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黛玉清仇录 > 第16章 赏蜡梅

重生黛玉清仇录 第16章 赏蜡梅

    辰时,黛玉和权宇轩小朋友陪着父亲用了早饭,并把父亲送出了大门。

    从黛玉回来,父亲身体康复,第二天办了场接风宴后,父亲就回衙门销了假,开始正常办公了。

    也是从那日起,权宇轩小朋友晚上就一直陪着父亲睡,白天才跟着她和权景瑶。

    若不细究底细,单看他们相处的情形,倒真像是对亲父子。

    黛玉想起昨夜梦中的情形,心下虽难过,手却更紧地握紧了权宇轩的小肉手。

    小家伙的手,软软的,绵绵的,握在手里十分舒服。

    黛玉的心也如小家伙的手一般柔软起来。

    这也是个苦孩子。

    从小没了母亲,父亲又不在身边,有相当于无。

    相依为命的只有权景瑶这个姑姑。

    可这姑姑也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家里人给许了人家。

    那时,他可怎么办呢?

    黛玉委实替这小家伙发愁,却一时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

    只能期望他父亲同意自己父亲的提议,到时,尽可能将小家伙留在自己家里……

    黛玉打定主意,回房换了身做客的衣裳,又从旁边屋里接上权景瑶,一行人坐马车去李知府家做客。

    没错,今日到了黛玉和权景瑶应邀带权宇轩小朋友前往李知府家做客的日子。

    马车沿着街道穿过了两条街。

    一路上,从马车纱窗中向外瞧,扬州城的繁华,人烟之阜盛,又与京城不同。

    很快,马车停在了一扇朱红色大门前。

    车夫从车辕上拿下长凳,让她们踩脚。

    紫鹃和雪雁先下了车,习惯性地伸手要在车旁接黛玉。

    哪知权景瑶抢先在车门口直接给她们表演了一个白鹤亮翅,双臂一展,飞身落地。

    然后转身就将黛玉给抱下了马车。

    那帅气利落的姿势,直接惊呆了车上车下的一众人。

    “哇~”

    周围一片惊叹!

    紫鹃更是叫嚷着要拜师。

    小姐身子骨弱,若是再碰到那晚那样劫道的,权姑娘姑侄不一定能在身边。

    不若她与雪雁学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雪雁拿着请柬递给门房。

    里面立刻有人迎了出来。

    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圆滚滚小姑娘。

    是的,这小姑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圆。

    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圆圆的小肚子……加上天气冷,穿得稍厚了些,整个人过来时,像是个圆润滚动过来的皮球。

    小姑娘手臂和腿都显得肉嘟嘟的,像刚出炉的面包,柔软而有弹性。

    在她跑过来时,全身的肌肉都微微颤动。

    权景瑶手又有些痒痒,想捏,好想捏。

    小姑娘到了近前,扬起一张大大的笑脸,圆圆的大眼睛便眯成了一条缝,俯身见礼,“小女李瑾萱,见过权姑姑和林妹妹,你们能来我家做客,真是太好了!”

    说着,不待二人回礼,便上前拉起黛玉的手,细细打量,惊叹道:“林妹妹,你长得可真美!怪道那日我三哥在酒楼上看到你,惊为天人……”

    说到这里,发现失言,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神情说不出的调皮可爱。

    怕黛玉生气,连忙找补道:“林妹妹不要误会,我三哥没有恶意,我那日不在酒楼,事后听三哥和母亲说起你,引起了我的好奇……”

    “是我吵着非要请你来玩,母亲拗不过我,才同意我冒昧给妹妹下了帖子……”

    说着,又是作揖,又是赔礼,礼数周到的不行,让黛玉想生气都生不起来。

    又听小胖丫头得意道:“今儿三哥要去府学,不在家,林妹妹就是我一个人的客人啦……”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黛玉失笑。

    相处时间虽短,黛玉也看得出,这是个被保护得很好,且受尽家人宠爱的小姑娘。

    李瑾萱很健谈,可以称得上是个小话痨。

    有她在,简直没有冷场的可能。

    都说爱笑的人,有福气。

    笑容就像是长在了这个小姑娘的脸上。

    尽管话多了点,但她全身上下都洋溢着快乐,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身边的人。

    竟是一点也不惹人厌烦。

    几人就在李瑾萱滔滔不绝的话语声中,去后院拜见了李夫人,也就是李瑾萱的娘。

    李夫人是个通情达理的母亲,知道自己一双小儿女爱美。

    并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训斥责备他们,而是引导他们怎样正确的去爱美,欣赏美。

    考虑到小丫头们会拘谨,李夫人并没有多留她们,略夸了几句,叮嘱李瑾萱仔细招待客人,便让她们自去后花园玩。

    一走进后花园,黛玉便惊呆了。

    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各种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院落里。

    清冷的阳光洒在花树上,为这冬日的园子增添了几分暖意。

    一片翠绿中,几株腊梅傲然绽放,香气袭人,仿佛大自然最精致的馈赠。

    腊梅树下,搭了一架精巧别致的秋千。

    这也就罢了,最神奇的是,不大的一点地方,竟然还挖出了一眼喷泉!

    这景致,就连权景瑶也看得目瞪口呆。

    花园总体并没有多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世界里包罗万象。

    蜡梅旁边的八角亭里,已有先到的几个客人在叮叮咚咚弹琴。

    琴音流泻,伴着泉水零叮,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滚落而出。

    还有箫声呜咽应和。

    黛玉听得分明,恰是一曲“迎客来”。

    李瑾萱笑道:“婉姐姐这是在欢迎咱们呢,我们快些过去吧。”

    哪里还待她说,权宇轩小朋友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喷泉,早就松开了黛玉姐姐和姑姑权景瑶的手,一溜烟儿跑到喷泉边,眼睛亮晶晶地一眨不眨地看着飘落的水滴,欣喜异常。

    喷泉池子里水并不深,几尾红色的小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看小家伙看得痴迷,权景瑶便留侍剑在一旁照看,以防他不小心落入水中。

    自己便伴着黛玉随李瑾萱向亭子里去。

    琴架前,有香雾缭绕,指音断,烟雾散,露出一张清秀脱俗的十七八岁少女的脸。

    论容貌,其实算不得绝色,至少比起黛玉来要差上很多。

    但她举手投足间,极尽雅致,笑不露齿,眼角眉梢和嘴角的弧度都恰到好处,声音也十分轻柔,“听闻林小姐和权小姐到我侄女儿这儿来赏梅,我奉长嫂之命陪侄女儿一道招待,诸位不介意吧?”

    旁边还站着两个与瑾萱年岁差不多的小姑娘。

    一人手持玉箫,刚刚的琴箫合奏,也有她的手笔。

    黛玉以眼神询问。

    李谨萱忙上前介绍,指着刚刚弹琴的那位年长些女子道:“这是我堂姑姑李倩,你随我称姑姑便是。”

    又指着旁边的两个小姑娘道:“这两位是孙同知家的姐姐,孙知婉,孙知茹。”

    黛玉看那孙知婉手持玉箫,看似略小一些,但孙知茹却无论做什么,都略略后一步,隐隐以孙知婉为先,便知她是庶女。

    李倩与权景瑶年岁稍大,两人便坐在一处说话。

    黛玉被李瑾萱和孙知婉二人拉着手一起去赏蜡梅,孙知茹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得知黛玉会作诗,两个小姑娘便架秧子起哄。

    黛玉虽性子略清冷,终究只是个九岁的小姑娘,被李瑾萱和孙知婉叽叽喳喳的围着,到底做了一首赏梅诗:

    腊梅初绽报冬归,冷艳寒香绕翠微。

    不畏严寒迎雪笑,只将傲骨向天飞。

    花开一树映红日,叶落千枝伴月辉。

    莫道此花无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其他人不会,李倩便和了一首:

    冬日闲情步小园,腊梅迎客笑开颜。

    金黄点点枝头缀,玉洁冰清遇眼前。

    雪压枝头浑未觉,风吹花瓣更嫣然。

    此情此景无限好,愿与梅花共岁年。

    临了,李瑾萱大方送了几位客人每人一枝子蜡梅带回家插瓶。

    总之,黛玉人生中第一次没有家里长辈陪同的作客,很圆满。

    不止欣赏了初绽花蕾的蜡梅,还交到了李瑾萱这样一个好友。

    只是,几人中,李倩的态度颇有些奇怪,时常对着黛玉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