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 > 第242章 “周扒皮”战法!

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 第242章 “周扒皮”战法!

    何雨柱的夜间侦察计划看上去挺完美,但是实质上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尤其是在硬件设施这方面。

    这个时代的夜空还是绝大多数飞行员的禁域,就是对于航空技术最先进的阿美莉卡的航空队也是如此。

    所以,王副司令也只是给出了一个考虑考虑的答复。

    回去以后,何雨柱想了想,也感觉自己有点太过急切了,他的计划看起来也太冒险了!

    得做一个详细的可行的计划才行,而且最好能在国内做个实验。

    对,就这么干!

    接下来几天,何雨柱在工作之余硬生生地挤出了一点点时间来做这件事。

    不过直到他的米格-15比斯发动机改装完成,这个可行性计划还是没有完成,主要是没有那些技术设备和超能力,他计划无法形成逻辑闭环!

    不过他还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学习周扒皮,半夜去偷鸡!”

    就是说凌晨起飞,在太阳蒙蒙亮时抵达目标区域,侦查之后,在敌机未到达之前返航。

    也就是起早打一个时间差。

    在这之前还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起飞过程的指向问题,夜间险情的处置问题,以及飞行员的黑暗适应问题。

    不过在战争年代,问题这东西也可以在发生之后再想办法解决!

    所以何雨柱申请了一次在晴朗夜空条件下的试飞。

    目的就是测试这种“周扒皮”战术的可能性。

    为了进行这次试飞,何雨柱特意从基地后勤仓库找了一架损坏的侦查照相机回去修理,用的是“改装”这个能力!

    然后用它制作了一个侦查吊舱,给米格-15UtI教练机装上了。

    反正在黑诊所里,这项实验是成功了的。

    某夜凌晨,何雨柱于四点四十五分驾机起飞出发,天蒙蒙亮的时候,在奉天城上超低空拍了几处人们买早点的、排队上公厕的、公园晨练的照片。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何雨柱落地之后,连同吊舱和胶卷一起“被上交”了!

    写完报告之后,这件事儿就跟何雨柱没什么关系了!

    据说,接下来一段时间隔壁侦察机分队立了好几个功!

    何雨柱也能理解,毕竟他还有自己的任务呢。

    教学任务是很重的!

    现在他只希望汪成早点完成培训,之后他就按照正常流程带学员了,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在白天多休息,然后晚上偷摸行动了。

    没仗可打的日子可真难受!

    ……

    某天,餐厅里,何雨柱坐在边角的位置吃饭。

    身后传来其他飞行员的声音。

    “听说了吗?南韩一个团跑到鸭绿江边撒野来了,结果叫38军112师兜着屁股给包围了,一个都没跑掉。”

    “嗨!听说了,人家112师只出动了一个团和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对方那嚣张劲儿都没过半天就被掐灭了!”

    “那还不是咱侦察机分队发现的早!听说王海城又得了一个三等功!”

    “说到这,还得说咱隔壁的何大队长,他发明的那个侦查战法和那个侦查吊舱,真是太好用了!

    用在米格-9上真是绝了!要速度有速度,要清晰度有清晰度。比以前的侦察机好用多了!”

    “说实话,要是照这样下去,我觉得侦察机分队也是有前途的,我都不那么渴望改飞米格-15了!”

    “我可不,我还是想改飞米格-15,上去跟那帮所谓的联军真刀真枪的干!”

    “听说隔壁培训期大大缩短了,我们都有希望,要是能提前看看教材就好了!我们也预习一下!”

    “嗯,你说的有道理!

    ……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身后这一桌飞行员的谈话落到了何雨柱的耳朵里,让他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既然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可以分开,那就在理论阶段来个广泛撒网,然后在飞行培训阶段来个重点培养,那效率不就能提高的更多了吗!

    把理论教材发到各个航空队和航校,然后再从各单位考试合格的飞行员中进行择优录取,重点培养。

    没准儿,能把米格-15的改飞培训缩减到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大概有个60到80个小时改飞时间也就够了!

    至于其它航空队被抽调的飞行员,让航校培养去呗!

    关咱何雨柱啥事儿!

    说干就干,吃完饭何雨柱直接就写了个计划递给了王副司令,顺便从他那领了一个二等功的勋章,发明“周扒皮”侦查战法和侦查吊舱获得的。

    ……

    10月底,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战果辉煌,据说38军派出一个团外加一个营的兵力的情况下,依旧完成了战略计划。

    这次侦察机给力,明确给出了黑人团的位置,梁大牙也没有被吓唬住。

    11月中旬,志愿空军,教导大队第一批米格-15飞行员完成培训,18名改飞飞行员都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其中三个成绩最好的飞行员获得教官资格,但是只有一个留下来任教。

    汪成和李靖提前完成培训,成绩优异,放弃了称为教员的资格,进入首个米格-15飞行团,分别被任命为代理大队长。

    同是11月底,志愿空军飞越鸭绿江,负责保卫交通线和重要军事目标的重要任务。

    12月中旬,第二届改飞飞行员40人结业。

    教学时间仅仅用了35天,其他教官采用1比2的带教比,何雨柱一个人带了三个学员。

    第二期学员结业之后,何雨柱向上级申请,咱带领全体教官进行一次实战。

    不是何雨柱想战斗了,而是他发现第一批学员在与联军航空队作战的过程中,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这可不在何雨柱预计之内。

    当然了,在前线战斗的不仅仅是何雨柱他们教导大队培养出来的飞行员,还有其他其他航校培养出来的呢。

    但大家使用的都是何雨柱“翻译”的培训教材,也都在借鉴他们教学经验。

    这种没占到便宜的战果在何雨柱看来就是妥妥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