,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该娶媳妇了,可快二十出头的人了,还动不动尿裤子,媒人是托了不少,可谁家父母愿意把女子嫁给这货,就算把媳妇娶回家,恐怕跟傻儿子也生不了个灵醒娃,俩口子煎熬的是日夜睡不着,后来俩口也想开了,一商量,明着给儿子娶媳妇,实际上是暗地里给陈纳个妾,既然是给他纳妾,那一定要找个周正灵醒的。

    陈敏文虽是镇长,邓家镇这边模样周正的女子多得是,可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纳个妾,只能说给自己儿子娶房媳妇,想让民团的人抢个,一来他没有心腹之人可用,再者忌惮原民团长伊全林那帮人,万一知道他这样的行径,他这镇长还怎么干,陈敏文是做梦都想有自己的心腹之人,对于李大头,他也是来来回回考验了无数次,见李大头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为他办事,才说出了他的隐私。

    李大头一听,这可是表忠心的好机会,当下啪啪着胸脯说道:“这还叫事,不就是想要漂亮的媳妇吗,回头我给大侄子找个……”

    陈敏文闻言大喜,对李大头许诺道:“你要是把这事办成了,只要哥在邓家镇一天,邓家镇就是你说了算。”

    李大头嘿嘿一笑说:“我让人留意,一但发现中意的,咱也不用上门提亲,直接送家里不就行了。”

    陈敏文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道: “你也不用打发人留意,我这倒有个中意的,一直想怎么去上门提亲,只是没有个合适的人。”

    “有中意的就行,兄弟去说,愿意了更好,不愿意,那就更简单,我带人直接绑了送家里去,还省了下聘礼那么多麻烦事。”李大头连想都没想开口说道。

    “你也不问问我中意的是谁家女子,就说的这样干脆,到时候可别说办不成。”陈敏文意味深长道。

    “你这么一说,我倒好奇邓家镇还有我忌惮的人不成。”李大头喷着唾沫星子一脸不在乎地说道。

    陈敏文见状,也不犹豫,当下说了如何在若棋的货栈碰见若画,又如何打听,才知道若画跟若棋的关系,当然李大头跟若棋的关系,他可是一清二楚的,这才托李大头来办。

    听完陈敏文的话,李大头先是一愣,脑海闪过王缃云为他疗伤的情形,再说王缃云俩口把豆腐坊的利润可是分给若棋不少,自家妹子如今可是靠着人家发财,跟王缃云俩口走的很是亲近,咋去说这事,当下讪笑道:“要是别的人家的姑娘,兄弟我根本不用考虑,可这个事还真有点为难,是这,兄弟我先回去探探口风,实在不行,兄弟我另想办法。”

    陈敏文也知李大头为难,当下笑道:“那你先探探口风再说。”

    ……

    当李大头把陈敏文的心事如实给自家妹子一说,苗李氏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虽说不上她有多喜欢若画,可毕竟是苗家子女,在她眼皮底下晃悠十四五年,就算是个猫呀狗呀也有感情,更何况王缃云的不计前嫌,让她从豆腐坊分钱,也无非是看在若棋和青山的脸上,把她当一家人待,她咋能再丧良心去做这样的事,要是事情倒个过,她苗李氏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就像当初让娘家哥抢王缃云一样,她要的是个好名声。

    看着自家妹子紧皱着眉不说话,李大头讪笑道:“哥也是没法,谁让哥在他手下混口饭,这不专门回来问问,你要不愿意,我想法推了。”

    “这事指定不行,不说缃云俩口,我这一关都过不去,真要把画给了陈的傻瓜儿子,我在岭上还咋活人……”

    李大头叹口气,临出门说:“就当我没来过,回头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无奈地李大头只好回邓家镇对陈敏文尴尬地说道:“这事实在是不行,我妹子咋说都不让若画嫁那么远,不过你放心,兄弟另寻个更漂亮的,我亲自送到您家里去。”

    陈虽然失望,知李大头为难,倒也没过多责怪他,此事算是过去了。

    谁知没过几天,董志坚他们在山南县遭人出卖,省城震惊,原来一直悬赏的赵天明就是董志坚,派出保安旅,命山北县全力协助缉拿董志坚那伙人,当然重点就是董家,作为邓家镇镇长,陈敏文必须亲自来到场,全力配合保安旅的行动,来到岭上,陈敏文在岭上再次在人群里看见若画,一脸贪婪地对身旁的李大头说道:“这女子又水灵了许多。”

    李大头哪能不明白陈的心思,他了解陈的脾性,说不定会使什么手段,强迫自己来办这个事,他顺着话说:“我再想想办法。”

    随即他到了苗家,不无担忧的对自家妹子说道:“想法把青山那个女子藏起来,要不到时候我也没法护着。”

    娘家哥的话让苗李氏紧张起来,火急火燎地对王缃云说了陈敏文的心思。

    王缃云听后心里一沉,镇长起意也好,李大头想还人情也罢,她决不能让女儿若画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可又能把若画藏到那去,送到赵庄娘家根本不行,送到省城若书跟前吧,若书在省城刚上班,自己还没站稳脚跟,咋能保护了若画,要是一个不小心,把若书也搭进去咋办,情急之下,王缃云想到仁义和凌云的去处,拉着进门还没来得及吃饭的丈夫青山,去佘家找满堂商量,看能不能把画送也出去,好在你志坚伯没有推辞,及时把若画和诗音送出去,现在画和诗音已经平安到了陕北。

    “为此,让李大头给了陈敏文不少钱,你大妈为了表明态度,在若画走的前一天送来十块大洋,也从不问过若画去向。”

    听到董佘两家被烧的事和妹妹若画被董志坚偷偷送到陕北的事,看着憔悴的父亲,若书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想不到家里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父母为不连累他,竟默默地扛起这一切,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妹妹若画去了那个神圣的地方,若书抹着泪说:“想不到,志坚伯竟然是地下党……难怪若草姐没来,晚上占奎爷和满堂叔他们兴致也不高,也得亏两家都有吊庄子,不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一家人挤在吊庄子咋过冬啊?”

    “房已经盖起来了,就等着装窗门,入冬前应该能住进去,就是一把火把啥都烧没了,东西都得另置办。”苗青山苦瓜着脸说。

    “这些你不用担心,明我去看看,我跟前还有些钱,虽然不够还账,但多少也够他们简单置办点东西。”若书安慰道。

    黑暗中,苗青山搓着发烫的脸,愧疚地说:“你才结完婚,又摊上这些事……”

    若书不想父亲青山难受,只好转移话题说道:“对了画去陕北,这是好事,那是个神圣的地方……”

    “你千万不别说出去……”

    青山吐出嘴里的烟看着儿子若书,并没有再说下去,他知道若书在省城接触的多,知道的事肯定比他多,至少若画去的地方让他放心,并且不用他再说啥,若书明天肯定要去董佘两家看看。

    苗青山说了句“睡” 父子俩爬上炕,灭了马灯,躺在炕上的苗青山感慨道:“说到底还是一家人,别看你大妈平时自私,但在画这事上倒还真多亏了她……”

    黑暗中,若书吸着鼻子呜咽道:“大,我知道,我不会埋怨大妈的……”

    ……

    第二天吃过早饭,若书对苗李氏说:“大妈,我带车娟去董佘两家转转,顺便看看我若草姐。”

    苗李氏皱着眉说:“不管咋说,你们回来了,也应该去看看,让刘六把马车套上送你们去。”

    “不用,路又不远,再说我们也不拿啥东西,空人去。”

    苗李氏嘱咐了句照顾好媳妇,就进了自己的厦屋,若书答应了声,俩人刚出院门,若棋从后面追了出来,叫住若书,从怀里掏出两包大洋塞给到若书揣进怀里低声道:“把这拿上,你们去一趟,还能空着手。”

    “哥,我有……”

    若棋不容解说,转身摆摆手进了院子。

    若书看着大哥若棋的背影,大哥还是那么心细,啥都替他准备好,心里不由一酸,硬是忍住泪水。

    若书揉着眼睛对把钱递给车娟说:“大哥,怕咱手头紧,咱先去看看,回头再说钱。”

    车娟接过若书递过来的钱轻声道:“我包里还有钱,回头把钱还给大哥。”

    “嗯”

    路上,若书简单的给车娟说了董佘两家的关系和他们房子被烧的事。

    “晚上大妈跟娘也说了,这快过冬了,也不知道新盖的房子能不能住进去。”车娟关切的问道。

    “但愿吧……”

    说话间,俩人拐出村巷,到了佘老宅,完全看不出被火烧的样子,新盖的土坯四合院,空荡荡的窗门还没装,只是墙上抹了层湿漉漉的泥皮,散发着浓浓的泥土味,两人在院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一个人,只好转身去佘家的吊庄子。

    佘占奎靠在吊庄子门外的碾盘上噙着烟锅发呆,一旁那堆烧得乌漆麻黑的破烂家具特别显眼,似乎在无声诉说着不久前经历了一场火烧的惨像。

    “爷,坐这别受凉了。”若书上前关切地问道。

    见若书领着媳妇来,佘占奎苦笑着摇摇头说:“书来了。”从碾盘上溜下来把俩人让进屋。

    屋内更凌乱,杏花婶婆媳三人在屋内愁眉苦脸的整理着杂乱的东西,见到若书夫妻忙站起来,让坐,倒茶。

    若书红着眼睛说:“婆你跟我婶别忙了,我刚去老宅看了,那边没人,就过来了。”

    “才抹完泥,晾几天,回头再装窗门。”佘占奎叹了口气说道。

    “出这么大的事,一直没人给我说,我也是晚上才知道,爷,这个你拿着,回头需要啥,让我满堂叔去买。”

    “这使不得,你大送的钱还有,再说你们结婚也花了不少钱。”

    “爷,你收着,多少是我的一点心。”

    一句话说的杏花婶婆媳三人呜呜地哭了起来,佘占奎感慨道:“难得我娃这么有心…………”

    车娟低声安慰着杏花婶婆媳三人,佘占奎在一旁说:“这边没事,去你凌霄哥那看看,那边今上泥皮,你满堂叔和你忠义哥一大早就去帮忙了,也不知道今能不能完……”

    俩人见佘家确实也没啥事,起身告辞,去了董家,因为担心怀有身孕的姐姐若草,若书不由的加快了步伐,好在车娟知道他着急,一路小跑着紧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