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 第148章 名不虚传
热门推荐:
都末世了,人生躺平系统才来?
穿书六零末,小寡妇有亿点点物资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
乞族
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
斩神:蓝染模板,我将立于天上!
热痒
关于我们父子是魔法少女这回事
更鼓敲过四更,王老才放下手中的笔。他从腰间抽出一块手帕,擦了擦布满汗珠的额头。
“完成了。”王老扶了扶铜丝眼镜,指着桌上的十几张宣纸,“每一个字都一模一样,就连那些墨渍都画得分毫不差。”
沈清欢拿起一张纸细看。纸上的字迹和原本的账册对比,连墨色深浅都一致。
每一个数字都飘着淡淡的枣木炭灰味,和康府账房先生用的墨一个味道。
林修走到桌边,拿起一张对着烛光看了看:“王老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
这字迹,连康公公自己也分辨不出真假。”
瘦小男子从屋外进来,抖了抖身上的露水:“马车已经备好了。”
“把账本送到康府后门去。”林修说,“让吴二明早一睁眼就能看到它。”
沈清欢摆摆手:“等一下。”她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把这个也塞在账本里。”
林修接过纸条看了一眼:“这是...”
“西街三间商铺的地契。”沈清欢说,“都是些小本生意,但位置不错。
我让人查过了,这些铺子都是康公公的产业,只是挂在别人名下。”
翠儿在一旁添了一盏灯:“小姐是打算一口气吃下西街?”
“康公公这些年在西街布了不少暗桩。”沈清欢说,“既然他把福禄绸缎送上门,这些铺子自然也该跟着一起来。”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从院门外走进来。这人叫铁牛,是林修手下的打手头子。
“林爷。”铁牛拱手道,“属下已经摸清了西街那些商铺的底细。
除了康公公明面上的产业,暗地里还有十二家店铺是他的人在经营。”
沈清欢打开桌上的地图:“说说看。”
“最值钱的就是这间醉仙楼。”铁牛指着地图上一个红点,“虽然挂着杨老板的名字,但每月都要给康府上供。
这醉仙楼一个月能进账两千两银子。”
林修冷笑一声:“杨老板?就是那个整天在赌坊里赌钱的杨瘸子?”
“正是此人。”铁牛说,“他欠了康府一千两银子,这醉仙楼就是抵债给康公公的。”
沈清欢用朱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这家要定了。
西街最热闹的地段,就数这间醉仙楼了。”
“还有这间天香布庄。”铁牛又指着另一个位置,“是康府的大管家李福全的产业。
这李福全是康公公的亲信,平日里专门替他收租子。”
沈清欢又画了个圈:“布庄的生意离不开丝绸。
只要我控制了福禄绸缎的货源,这天香布庄就算不上供,也活不了多久。”
正说着,一个身穿蓝衫的瘦高男子快步走进院子。
这人名叫钱九,是京城有名的牙行掌柜,专门替人牵线搭桥做买卖。
“沈小姐。”钱九抱拳道,“您要的西街商铺行情,我都打听清楚了。”
沈清欢示意钱九坐下:“说说看。”
“西街这些商铺,表面上看着红火,其实都是空壳子。”
钱九说,“康公公用高利贷控制着这些店主,每月光是利息就要上交四成利润。
久而久之,这些店铺就成了他的提款机。”
林修嗤笑一声:“康公公倒是会做生意。”
“这些店主敢怒不敢言。”钱九压低声音,“前年有个布庄掌柜想要反抗,第二天就在护城河里捞出来了。
从那以后,谁还敢说个不字?”
沈清欢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这些店主,想必都盼着能摆脱康公公的控制吧?”
“可不是么。”钱九说,“我暗中接触过几家,只要有人愿意替他们还清高利贷,他们马上就能把铺子转让出去。”
“这就好办了。”沈清欢说,“钱九,你去放出消息。
就说有个大财主看上了西街,要大量收购商铺。”
钱九眼睛一亮:“您是要...”
“让这些店主看到希望。”沈清欢说,“等他们听说有人愿意高价收购,自然会坐不住的。”
林修挑了挑眉:“你这是要让他们主动送上门来?”
“与其我一家家去谈,不如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来找我。”
沈清欢说,“到时候,价钱自然好谈。”
绿竹端着一盘点心进来:“小姐,这是刚出炉的桂花糕。”
沈清欢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钱九,你去打听打听康府的近况。
我要知道康公公这些天都在忙些什么。”
“这个好说。”钱九道,“我在康府有个熟人,是个管事的。
平日里没少给我透露消息。”
沈清欢掏出一个钱袋扔给钱九:“去打点一下你那个管事的朋友。”
钱九掂了掂钱袋,笑容满面:“您放心,明早我就能带来消息。”
林修身边那个瘦小男子突然皱眉:“林爷,康府那边来信了。
说是康公公今晚召集了几个大掌柜,在府上开了个秘密会议。”
“开会?”沈清欢放下手中的点心,“都有谁去了?”
“德记布庄的周掌柜,聚宝堂的孙老爷,还有顺风镖局的赵总镖头。”
瘦小男子说,“他们都是康公公的生意伙伴。”
林修冷哼一声:“这几个都是西街的地头蛇。
康公公这是准备联手对付我们?”
“不止如此。”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大步走进院子。
这人叫钱三,是西街有名的地牢。他专门替人打探消息,消息最是灵通。
“钱三,你有什么发现?”林修问道。
“康公公给这几位开出了优厚条件。”钱三说,“只要他们肯帮忙,每人就分一成福禄绸缎的利润。”
沈清欢勾起嘴角:“康公公倒是舍得。这一成利润,一年就是一千两银子。”
“他们几个答应了?”林修问。
钱三摇摇头:“还在犹豫。他们都知道康公公这些年做事不地道,怕跟着他一起倒霉。”
“那就让他们看看,跟着康公公到底有多倒霉。”
沈清欢站起身,走到院中的海棠树下,“铁牛,你带人去顺风镖局转转。”
铁牛咧嘴一笑:“您是想让赵总镖头尝尝苦头?”
“明天就是他们镖局的大日子。”沈清欢说,“有一批值十万两银子的货要从南边运来。
要是半路出了岔子...”
铁牛拍拍胸脯:“您放心,保证让他们的镖运不到京城。”
林修看了沈清欢一眼:“你这是要让赵总镖头身败名裂?”
“做镖局的,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沈清欢说,“一旦丢了镖,谁还敢找他们保镖?
到时候,赵总镖头就知道该站在谁那边了。”
院子里的更漏滴答作响,沈清欢看着滴落的水珠,轻声道:“至于德记布庄和聚宝堂,只要我控制了福禄绸缎的货源,他们就得乖乖听话。”
“你就不怕他们狗急跳墙?”林修问。
沈清欢冷笑一声:“那就看看是他们的墙高,还是我的手段狠。”
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厮跑进院子。这是钱九的徒弟小六,平日里专门替钱九跑腿。
“钱掌柜!”小六气喘吁吁地说,“德记布庄的周掌柜想见您。
说是有要紧事商量。”
钱九一愣:“这个时候?”
“周掌柜说,事关西街的买卖。”小六说,“他现在就在醉仙楼等着。”
沈清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来有人等不及了。
钱九,你去见见他。记住,只说有人要收购西街商铺,其他的一个字都不要多说。”
钱九点点头:“我明白。周掌柜这个人最是贪婪,只要他以为有利可图,一定会带动其他人一起来谈。”
“去吧。”沈清欢说,“明天一早,我要知道他们的底价。”
钱九匆匆出门,小六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夜色越发深沉,海棠花瓣随风飘落,落在院中的石桌上。
“时候不早了。”林修起身道,“我先回去安排人手。
明天顺风镖局那边的事,我亲自盯着。”
沈清欢点点头:“辛苦林先生了。”
“客气什么。”林修笑道,“你的买卖就是我的买卖。
更何况,我也想看看康公公到底能蹦跶几天。”
林修带着手下离开,院子里重归安静。只有王老还在灯下专注地核对着每一页临摹的账本。
翠儿收拾着桌上的茶具,小声道:“小姐,您说康公公会不会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来?”
“他敢吗?”沈清欢轻笑一声,“一本账册就能要他的命,他还敢轻举妄动?”
绿竹端着水盆进来:“小姐,要不要让林爷多派些人手保护您?”
“不用。”沈清欢摆摆手,“康公公不敢对我动手。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这些账本落到御史台手里。”
更漏又响了一声,夜已经很深了。海棠树下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清凉。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沈清欢站在廊下,看着天边渐渐泛白的天色。
再过两个时辰,康公公就会收到那些账本。然后,好戏就要开场了。
“完成了。”王老扶了扶铜丝眼镜,指着桌上的十几张宣纸,“每一个字都一模一样,就连那些墨渍都画得分毫不差。”
沈清欢拿起一张纸细看。纸上的字迹和原本的账册对比,连墨色深浅都一致。
每一个数字都飘着淡淡的枣木炭灰味,和康府账房先生用的墨一个味道。
林修走到桌边,拿起一张对着烛光看了看:“王老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
这字迹,连康公公自己也分辨不出真假。”
瘦小男子从屋外进来,抖了抖身上的露水:“马车已经备好了。”
“把账本送到康府后门去。”林修说,“让吴二明早一睁眼就能看到它。”
沈清欢摆摆手:“等一下。”她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把这个也塞在账本里。”
林修接过纸条看了一眼:“这是...”
“西街三间商铺的地契。”沈清欢说,“都是些小本生意,但位置不错。
我让人查过了,这些铺子都是康公公的产业,只是挂在别人名下。”
翠儿在一旁添了一盏灯:“小姐是打算一口气吃下西街?”
“康公公这些年在西街布了不少暗桩。”沈清欢说,“既然他把福禄绸缎送上门,这些铺子自然也该跟着一起来。”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从院门外走进来。这人叫铁牛,是林修手下的打手头子。
“林爷。”铁牛拱手道,“属下已经摸清了西街那些商铺的底细。
除了康公公明面上的产业,暗地里还有十二家店铺是他的人在经营。”
沈清欢打开桌上的地图:“说说看。”
“最值钱的就是这间醉仙楼。”铁牛指着地图上一个红点,“虽然挂着杨老板的名字,但每月都要给康府上供。
这醉仙楼一个月能进账两千两银子。”
林修冷笑一声:“杨老板?就是那个整天在赌坊里赌钱的杨瘸子?”
“正是此人。”铁牛说,“他欠了康府一千两银子,这醉仙楼就是抵债给康公公的。”
沈清欢用朱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这家要定了。
西街最热闹的地段,就数这间醉仙楼了。”
“还有这间天香布庄。”铁牛又指着另一个位置,“是康府的大管家李福全的产业。
这李福全是康公公的亲信,平日里专门替他收租子。”
沈清欢又画了个圈:“布庄的生意离不开丝绸。
只要我控制了福禄绸缎的货源,这天香布庄就算不上供,也活不了多久。”
正说着,一个身穿蓝衫的瘦高男子快步走进院子。
这人名叫钱九,是京城有名的牙行掌柜,专门替人牵线搭桥做买卖。
“沈小姐。”钱九抱拳道,“您要的西街商铺行情,我都打听清楚了。”
沈清欢示意钱九坐下:“说说看。”
“西街这些商铺,表面上看着红火,其实都是空壳子。”
钱九说,“康公公用高利贷控制着这些店主,每月光是利息就要上交四成利润。
久而久之,这些店铺就成了他的提款机。”
林修嗤笑一声:“康公公倒是会做生意。”
“这些店主敢怒不敢言。”钱九压低声音,“前年有个布庄掌柜想要反抗,第二天就在护城河里捞出来了。
从那以后,谁还敢说个不字?”
沈清欢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这些店主,想必都盼着能摆脱康公公的控制吧?”
“可不是么。”钱九说,“我暗中接触过几家,只要有人愿意替他们还清高利贷,他们马上就能把铺子转让出去。”
“这就好办了。”沈清欢说,“钱九,你去放出消息。
就说有个大财主看上了西街,要大量收购商铺。”
钱九眼睛一亮:“您是要...”
“让这些店主看到希望。”沈清欢说,“等他们听说有人愿意高价收购,自然会坐不住的。”
林修挑了挑眉:“你这是要让他们主动送上门来?”
“与其我一家家去谈,不如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来找我。”
沈清欢说,“到时候,价钱自然好谈。”
绿竹端着一盘点心进来:“小姐,这是刚出炉的桂花糕。”
沈清欢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钱九,你去打听打听康府的近况。
我要知道康公公这些天都在忙些什么。”
“这个好说。”钱九道,“我在康府有个熟人,是个管事的。
平日里没少给我透露消息。”
沈清欢掏出一个钱袋扔给钱九:“去打点一下你那个管事的朋友。”
钱九掂了掂钱袋,笑容满面:“您放心,明早我就能带来消息。”
林修身边那个瘦小男子突然皱眉:“林爷,康府那边来信了。
说是康公公今晚召集了几个大掌柜,在府上开了个秘密会议。”
“开会?”沈清欢放下手中的点心,“都有谁去了?”
“德记布庄的周掌柜,聚宝堂的孙老爷,还有顺风镖局的赵总镖头。”
瘦小男子说,“他们都是康公公的生意伙伴。”
林修冷哼一声:“这几个都是西街的地头蛇。
康公公这是准备联手对付我们?”
“不止如此。”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大步走进院子。
这人叫钱三,是西街有名的地牢。他专门替人打探消息,消息最是灵通。
“钱三,你有什么发现?”林修问道。
“康公公给这几位开出了优厚条件。”钱三说,“只要他们肯帮忙,每人就分一成福禄绸缎的利润。”
沈清欢勾起嘴角:“康公公倒是舍得。这一成利润,一年就是一千两银子。”
“他们几个答应了?”林修问。
钱三摇摇头:“还在犹豫。他们都知道康公公这些年做事不地道,怕跟着他一起倒霉。”
“那就让他们看看,跟着康公公到底有多倒霉。”
沈清欢站起身,走到院中的海棠树下,“铁牛,你带人去顺风镖局转转。”
铁牛咧嘴一笑:“您是想让赵总镖头尝尝苦头?”
“明天就是他们镖局的大日子。”沈清欢说,“有一批值十万两银子的货要从南边运来。
要是半路出了岔子...”
铁牛拍拍胸脯:“您放心,保证让他们的镖运不到京城。”
林修看了沈清欢一眼:“你这是要让赵总镖头身败名裂?”
“做镖局的,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沈清欢说,“一旦丢了镖,谁还敢找他们保镖?
到时候,赵总镖头就知道该站在谁那边了。”
院子里的更漏滴答作响,沈清欢看着滴落的水珠,轻声道:“至于德记布庄和聚宝堂,只要我控制了福禄绸缎的货源,他们就得乖乖听话。”
“你就不怕他们狗急跳墙?”林修问。
沈清欢冷笑一声:“那就看看是他们的墙高,还是我的手段狠。”
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厮跑进院子。这是钱九的徒弟小六,平日里专门替钱九跑腿。
“钱掌柜!”小六气喘吁吁地说,“德记布庄的周掌柜想见您。
说是有要紧事商量。”
钱九一愣:“这个时候?”
“周掌柜说,事关西街的买卖。”小六说,“他现在就在醉仙楼等着。”
沈清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来有人等不及了。
钱九,你去见见他。记住,只说有人要收购西街商铺,其他的一个字都不要多说。”
钱九点点头:“我明白。周掌柜这个人最是贪婪,只要他以为有利可图,一定会带动其他人一起来谈。”
“去吧。”沈清欢说,“明天一早,我要知道他们的底价。”
钱九匆匆出门,小六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夜色越发深沉,海棠花瓣随风飘落,落在院中的石桌上。
“时候不早了。”林修起身道,“我先回去安排人手。
明天顺风镖局那边的事,我亲自盯着。”
沈清欢点点头:“辛苦林先生了。”
“客气什么。”林修笑道,“你的买卖就是我的买卖。
更何况,我也想看看康公公到底能蹦跶几天。”
林修带着手下离开,院子里重归安静。只有王老还在灯下专注地核对着每一页临摹的账本。
翠儿收拾着桌上的茶具,小声道:“小姐,您说康公公会不会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来?”
“他敢吗?”沈清欢轻笑一声,“一本账册就能要他的命,他还敢轻举妄动?”
绿竹端着水盆进来:“小姐,要不要让林爷多派些人手保护您?”
“不用。”沈清欢摆摆手,“康公公不敢对我动手。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这些账本落到御史台手里。”
更漏又响了一声,夜已经很深了。海棠树下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清凉。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沈清欢站在廊下,看着天边渐渐泛白的天色。
再过两个时辰,康公公就会收到那些账本。然后,好戏就要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