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 > 第167章 厚道的张家

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 第167章 厚道的张家

    “使不得啊!小光,我被大树砸到,完全是因为我自己不小心,怎么能要你们家的粮食呢?

    我爹和我们兄弟几个,还有我几个侄子,十多个人帮你们伐树,一天光是粮食都有十几斤。

    中午还管吃饱,这么好的条件,到哪也找不来。

    我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过几天就能继续干活。

    我要是收了你们的粮食和糖,我爹回来非打死我不可。”

    整个曹家,对现在的收入都无比满意,今天他爹曹德友特意交代,不许他们要张家的补偿。

    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小光说了,老二从今天到彻底康复,他们家负责到底,一天一斤细粮。

    人家主家这么敞亮,咱们也不能不讲道理。

    这次老二受伤,完全是一个意外,也根本怨不着张家。

    非要怨一个人,也只能怨自己不小心,粗心大意造成的。

    咱们家不但不能埋怨张家,还得感谢小光对咱家老二的救命之恩。”

    在全面开放之前,龙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还很重。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讲究的就是一个忠君爱国,以孝为先,所以曹老爷子发话了,整个曹家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负责你养伤期间的粮食,是我当众说出来的,你也不想我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吧?

    我跟你说,你千万别不把自己的伤势当回事。

    你的脊柱断裂,内脏受损,如果没有彻底养好,就开始出大力,很容易旧伤复发而导致瘫痪,甚至丧命。”

    这可不是张曙光在吓唬他,六十年代,几乎所有农活都倚仗人力,不管是下地劳作还是上山伐木,都属于重体力活,大伤之后的曹亮,根本就扛不住。

    “当家的,你要听小光的话,我和孩子们都要依靠你,你可千万不能倒下。”

    张曙光的话,可把曹亮的媳妇苗红艳给吓坏了。

    中午下工以后,听说自己的男人被大树给砸了,她的心里就咯噔一下子。

    看到曹亮虽然躺在床上,可说话中气十足,脸色也没有异常,她还以为没什么大事,没想到居然这么严重。

    “小光,你不是在吓唬叔?”

    曹亮心里也没底了。

    “亮叔,你咋想的?我拿一百斤粮食过来吓唬你,那不是有毛病吗?

    你好好养着,等你恢复一段时间,我再过来给你检查一下,确定没问题了以后,你才能重新干活。”

    张曙光不是个滥好人,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后期没有麻烦事。

    归根结底,曹亮是在帮他们家干活时受的伤,万一以后有什么后遗症,两家心里都别扭。

    “好,叔听你的。”

    今天,张曙光的医术确实是把大家都给震住了,医生的话,患者不敢不听。

    一番拉扯之后,曹亮的媳妇还是收下了粮食。

    老两口又坐了一会,嘱咐曹亮要安心养伤,不要瞎想,有什么困难就去家里言语一声,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在曹亮两口子千恩万谢之下,老两口和张曙光离开了曹家。

    下午,曹家的都十几口子人,领了粮食回到家,曹亮的媳妇把粮食拿了出来,就说了今天下午的事情。

    “我是怎么说的?是不是说过不许要张家的粮食?

    咱们可以穷死,但不能让别人说咱们是贪小便宜的人。

    老二受了伤,咱们家自然会养着他,不要张家的粮食,我也不会饿死你们一家。”

    自己千叮咛万嘱咐,老二两口子还是收了人家张家的粮食,这让曹德友很不高兴。

    “老大,老三,你们俩把粮食给张家送回去,等你们回来咱们再吃饭。”

    “知道了爹。”

    曹明和曹刚答应一声。

    “爹,您等一下,小光说了,曹亮的脊柱断了,内脏受损也很严重,必须要彻底修养好了才能干活。

    不然等旧伤复发,瘫了都是轻的,说不定会把命都丢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曹亮的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好的。

    曹亮段时间是没办法干活了,一天两天看大哥和兄弟们养着行,十天八天让他们养着也可以,可三个月甚至更长呢?

    咱们家没有懒汉,在帮张家伐木之前,咱们也是拼了命的干,可粮食还不是不够吃吗?

    张家的屋子总有盖好的那天,到时候怎么办?大哥和兄弟挣得还不够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拿什么养活老二曹亮。

    到时候他们心里别扭,我们心里愧疚,万一曹亮硬撑着去干活,一下子瘫了或者死了,再后悔就晚了。

    曹亮只是你五个儿子其中的一个,可他却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啊!

    爹,粮食就留下吧,等曹亮彻底好了以后,我们两口子当牛做马报答张家。”

    眼瞅着大伯哥和小叔子要去拿粮食,苗红艳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出来。

    “唉……”

    “那就留下吧,明天都加把劲,争取多伐两棵树,在房子盖好以前,把张家打家具的木料也准备好。”

    二儿媳妇的话,触动了曹德友,他也不坚持着要把粮食送回去了。

    今天老两口的慰问,张曙光的送粮,都没有藏着掖着,所以消息很快就在张庄传开了。

    “二叔家真是厚道啊!出手就是一百斤粮食,还有两斤红糖两斤白糖。”

    “我儿子娶媳妇时,才给亲家送了二十斤棒子面,要知道棒子面可是粗粮啊。”

    “明天咱们都好好干,不能让好人寒了心呀!”

    “这几年,他们家遭了这么大的罪,还能对乡亲们这么好,人家这格局,这胸怀,咱们比不了啊!”

    经过曹亮受伤这件事,张曙光一家的威望,又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下午,干了一天活的张秋莹,回家洗了洗,又换上了公安制服。

    “二爷,二奶,明天早上还要上班,我现在就要回县城了,等下星期再回来看您二老。”

    张向阳去套牛车,张秋莹先过来打个招呼。

    “莹莹,别让你爹套牛车了,在家里吃了晚饭,让你南叔开车送你。”

    老太太赶紧拉着张秋莹的手。

    这闺女真好,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回家就在工地上忙前忙后的,劝都劝不住。

    ““二奶奶,还是别麻烦我向南叔了,到县城也没有多远,坐牛车也快。”

    张秋莹不让一直麻烦张向南。

    “你这闺女,这有什么麻烦的,就这么定了,你要是闲不住,就去厨房帮你二婶做饭去吧。”

    “好,我听我二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