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黛玉清仇录 > 第10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重生黛玉清仇录 第10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扬州城的廊坊街上,权宇轩小朋友一只小手紧紧抓着黛玉的一只手,另一只小手举着一根红艳艳的山楂糖葫芦,鼓动着肉嘟嘟的腮帮子,像只贪吃的小仓鼠,满足地咽下嘴里酸甜的山楂,张着一嘴小米牙,又咬下了另一颗。

    或是这颗山楂有点酸,小家伙眯了眯眼,到底上面裹了一层甜甜的糖浆,小家伙还是幸福的两只眼睛笑成了月牙儿,走路都一蹦一跳的。

    走在另一边的权景瑶见他嘴角糊上了一点糖汁子,从袖中取出手帕,细心地给他擦去。

    小家伙冲她甜甜的一笑,小嘴里炫满糖葫芦的他,不方便说话,以最纯真的笑脸感谢小姑姑。

    黛玉长这么大,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自由自在的逛街。

    几人随兴而走,看到有好玩的,好吃的,便买下来。

    不大会儿工夫,身后跟着的紫鹃和雪雁二人便抱了满怀的小玩意儿。

    牛皮糖,千层油糕,界首茶干,剪纸,铁投壶,竹蜻蜓……

    几乎将扬州城有名的小吃和有趣的玩具都扫荡了个遍。

    紫鹃起初怕姑娘累着,出来逛了两刻钟便催着她们回去。

    可黛玉几人兴致正浓,哪里肯依。

    紫鹃见姑娘呼吸平稳,脸色红润,身子怕不是真见好了。

    便只跟在后面暗暗留心,不再催促。

    黛玉隐约记得小时候也曾坐在父亲肩头看过花灯,可那已是上辈子的事了。

    现在,口袋里装着回家后,父亲交给自己的一千两银票。

    身后,紫鹃和雪雁身上还揣着一百两散碎银票和碎银子,一直压在她心头的那颗寄人篱下无所倚从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

    还记得前世回苏州老家奔丧回到贾府后,有一次夜里咳得狠了,打发雪雁去公中领些川贝和雪梨来熬汤,最后雪雁是红着眼睛空手回来的。

    都是聪明人,她平日也没少听那些丫头婆子背后嚼舌根。

    她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夜。

    只是,从那以后,再没打发丫鬟去额外支领过什么。

    重活一世,才知道,父亲去世后,贾府几乎卷走了林府近七成的家产。

    足有二三百万两。

    贾府后来修大观园的钱,竟都是从这里面出的。

    占了她家那么多,竟吝啬于从手指缝里露给她一丝半点儿。

    真正是一家子坏了心肠的。

    这些事,难道外祖母一点都不知么?

    未必。

    只不过有个亲疏远近。

    她不过是个外孙女儿,哪里又比得上她嫡亲的孙儿和儿子?

    所以就睁一眼闭一眼,在看得到的地方,弥补一二罢了。

    这样,她良心才好受些。

    现在回家,理所当然地花着父亲给的银子,当主人般招待自己想招待的朋友,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

    这种当家作主的感觉,不要太爽。

    难怪人们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没有过寄人篱下经历的人,是很难明白这种心境的。

    总算,以后都不用过那样的生活了。

    黛玉心里欢喜,面上便不由也浮上了笑模样,将一张本就灵动的小脸更增了三分丽色。

    却没想到,她言笑盈盈的模样,早就落入了有心人的眼睛里。

    扬州城廊坊街最大的酒楼鸿燕楼二楼一间包厢里,一位年约四旬的中年美妇,正带着人在这里用饭。

    忽然,看到她那小儿子,紧盯着窗外一处地方,眼珠子都不动了。

    她顺着视线望过去,也看到了下面说笑着的几人。

    一眼看到了那个耀眼的小姑娘。

    小姑娘长得实在太出色了,想让人不注意到都难。

    只是,扬州城几乎所有官宦之家的女眷,她基本都熟悉,却独独对这一位没有丝毫印象。

    看那小姑娘行事作派,不像是个没背景的。

    她是个谨慎的人,悄悄喊过一个跟着的小厮,让他去远远盯着,查清楚她的来历。

    黛玉几人好似一无所觉,一直逛到天色渐晚,才回转。

    经过一个偏僻幽深的巷子时,昏暗的光线斑驳地洒落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

    巷子里突然响起一阵桀桀怪笑声。

    随着笑声,三个猥琐的身影堵在了几人面前。

    有路过的人认出那三个人,惊呼一声:“扬州三害!”

    便惊得面色发白,低着头,匆匆掩面离去,再也不敢多看一眼。

    紫鹃心里暗暗叫苦。

    她尽管刚到扬州,却对这三人的名号,如雷贯耳。

    今日逛街时,就不止一次听说过他们的恶行。

    这三人是扬州城有名的混混。

    平日里在扬州城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若谁要报官,事后都会遭到三人残忍的报复。

    因三人下手极其狠辣,让人心惊。

    一般小老百姓,往往不敢报官,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但三人心中也有数,从不对官宦人家动手。

    这时节,都讲究‘民不报,官不究’。

    何况,自古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俗语,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一般的小老百姓,但凡还有个活路,是不会主动往衙门里跑的。

    久而久之,倒是让他们钻了空子,逍遥至今。

    背地里,扬州百姓称他们为“扬州三害”。

    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会儿,堵在三人面前的,中间之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如同被烈日长期炙烤过的古铜。

    正是扬州三害之首李豹。

    他穿着半旧的短衣,敞着胸膛,露出肌肉横生的臂膀,仿佛一头未驯服的野兽。

    脸上有一道从眼角延伸到下颌的疤痕,使他看起来更加凶恶。

    李豹的左侧,是一个瘦得像细竹竿似的混混。

    虽身材瘦小,但动作却异常敏捷,仿佛一只在树梢间跳跃的猴子。

    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阴狠和狡猾,头发乱糟糟的,像极了一团被揉乱了的稻草。

    他手持一根白蜡木棍,轻轻敲打着地面,发出“咚咚”的声响。

    让人的心里不由自主跟着紧张起来。

    这应该是扬州三害中的第二害张猴。

    李豹的右侧,则站着三害王猪。

    王猪原名叫王诸,因他身材矮胖臃肿,脸上肥肉横生,看起来就像一个发面馒头。

    他的眼睛小的几乎看不见,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眼眸深处,闪烁着狡黠凶狠的光芒。

    因他特别能吃,久而久之,别人便叫他王猪,本名倒是渐渐被人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