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山登绝处我为峰 > 第75章 “天”到底意味着什么

山登绝处我为峰 第75章 “天”到底意味着什么

    花海淡淡一笑,没有因为眼前这个小辈话语中没有用敬词而动怒。

    论修为,他们其实相差不大,可论辈分,花海的确比这个书生高上一轮。

    哦对了,修为上的相差不大指的是花海离书生的境界差的不远。

    世间第一位天境?

    或许只有花海自己知道,这个称呼并不是名副其实。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有些凌乱的袈裟,坐到了另一个荷叶石上。

    在他做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时,水帘洞内隐约有佛音袅袅,佛光荧荧。

    两个人相视而笑,谁都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后,那个被整个人间关注的圣僧率先开口:“你的师父,还在吗?”

    花海圣僧,无论遇到谁,几乎都会称对方一句施主。但这次他开口,却省略了这个称谓,也许只是他觉得没必要吧。

    那个书生是谁,他的师父是谁?

    其实只要有心人再深挖一些当今这位天境真佛的历史,就会发现,当年与他论道的张姓圣人,是江南的修行者历史上绕不开的名字。

    他不光是个读书人,也是个修行者。

    半个甲子前的江南八秀,未必没有现在精彩。

    乱拳禹蜇。

    剑阁剑无名。

    绝世霸刀楚狂人。

    神机妙算宁万纵。

    稷下学院张立壁。

    江南首富王生财。

    鬼棍谢弃。

    六剑酒徒余青仙。

    没错,当年的江南八秀,并不包含花海。

    而那位稷下学院的张立壁,也不是天下最强。相反,他因为读书人的身份,被世人认为是八秀中最弱的那一位。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行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怀揣着同一个目的聚集于那片龙潭虎穴。

    为了屠龙。

    在那场屠龙战役中,出了最多力的,自然就是那拳意无双的布衣老人。

    他姓张。

    不言而喻。

    张立壁一直都是那行人,乃至整个天下,最接近天境的存在。只是他不想让这个世间知道,那世人就不会知道。只有与他同境的大能,才知道他在地境中走了多远。

    同为八秀榜中的拳师,禹蜇曾与张立壁比过拳。

    不同于和刘魄虎那场有关八秀榜“更朝换代”的战役,禹蜇和张立壁私底下的那场战斗,没有超过五招。

    张立壁,是稷下学院和蔼的一个老头子夫子,也是一个向世人藏拙的绝世大能。

    同时,他也是花海圣僧最好的朋友。

    所以,花海是在问那个书生,你的师父,还活着吗?

    这是货真价实的关心。

    只是当花海在饿鬼岭看到那四个字时,他心里就已经将情况了解了七七八八。

    出家人不打诳语。

    那位圣僧,心里面还是抱着些侥幸的。

    可惜那个书生遗憾地摇了摇头。

    “哎......”

    花海长叹一声,那声嗟叹在洞内回荡着,仿若大道佛音,助人清净心神。

    “师父寿元本就所剩不多,在那年屠龙后,身体被悄然烙下了印记。十三年前,有两位局外人找到了他,联袂袭击他,虽说师父从那场死局中逃出了生天,可也受了重伤。”

    书生眼底闪过一丝落寞,自他记事起,就一直在稷下学院内读书,跟着师父生活,学道理,修行。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能被他称为“重伤”的伤势,肯定是致命的。

    “师父知道他的时日不多,于是便用了一种法子,将他的全部修为传给了我。”

    那个书生,用平淡伤感的语气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语。

    能将自己修为全部传递给另一人的秘法,这要是放到外面,会引起怎样的疯狂?

    怕也只有自己这位好友,才有这个能力和学识去支撑他做这一件事。

    这不就是在逆天而行吗?

    花海有些不忍地闭上了眼,像是亲眼见到了自己好友传功的画面。

    “其实师父早就离天境只有临门一脚了,在师父他老人家仙逝后,我继承了他的遗志,走到了真正的天境,也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未听闻的事情。”

    真正的天境。

    那书生说得轻巧,殊不知,这世上无数最顶端的大人物都被这道门槛卡在了门外,永远走不进那座宫阙。

    张立壁,是世间百年难见的天才。

    那个书生,也是。

    说罢,那书生从身后拿出了一块石头。

    那是一块彩色的石头,流光溢彩间透露着无数的神秘气息。

    仿佛这块石头,就是一片小天地。

    “当年我继承了我师父的职责,如今,这件事该你我二人去做了,再过些年头,就该你一个人做了。”

    那个书生没有用敬语,但是花海丝毫不在意,他用那深邃的眼眸凝望着书生,等待着下文。

    “这个世间,真的没有过天境吗?”

    那个书生,率先问了一个整座人间都想要知晓的问题。

    花海不语,只是默默地侧耳倾听着。

    “怎么可能没有啊......”

    果不其然,那书生很快便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大秦那座王朝的皇帝,元虚宗的那位宗主,东海的那位剑仙......”

    书生喃喃自语,一些被历史蒙上尘灰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从他嘴中吐出。

    那些名字的主人,无一不是在他们那个时代的翘楚,是撑起一个时代的传奇。

    但世人对他们的认知,似乎都停留在地境。

    不过这些人也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之后的生死,无人知晓。

    “那些人呀,其实早就悄无声息地踏入了那个不为人知的境界。”

    “哪个有能力踏入天境的人会像你一样大张旗鼓啊,花海师叔。”

    书生摇摇头,按道理,在花海踏出那一步,真正跻身能够脱离这个世间的境界时,他理应出现,去做自己这位长辈的引路人。

    每一位天境,都要踩着前辈的路,去找到自己的路。

    每个时代,人间都只该有一位天境。

    今天这幅景象,已经算是违规了。

    和这个世界作对,不是什么明智的抉择。

    所以自己在不久后,或许也要离开了。

    书生叹了口气,像是想起了自己严厉的那个师父,眼神中有些缅怀。

    “天境的尽头,是长生吗?”

    花海眼中毫无波澜,在得知了好友离世的消息后,他已经在心中为其悼念过了。再之后,他就不会为其难过,生死在天,一切皆是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许他不是第一个踏入天境的人,但他是第一个走出了两条路的人,所以在某些事情上,他比他人想的通透得多。

    如果他因为好友的离去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心神,这无疑是和他大道违背的一条路。

    走上了这条修行路,无论“路”为何,既然确定了,就要头也不回地走下去。

    更何况,他有两条路,在更多的事情上,还有可以选择的权利。

    书生摇摇头,对花海的那个提问不以为然。

    长生,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词,可是却是大多数修行者追求的目标。

    “也许吧,但是在每一位天境完成了这座人间施加给他的最后一项使命后,大多会遁入天穹,又或是成为天上的一颗星,或是带着这一世的记忆,寻求转世。”

    “这些事,我也不是很清楚。”

    书生说的是实话,他踏入天境,实际的时间也才两只手手指的数。这个时代没有前辈做他的引路人,很多规则,都是他从师父的遗物中读来和自己摸索得出的。

    据他所知,许多隐身于历史尘埃大人物中,有不少都化作了天上的繁星。岁月如流,野史无情,当人间的新生儿抬头望向星空时,星空中也有某位历史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长辈状负手下望。

    书生模样的男子微微颔首,似在追忆,可短短几息后便再度抬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洞外,那双清澈的眸子像是能洞察这整座人间的里外,“踏入天境,便与是天争斗,师叔,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再是一人的目之所极。缪力同心,无需忐忑,修行之路本就充满变数,我师父说过,想要为这座人间做一些扛鼎之举,一需坚定本心,二需做好自己当下能做的事。”

    “但师叔,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当好一个裁缝。”

    裁缝?

    什么是裁缝?

    在花海看到饿鬼岭空气中弥漫的那些线时,他其实就已然明了于胸。

    那一道道丝线,是人为用气息编织而成的气运。

    这座人间的气运正在消弭崩塌。

    也许是回光返照这么一说,人间这些年渐渐减少的气运反而为人间创造了一个修行盛世。你我皆在其中。

    江南是三国中气运最为浓郁汇聚的大国,尚能再为这修行盛世撑个几百年,可叔图呢,蛮荒呢?

    所以才会有潜龙镇的渔翁垂钓气运这件事。

    大人物们,对气运这件事都心知肚明。

    总要有人去修补。

    这不失为一种缓兵之计。

    眼前这个叫吕瓦的书生,成了这个时代的裁缝。

    花海轻叹一口气,缓缓说出了一句“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