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皇叔命不久矣,嫁他方便我守寡 > 第122章 还真是个小无赖啊

七皇叔命不久矣,嫁他方便我守寡 第122章 还真是个小无赖啊

    “不行!”桑九黎一把将画藏在了身后。

    这么好的画工,全天下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珩王心思诡秘,要是毁了这画,想要让他再画一幅,不太可能。

    “拿来。”穆君珩向桑九黎伸手。

    “不要。”桑九黎摇头,坚决不给,“这事虽然于理不合,但您若是把这幅画送给我,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穆君珩压了压嘴角,“不计较?你这是打算明抢?”

    桑九黎自觉理亏,讪讪一笑,“话不能这么说,我这不是,在跟王爷商量的么。”

    她慢慢地挪着脚步,离穆君珩远点。

    “没得商量。”穆君珩嗓音温润。

    桑九黎蹙眉,“不是,我说这好好的画,烧了多可惜。”

    “本王乐意。”穆君珩上前将手探到她身后。

    桑九黎腕间一转,躲开了虎爪,动作十分敏捷。

    穆君珩手上抓了个空,看着桑九黎得意的小模样,眼底浮现一丝笑意,“拿来。”

    桑九黎挺起胸膛,“不给。”

    穆君珩收回了手,“你说,北辽国君要是知道,自己的军队输给你这么个无赖,会不会气得把主帅给斩了。”

    “无赖?”桑九黎就着身后的圆背椅坐下,翘起了二郎腿,“王爷难道没听说过,我在京城本就是出了名的无赖。”

    “谁给你的胆,在本王这儿耍赖?”穆君珩俯身,双手搭着两侧的扶手。

    突然的靠近,迫使桑九黎后仰,贴紧了椅背。

    桑九黎忽然警醒,看来是最近相处的太过融洽,才致使她忘了,眼前这个人并不是好惹的主。

    不过,眼下穆君珩还要靠自己护卫,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至于以后,真要算计的话再说,她也不是软柿子。

    “那个……”桑九黎伸出一根手指,稍稍用力推着穆君珩的肩膀,想让他退开。

    可不知这病秧子,哪来的力气,竟半丝没有推动。

    桑九黎皱着眉,腿有点痒,想踹人怎么办?

    不行不行!

    这人病得就剩下半条命了,要是经不住,被她一脚踹死了,可就玩脱了。

    桑九黎眼珠子一转,“不就是一幅画而已,我不要了,给你。”

    将画拿到穆君珩面前。

    穆君珩没错过她眼底的变化,退开后,刚想伸手接,桑九黎直接窜了起来,足尖轻点椅背,几个跳跃,飞出窗外。

    在桑九黎看不见的地方,穆君珩嘴角荡漾着深深的暖意,“还真是个小无赖啊……”

    回眸望向窗外。

    阳光下,女子扬着手上的画,嫣然含笑:“这画,我就收下了,多谢王爷赏赐。”

    桑九黎没敢再回屋里了。

    夕阳西斜。

    桑九黎揣着画卷,回云栖阁。

    院子西侧设了个供台,上面摆着香炉、瓜果还有各色花草。

    青茵和院里几个粗使丫头围坐在供台边,不知在做什么。

    林霜从耳房出来,手上包着针线篓子。

    见桑九黎进了院子,连忙迎了上来,“姑娘回来了。”

    供台边,几个丫头闻声,纷纷起身行礼。

    青茵将手上的针线放下,“我去看看晚膳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秦嬷嬷从院外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婆子,手里端着膳食,“林霜,快去屋里摆膳。”

    “是。”林霜福身,领两个婆子进屋。

    青茵伺候桑九黎净手。

    秦嬷嬷递了帕子过来,“奴婢做了些巧果,姑娘一会儿用完膳也尝尝。”

    桑九黎就着帕子擦手,才发现一旁的果子,“巧果?”

    秦嬷嬷笑道:“乞巧节,自是要用些巧果的。”

    “今日是乞巧节?”桑九黎恍然,难怪方才在院里,见几个丫头子围着供台,原来的在乞巧。

    “是的。对了……”青茵想到一事,“姜二姑娘午后派人来传了信,说晚膳后要来王府找姑娘。”

    桑九黎颔首:“知道了。”

    “姑娘今年可要一起乞巧,奴婢也给你备了针线。”青茵接下桑九黎用过的帕子,连水盆一起递给屋外的粗使丫头。

    “不了,你们玩的开心就好。”桑九黎笑容清浅,不达眼底。

    往年七月初七,桑九黎整日都在府里期待着天色落幕,好去见心里惦记的人。

    如今念想没了,剩下的只有恨。

    饭菜摆好。

    桑九黎将怀里的画卷递给青茵,“帮我收起来。”

    便坐了下去。

    “是。”青茵接了画,仔细收好。

    虽然好奇是什么,但看姑娘挺珍视的样子,也不敢随意乱动。

    “姑娘。”温柔脚步匆匆,进了院子。

    见她似乎有话要说。

    桑九黎放下了筷子,“嬷嬷,我觉得今日有些燥热,劳烦您去吩咐厨房煮些凉茶来。”

    “好,奴婢这就去。”秦嬷嬷离开前,唤了林霜,“姑娘屋里有人伺候,你随我一起吧。”

    秦嬷嬷是个有眼力,也知分寸的人

    桑九黎在王府待了这些时日,秦嬷嬷和林霜一直恪守本分,不该好奇的事,从不过问。

    除了珩王偶尔找茬使唤她,其余一切都很周到。

    日子倒是很安逸。

    秦嬷嬷和林霜出去后,青茵去到门庭,挥退了廊下候着的婢女,便守在了门外。

    温柔这才开口:“姑娘,近日粮价涨的厉害,原本抬高的两成才压下来没几日,又开始溢价了,城北以及城外许多百姓已经开始缩衣节食。”

    “沈括说,咱们手上原本囤的粮食,已经放出去两成,若照目前的溢价情况,想要再把价格压下来,恐怕是要放之前两倍的粮,如此要不了一个月,我们的粮仓怕是也剩不了多少。”

    桑九黎扫了眼一旁案几上的巧果,弯唇一笑,“放心,不用一个月,让沈括照原计划控好粮价,那些粮商手里的粮食存的越多越好,很快那些人都该急了。”

    这场雨……也该来了。

    温柔不明白,“姑娘是已有良策?”

    “算是吧。”桑九黎眸色微闪。

    温柔懵地眨了几下眼,“算是?”

    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待时机到了,沈括自会知晓。”桑九黎的良策,不过是靠着重活一世的先知罢了。

    “哦。”温柔不解地挠着头。

    桑九黎拿起了筷子,“你还没用膳吧?坐下来一起吃。”

    温柔愣愣地坐下,倏尔神情一滞,“对了,若溪姑姑派人来传了信,说姜侍郎好像在暗中查大理寺卿贪墨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