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扁担亲的悲喜人生 > 第126章 煤矿发生意外

扁担亲的悲喜人生 第126章 煤矿发生意外

    赵铁牛跛着脚走在矿区的土路上,右腿走路总是不顺畅。他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铅云压得很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这样的天气,矿井里总是格外闷热。

    \"铁牛,今天下井注意点,听说三号巷道有点渗水。\"工友老张从后面赶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知道,我干活一向小心。\"赵铁牛笑了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他在煤矿干了四年,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熟悉得很。虽然腿脚不便,但他干活从不含糊,工友们也都敬重他。

    换好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赵铁牛跟着队伍往井下走去。潮湿的空气中飘着煤灰的味道,矿灯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光束。他习惯性地摸了摸胸前的平安符,那是妻子秀莲特意去庙里求来的。

    三号巷道确实比平时潮湿,脚下的煤渣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赵铁牛弯下腰,开始清理工作面。突然,他听到头顶传来细微的\"咔嗒\"声,像是有什么东西裂开了。

    \"不好!\"他猛地抬头,一块松动的顶板正在往下掉。几乎是本能地,他一把推开身边的老张,\"快跑!\"

    轰隆一声,尘土飞扬。赵铁牛只觉得右腿一阵剧痛,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赵铁牛悠悠转醒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县医院那洁白如雪的病床上。他的视线缓缓下移,看到自己的右腿被打上了厚厚的石膏,高高地吊起在半空之中,仿佛一个失去自由的俘虏。而在病床边坐着的,则是双眼哭得红肿如桃、满脸泪痕未干的妻子秀莲。她那原本清秀的面庞此刻显得无比憔悴,让人心疼不已。

    只见老二建国怀抱着年幼的妹妹雪静站在一旁。小家伙似乎刚刚停止哭泣,但仍时不时地抽噎一下,小小的肩膀随着抽泣微微颤抖着。建国慢慢地朝病床走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他的声音也因为恐惧和担忧而有些发颤:“爸……”

    听到儿子的呼唤,赵铁牛努力撑起身子,想要坐起来,却因腿部的疼痛而不得不放弃这个动作。他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我这到底是怎么了?”

    秀莲赶紧伸手按住他,轻声说道:“煤矿坍塌了,你的腿被掉下来的石头砸到了。当时情况可危险了,多亏了你工友老张带着其他人及时赶来把你从废墟里救了出来,不然啊,咱们这个家就真的完了!”说着,她忍不住又落下泪来。

    就这样,赵铁牛在医院一住就是半个月。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他右腿的伤势远比最初想象得更为严重。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他,至少还要休养半年以上,他才有希望能够重新下地行走。

    在这漫长的日子里,秀莲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医院和家中。她不仅要精心照料受伤卧床的丈夫,还要分心去照看好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这个柔弱女子的肩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让她整整瘦了一圈。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懂事的建国在家里也能帮妈妈做不少力所能及的事情,稍稍减轻了秀莲的负担。

    建军趁着难得的休假时间,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医院来看望铁牛。尽管相聚的时光短暂,但这份情谊依然温暖人心。没过多久,建军便不得不返回工作岗位,重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之中。

    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了病房里。建国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进来。他的脸上洋溢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喜色,仿佛怀揣着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爸!”建国一进门就兴奋地喊了起来,然后快步走到病床边,将保温桶轻轻地放在床头柜上。接着,他熟练地打开盖子,开始给父亲盛粥,同时说道:“爸,我今天特意去了趟矿上,找领导谈了谈。”

    赵铁牛有些疑惑地看着儿子,不知道他究竟要说些什么。只见建国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笑容,接着说道:“他们已经同意让我顶替您的班啦!虽说只是个临时工,但是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会按照正式工人那样计算呢!”

    听到这话,赵铁牛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之前不是跟你讲过,不准你去矿上上班吗?过完年之后,你还是得老老实实回学校读书去!”

    然而,建国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劝告。他低下头,轻声但坚定地回答道:“爸,我不想上学了。现在咱家的情况这么困难,我想早点出来赚钱,帮家里分担一些压力。至于读书的事,等咱们家的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再考虑吧。”

    赵铁牛听了儿子这番话,心中一阵感动,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和担忧。他张了张嘴,想要再劝劝儿子,可当他看到建国那充满决心、闪烁着坚定光芒的眼神时,到嘴边的话语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赵铁牛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儿子,心情复杂极了。他深知儿子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己见,或许应该尊重儿子的选择……

    \"好,\"他点点头,\"但是你们要答应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爸!\"建国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家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建国在矿上干得很卖力,工友们都说他像极了年轻时的赵铁牛。建国在工地也学了不少手艺,偶尔还能接些零活补贴家用。

    秀莲在家照顾丈夫和女儿,闲暇时做些手工活。雪静虽然年纪小,但也懂事了许多,放学回家就帮妈妈做家务。

    转眼到了年底,赵铁牛的腿伤好得差不多了。这天,他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晒太阳,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

    \"老赵!\"矿上的王主任从车上下来,\"听说你恢复得不错啊!\"

    赵铁牛连忙起身:\"王主任,您怎么来了?\"

    \"我来是想告诉你个好消息,\"王主任笑着说,\"矿上决定聘请你当安全员,不用下井,就在地面工作。\"

    \"这...\"赵铁牛愣住了。

    \"你这些年对矿井情况最熟悉,又经历过事故,最适合这个岗位。\"王主任拍拍他的肩膀,\"工资待遇跟以前一样,你看...\"

    \"谢谢王主任!\"赵铁牛激动地说,\"我一定好好干!\"

    送走王主任,赵铁牛站在院子里,望着湛蓝的天空。他知道,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虽然生活还会有各种挑战,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赵刚说起矿上的趣事,建国讲着工地见闻,雪静叽叽喳喳说着学校的事。秀莲看着丈夫脸上久违的笑容,眼里泛着泪光。

    \"爸,\"建国突然说,\"等您正式上班了,我也去技校学习技能。\"

    \"好,\"赵铁牛点点头,\"等你哥哥稳定了,咱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嗯!\"建国重重地点头。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赵铁牛望着家人,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个家正在迎来新的开始,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雨天里的意外,让全家人更加懂得了珍惜与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