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 第十七章 摸排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第十七章 摸排

    徐飞一说完。

    现场一片寂静。

    几秒过后。

    是王局率先鼓起掌来。

    接着,“哗啦啦”响起成片掌声。

    掌声轰动全场。

    连台下黑着脸的龙平也只能跟着拍了几下手。

    鼓掌持续了好一会。

    王局才点着徐飞道:“看见没有!这就是我们年轻同志的本事,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可是年轻的‘老民警’,今年转业过来没几个月,就连破几起大案,在南境边防还拿过一等功!”

    王亮这句话,把现场给再次点燃。

    不少人交头接耳。

    “一等功!?那不是……”

    “真的吗?全军一年才多少个,这还是个活蹦乱跳的一等功!”

    龙平脸上也难以置信,他对徐飞有意见,就是源于对军转干部的偏见。

    之前刑大来过不少军转,表现都不适合这份工作。

    可没想到眼前这小子居然在武警边防部队就是一等功!?

    “好了,说正事。”

    王亮此时一挥手:“刚刚小徐给我们做了那什么……‘心理侧写’,对嫌疑人藏匿点已经有了预判,今晚就开始摸排,这样,你们刑大放两个组在南大门,这边情指对接当地派出所,把近些年符合刚刚小徐画像特征的重点人口全部找出来,结合地点进行交叉比对……”

    一番布置后,“老虎局长”一挥手:

    “发现可疑,绝不放过,争取今天就抓捕这个连环杀人凶手!”

    …………

    长河牌的面包车行驶在县城的乡道上,车窗外是不断后退的田野乡间。

    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一天,实际上一张暗网已经铺开。

    徐飞坐在这辆刑大的车上,看着外面的景色,心里有些澎湃。

    又是大案!

    还是自己发现的线索。

    自己主导!

    这种把控感让他越发激动。

    而车里的压抑氛围和他的情绪天差地别,

    前排坐着的是龙平和手下几名刑警。

    这次行动,徐飞被安排和刑大一个组。

    上车以来,他和这位龙队就没说话。

    上次见面已经明显感受到对方的敌视态度。

    见逐步靠近自己划定的核心区域,下步就是下车排查,想着那几个藏匿点都可能遇到歹徒。

    徐飞往前面拍了拍龙平的肩。

    “龙大,我持枪证已经下来了,这几个摸排点,都有可能爆发冲突,能不能给我配个枪?”

    徐飞的考虑很实际。

    对于这样一名连环杀人犯,不管是排查还是问话,都有可能爆发冲突。

    在南境搞缉毒,这样的大案不可能不领枪就上。

    但没想到龙平冷哼一声,道:“我们几个兄弟也没多的,你实在要,这里下车,自己回你所里去领就是了。”

    “哎,你这……”

    徐飞本想说这不是刁难么,自己现在在你专案组里,怎么回所里去拿。

    还没说完,此时车一停,刚好到了位置。

    一行人钻出面包车。

    “黑狗、老唐、扬子,你们一人带一个,我们分开按序号摸排……”

    徐飞看着龙平布置完,都没安排自己的位置。

    “那我呢?”

    “噢,忘了你这位一等功臣了……你可是王局眼里的红人,我可不敢安排你,你自己想跟谁就跟谁吧,回去休息也行。”

    龙平撂下这句,刑大几个人就分头散开了。

    竟然把徐飞一个人留在原地。

    走出几步远后,龙平旁边一人说道:

    “老大,就这样把这小子留在那,会不会不好?”

    龙平哼了一声。

    对这个当红新人,他的敌意来得其实是很复杂的。

    虽然是靠着他的分析判断,才有了进一步的排查重点和方向。

    可在龙平的心中,还是觉得徐飞只是个有些小聪明、懂点“洋把戏”的小年轻。

    更重要的是,最近这两个月,开始陆陆续续听到这小子的名声,风头正劲,今天王局的当众表扬,让龙平愈发对他不顺眼。

    觉得这小子天上掉下来一般,背后肯定有人造势,是个沽名钓誉的镀金干部。

    “不用管他,一个军转懂什么?估计等下就回去睡大觉了。”

    …………

    陌生的乡镇街道。

    徐飞一个人站在原地。

    他冷哼一声。

    孤立我?

    老子一个人干给你看。

    想到这,徐飞也不管了,他拿出地图,根据之前的分析,在这暗夜街巷,向可疑地点一个个摸排过去。

    “南口村冷库,水坝桥菜市场……”

    徐飞一个人走访了两个失踪事件发生的现场,还去了派出所,调了两起案件的具体案卷,又走访了几户失踪人口的家庭。

    这一下就忙到了晚上。

    可惜一无所获。

    他手里的诺基亚8210也没响过,估计其他组那边也没什么动静。

    不对啊。

    难道自己这方向错了。

    徐飞有些低落。

    他重新掏出地图,当街找了个米粉店的凳子坐下。

    开始对照资料笔录,研究起先前分析的杀人犯作案地点和活动范围。

    旁边只有几名摩的司机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古怪的年轻人。

    徐飞不为所动,埋头研究。

    “……17岁的王涛,是放学后和朋友在白家坡冷库附近的山坡上玩耍。晚上8点,王涛母亲驾车回去时还见过他。到了晚上8点39分,附件有村民听到呼救声,但赶过去时,已经未发现踪迹。

    ……1999年7月29日下午17点,16岁的李伟在南门村中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失踪,中途曾用手机与母亲联络,但母亲没有接电话。等到18点她回拨过去的时候,李伟的手机已经关机,其母亲回头去寻找也未发现,他的人也从此消失无踪。”

    看到具体案卷后,徐飞分析下来,突然发现了一些新规律。

    这些失踪案件的发生都极其迅速,都是在旁人有所反应和察觉的情况下发生。

    也就代表凶手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

    那这是不是就代表其交通工具很便利。

    既然有工具,那就要重新考虑摸排参数,把道路环境纳进来……

    徐飞当场重新做了推演。

    这次他根据地图上公路和失踪时间段,进行了再次推理。

    “一般连环凶手在作案时,不由自主地会延续上一次的习惯、原则……”

    “按照目前案例,时间大都是在45——65分钟内完成一次作案……那么这个时间内……”

    在一番绘制后。

    徐飞猛然抬头。

    他已经发现了新的交汇点。

    这幅地图上所有连线的中心,都指向了南门村后山组的位置!

    是这里!

    他赶紧收起东西。

    转头向旁边盯着自己许久的摩的司机喊道。

    “师傅,去南门村!”

    这司机听到这目的地,脸上有古怪的神色一闪而过,他点了点头。

    “去那2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