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得癔症了 第6章 帝星归位
我蜷缩在浣衣局的青石台阶上,十指被冰水泡得发白。
腊月的寒风顺着褪色的窗纸缝钻进来,在结了薄冰的水盆上打了个旋,把刚搓出来的皂角沫子吹到我脸上。
“韭菜花!死丫头又偷懒!”
王嬷嬷的喝骂声炸雷似的在耳畔响起。
我慌忙去抓捣衣杵,却见那双缀着金丝牡丹的绣鞋已经停在眼前。
顺着暗红宫装往上瞧,王嬷嬷吊梢眉竖得老高,手里攥着根两指宽的竹板。
\"啪\"的一声,竹板抽在手背上。
我咬着唇把痛呼咽回去,这可比上回挨的藤条轻多了。
前日给贵妃娘娘洗衣裳时蹭掉一粒珍珠,生生挨了二十板子,这会儿腰臀还火辣辣地疼。
“这是长秋宫送来的云锦,三日内要洗五十匹。”
王嬷嬷把竹板往我肩头一戳,
“若是误了时辰——”
她拖长的尾音被门外骤然响起的脚步声打断。
“王管事,贵妃娘娘的翡翠镯子呢?”
两个穿翠色比甲的宫女跨进门来,领口绣着鸾鸟纹。
我心头一紧,昨日确实有只碧莹莹的镯子随衣物送来,此刻正揣在我怀里。
王嬷嬷的胖脸霎时堆满笑:
“两位姑娘稍待,这就取来。”
她转身时发髻上的银簪划过我眼角,我慌忙低头,却见水盆里映出自己惨白的脸——左颊那道暗红胎记像条蜈蚣,从眼尾蜿蜒到嘴角。
“还不快滚去干活!”
王嬷嬷踹了我一脚。
我踉跄着退到墙角,怀里的镯子突然变得烫手。
昨夜小妹高烧不退,医官署的人说要三钱冰片配药。
这镯子...这镯子够买二十钱冰片。
指甲掐进掌心,我摸到袖袋里小妹编的平安结。
上个月她咳出血丝时,我就该去偷药了。
指节碰到冰凉的翡翠,忽听得\"哎呀\"一声,王嬷嬷的尖叫几乎掀翻房梁:
“作死的小蹄子!”
我浑身血液瞬间凝固。
不知何时那镯子竟滑落在地,碎成三截躺在青砖上,碧色流光映着王嬷嬷铁青的脸。
两个宫女齐齐后退,像是怕沾了晦气。
“拖去慎刑司!”
王嬷嬷的吼声里带着颤。
粗使太监的麻绳勒进腕子时,我望见窗外飘起细雪。
小妹还在等我的冰片,她蜷缩在通铺最里侧的样子突然清晰起来,单薄得像片枯叶。
穿过御花园时,假山后突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
押送的太监猛地顿住,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玄色蟒袍的青年正与三个黑衣人缠斗,剑光如银蛇乱舞。
雪地上洇开暗红,那青年左臂有道伤口,玉冠歪斜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是三皇子。
太监的手开始发抖。
我盯着三皇子逐渐迟缓的动作,忽然想起昨日在回廊听见的闲话。
淑妃娘娘要给三皇子选侍妾,长秋宫这几日总飘着药香...
“愣着作甚!快...”
太监的呵斥被破空声截断。
寒光擦着我耳畔飞过,钉在梅树上嗡嗡作响。
三皇子踉跄退到我们跟前,黑衣人眼里的杀意凝成实质。
电光石火间,我猛地撞向左侧太监。
他腰间的钥匙串哗啦坠地,我抓起钥匙往三皇子手中一塞:
“殿下闭气!”
在他错愕的目光中,我扬手将钥匙掷向梅树梢头的马蜂窝。
黑云般的蜂群倾巢而出。
黑衣人举剑欲劈,却被蜂群逼得连连后退。
我拽着三皇子滚进假山洞穴,腐土混着血腥气直冲鼻腔。
洞外传来凄厉惨叫,三皇子的呼吸喷在我颈侧,灼得像炭火。
“你...”
他刚要开口,忽然整个人压下来。
我后脑磕在石壁上,眼前金星乱冒。
温热的血滴在我前襟,他右肩又添新伤。
洞外脚步声渐近,我摸到他腰间玉佩,冰凉的蟠龙纹硌着掌心。
“往北是冷宫。”
我凑近他耳畔,
“墙根第三块砖是松的。”
这是去年给废妃送冬衣时发现的密道。
三皇子瞳孔微缩,忽然扣住我手腕:
“一起走。”
我们在枯井里躲到暮色四合。
当御林军的火把照亮井口时,三皇子已经烧得神志不清,却还死死攥着我的袖角。
我被带进紫宸殿那日,雪停了。
李德海捧着明黄圣旨跨进门槛时,我正在给三皇子换药。
“宫女韭菜花,有功...”
我跪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听老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
三皇子倚在蟠龙榻上咳嗽,明黄锦被衬得他脸色更白。
皇帝的目光落在我脸上时,我忽然想起那个雪夜他说的醉话。
那夜我奉命去送醒酒汤,撞见他在御书房对着幅画像喃喃:
“阿沅,朕把咱们的孩儿弄丢了...”
画中人身着月白襦裙,眼角有颗朱砂痣。
而此刻,我伏在地上,左脸的胎记正贴着冰凉的金砖。
“抬起头来。”
皇帝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直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他手中的茶盏\"当啷\"落地。
李德海突然疾步上前,枯枝般的手指撩开我额发。
“这胎记...这胎记!”
老太监扑通跪下,
“皇上,和贤妃娘娘临终前说的一模一样!”
紫宸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我跪在金砖上,感受着膝盖传来的刺痛。
皇帝的目光如刀,一寸寸刮过我的脸。
李德海跪在一旁,枯瘦的手指仍攥着我的袖角。
“阿沅...”
皇帝的声音沙哑,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他踉跄着起身,明黄龙袍的下摆扫过我的指尖。
我闻到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混杂着酒气。
三皇子在榻上咳嗽起来,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
皇帝如梦初醒,猛地后退一步:
“不可能...阿沅已经...”
他的目光落在我左脸的胎记上,瞳孔剧烈收缩。
李德海颤巍巍地开口:
“皇上,贤妃娘娘临终前说过,小公主左脸有一道红色胎记,形如梅花...”
他顿了顿,
“而且,这丫头颈间戴着一把金锁。”
我下意识摸向颈间,那把从小戴到大的金锁此刻烫得惊人。
皇帝的手伸过来,却在即将碰到我时停住。
他的手指微微发抖,眼中闪过痛苦之色。
“取来。”
他哑声道。
李德海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从我颈间取下金锁。
皇帝接过金锁,指腹摩挲着锁面上的蟠龙纹。
突然,他的手指在锁芯处一顿,脸色骤变。
“这是...”
他猛地抬头,
“李德海,取朕的玉玺来!”
老太监连滚带爬地去了。
三皇子挣扎着坐起身,目光在我和皇帝之间来回游移。
我低着头,心跳如擂鼓。
那把金锁是娘临终前交给我的,她说这是我唯一的护身符...
李德海捧着玉玺回来时,皇帝已经恢复了威严。
他接过玉玺,将底部对准金锁的锁芯。我听见\"咔嗒\"一声轻响,金锁应声而开。
一张泛黄的绢帛从锁芯中滑落。
皇帝展开绢帛,脸色瞬间惨白。
他的手剧烈颤抖,绢帛飘然落地。
我瞥见上面写着\"永昌元年\"几个字,那是十六年前的年号...
“你们都退下。”
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
李德海连忙拉着我起身,三皇子还想说什么,被皇帝一个眼神制止。
我被带出紫宸殿时,听见身后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
李德海将我安置在东宫的一处偏殿。
我坐在雕花木床上,望着窗外的梅树发呆。
三皇子遇刺那天的情景不断在脑海中回放,那些黑衣人的剑法...似乎在哪里见过。
“姑娘。”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
我抬头,看见一个穿翠色比甲的宫女站在门口,
“太子殿下召见。”
我的心猛地一跳。
太子...那个传闻中温润如玉的储君。
我跟着宫女穿过回廊,东宫的景致与紫宸殿大不相同。
假山流水,曲径通幽,处处透着雅致。
书房里燃着龙涎香,太子背对着门站在书案前。
他穿着一袭月白锦袍,背影挺拔如松。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我愣住了——他的眉眼,竟与我有七分相似。
“你就是韭菜花?”
太子的声音温和,目光却锐利如刀。
我福身行礼,感觉到他的视线在我脸上停留。
那目光中带着探究,还有一丝...警惕?
“抬起头来。”
他说。
我依言抬头,对上他的眼睛。那双眼睛漆黑如墨,却让我想起皇帝看我的眼神。
太子的手指轻轻敲击书案,发出规律的声响。
“听说你救了老三?”
他忽然问道。
我点头,却见他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倒是巧了。”
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画轴,
“你可认得这个?”
画轴展开,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画中人身着月白襦裙,眉眼如画,眼角一颗朱砂痣...
正是我在御书房见过的那幅贤妃画像。
但这一次,我注意到画中人的颈间,戴着一把与我一模一样的金锁。
“这是贤妃娘娘。”
太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十六年前,她因难产去世,连带着刚出生的小公主也...”
他顿了顿,
“你说,这世上会不会有这么巧的事?”
我攥紧衣袖,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太子的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
一个侍卫慌张地闯进来,
“三皇子他...他吐血了!”
紫宸殿的琉璃瓦上凝着霜花,我跟着太医疾步穿过游廊。
三皇子寝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混着血腥气直冲鼻腔。
雕花拔步床上,玄色寝衣的青年面如金纸,唇角蜿蜒的血迹像条赤色小蛇。
“参片!快取参片!”
院判王太医抖着手施针。
我瞥见三皇子指甲泛着诡异的青紫色,忽然想起那日刺客剑刃上幽蓝的光。
太子负手立在窗前,月白锦袍的下摆被晨风吹得微微晃动。
“殿下。”
我福身行礼。
太子转过身,目光在我脸上逡巡:
“你倒是来得快。”
他语气温和,我却听出几分寒意。床榻方向突然传来剧烈咳嗽,三皇子竟又呕出一口黑血。
王太医脸色煞白:
“这毒...这毒蹊跷得很...”
他话音未落,太子突然抓起案上药碗掷在地上。
青瓷碎片擦过我的裙角,褐色的药汁在青砖上滋滋冒泡。
“蹊跷?”
太子轻笑,目光扫过跪了满地的宫人,
“东宫的药,竟能毒到三皇子身上?”
他突然看向我,
“韭菜花,你既懂药理,不妨看看这毒从何来。”
我浑身发冷。
昨日给三皇子换药时,太子确实问过我如何识得止血草药。
那时我只说是乡野粗学,却不知他竟在此处等着。
蹲下身时,我闻见药汁中有淡淡的苦杏味,混着西域龙血竭特有的腥甜。
“回殿下,此毒应是...”
话到嘴边突然顿住。
余光瞥见太子的指尖在案上轻叩,那节奏竟与昨日在书房时一模一样。
冷汗顺着脊背滑下,我改口道:
“奴婢见识浅薄,实在看不出。”
太子轻笑一声,正要开口,殿外忽然传来唱喏:
“皇上驾到——”
明黄龙袍裹着寒气卷入殿内,皇帝的目光先落在三皇子身上,又在扫过我时骤然紧缩。
李德海捧着个紫檀木匣跟在后头,匣盖上雕着并蒂莲纹——那是贤妃生前最爱的花样。
“如何?”
皇帝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王太医伏在地上颤声道:
“三殿下中的是西域鸠羽毒,此毒...此毒无解啊!”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我盯着青砖缝隙里凝结的血珠,忽然想起娘临终时的模样。
她攥着金锁的手也是这样泛着青紫,嘴角不断溢出黑血...
“谁说无解?”
清冽的女声自殿外传来。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个穿茜色斗篷的女子踏雪而来,腕间金铃随着步伐叮咚作响。
她揭下风帽的瞬间,我听见李德海倒抽冷气——那张脸竟与贤妃画像有八分相似。
女子径自走到龙榻前,指尖在三皇子腕上一搭:
“用天山雪莲作引,配合七星海棠熬煮,尚有三成生机。”
她说着解下腰间锦囊,倒出朵冰晶似的莲花,
“只是这雪莲需用至亲之血做药引。”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
皇帝手中的翡翠念珠突然崩断,碧绿的珠子滚落满地。
李德海扑通跪下:
“皇上,滴血验亲之事...”
“不可!”
太子突然出声,
“皇室血脉岂容混淆?这来历不明的女子...”
他的话被皇帝抬手打断。
老太监已经端来白玉碗,清水在碗中微微荡漾。
金针刺破指尖的瞬间,我看到太子袖中寒光一闪。
血珠坠入碗中,与三皇子的血缓缓相融。
皇帝踉跄着扶住龙柱,浑浊的眼中泛起水光:
“真的是...真的是朕的阿沅...”
茜衣女子忽然轻笑:
“陛下可看仔细了?”
她指尖轻弹,一点药粉落入碗中。
原本相融的血迹竟渐渐分离,在清水里化作两朵红梅。
满殿哗然中,女子转头看我:
“小妹妹,你的金锁可借我一观?”
我下意识按住颈间,却摸了个空。
转头只见太子手中金锁在晨光下泛着冷芒,锁芯处的梅花印不知何时变成了鸾鸟纹。
女子抚掌而笑:
“果然是把鸳鸯锁,当年贤妃娘娘打得一对,长命锁里嵌着换命蛊...”
话音未落,三皇子突然剧烈抽搐。
他心口处的皮肤下鼓起游蛇般的凸起,顺着脖颈直窜上脸颊。
皇帝手中的玉碗砰然坠地,碎片溅到我裙摆上,映出无数个摇晃的残影。
“看来有人等不及了。”
女子悠悠叹道,腕间金铃无风自动。
我忽然觉得颈后刺痛,仿佛有虫蚁在血脉中游走。
混乱中瞥见太子嘴角噙着的冷笑,终于明白那日书房里的画像为何眼熟——画中贤妃的襦裙上,绣的正是东宫独有的双面苏绣针法。
紫宸殿的金砖地面映着错乱人影,我颈后的刺痛化作灼热浪潮。
太子手中的金锁突然发出蜂鸣,锁芯处迸出幽蓝火焰。
神秘女子旋身甩出茜色披帛,帛角扫过之处,三皇子脸上的蛊虫竟发出婴儿般的啼哭。
“锁魂蛊遇血则狂,陛下还不明白么?”
女子指尖金铃骤响,声波激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皇帝踉跄着扶住龙椅,浑浊的眼中血丝密布:
“阿沅...当年你说要给孩子打长命锁...”
我头痛欲裂,零碎画面在眼前飞闪:
襁褓中的婴孩被塞进密道,宫装女子将金锁按在婴儿心口,漫天火光中有人嘶喊“换命蛊已成”。
喉间突然腥甜,我呕出的血珠在半空凝成冰晶,落地时竟开出朵朵红梅。
太子忽然轻笑:
“好一场滴血验亲的戏码。”
他指尖抚过金锁变形的鸾鸟纹,
“贤妃娘娘当真舍得,用亲生女儿的命换儿子二十年阳寿。”
玉冠不知何时歪斜,露出他耳后暗红的梅花形胎记。
殿内死寂如坟。
李德海突然惨叫一声,枯瘦的手掌皮肉翻卷,露出森森白骨——方才接血的白玉碗沿,赫然刻着贤妃的闺名。
三皇子身上的蛊虫突然爆裂,黑血溅在明黄帷幔上,绘出扭曲的符咒。
“皇兄演得辛苦。”
太子转身时,月白锦袍泛起诡异的银纹,
“十六年前你调换婴孩时,可曾想过真正的嫡公主会沦为浣衣婢?”
他指尖划过我脸上的胎记,刺痛中竟扯下半张人皮面具。
铜镜碎片里映出我的脸——右眼角朱砂痣鲜红欲滴,与贤妃画像分毫不差。
皇帝喉间发出野兽般的呜咽,龙案上的奏折突然自燃,火舌舔舐着\"永昌元年\"的字样。
神秘女子突然拽住我手腕:
“公主还不醒么?”
她金铃抵住我眉心,剧痛中记忆如潮水涌来:
东暖阁的奶娘会在子时磨刀,李德海每次送来的蜜饯都带着苦味,三皇子遇刺那日...刺客袖口绣着东宫独有的银线云纹!
殿外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甲胄碰撞声震得窗纸簌簌作响。
太子抚掌三声,御林军统领持剑闯入,剑尖却指向皇帝:
“请陛下退位。”
“原来银甲卫早成了你的私兵。”
皇帝突然大笑,笑着笑着咳出血来,
“当年你说要学卫青霍去病,朕就该想到...”
他猛地扯开龙袍,心口处盘踞的蛊虫竟与三皇子身上的一般无二。
神秘女子突然将我推向殿柱:
“公主接好了!”
她抛来的锦囊中滚出半块虎符,与我颈间金锁严丝合缝。
东宫地砖突然塌陷,露出黑黝黝的密道,腐臭气息中传来铁链拖曳的声响。
太子面色骤变:
“你竟找到了地宫...”
话音未落,密道中窜出个蓬头垢面的老妇,她手中铁链拴着的,赫然是位与太子容貌相同的青年!
那人额角刺着黥印,张嘴却只能发出\"啊啊\"的气音——正是十年前暴毙的二皇子。
李德海突然暴起,枯爪直取太子咽喉:
“老奴等了十六年!”
他后背衣料撕裂,露出满背的皇室秘档刺青。
混乱中我被人推进密道,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神秘女子割破手腕,血雾凝成贤妃的模样。
黑暗中有冰凉的手握住我的腕子:
“奴婢奉贤妃娘娘遗命,在此等候公主十八载。”
老妪的声音像是生锈的刀刮过青石,
“当年换命蛊需至亲血脉为引,太子用您的命格偷天换日,如今该物归原主了...”
密道深处传来水声,我摸到石壁上的抓痕,最新那道还沾着新鲜血渍——是三皇子惯用的龙纹匕首留下的。
潮湿的空气中忽然飘来药香,与淑妃宫中每日辰时煎的安神汤味道一模一样。
地宫阴河的水声里裹着药香,我攥紧虎符,石壁上新鲜的血迹在手心洇开温热。
老妪的骨灯照出前方蜿蜒的抓痕,几片玄色衣料挂在嶙峋怪石上——是那日三皇子遇刺时穿的蟒袍。
“公主小心!”
老妪突然拽着我扑倒在地。
一支淬毒弩箭擦着发髻钉入石壁,箭尾系着的银铃铛刻着东宫印记。
暗河对岸传来铁甲碰撞声,太子阴鸷的笑声在溶洞中层层回荡:
“好妹妹,你以为贤妃给你留的后手,朕会不知?”
朕字如惊雷炸响。
老妪的骨灯照出河面倒影,对岸之人明黄龙袍加身,眉眼却仍是东宫太子的模样。
他脚下跪着的银甲卫首领,正捧着滴血的玉玺。
“三日前先帝暴毙,本宫顺应天命...”
太子话音戛然而止。
暗河中突然腾起数条铁索,缚着玄铁棺椁破水而出。
棺盖震开的刹那,我颈间金锁迸出青光,与棺中女子手中的半块虎符严丝合扣。
那是具栩栩如生的女尸,月白襦裙上的双面绣在青光中翻转,露出暗纹绣的北疆舆图。
太子突然惨叫一声,耳后胎记渗出黑血——女尸额间的朱砂痣,正与我眼角的红痕交相辉映。
“母亲...”
我无意识呢喃,掌心虎符突然滚烫。
暗河波涛翻涌,无数青铜兵俑破水列阵,甲胄上七星海棠纹路与三皇子玉佩如出一辙。
老妪颤巍巍拜倒:
“恭迎贤妃娘娘魂归,十万阴兵听您调遣!”
太子踉跄后退,玉玺砸在青铜兵俑额间,碎成齑粉。
对岸突然传来鸣镝声,玄色箭雨遮天蔽日般袭来,却在触及兵俑时化作青烟。
暗河下游亮起火光,三皇子执剑踏浪而来,他心口处的蛊虫竟化作护心镜,映出我前世记忆——
永昌元年雪夜,二十岁的贤妃将虎符一分为二。
她把哭闹的婴孩交给暗卫,转身饮下蛊酒:
“告诉陛下,换命蛊需至亲血脉为引,本宫与太子的母子情分...到此为止。”
记忆碎裂时,三皇子已杀至对岸。
他剑锋挑开太子衣襟,露出心口蠕动的蛊虫:
“皇兄可知,你续命的二十年阳寿,是用阿沅每日在浣衣局受的鞭痕换来?”
太子忽然癫狂大笑,撕开龙袍露出满身咒文:
“那又如何?朕如今真龙护体...”
咒文突然渗出血珠,他惊恐地发现那些血珠正朝我手中虎符汇聚。
女尸手中的半块虎符腾空而起,十万阴兵齐声高呼:
“请长公主承天命!”
地宫穹顶轰然塌陷,天光倾泻而下。
我望见紫宸殿方向升起狼烟,淑妃的鸾驾正穿过玄武门。
她掀开车帘的刹那,我看清她腕间金铃——与神秘女子的一般无二。
“你以为赢了吗?”
太子在血泊中挣扎,
“换命蛊已与国运相连,我死则山河倾覆...”
他忽然瞪大双眼。
三皇子将匕首捅入自己心口,蛊虫尖啸着化作青烟:
“阿沅,这次轮到我还你太平。”
虎符合璧的瞬间,地宫深处传来龙吟。
我看到十六年前的自己裹在襁褓中,贤妃滴在金锁上的血泪凝成冰晶。
而此刻宫墙外,塞北的风吹散了淑妃车驾前的迷雾,露出后面黑压压的北疆铁骑——他们战旗上的七星海棠,正与青铜兵俑的甲纹遥相呼应。
地宫天光如瀑,我站在青铜兵俑列成的七星阵眼。
三皇子的血顺着剑锋滴入暗河,水面浮现出大梁十八州的舆图,每道血线都勾勒着破碎的疆界。
太子在血泊中蜷缩成虾,龙袍上的咒文正被反噬的蛊虫啃噬。
他耳后的梅花胎记片片剥落,露出底下黥着的\"窃\"字——那是当年他调换婴孩时,贤妃用凤钗刺下的诅咒。
“皇兄可知这七星海棠的来历?”
我接住空中飘落的花瓣,北疆铁骑的号角声穿透宫墙。
暗河尽头,淑妃车驾的帷幕被狂风掀起,她腕间金铃与青铜兵俑的甲片共鸣,奏出塞外古调。
十万阴兵突然齐刷刷转身,朝着紫宸殿方向单膝跪地。
穹顶碎裂处,贤妃的虚影踏着晨光走来,她指尖轻点,我手中的虎符化作流金,与三皇子心口飞出的蛊虫熔成一方玉玺。
“阿沅。”
十六年来第一次,有人唤我真正的名字。
贤妃的虚影抚过三皇子逐渐冰冷的面庞,
“墨儿用魂飞魄散换你命格归位,这山河...”
她的目光扫过狼藉的宫殿,“该由你来重整。”
玉玺落印的刹那,地宫轰然坍塌。
我站在废墟之上,看着朝阳将昨夜的血色尽数吞没。
李德海捧着贤妃的遗诏从瓦砾中爬出,他背上的刺青不知何时变成了完整的龙脉图。
三日后,玄武门前。
北疆铁骑的玄色大纛与青铜兵俑的七星旗交相辉映,淑妃摘下面纱时,露出与神秘女子一模一样的容颜——她们原是贤妃陪嫁的孪生巫女,十六年来分别蛰伏深宫与塞外。
“公主可知换命蛊真正的解法?”
她将金铃系在我腕间,
“以窃命者心头血为引,在七星连珠之夜...”
话音未落,囚车中的太子突然暴起,却被青铜剑贯穿胸口。
他心口喷出的黑血在半空凝成蛊虫,我腕间金铃骤响,铃音将其震作齑粉。
玉玺在此时泛起柔光,山河舆图上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登基大典那日,我在太庙看见贤妃的灵牌微微发亮。
史官将朱笔递来时,我望向殿外如雪飘落的七星海棠——那分明是三皇子最爱的纹样。
“永昌十七年,帝星归位。”
我在史册上勾勒出最后一笔,玉玺落下时,一片花瓣恰好嵌在\"沅\"字中央,像极了那年浣衣局窗外,飘落在捣衣杵上的初雪。
(全文完)
腊月的寒风顺着褪色的窗纸缝钻进来,在结了薄冰的水盆上打了个旋,把刚搓出来的皂角沫子吹到我脸上。
“韭菜花!死丫头又偷懒!”
王嬷嬷的喝骂声炸雷似的在耳畔响起。
我慌忙去抓捣衣杵,却见那双缀着金丝牡丹的绣鞋已经停在眼前。
顺着暗红宫装往上瞧,王嬷嬷吊梢眉竖得老高,手里攥着根两指宽的竹板。
\"啪\"的一声,竹板抽在手背上。
我咬着唇把痛呼咽回去,这可比上回挨的藤条轻多了。
前日给贵妃娘娘洗衣裳时蹭掉一粒珍珠,生生挨了二十板子,这会儿腰臀还火辣辣地疼。
“这是长秋宫送来的云锦,三日内要洗五十匹。”
王嬷嬷把竹板往我肩头一戳,
“若是误了时辰——”
她拖长的尾音被门外骤然响起的脚步声打断。
“王管事,贵妃娘娘的翡翠镯子呢?”
两个穿翠色比甲的宫女跨进门来,领口绣着鸾鸟纹。
我心头一紧,昨日确实有只碧莹莹的镯子随衣物送来,此刻正揣在我怀里。
王嬷嬷的胖脸霎时堆满笑:
“两位姑娘稍待,这就取来。”
她转身时发髻上的银簪划过我眼角,我慌忙低头,却见水盆里映出自己惨白的脸——左颊那道暗红胎记像条蜈蚣,从眼尾蜿蜒到嘴角。
“还不快滚去干活!”
王嬷嬷踹了我一脚。
我踉跄着退到墙角,怀里的镯子突然变得烫手。
昨夜小妹高烧不退,医官署的人说要三钱冰片配药。
这镯子...这镯子够买二十钱冰片。
指甲掐进掌心,我摸到袖袋里小妹编的平安结。
上个月她咳出血丝时,我就该去偷药了。
指节碰到冰凉的翡翠,忽听得\"哎呀\"一声,王嬷嬷的尖叫几乎掀翻房梁:
“作死的小蹄子!”
我浑身血液瞬间凝固。
不知何时那镯子竟滑落在地,碎成三截躺在青砖上,碧色流光映着王嬷嬷铁青的脸。
两个宫女齐齐后退,像是怕沾了晦气。
“拖去慎刑司!”
王嬷嬷的吼声里带着颤。
粗使太监的麻绳勒进腕子时,我望见窗外飘起细雪。
小妹还在等我的冰片,她蜷缩在通铺最里侧的样子突然清晰起来,单薄得像片枯叶。
穿过御花园时,假山后突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
押送的太监猛地顿住,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玄色蟒袍的青年正与三个黑衣人缠斗,剑光如银蛇乱舞。
雪地上洇开暗红,那青年左臂有道伤口,玉冠歪斜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是三皇子。
太监的手开始发抖。
我盯着三皇子逐渐迟缓的动作,忽然想起昨日在回廊听见的闲话。
淑妃娘娘要给三皇子选侍妾,长秋宫这几日总飘着药香...
“愣着作甚!快...”
太监的呵斥被破空声截断。
寒光擦着我耳畔飞过,钉在梅树上嗡嗡作响。
三皇子踉跄退到我们跟前,黑衣人眼里的杀意凝成实质。
电光石火间,我猛地撞向左侧太监。
他腰间的钥匙串哗啦坠地,我抓起钥匙往三皇子手中一塞:
“殿下闭气!”
在他错愕的目光中,我扬手将钥匙掷向梅树梢头的马蜂窝。
黑云般的蜂群倾巢而出。
黑衣人举剑欲劈,却被蜂群逼得连连后退。
我拽着三皇子滚进假山洞穴,腐土混着血腥气直冲鼻腔。
洞外传来凄厉惨叫,三皇子的呼吸喷在我颈侧,灼得像炭火。
“你...”
他刚要开口,忽然整个人压下来。
我后脑磕在石壁上,眼前金星乱冒。
温热的血滴在我前襟,他右肩又添新伤。
洞外脚步声渐近,我摸到他腰间玉佩,冰凉的蟠龙纹硌着掌心。
“往北是冷宫。”
我凑近他耳畔,
“墙根第三块砖是松的。”
这是去年给废妃送冬衣时发现的密道。
三皇子瞳孔微缩,忽然扣住我手腕:
“一起走。”
我们在枯井里躲到暮色四合。
当御林军的火把照亮井口时,三皇子已经烧得神志不清,却还死死攥着我的袖角。
我被带进紫宸殿那日,雪停了。
李德海捧着明黄圣旨跨进门槛时,我正在给三皇子换药。
“宫女韭菜花,有功...”
我跪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听老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
三皇子倚在蟠龙榻上咳嗽,明黄锦被衬得他脸色更白。
皇帝的目光落在我脸上时,我忽然想起那个雪夜他说的醉话。
那夜我奉命去送醒酒汤,撞见他在御书房对着幅画像喃喃:
“阿沅,朕把咱们的孩儿弄丢了...”
画中人身着月白襦裙,眼角有颗朱砂痣。
而此刻,我伏在地上,左脸的胎记正贴着冰凉的金砖。
“抬起头来。”
皇帝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直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他手中的茶盏\"当啷\"落地。
李德海突然疾步上前,枯枝般的手指撩开我额发。
“这胎记...这胎记!”
老太监扑通跪下,
“皇上,和贤妃娘娘临终前说的一模一样!”
紫宸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我跪在金砖上,感受着膝盖传来的刺痛。
皇帝的目光如刀,一寸寸刮过我的脸。
李德海跪在一旁,枯瘦的手指仍攥着我的袖角。
“阿沅...”
皇帝的声音沙哑,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他踉跄着起身,明黄龙袍的下摆扫过我的指尖。
我闻到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混杂着酒气。
三皇子在榻上咳嗽起来,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
皇帝如梦初醒,猛地后退一步:
“不可能...阿沅已经...”
他的目光落在我左脸的胎记上,瞳孔剧烈收缩。
李德海颤巍巍地开口:
“皇上,贤妃娘娘临终前说过,小公主左脸有一道红色胎记,形如梅花...”
他顿了顿,
“而且,这丫头颈间戴着一把金锁。”
我下意识摸向颈间,那把从小戴到大的金锁此刻烫得惊人。
皇帝的手伸过来,却在即将碰到我时停住。
他的手指微微发抖,眼中闪过痛苦之色。
“取来。”
他哑声道。
李德海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从我颈间取下金锁。
皇帝接过金锁,指腹摩挲着锁面上的蟠龙纹。
突然,他的手指在锁芯处一顿,脸色骤变。
“这是...”
他猛地抬头,
“李德海,取朕的玉玺来!”
老太监连滚带爬地去了。
三皇子挣扎着坐起身,目光在我和皇帝之间来回游移。
我低着头,心跳如擂鼓。
那把金锁是娘临终前交给我的,她说这是我唯一的护身符...
李德海捧着玉玺回来时,皇帝已经恢复了威严。
他接过玉玺,将底部对准金锁的锁芯。我听见\"咔嗒\"一声轻响,金锁应声而开。
一张泛黄的绢帛从锁芯中滑落。
皇帝展开绢帛,脸色瞬间惨白。
他的手剧烈颤抖,绢帛飘然落地。
我瞥见上面写着\"永昌元年\"几个字,那是十六年前的年号...
“你们都退下。”
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
李德海连忙拉着我起身,三皇子还想说什么,被皇帝一个眼神制止。
我被带出紫宸殿时,听见身后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
李德海将我安置在东宫的一处偏殿。
我坐在雕花木床上,望着窗外的梅树发呆。
三皇子遇刺那天的情景不断在脑海中回放,那些黑衣人的剑法...似乎在哪里见过。
“姑娘。”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
我抬头,看见一个穿翠色比甲的宫女站在门口,
“太子殿下召见。”
我的心猛地一跳。
太子...那个传闻中温润如玉的储君。
我跟着宫女穿过回廊,东宫的景致与紫宸殿大不相同。
假山流水,曲径通幽,处处透着雅致。
书房里燃着龙涎香,太子背对着门站在书案前。
他穿着一袭月白锦袍,背影挺拔如松。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我愣住了——他的眉眼,竟与我有七分相似。
“你就是韭菜花?”
太子的声音温和,目光却锐利如刀。
我福身行礼,感觉到他的视线在我脸上停留。
那目光中带着探究,还有一丝...警惕?
“抬起头来。”
他说。
我依言抬头,对上他的眼睛。那双眼睛漆黑如墨,却让我想起皇帝看我的眼神。
太子的手指轻轻敲击书案,发出规律的声响。
“听说你救了老三?”
他忽然问道。
我点头,却见他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倒是巧了。”
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画轴,
“你可认得这个?”
画轴展开,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画中人身着月白襦裙,眉眼如画,眼角一颗朱砂痣...
正是我在御书房见过的那幅贤妃画像。
但这一次,我注意到画中人的颈间,戴着一把与我一模一样的金锁。
“这是贤妃娘娘。”
太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十六年前,她因难产去世,连带着刚出生的小公主也...”
他顿了顿,
“你说,这世上会不会有这么巧的事?”
我攥紧衣袖,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太子的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
一个侍卫慌张地闯进来,
“三皇子他...他吐血了!”
紫宸殿的琉璃瓦上凝着霜花,我跟着太医疾步穿过游廊。
三皇子寝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混着血腥气直冲鼻腔。
雕花拔步床上,玄色寝衣的青年面如金纸,唇角蜿蜒的血迹像条赤色小蛇。
“参片!快取参片!”
院判王太医抖着手施针。
我瞥见三皇子指甲泛着诡异的青紫色,忽然想起那日刺客剑刃上幽蓝的光。
太子负手立在窗前,月白锦袍的下摆被晨风吹得微微晃动。
“殿下。”
我福身行礼。
太子转过身,目光在我脸上逡巡:
“你倒是来得快。”
他语气温和,我却听出几分寒意。床榻方向突然传来剧烈咳嗽,三皇子竟又呕出一口黑血。
王太医脸色煞白:
“这毒...这毒蹊跷得很...”
他话音未落,太子突然抓起案上药碗掷在地上。
青瓷碎片擦过我的裙角,褐色的药汁在青砖上滋滋冒泡。
“蹊跷?”
太子轻笑,目光扫过跪了满地的宫人,
“东宫的药,竟能毒到三皇子身上?”
他突然看向我,
“韭菜花,你既懂药理,不妨看看这毒从何来。”
我浑身发冷。
昨日给三皇子换药时,太子确实问过我如何识得止血草药。
那时我只说是乡野粗学,却不知他竟在此处等着。
蹲下身时,我闻见药汁中有淡淡的苦杏味,混着西域龙血竭特有的腥甜。
“回殿下,此毒应是...”
话到嘴边突然顿住。
余光瞥见太子的指尖在案上轻叩,那节奏竟与昨日在书房时一模一样。
冷汗顺着脊背滑下,我改口道:
“奴婢见识浅薄,实在看不出。”
太子轻笑一声,正要开口,殿外忽然传来唱喏:
“皇上驾到——”
明黄龙袍裹着寒气卷入殿内,皇帝的目光先落在三皇子身上,又在扫过我时骤然紧缩。
李德海捧着个紫檀木匣跟在后头,匣盖上雕着并蒂莲纹——那是贤妃生前最爱的花样。
“如何?”
皇帝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王太医伏在地上颤声道:
“三殿下中的是西域鸠羽毒,此毒...此毒无解啊!”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我盯着青砖缝隙里凝结的血珠,忽然想起娘临终时的模样。
她攥着金锁的手也是这样泛着青紫,嘴角不断溢出黑血...
“谁说无解?”
清冽的女声自殿外传来。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个穿茜色斗篷的女子踏雪而来,腕间金铃随着步伐叮咚作响。
她揭下风帽的瞬间,我听见李德海倒抽冷气——那张脸竟与贤妃画像有八分相似。
女子径自走到龙榻前,指尖在三皇子腕上一搭:
“用天山雪莲作引,配合七星海棠熬煮,尚有三成生机。”
她说着解下腰间锦囊,倒出朵冰晶似的莲花,
“只是这雪莲需用至亲之血做药引。”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
皇帝手中的翡翠念珠突然崩断,碧绿的珠子滚落满地。
李德海扑通跪下:
“皇上,滴血验亲之事...”
“不可!”
太子突然出声,
“皇室血脉岂容混淆?这来历不明的女子...”
他的话被皇帝抬手打断。
老太监已经端来白玉碗,清水在碗中微微荡漾。
金针刺破指尖的瞬间,我看到太子袖中寒光一闪。
血珠坠入碗中,与三皇子的血缓缓相融。
皇帝踉跄着扶住龙柱,浑浊的眼中泛起水光:
“真的是...真的是朕的阿沅...”
茜衣女子忽然轻笑:
“陛下可看仔细了?”
她指尖轻弹,一点药粉落入碗中。
原本相融的血迹竟渐渐分离,在清水里化作两朵红梅。
满殿哗然中,女子转头看我:
“小妹妹,你的金锁可借我一观?”
我下意识按住颈间,却摸了个空。
转头只见太子手中金锁在晨光下泛着冷芒,锁芯处的梅花印不知何时变成了鸾鸟纹。
女子抚掌而笑:
“果然是把鸳鸯锁,当年贤妃娘娘打得一对,长命锁里嵌着换命蛊...”
话音未落,三皇子突然剧烈抽搐。
他心口处的皮肤下鼓起游蛇般的凸起,顺着脖颈直窜上脸颊。
皇帝手中的玉碗砰然坠地,碎片溅到我裙摆上,映出无数个摇晃的残影。
“看来有人等不及了。”
女子悠悠叹道,腕间金铃无风自动。
我忽然觉得颈后刺痛,仿佛有虫蚁在血脉中游走。
混乱中瞥见太子嘴角噙着的冷笑,终于明白那日书房里的画像为何眼熟——画中贤妃的襦裙上,绣的正是东宫独有的双面苏绣针法。
紫宸殿的金砖地面映着错乱人影,我颈后的刺痛化作灼热浪潮。
太子手中的金锁突然发出蜂鸣,锁芯处迸出幽蓝火焰。
神秘女子旋身甩出茜色披帛,帛角扫过之处,三皇子脸上的蛊虫竟发出婴儿般的啼哭。
“锁魂蛊遇血则狂,陛下还不明白么?”
女子指尖金铃骤响,声波激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皇帝踉跄着扶住龙椅,浑浊的眼中血丝密布:
“阿沅...当年你说要给孩子打长命锁...”
我头痛欲裂,零碎画面在眼前飞闪:
襁褓中的婴孩被塞进密道,宫装女子将金锁按在婴儿心口,漫天火光中有人嘶喊“换命蛊已成”。
喉间突然腥甜,我呕出的血珠在半空凝成冰晶,落地时竟开出朵朵红梅。
太子忽然轻笑:
“好一场滴血验亲的戏码。”
他指尖抚过金锁变形的鸾鸟纹,
“贤妃娘娘当真舍得,用亲生女儿的命换儿子二十年阳寿。”
玉冠不知何时歪斜,露出他耳后暗红的梅花形胎记。
殿内死寂如坟。
李德海突然惨叫一声,枯瘦的手掌皮肉翻卷,露出森森白骨——方才接血的白玉碗沿,赫然刻着贤妃的闺名。
三皇子身上的蛊虫突然爆裂,黑血溅在明黄帷幔上,绘出扭曲的符咒。
“皇兄演得辛苦。”
太子转身时,月白锦袍泛起诡异的银纹,
“十六年前你调换婴孩时,可曾想过真正的嫡公主会沦为浣衣婢?”
他指尖划过我脸上的胎记,刺痛中竟扯下半张人皮面具。
铜镜碎片里映出我的脸——右眼角朱砂痣鲜红欲滴,与贤妃画像分毫不差。
皇帝喉间发出野兽般的呜咽,龙案上的奏折突然自燃,火舌舔舐着\"永昌元年\"的字样。
神秘女子突然拽住我手腕:
“公主还不醒么?”
她金铃抵住我眉心,剧痛中记忆如潮水涌来:
东暖阁的奶娘会在子时磨刀,李德海每次送来的蜜饯都带着苦味,三皇子遇刺那日...刺客袖口绣着东宫独有的银线云纹!
殿外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甲胄碰撞声震得窗纸簌簌作响。
太子抚掌三声,御林军统领持剑闯入,剑尖却指向皇帝:
“请陛下退位。”
“原来银甲卫早成了你的私兵。”
皇帝突然大笑,笑着笑着咳出血来,
“当年你说要学卫青霍去病,朕就该想到...”
他猛地扯开龙袍,心口处盘踞的蛊虫竟与三皇子身上的一般无二。
神秘女子突然将我推向殿柱:
“公主接好了!”
她抛来的锦囊中滚出半块虎符,与我颈间金锁严丝合缝。
东宫地砖突然塌陷,露出黑黝黝的密道,腐臭气息中传来铁链拖曳的声响。
太子面色骤变:
“你竟找到了地宫...”
话音未落,密道中窜出个蓬头垢面的老妇,她手中铁链拴着的,赫然是位与太子容貌相同的青年!
那人额角刺着黥印,张嘴却只能发出\"啊啊\"的气音——正是十年前暴毙的二皇子。
李德海突然暴起,枯爪直取太子咽喉:
“老奴等了十六年!”
他后背衣料撕裂,露出满背的皇室秘档刺青。
混乱中我被人推进密道,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神秘女子割破手腕,血雾凝成贤妃的模样。
黑暗中有冰凉的手握住我的腕子:
“奴婢奉贤妃娘娘遗命,在此等候公主十八载。”
老妪的声音像是生锈的刀刮过青石,
“当年换命蛊需至亲血脉为引,太子用您的命格偷天换日,如今该物归原主了...”
密道深处传来水声,我摸到石壁上的抓痕,最新那道还沾着新鲜血渍——是三皇子惯用的龙纹匕首留下的。
潮湿的空气中忽然飘来药香,与淑妃宫中每日辰时煎的安神汤味道一模一样。
地宫阴河的水声里裹着药香,我攥紧虎符,石壁上新鲜的血迹在手心洇开温热。
老妪的骨灯照出前方蜿蜒的抓痕,几片玄色衣料挂在嶙峋怪石上——是那日三皇子遇刺时穿的蟒袍。
“公主小心!”
老妪突然拽着我扑倒在地。
一支淬毒弩箭擦着发髻钉入石壁,箭尾系着的银铃铛刻着东宫印记。
暗河对岸传来铁甲碰撞声,太子阴鸷的笑声在溶洞中层层回荡:
“好妹妹,你以为贤妃给你留的后手,朕会不知?”
朕字如惊雷炸响。
老妪的骨灯照出河面倒影,对岸之人明黄龙袍加身,眉眼却仍是东宫太子的模样。
他脚下跪着的银甲卫首领,正捧着滴血的玉玺。
“三日前先帝暴毙,本宫顺应天命...”
太子话音戛然而止。
暗河中突然腾起数条铁索,缚着玄铁棺椁破水而出。
棺盖震开的刹那,我颈间金锁迸出青光,与棺中女子手中的半块虎符严丝合扣。
那是具栩栩如生的女尸,月白襦裙上的双面绣在青光中翻转,露出暗纹绣的北疆舆图。
太子突然惨叫一声,耳后胎记渗出黑血——女尸额间的朱砂痣,正与我眼角的红痕交相辉映。
“母亲...”
我无意识呢喃,掌心虎符突然滚烫。
暗河波涛翻涌,无数青铜兵俑破水列阵,甲胄上七星海棠纹路与三皇子玉佩如出一辙。
老妪颤巍巍拜倒:
“恭迎贤妃娘娘魂归,十万阴兵听您调遣!”
太子踉跄后退,玉玺砸在青铜兵俑额间,碎成齑粉。
对岸突然传来鸣镝声,玄色箭雨遮天蔽日般袭来,却在触及兵俑时化作青烟。
暗河下游亮起火光,三皇子执剑踏浪而来,他心口处的蛊虫竟化作护心镜,映出我前世记忆——
永昌元年雪夜,二十岁的贤妃将虎符一分为二。
她把哭闹的婴孩交给暗卫,转身饮下蛊酒:
“告诉陛下,换命蛊需至亲血脉为引,本宫与太子的母子情分...到此为止。”
记忆碎裂时,三皇子已杀至对岸。
他剑锋挑开太子衣襟,露出心口蠕动的蛊虫:
“皇兄可知,你续命的二十年阳寿,是用阿沅每日在浣衣局受的鞭痕换来?”
太子忽然癫狂大笑,撕开龙袍露出满身咒文:
“那又如何?朕如今真龙护体...”
咒文突然渗出血珠,他惊恐地发现那些血珠正朝我手中虎符汇聚。
女尸手中的半块虎符腾空而起,十万阴兵齐声高呼:
“请长公主承天命!”
地宫穹顶轰然塌陷,天光倾泻而下。
我望见紫宸殿方向升起狼烟,淑妃的鸾驾正穿过玄武门。
她掀开车帘的刹那,我看清她腕间金铃——与神秘女子的一般无二。
“你以为赢了吗?”
太子在血泊中挣扎,
“换命蛊已与国运相连,我死则山河倾覆...”
他忽然瞪大双眼。
三皇子将匕首捅入自己心口,蛊虫尖啸着化作青烟:
“阿沅,这次轮到我还你太平。”
虎符合璧的瞬间,地宫深处传来龙吟。
我看到十六年前的自己裹在襁褓中,贤妃滴在金锁上的血泪凝成冰晶。
而此刻宫墙外,塞北的风吹散了淑妃车驾前的迷雾,露出后面黑压压的北疆铁骑——他们战旗上的七星海棠,正与青铜兵俑的甲纹遥相呼应。
地宫天光如瀑,我站在青铜兵俑列成的七星阵眼。
三皇子的血顺着剑锋滴入暗河,水面浮现出大梁十八州的舆图,每道血线都勾勒着破碎的疆界。
太子在血泊中蜷缩成虾,龙袍上的咒文正被反噬的蛊虫啃噬。
他耳后的梅花胎记片片剥落,露出底下黥着的\"窃\"字——那是当年他调换婴孩时,贤妃用凤钗刺下的诅咒。
“皇兄可知这七星海棠的来历?”
我接住空中飘落的花瓣,北疆铁骑的号角声穿透宫墙。
暗河尽头,淑妃车驾的帷幕被狂风掀起,她腕间金铃与青铜兵俑的甲片共鸣,奏出塞外古调。
十万阴兵突然齐刷刷转身,朝着紫宸殿方向单膝跪地。
穹顶碎裂处,贤妃的虚影踏着晨光走来,她指尖轻点,我手中的虎符化作流金,与三皇子心口飞出的蛊虫熔成一方玉玺。
“阿沅。”
十六年来第一次,有人唤我真正的名字。
贤妃的虚影抚过三皇子逐渐冰冷的面庞,
“墨儿用魂飞魄散换你命格归位,这山河...”
她的目光扫过狼藉的宫殿,“该由你来重整。”
玉玺落印的刹那,地宫轰然坍塌。
我站在废墟之上,看着朝阳将昨夜的血色尽数吞没。
李德海捧着贤妃的遗诏从瓦砾中爬出,他背上的刺青不知何时变成了完整的龙脉图。
三日后,玄武门前。
北疆铁骑的玄色大纛与青铜兵俑的七星旗交相辉映,淑妃摘下面纱时,露出与神秘女子一模一样的容颜——她们原是贤妃陪嫁的孪生巫女,十六年来分别蛰伏深宫与塞外。
“公主可知换命蛊真正的解法?”
她将金铃系在我腕间,
“以窃命者心头血为引,在七星连珠之夜...”
话音未落,囚车中的太子突然暴起,却被青铜剑贯穿胸口。
他心口喷出的黑血在半空凝成蛊虫,我腕间金铃骤响,铃音将其震作齑粉。
玉玺在此时泛起柔光,山河舆图上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登基大典那日,我在太庙看见贤妃的灵牌微微发亮。
史官将朱笔递来时,我望向殿外如雪飘落的七星海棠——那分明是三皇子最爱的纹样。
“永昌十七年,帝星归位。”
我在史册上勾勒出最后一笔,玉玺落下时,一片花瓣恰好嵌在\"沅\"字中央,像极了那年浣衣局窗外,飘落在捣衣杵上的初雪。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