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哄骗反派后,我被强制爱 > 第88章 姐妹逛街,叫什么男人啊

哄骗反派后,我被强制爱 第88章 姐妹逛街,叫什么男人啊

    接下来她真的要熬大夜了。

    三天啊!

    她只有三天!

    这么多账本信件,她怎么看得完!

    ......

    三日后,兵部大队人马开到,一口气没歇,直接到场维持秩序。

    薛封识手持圣旨,上座高堂。

    再有刑部与御史台数位官员从旁辅助。

    他们分工协作,用百里策整理好的名单证据,与林雨川一同在县衙门口,逐一将仇江骗过来的豪族富商、贪官污吏审判定罪。

    一旦罪名成立,当场斩首或流放抄家。

    根本不给他们一点转移财产的机会。

    同时,又为有重大冤情的犯人平了反。

    洗刷了部分流民与三城寨的污名,当场宣读了陆缄的招安诏书。

    尤其薛封识说三城寨的人可正常经商从军,参加科考时,百里策站在人群之外,一脸如释重负但精神萎靡。

    虽说迟了大半个月,但好歹是兑现了。

    “快!又有结案陈词了。”

    “给我吧,这个好了,你再核对一遍。”

    “没错,是这样,发出去吧。”

    “是”

    ......

    随行的十几名文官,挥汗如雨的记录下公文、档案、布告。

    再盖上官印,由分别送京、收录县衙、公示于众。

    围观的百姓从连连叫好,到嚎啕大哭,再到安安静静地听着薛封识与林雨川审案、判案,直至深夜都未离去。

    有直接领到官府补偿银的百姓和商户,更是哭喊了好几十遍青天大老爷,皇上万岁......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的仇江,到子时五刻,也就是临近凌晨,才出了舒城。

    站在城门口,百里策将从几个衙差手里夺回来的旧荷包、旧包袱还给他,“自己收好了。”

    “多谢”仇江温柔又小心翼翼地擦掉荷包上面的灰尘。

    百里策却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必!”

    仇江怎么可能突然这么良善温柔?假的!绝对假的!

    但不妨碍百里策学一学。

    “不要误会,虽然我仁慈善良、正直守信。”

    “但我并不是在帮你,只不过你既然得了赦免,在我眼皮底下,就不能再有人为难你。”

    “再说了,一个荷包,几件旧衣,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带走合情合理。”

    反正刚才也检查过了,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包袱里仇江给的答案也只有她看得懂,是该放人。

    正直守信?

    仇江无力反驳,只得弯腰鞠躬,“那仇某就告辞了。”

    夜幕中,百里策对着越来越看不清的人影,突然有点感慨。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如果有一天她再次沦落到这种地步,有没有仇江这样的勇气活下去?

    “咳咳......”旁边的彤娘提醒地咳了几声。

    百里策回过神,去挽着她,又快乐了起来!

    “走,回去吧~”

    “你?”彤娘歪着头,细细观察她的表情。

    百里策白眼过去,“你看啥?”

    “你跟他吵架了?”

    “没有”

    彤娘挤眉后仰,一副不信的样子。

    “长大了而已。”

    “......”彤娘一脸“你白痴”的既视感。

    “走啦,困死了。”

    没听到八卦的彤娘内心跟猫抓一样,“哎哟,你就告诉我嘛~”

    “不要~”

    “哎哟,好妹妹,你就说说嘛,说说......”

    ......

    古人常说不同地,不同天。

    舒城的雨水显然比其他地方要多得多。

    下雨的时间也基本符合农事里面的一些历法推算。

    不枉她从京城来之前,恶补了那么多农桑知识,终于在无聊时刻派上了用场。

    比如,因为执掌农事的官员被砍头,她临时顶替农官,去检查官仓、民仓存粮。

    教授新招的守卫防虫防潮知识,把坏掉发霉的米换出来,该做肥料做肥料,该喂禽畜的喂禽畜。

    放在灾年,这些米也不是不能吃。

    但现在县衙查抄的米粮多到爆仓,实在没有必要让人吃这样的米。

    又比如,挨家挨户的走访。

    了解“鼠雀耗”、“过桥费”、“租地粮”、“过节供”......等十几种莫名其妙,且根本不存在于朝廷账目里的税收。

    然后当着农户的面,用抄家查获的钱粮退税。

    再比如,真的去了田间地头,和其他官员一起丈量土地,评估土质,探查水源。

    观看作物长势,分析新分下来的土地应该轮休,还是适合种点什么......

    总之,每个人都很累。

    就连彤娘也因为识字,又是土生土长的舒城人,都被迫抓壮丁似的跟着忙上忙下一个多月。

    博学多才的王家主,就更不能被放过了。

    毕竟陆缄那心眼子,怎么可能轻易放他回临城去?

    百里策对此当然喜闻乐见。

    先前是他一直盯着她,眼下活该被陆缄的人盯着。

    于是林雨川前脚征用客栈。

    后脚,薛封识等官员,就借口身体没大好,不能过度操劳的住进客栈。

    并三天两头“请”王青衍去帮忙处理一些他们“不擅长”的事。

    如此一来,这一个多月里,大家虽都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很少说话。

    要不是客栈的人看他们太累,直接把饭送到每个房间里,百里策连饭都不想吃。

    这时候彤娘也不装了。

    毕竟她现在每天要带几十个人在舒城里来回跑。

    回来后多一步都不想走,直接推开百里策的房门,就和她一起睡了。

    又这样过了十几天,舒城的大小事宜总算处理了个七七八八。

    在客栈像死狗一样躺了五六天之后,林雨川、薛封识等部分官员先行回京。

    其余人马则继续留下来整顿秩序,训练衙差、重修县志,恢复民生。

    就此,热闹了近两个月的客栈,又安静了下来。

    “啊——”

    又是同床共枕的一天,彤娘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下床穿鞋,“总算活过来了。”

    “是啊”百里策伸展了一下手脚,也准备起床。

    “你今天还要去县衙吗?”

    对了,彤娘以她超凡的学习能力和恐怖的社交能力,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女主簿。

    月薪足足高达一两!

    彤娘吨吨吨......喝下半壶水,“去领个月俸就走。”

    说着偏头一看,“这个月涨了三百文哦~”

    “哇!能干能干~”百里策祝贺地拍拍手。

    立马起来下床,梳头洗漱,“哎,那我们去逛街吧~”

    “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跟你说,柳树巷那里,有家首饰特别好看。”

    “前几天我帮了老板一个小忙,他说我要去看首饰,可以便宜点给我。”

    “那还在等什么!走吧~”百里策已经比彤娘更快的穿好了衣裳。

    “急什么,总得吃完了早饭再去吧。”

    “哎呀,吃什么吃,去街上吃那家野菜团子汤。”

    彤娘想了想,“也对!”

    “哎,前几天老板娘说想做几身新衣裳,要不也叫上她?”

    “可以啊,我也想买些新衣服。”

    “那......要不也叫上王公子?”

    彤娘刚问出来,又立马反悔了,“还是算了,我还是怕他。”

    “姐妹逛街,叫什么男人啊~”

    有王青衍在的话,她们肯定玩不开心。

    再说了,好不容易与他拉开了距离,她干嘛还要去招惹他。

    彤娘兴高采烈,“嘿嘿,我也觉得~”

    “哎,要不也把小翠也叫上吧?”

    “大家一起开导开导她,免得她爹一天到晚都担心她想不开。”

    “行啊,逛完街,我再去租个马车,我们去城外烧烤。”

    “好好好,一天到晚在客栈里吃,都腻了......”

    ......

    【注:每个朝代货币换算都不一样,这个文里设定为:一百文是一钱,十二钱是一两,也就是1200文为一两。

    一文差不多是后世的三块(看了唐代的物质水平,一文居然相当于六块,太多了!)

    所以彤娘的收入,换算下来就是4千多,这个收入对古代普通百姓来算,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