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 > 第81章 美食初试

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 第81章 美食初试

    王伯端着一叠白瓷盘子回到灶台前,揭开大锅的盖子。

    浓郁的汤香溢出,香气四溢。他伸出筷子,将一束细如发丝的面条捞起,放进盘中。

    面条洁白纤细,在晶莹的汤汁中舒展开来,时不时晃动一下,真就活像是龙须飘摆。

    “这面条是怎么做出来的?”林修拿起筷子,不禁赞叹,“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细的面。”

    王伯抹了抹额头的汗珠:“这可费了我不少功夫。

    先把面团反复揉搓,等到筋道了,就一点点拉细。

    拉的时候要控制力道,太大了会断,太小了拉不开。”

    “光是这手艺,就值一碗面钱了。”林修夹起一根面条,轻轻放入口中,“嗯,入口即化,但又不会没有嚼头。

    这汤也是一绝,鲜中带甜,回味还有一股清香。”

    “汤是用老母鸡和猪排骨一起熬的。”王伯说着,又端上来一碟小菜,“配上这个腌萝卜丝,去去腻。”

    沈清欢看着林修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忽然说道:“王伯,明天开始,这道面就当作醉仙楼的招牌菜如何?”

    “那得多备些人手。”王伯说道,“这面一个人做不了太多。”

    “我已经让赵掌柜去找人了。”沈清欢说道,“从明天开始,厨房增加十个帮工。”

    正说着,赵掌柜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走进来。那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干活的。

    “掌柜的,这位是张师傅。”赵掌柜介绍道,“他在城南的面馆干了二十年,手艺很好。”

    张师傅搓了搓手:“听说醉仙楼要请厨子,我就来试试。

    不过我只会做些普通面食,不知道够不够格。”

    “王伯。”沈清欢看向王伯,“你看看张师傅的手艺?”

    王伯点点头,递给张师傅一块面团:“你擀个面给我看看。”

    张师傅接过面团,先是用手揉了揉,然后拿起擀面杖,三两下就把面团擀成了薄片。

    他的动作娴熟流畅,一看就是老手。

    “手法不错。”王伯说道,“你来帮我做龙须面吧。”

    “龙须面?”张师傅挠挠头,“那是什么面?”

    王伯没说话,从锅里捞出一束面条。张师傅瞪大了眼睛:“这...这面也太细了!

    怎么做出来的?”

    “我教你。”王伯说道,“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这手艺,只能在醉仙楼用。”

    张师傅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我要是敢把手艺传出去,就天打雷劈!”

    “好。”王伯满意地点点头,“那你先看我怎么做。”

    沈清欢看着王伯教张师傅做面,转头对林修说道:“林少爷,明天醉仙楼要推出新菜,你要不要来捧场?”

    “我倒是想来。”林修摇着折扇,“不过明天要去城外一趟,估计要后天才能回来。”

    “去城外?”沈清欢问道,“有什么要紧事?”

    “城外那些米商不太老实。”林修说道,“最近总有人偷偷囤米,想抬高米价。

    我得去敲打敲打他们。”

    “那倒是要管管。”沈清欢说道,“不过你要小心,那些人未必会卖你面子。”

    “放心。”林修站起身,“我自有办法收拾他们。

    对了,你这面要是能做出名堂,我倒是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

    “等我回来再说。”林修整整衣袖,“你先忙你的,我去去就回。”

    林修前脚刚走,赵掌柜就急匆匆跑进来:“掌柜的!

    外面来了个人,说是要见你。”

    “谁?”

    “说是叫宋永年,是礼部侍郎家的管家。”

    “礼部侍郎?”沈清欢挑眉,“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管家服饰的中年男子走进来。

    他身材瘦小,脸上堆着笑,一看就是个会来事的。

    “沈掌柜。”宋永年拱手行礼,“我家老爷下个月要摆寿宴,想请醉仙楼操办。”

    “请问令老爷今年多大寿?”

    “六十大寿。”宋永年说道,“老爷说,要摆二十桌,每桌十个菜。”

    “这么大的场面?”沈清欢说道,“宋管家,你家老爷为何不找福满楼?

    他们的规模比我们大。”

    宋永年搓着手:“这个...实不相瞒,前两天我去福满楼试菜,总觉得他们的菜味道不如从前了。

    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听说,他们最近用的食材有问题。”宋永年压低声音,“好几家供货的铺子都说,福满楼的银子是假的。

    我家老爷最讨厌这种不诚信的商家。”

    “原来如此。”沈清欢点点头,“不过,我们酒楼开业不久,怕是...”

    “沈掌柜不用谦虚。”宋永年说道,“你们的手艺,我可是打听过的。

    今天我特意来尝了尝,果然名不虚传。这个龙须面,就很特别。”

    沈清欢看着宋永年:“宋管家这是提前来踩点的?”

    “正是。”宋永年搓着手,“老爷说了,寿宴的事不能马虎。

    我这几天专门去各家大酒楼都试过了,就觉得醉仙楼的手艺最好。”

    “宋管家过奖了。”沈清欢转头对王伯说道,“王伯,你看这寿宴的菜单,能不能安排?”

    王伯放下手中的面团:“二十桌不是问题,就是这龙须面...”

    “龙须面一定要有。”宋永年连忙说道,“我刚才尝过了,这面确实是一绝。

    老爷最喜欢这种独特的东西。”

    沈清欢笑道:“宋管家,你先别急着定。我这还有几道新菜,你要不要也尝尝?”

    “还有新菜?”宋永年双眼一亮。

    “王伯。”沈清欢说道,“把你这几天研究的菜都端上来。”

    王伯点点头,转身进了厨房。没多久,他端着几个盘子出来,摆在桌上。

    “这是''玉兰虾仁''。”王伯指着一盘白玉般的虾仁说道,“用蛋清裹着虾仁炸制,外酥内嫩。”

    宋永年夹起一块尝了尝:“嗯!外面酥脆,里面的虾仁鲜嫩,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这道是''金丝卷''。”王伯又指着一盘金黄色的点心说道,“用莲蓉和核桃仁做馅,外面包着一层金黄的面皮。”

    宋永年咬了一口:“皮酥馅软,莲蓉的甜和核桃的香完美融合。”

    “最后这道是''百花鱼翅''。”王伯端上一碗汤,“用蟹粉和鱼翅一起炖煮,再配上一点点花雕酒调味。”

    宋永年喝了一口汤,眼睛都亮了:“这汤...这汤也太鲜了!

    蟹粉的鲜美和鱼翅的滑嫩完美结合,花雕酒的香气一直萦绕在口中。”

    “宋管家,这些菜你看如何?”沈清欢问道。

    “太好了!”宋永年连连点头,“这些菜不光味道好,卖相也好。

    最适合摆在寿宴上。”

    “那就这么定了?”

    “定!必须定!”宋永年掏出一个钱袋,“这是定金,五百两银子。

    等寿宴结束,再付剩下的。”

    “宋管家。”沈清欢说道,“你回去告诉令老爷,我一定让他满意。”

    送走宋永年,赵掌柜问道:“掌柜的,这寿宴的菜单...”

    “王伯。”沈清欢打断他的话,“你去把周先生叫来。”

    周先生推着眼镜走进来:“掌柜的找我?”

    “查一下礼部侍郎家的情况。”沈清欢说道,“我要知道他们家最近都请过哪些客人。”

    “这个...”周先生翻开账本,“礼部侍郎上个月在福满楼订过一桌酒席,是请的工部尚书。

    前几天,他又在醉仙楼订了一桌,请的是兵部侍郎。”

    “这个老狐狸。”沈清欢笑道,“打算两边下注啊。”

    “掌柜的。”赵掌柜问道,“那我们要不要接这个寿宴?”

    “为什么不接?”沈清欢说道,“这可是个机会。

    礼部侍郎家的寿宴,来的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只要我们把菜做好了,以后的生意还愁没有吗?”

    “可是...”赵掌柜犹豫道,“二十桌,每桌十个菜,我们能做得过来吗?”

    “张师傅。”沈清欢转头问道,“你觉得这龙须面,一天能做多少?”

    张师傅放下面团:“现在我已经差不多掌握要领了。

    只要再多练几天,一天做个二三十碗没问题。”

    “那就行了。”沈清欢说道,“你就专门负责龙须面。

    其他的菜,让王伯安排人手。”

    “掌柜的!”赵掌柜又跑进来,“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福满楼的。”

    “让他们进来。”

    两个穿着福满楼制服的小二走进来,其中一个递上一张请帖:“这是我们掌柜的让我们送来的。

    明天福满楼要推出新菜,特意请沈掌柜去品尝。”

    沈清欢接过请帖看了看:“替我谢谢你们掌柜的。

    不过明天我这边还有事,恐怕去不了了。”

    “沈掌柜。”另一个小二说道,“我们掌柜的说了,明天一定要请沈掌柜去。”

    “哦?”沈清欢挑眉,“为什么非要我去?”

    “这个...”两个小二面面相觑,“我们也不知道。”

    沈清欢把请帖还给他们:“那你们回去告诉你们掌柜的,就说我明天真的走不开。

    改天有空,我一定去捧场。”

    送走两个小二,王伯问道:“掌柜的,你为什么不去?”

    “陈世安这个时候请我去,肯定没安好心。”沈清欢说道,“况且,明天醉仙楼要推出龙须面,我怎么能不在?”

    “掌柜的说得对。”赵掌柜说道,“这个陈世安肯定是想使什么坏招。”

    “让他使去吧。”沈清欢冷笑道,“他越是折腾,越是显得他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