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建立超级家族,从隐居山林开始 > 第93章 四大旋臂

建立超级家族,从隐居山林开始 第93章 四大旋臂

    这大大小小几千头,将近一万的牲畜养殖,全靠这片地方了。

    五万平方米,其实不算宽裕,毕竟,这并不是纯粹的圈养,而是需要一些空间供其走动的,再加上配套的设备,将将够。

    要是再加一倍的数量,那就真的拥挤了。

    可这些养殖有意义吗?

    那当然是不用说了,民以食为天,作为肉类,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那是一天都不能少的。

    别看杨家有狩猎房,就以为万事大吉。

    首先,野味并不是都适合吃的,味道也并不鲜嫩可口,实际上,大部分肉类,还是人类养殖的好吃,那是几千年驯化优化的结果,怎么可能会比野生的差。

    你要是吃个新鲜,会觉得野味好吃,但要是让你一直吃,你就知道差距了。

    当然,要是跟21世纪的肉去比,那又不一样了,那不是肉,是科技跟狠活。

    其次,隐居地的1300人,一天要是敞开吃,最少需要数百斤纯肉,而一斤纯肉往往代表着两三斤的猎物。

    也就是说,他们每天必须要狩猎到数千斤的猎物。

    成年野猪需要20头,成年棕熊需要十几头,这还是大型动物,要是打野鸡野兔什么的,那就需要上千只了。

    就问,这样的收获,你要怎么靠狩猎完成呢。

    人手倒是够,上百人都能当猎人。

    问题是,周围哪里有这么多啊。

    西伯利亚动物资源是非常丰厚,但那是从宏观角度去看的。

    可要是拉小范围,你就明白,并没有那么稠密。

    一头棕熊的狩猎范围在几十平方公里,一头老虎几百平方公里,一个野猪群也是好几十平方公里。

    想想吧,要是自己不养殖,狩猎组去哪才能获得这么恐怖的数量。

    一年可是几千只大家伙。

    所以,养殖牲畜,势在必行。

    可麻烦事也有,那就是饲料。

    这大大小小几千张嘴,一天就要吃下几万斤,甚至十万斤的草料,和几千斤的精饲料。

    那就是几十吨啊,一年上万吨的规模。

    靠外面运输,那就是开玩笑。

    好在杨晨有金手指,之前收税得到了8000多吨的草料,其中,除了100多吨的珍品级别,其他都是稀有品质。

    一路走下来,也就消耗了1000吨不到。

    这些足够吃大半年的了。

    至于明年,更不用说了,金手指的税率涨了三倍,到时候更不缺。

    现在六月,还有半年时间,完全能衔接的上。

    甚至到时候扩大养殖规模都足够了。

    正好,今年就多多繁衍。

    当然,养殖场的肉类,杨晨是不吃的。

    他享用的,全是金手指收税而来的极品。

    说完养殖场。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旋臂。

    它的功能跟养殖场大同小异,用来种植的。

    还是之前那句话,民以食为天。

    肉类解决了,粮食也好解决,毕竟,运上几百吨,就够1300人吃一年的,安德烈夫就能搞定这件事。

    可粮食肉类解决了,蔬菜水果才是麻烦事。

    西伯利亚冬天足足有近10个月,全程无法种植。

    别说大棚了,那根本不可能,暴露风险太大。

    按照1300人的消耗,保底一天需要消耗3000斤以上的蔬菜水果。

    这玩意,完全无法从外面引进。

    杨晨倒是用金手指收税了不少,但每个种类也就几百吨,甚至只有几十吨的规模,而且全是稀有和珍品的,他真供应不起这么多人啊。

    所以,只能用室内种植的方式。

    按照规划,五万平方米的种植空间,会被分为五个区域:蔬菜区,浆果区,树类水果区,瓜果区,混合植物区。

    可以看得出,水果占据了五分之三。

    这是因为蔬菜产量很高,一万平方米,要是种植叶菜,甚至可以搭架子,产出好几倍,到时候,如果顺利,一天出产1000斤左右的蔬菜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水果,被分成三类,浆果区就不用说了,草莓,蓝莓之类的都属于这个,没有人不喜欢吃,肯定要多多种植。

    一万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其实并不多,浆果的生长非常缓慢,一年就产一次,15亩的产量,也就一万多斤,毛毛雨了,每人一年分不到10斤的样子。

    所以,水果自由,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至于树类和瓜果,倒是产量高点,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能分到四五十斤。

    总结起来,杨家1300人,一年能吃到的水果,只有50斤左右。

    肯定是不够的,但没办法,只有先这样了。

    等后面看看,如果实在不行,就再从外面建一个专门种植水果的厂房,跟这个森语蜂巢宫一样的方案。

    反正隐居地够大,11万亩啊,怎么玩都行。

    当然,现在不急,先建设好森语蜂巢宫再说。

    最后的混合种植区,那就复杂了,有花草,有药材,有调料,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等等。

    完全看需求,之所以搞这么一个,就是为了增加人们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比如,有人喜欢兰花,那就可以在这里种植上,成熟后,就带回自己的房间养着,不喜欢了,那就再换别的养。

    再比如,有人喜欢吃一种特别辣的辣椒,数量很少,也不好找,那就在这里种上,成熟后,可以自己选择怎么用。

    总的来说,这个地方谁都能参与,要是喜欢,你甚至可以划分出10平米的空间,然后自己没事帮忙过来种植。

    犹如qq农场一样,每人都有一块地。

    实际上,真正喜欢种植的人,并不多,能凑够300人就不错了。

    毛熊人就不用说了,他们基本就没有喜欢种地的,战斗民族可不是说笑,宁愿进工厂也不会去刨地。

    反倒是华夏人这里,大部分人愿意有自己的一块地。

    别管种什么,就是为了自己的舒心。

    哪怕这么分,也还有大部分空间可以利用。

    这里不再细说。

    最后,就是第四条旋臂。

    前面三个,居住区有了,养殖种植区有了,那毫无疑问,缺的就是加工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