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师兄请自重,奴家只想搞事业 > 第7章 也许有一天,他真的可以叫上一声,‘小师妹...\\\’

师兄请自重,奴家只想搞事业 第7章 也许有一天,他真的可以叫上一声,‘小师妹...\\\’

    “这些考生还在考试,将这人押到偏厅,我亲自审问!”崔文正对为首官吏吩咐道。

    “是!大人!”

    随着考试时间的流逝,四个时辰很快过去了…

    若离满意的交上试卷,懒懒的伸了个腰。

    回家洗澡去喽!

    提着大包小包走出来的举子们,有的神采飞扬,有的蔫了吧唧的,众人纷纷跨出贡院时,看到一侧身上血肉被打的翻飞的人影,都被吓了一跳!

    “这谁啊!被打的这么惨?”

    此话一出,若离也看了去。

    “这这这,不就是那个带小抄的吗?”有人道。

    “是他!”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真够惨的,不仅取消会试、乡试资格,还要受枷号和杖刑!”

    “已经算轻的了,被锁上枷锁示众,打一顿板子,总比发配到偏远地区充军好,至少能保住命!”

    “是啊是啊……”

    几日后,皇宫殿内。

    一群学者们拿着自己手里的经义答卷。

    “看我手里这篇,他写道‘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臣子应该以仁义之言来引导君王,如果君王不听,那臣子就应该奉身而退。我觉得此文甚妙!”翰林院侍郎捋着胡子激动道。

    “你那顶多中规中矩!看我这篇,”礼部侍郎站起来反驳道:“‘ 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里爱好什么,身体必定能习惯它们;国君爱好的,民众必定也想得到它们,这才是妙文!”

    “你这算个啥?读读我这篇!”礼部员外郎不满二人的争辩,“‘继自今立政,固在于用人,而非人适所以乱政’提出了识人用人的基本原则,通篇立意深奥,才是难得的佳作!”

    “我这个才是佳作!”

    “我这个才是妙文!”

    “好了!”一声喝道,众人安静了下来。

    “都坐下,你看你们一个个的,挖到好苗子都忘了当官的德行,会元只有一个,你们挣破脸皮也没用!还是先看看史策和诗赋杂文出众不出众再说吧。”最后,作为主考官的崔文正,终于制止了几派文人的硝烟。

    他扶着额头不免失笑,这些个老狐狸,一个个的见着好文章都不管不顾了...

    京郊若离家。

    在院中伸了个懒腰,若离终于修整了过来,连着睡了一天一夜,可算是补回来了。

    咚咚咚...“有人在家吗?是若举子家吗?”

    院外传来敲门声。

    若离隔着门喊了一声,“谁啊?我家官人不在,你有什么事?”

    那人接着道:“我是钟萃楼的伙计,一位客官吩咐的吃食让我们打包带给你家官人。”

    “吃食?那人叫什么?”若离疑惑的问道。

    “客官只说是你家官人的故人,别的什么也没说了。”

    “稍等,我这就来开门。”

    【若离:零八,确定外面是他自己吗?】

    【宿主,确认,手上拿的确实是食盒。】

    若离点点头。

    故人?这京都的故人,她可只认识一个。

    难道是她?乔曼君?

    门口的伙计长得眉清目秀的,若离接过食盒,道了一声谢。

    那伙计笑着便走了。

    若离将食盒打开,哇!粉蒸狮子头,鸡汁焖笋尖,红烧鱼丸,蟹黄面,一盘粉粉糯糯的水晶糕点,还有梅花酿!

    都是她几天前想吃的!

    钟萃楼的招牌菜!

    【若离:零八,怎么样?】

    【宿主,检测无毒性!】

    若离笑着点点头,非常好!

    开吃!

    院外长街的尽头,那伙计朝着来人行礼道:“王爷,送过去了。”

    “嗯,回去罢。”萧子珒深深的看着那方小院子,良久良久。

    他这个小师弟啊,怕是在京都这么自在,都快忘了他这个大师兄罢...

    还学会了不告而别。

    也许有一天,他真的可以叫上一声,‘小师妹...’

    只是,要多久呢?

    怕是...要很久罢...

    皇宫殿内。

    往日分散的学者们都聚了过来,围着礼部员外郎手上的那篇诗赋瞅个不停。

    一位头绪发白的考官看着那张答卷,“老夫真的是老啦,今年的考生真是让人忍不住惊叹。”

    “是啊,下官也多年没有看到如此酣畅淋漓的诗赋了。”旁边较为年长的考官也赞叹道。

    “给他个会元也不为过!”

    有人照着念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另一人接着道:“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mao头。”

    一语完毕,众人久久回不来神...

    仿若诗仙遨游天际,又轻飘飘的落了下来。

    “是谁写的这篇诗赋?”

    一道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

    众人回过头一看,看清来人身着常服,脚蹬金靴,一双含威不露的凌澈双眼,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皇上?!

    纷纷对视一番,皇上什么时候来的?

    “臣等叩见皇上!”

    萧子洐摆摆手,道:“众爱卿免礼,朕只是想要看看这会元花落谁家?”

    视线一转,抬步移至那书桌前,“朕在殿外听见了那篇诗赋,不由得就入了神...”

    崔文正将诗赋递到皇帝手中,“陛下,就是这赋。”

    萧子洐扫过那考生名字,“若离?”

    “经义等其他答卷如何?”

    崔文正道:“回陛下,经义答卷上佳,时策也是良好,诗赋堪称惊人,唯有这杂文,中规中矩,还欠缺功底些...”

    萧子洐淡淡道:“其他考生如何?”

    礼部侍郎薛敬之忙道:“回陛下,其他考生优秀者甚多,其中最为出彩的津南县人聂长风堪称学识一流。”

    “好,那就你们决定吧。”萧子洐转身朝外走道。

    “这篇诗赋,你们摘抄一份,原份送至朕的御书房。”

    “是,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