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 第12章 后续反应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第12章 后续反应

    直播结束后,玉不识很是松了一口气。她听着系统报给她的观看值,很是满足。

    “好了,接下来该准备杜甫的内容了。诗圣啊,需要好好准备一下。”

    ******

    大家看着天幕渐渐模糊了画面,慢慢恢复了往常如水般清透。

    蓝天白云,悠悠然如常。

    但天幕底下尚未完全冷静,还沉浸在李白那瑰丽梦幻的诗中世界。

    唐朝。

    作为距离李白生长的朝代,加上时间也近,他们是最能欣赏李白那浪漫俊逸又洒脱豪迈的诗作风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世民回味天幕上解说过的李白的诗,很是欣赏。“志气很好。”

    他身边陪着一同观看天幕的众大臣纷纷称是,也说着自己的理解。

    贞观一朝,上至帝王下至百官,多是卷王,对着王孟两人清新俊逸的山水田园诗虽然也是很喜欢,但对着李白这样激昂壮阔的风格更为赞赏。

    还是那句话,贞观开年,受前面多年战争影响,百姓更需要的是恢复生产,帝王和百官们想要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一起卷岂不是更好?隐世退避,尚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况且李白其他的诗也是写的极好的。

    “也不知道李白是哪一朝的人。”

    “我记得,前面有提到‘玄宗’?”

    这句话一出,大家皆是面面相觑。

    等等,“唐玄宗”?

    在场的多是才高八斗、博闻强识之人。对庙号的选择也是所知一二的。

    庙号为“玄”,玄宗,道也。

    李世民心情有些郁郁,也不知道这个后辈是怎么做的,居然得了个“玄”字。

    这个庙号意味深长啊。

    大家看向自家的陛下。

    李世民暗自纠结了一会儿,大手一挥,说道:“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唐玄宗’后世评价如何也不是我能管的,况且具体情况如何尚且未知,再看看吧。”

    朝廷的重点在诗人作品中透出的信息,而,但街坊四邻间,讨论的重点全在李白和诗词上了。

    “李白是真神仙吧,不然他的诗是怎么写出来的?”

    “他写月亮很有一手嘛……”

    “他写景也很厉害啊,《蜀道难》写的可真是好啊!”

    “我倒是对他诗中的美人很好奇。也不知道那个杨贵妃究竟是美到了什么程度,李白这样夸耀她的美貌……”

    “都是贵妃了,能不好看吗?”

    好的,这个理解角度也很对。

    “王右军确实潇洒不凡。”

    “倒是他前面提到的秦……秦朝,不是残暴无道、骄奢淫逸,怎么看李白写的好像很是雄伟厉害?”

    “他写这个是为了劝诫他那个圣上吧。迷信仙神对于……不是个好事啊?”

    三三两两的言论发生在各个地方。

    ******

    汉朝。

    刘彻在志得意满之余,也注意到了李白诗中提到的汉朝。

    “昭君出塞?”刘彻想起短短带过的内容,琢磨着,“和亲?什么时候关注这样高了?”

    霍去病等到天幕结束,站起身整理衣服,耳朵灵敏地听到他的话,下意识回道:“可能这个昭君是个名人吧。”

    刘彻听了,若有所思。

    霍去病向刘彻行礼告退,安分地坐着看了这么久,他现在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去外面跑跑马松快松快了。

    刘彻也不欲多拘着他,便让人走了。

    “名人?还是美人?”

    “难道我没能把匈奴打服吗,后世还需要和亲?”

    在他之前,没有叫“昭君”的和亲公主,想来应该是后面的。但前面和匈奴和亲也只是一时之计,经过文景两朝的积累,他想要的,是彻底把匈奴打服,洗刷耻辱。

    他愿意相信有卫青在,他的期望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怎么后世还回去了?

    ******

    秦朝,咸阳宫。

    嬴政看着天幕恢复原本的清澈,思索着后面几句诗中透露的信息。

    李白喜欢侠客?他想到了燕赵之地。侠客多是不安分守己的,他虽然喜欢李白那积极豪迈的风格,但对李白这个爱好嗤之以鼻。

    还有,哪怕李白写得再好,也掩不去他那真实意图。“以他的求仙不成来规劝自己皇帝不要行迷信之事?”仙神,真的就是虚妄吗?

    一旁的李斯规矩地整理好记下的内容,轻声唤了一声:“陛下?”

    嬴政瞥了一眼他身边的记录,挥挥手,示意放到殿内。

    他看着小侍走了进去,看向身边的众位一脸想要说些什么的诸大臣。

    “怎么?想说什么?”

    李斯抢先说道:“还未恭喜陛下,六合之内,皆是秦土。”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并未说话。

    在场的齐鲁儒生对着嬴政锐利的目光,依旧旧事重提。

    泰山封禅,劳力伤财,他们还是秉持反对的态度。

    “此等异象,是为不吉之兆啊。”

    旁边的李斯听了脸色一黑,说这天幕不吉利,那他之前恭祝陛下算什么?

    嬴政:“哦?”

    “这天幕言辞间明显对陛下不利,此时更应该仁政爱民啊……”

    李斯很快恢复了脸色,没有理会他们的叽叽歪歪,对秦始皇正色道:“陛下,这哪是什么不吉之兆啊,这分明是天上降下的福祉啊。天幕之初的那场金色流光雨,虽说不清楚范围多大,但大家总能切身体会它带来的好处啊?这等饱满结实的谷物此时还在陛下手中,怎么能凭空打成不利呢?我觉得这不妥吧?”

    这几乎就是直接贴脸的阴阳怪气,说得在场劝诫的人面红耳赤。

    嬴政垂眸看了眼一直握在手中的金色麦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在秦始皇的安静下,说话声也渐渐低了下来。

    嬴政抬头,神色冷静地说道:“天幕如何,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是机缘还是灾祸,端看如何处理。”

    李斯依旧是一马当先,连声应诺。目前也才说了一个后世的李白,究竟如何运作,当然是看他们如何做的了。

    “现在是‘第四期’,看来前面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内容,后续应该还有这所谓的‘直播’。”

    “先看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