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得癔症了 第23章 情迷心窍
热门推荐:
大佬重生后,有关部门忙疯了
正反派都不是,我成背景板了?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我见过很多神,但都被我杀了
穿越炒股之收割美帝
重生90之千亿财富从摆地摊开始
您有一封来自鬼校的录取通知书
俗人驴大宝,种田修仙在突破
我叫韭菜花,乃当今天子,这宫中繁华万千,却藏着朕难以言说的心事。
自登基以来,朕便依照祖制选秀,充盈后宫,可朕对这些女子实在提不起兴致。
每夜宿于后宫,不过是尽皇帝之责,为了皇家子嗣的延续,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厌烦。
难不成朕喜欢的是男子?
为了验证,朕把新进的状元郎叫来了御书房。
就江南水患一事,状元郎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嗯,落落大方,仪表堂堂,乃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朕内心依然毫无波澜。
“朕乏了,状元郎想法不错,回去写个折子呈上来吧!”
状元郎一头雾水的被撵了回去。
朕沉思,那换个风格的?
“李公公,去把礼部尚书叫来陪朕说说话!”
礼部尚书,中年之资,留的一手好胡须,儒雅有风度,和年轻人又有种不同的魅力。
“皇上?皇上?”
朕回神,看到礼部尚书一头问号。
“朕乏了,你回去吧!”
还是无感,自己莫不是这世间的怪物,为何对男女之情都如此无感?
唯有处理朝政时,朕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每解决一件国家大事,那成就感便能让朕暂时忘却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这日,朕如往常一般在御书房批阅奏章,身旁侍奉的是李公公。
李公公原名李安,入宫多年,一直伺候在朕的身边,做事向来稳妥,为人也机灵。
“陛下,这是今儿个刚呈上来的折子,各地的官员们都等着陛下的圣裁呢。”
李公公轻声说道,将一摞奏章放在了朕的案头,同时递上了一杯热茶。
朕微微抬头,不经意间与他的目光交汇。
那一瞬间,朕的心跳竟漏了一拍。
朕有些慌乱地移开视线,接过奏章,强装镇定地说:“嗯,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李公公微微躬身,退到了一旁。
朕却久久无法静下心来批阅奏章,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方才那一瞬间的异样感觉。
朕偷偷地打量着李公公,他身形修长,虽穿着太监的服饰,却难掩那股子干净利落的气质。
他的面容虽不算绝美,却眉眼温和,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气息。
“李公公,你进宫多久了?”
朕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公公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朕会突然问起这个,连忙答道:“回陛下,老奴进宫已有十五载了。”
朕微微点头:“这些年在宫中,可还习惯?”
李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轻声说:“承蒙陛下关怀,老奴在宫中一切安好,能伺候陛下,是老奴的福分。”
朕听着他的话,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
此后的日子里,朕发现自己越来越关注李公公的一举一动。
他在旁侍奉时,朕会莫名地感到安心;他偶尔离开片刻,朕又会觉得有些失落。
朕心中既害怕又有些期待,不知道自己对李公公的这份特殊情感究竟意味着什么。
后宫中的女人们依旧在为了争宠而明争暗斗。
“陛下,臣妾新做了一道点心,是臣妾家乡的特色,陛下尝尝。”
一位常在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端着点心走进御书房。
朕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放着吧,朕待会儿再吃。”
“陛下,臣妾听闻城西的戏班子新排了一出戏,甚是精彩,臣妾想陪陛下一同去看看。”
另一位贵人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朕挥了挥手:“朕没那个闲工夫,你们都退下吧。”
众妃嫔们见状,只得怏怏离去。
朕心中清楚,自己对她们的冷漠迟早会引起后宫的不满,但朕实在无法勉强自己去逢场作戏。
朕对李公公的感情却与日俱增。
一日,朕在御花园中散步,李公公跟在身后。
“李公公,你看这花儿开得多艳。”
朕指着一丛牡丹说道。
李公公微笑着说:“陛下,这牡丹国色天香,正如同陛下的尊贵身份一般。”
朕转过头看着他,认真地说:“在朕心中,这花儿再美,也不及你在朕身边来得安心。”
李公公猛地跪下,惊恐地说:“陛下,老奴身份低微,怎敢承受陛下如此厚爱。陛下万不可再说这样的话,若是传了出去,老奴万死莫赎啊。”
朕心中一痛,连忙将他扶起:“你这是做什么?朕只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朕又怎会让你陷入危险之中。”
李公公颤抖着说:“陛下,老奴是个太监,不能陪伴陛下左右,陛下应当将心思放在后宫的娘娘们身上,为皇家开枝散叶啊。”
朕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不懂,朕对那些女子毫无感情,朕也不知道为何会对你……罢了,你起来吧,此事日后再说。”
然而,宫中的流言蜚语还是不胫而走。
“听说陛下近日对那李公公格外恩宠,时常与他单独相处,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这可不得了,太监怎能与皇帝有这般不清不楚的关系,这要是传出去,皇家的颜面何存啊!”
朕听闻这些流言,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朕知道,自己与李公公的这份感情在这宫中是不被允许的,甚至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朕试图压抑自己的情感,开始有意疏远李公公。
每次看到他,朕都强忍着内心的冲动,故作冷漠。
李公公似乎也察觉到了朕的变化,他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在朕面前愈发沉默寡言。
但这种压抑的情感却如同熊熊烈火,越是压抑,便越是燃烧得猛烈。
朕时常在夜晚辗转反侧,心中思念着李公公,可又深知这份感情的无望。
一日,朕在朝堂上因一件政事大发雷霆。大臣们都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下朝后,朕回到御书房,心情依旧烦闷。
李公公默默地端上一杯茶,轻声说:“陛下,莫要动气,保重龙体要紧。”
朕看着他,心中的怒火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痛苦。
朕猛地将他拉到身边,紧紧地抱住他,说:“李公公,朕实在是忍不住了,朕不管别人怎么说,朕就是喜欢你,你说朕该怎么办?”
李公公泪如雨下,哽咽着说:“陛下,这是孽缘啊。老奴不能害了陛下,陛下乃天下之主,应当以江山社稷为重。老奴愿意从此离开陛下,只要能让陛下不再受此困扰。”
朕心中一紧,连忙说:“不,朕不许你走。没有你在身边,朕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李公公挣脱朕的怀抱,跪地磕头:“陛下,老奴心意已决。老奴若继续留在陛下身边,只会让陛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恳请陛下忘了老奴,好好治理国家。”
朕呆呆地看着他,泪水模糊了双眼。
朕知道,李公公说得没错,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是不被世俗所容的。
最终,朕还是无奈地放走了李公公。
他离开的那一刻,朕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空了。
此后的日子里,朕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朝政之中,试图用繁忙的政务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朕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恐怕都要在这孤独的皇位上,带着这份无法言说的情感,孤独地走下去。
但朕是皇帝,朕有自己的责任,哪怕心中千疮百孔,也要为这江山社稷撑起一片天……
自登基以来,朕便依照祖制选秀,充盈后宫,可朕对这些女子实在提不起兴致。
每夜宿于后宫,不过是尽皇帝之责,为了皇家子嗣的延续,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厌烦。
难不成朕喜欢的是男子?
为了验证,朕把新进的状元郎叫来了御书房。
就江南水患一事,状元郎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嗯,落落大方,仪表堂堂,乃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朕内心依然毫无波澜。
“朕乏了,状元郎想法不错,回去写个折子呈上来吧!”
状元郎一头雾水的被撵了回去。
朕沉思,那换个风格的?
“李公公,去把礼部尚书叫来陪朕说说话!”
礼部尚书,中年之资,留的一手好胡须,儒雅有风度,和年轻人又有种不同的魅力。
“皇上?皇上?”
朕回神,看到礼部尚书一头问号。
“朕乏了,你回去吧!”
还是无感,自己莫不是这世间的怪物,为何对男女之情都如此无感?
唯有处理朝政时,朕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每解决一件国家大事,那成就感便能让朕暂时忘却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这日,朕如往常一般在御书房批阅奏章,身旁侍奉的是李公公。
李公公原名李安,入宫多年,一直伺候在朕的身边,做事向来稳妥,为人也机灵。
“陛下,这是今儿个刚呈上来的折子,各地的官员们都等着陛下的圣裁呢。”
李公公轻声说道,将一摞奏章放在了朕的案头,同时递上了一杯热茶。
朕微微抬头,不经意间与他的目光交汇。
那一瞬间,朕的心跳竟漏了一拍。
朕有些慌乱地移开视线,接过奏章,强装镇定地说:“嗯,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李公公微微躬身,退到了一旁。
朕却久久无法静下心来批阅奏章,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方才那一瞬间的异样感觉。
朕偷偷地打量着李公公,他身形修长,虽穿着太监的服饰,却难掩那股子干净利落的气质。
他的面容虽不算绝美,却眉眼温和,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气息。
“李公公,你进宫多久了?”
朕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公公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朕会突然问起这个,连忙答道:“回陛下,老奴进宫已有十五载了。”
朕微微点头:“这些年在宫中,可还习惯?”
李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轻声说:“承蒙陛下关怀,老奴在宫中一切安好,能伺候陛下,是老奴的福分。”
朕听着他的话,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
此后的日子里,朕发现自己越来越关注李公公的一举一动。
他在旁侍奉时,朕会莫名地感到安心;他偶尔离开片刻,朕又会觉得有些失落。
朕心中既害怕又有些期待,不知道自己对李公公的这份特殊情感究竟意味着什么。
后宫中的女人们依旧在为了争宠而明争暗斗。
“陛下,臣妾新做了一道点心,是臣妾家乡的特色,陛下尝尝。”
一位常在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端着点心走进御书房。
朕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放着吧,朕待会儿再吃。”
“陛下,臣妾听闻城西的戏班子新排了一出戏,甚是精彩,臣妾想陪陛下一同去看看。”
另一位贵人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朕挥了挥手:“朕没那个闲工夫,你们都退下吧。”
众妃嫔们见状,只得怏怏离去。
朕心中清楚,自己对她们的冷漠迟早会引起后宫的不满,但朕实在无法勉强自己去逢场作戏。
朕对李公公的感情却与日俱增。
一日,朕在御花园中散步,李公公跟在身后。
“李公公,你看这花儿开得多艳。”
朕指着一丛牡丹说道。
李公公微笑着说:“陛下,这牡丹国色天香,正如同陛下的尊贵身份一般。”
朕转过头看着他,认真地说:“在朕心中,这花儿再美,也不及你在朕身边来得安心。”
李公公猛地跪下,惊恐地说:“陛下,老奴身份低微,怎敢承受陛下如此厚爱。陛下万不可再说这样的话,若是传了出去,老奴万死莫赎啊。”
朕心中一痛,连忙将他扶起:“你这是做什么?朕只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朕又怎会让你陷入危险之中。”
李公公颤抖着说:“陛下,老奴是个太监,不能陪伴陛下左右,陛下应当将心思放在后宫的娘娘们身上,为皇家开枝散叶啊。”
朕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不懂,朕对那些女子毫无感情,朕也不知道为何会对你……罢了,你起来吧,此事日后再说。”
然而,宫中的流言蜚语还是不胫而走。
“听说陛下近日对那李公公格外恩宠,时常与他单独相处,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这可不得了,太监怎能与皇帝有这般不清不楚的关系,这要是传出去,皇家的颜面何存啊!”
朕听闻这些流言,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朕知道,自己与李公公的这份感情在这宫中是不被允许的,甚至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朕试图压抑自己的情感,开始有意疏远李公公。
每次看到他,朕都强忍着内心的冲动,故作冷漠。
李公公似乎也察觉到了朕的变化,他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在朕面前愈发沉默寡言。
但这种压抑的情感却如同熊熊烈火,越是压抑,便越是燃烧得猛烈。
朕时常在夜晚辗转反侧,心中思念着李公公,可又深知这份感情的无望。
一日,朕在朝堂上因一件政事大发雷霆。大臣们都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下朝后,朕回到御书房,心情依旧烦闷。
李公公默默地端上一杯茶,轻声说:“陛下,莫要动气,保重龙体要紧。”
朕看着他,心中的怒火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痛苦。
朕猛地将他拉到身边,紧紧地抱住他,说:“李公公,朕实在是忍不住了,朕不管别人怎么说,朕就是喜欢你,你说朕该怎么办?”
李公公泪如雨下,哽咽着说:“陛下,这是孽缘啊。老奴不能害了陛下,陛下乃天下之主,应当以江山社稷为重。老奴愿意从此离开陛下,只要能让陛下不再受此困扰。”
朕心中一紧,连忙说:“不,朕不许你走。没有你在身边,朕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李公公挣脱朕的怀抱,跪地磕头:“陛下,老奴心意已决。老奴若继续留在陛下身边,只会让陛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恳请陛下忘了老奴,好好治理国家。”
朕呆呆地看着他,泪水模糊了双眼。
朕知道,李公公说得没错,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是不被世俗所容的。
最终,朕还是无奈地放走了李公公。
他离开的那一刻,朕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空了。
此后的日子里,朕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朝政之中,试图用繁忙的政务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朕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恐怕都要在这孤独的皇位上,带着这份无法言说的情感,孤独地走下去。
但朕是皇帝,朕有自己的责任,哪怕心中千疮百孔,也要为这江山社稷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