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沉默的战神 > 第148章 学生兵

沉默的战神 第148章 学生兵

    三天后,继“范师长剿灭茶帮”的新闻之后,省城与京都的报章都刊发了“省长抢夺人妻,惨遭原配痛殴”的新闻,还配发了大幅的照片,一时轰动。

    这个本来的花边新闻,还扩展到了荆楚省的报章,街头巷尾的人们纷纷议论此事。

    可是,仅仅过了两天,报章的新闻又出现了新变化。

    大标题成了“省长虽然富贵 不忘青梅竹马”,而且迎娶为人妻的青梅竹马的丈夫,看到了省长的真情实意,他为了圆省长不忘旧情意的真情实意,于是自愿与妻子协议离婚,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省长一下子成了令人敬佩的道德模范。

    一来一往,省长的名声大好,仕途一片光明。

    接着,范团长和住持团长他们也接到了省长发来的电报,范团长升任师长,部队与茂林寺自卫团合并,一起驻扎茂林县,保护当地百姓。

    同时,给劳苦功高的茂林寺自卫团增发武器装备,增加补给,军衔一次性补齐,一切比照正规军安排。

    范师长高高兴兴的来到茂林寺,向住持表示祝贺,而且协商之后,自卫团居住在茂林寺与周边,作为防御匪患的主力。

    当晚,与一起从省城回来的住持团长和汉禹等共同祝贺事情的圆满结局,对住持的谋略极为敬佩。

    石定成和德林也受到了范师长表彰,除了奖金,还晋升排长。

    当晚,一行人又一起到了范师长新设立的司令部,与一家人再次开怀畅饮。

    推杯换盏间,汉禹看到范师长身边来了几个穿着学生服装的人员,在旁边格外忙碌。

    看他们的样子,不是士兵吧,却是在司令部进出自如,接受范师长调遣;说是士兵吧,却又都穿着学生服装,没有士兵那样的军服。

    汉禹非常奇怪,因为以范师长大大咧咧的性格,不怎么喜欢,应该也不会容下这些文人的。

    宴席结束以后,他私下询问范师长:

    “哪里来的学生啊?”

    “奥,南方不是叛军与官军不断打仗吗,他们无学可上,就到这里从军了。只是还没有穿上军装,我也不想留下这些絮絮叨叨的学生,还在犹豫呢。怎么,你看上的话,我就把他们都送给你,你赶紧领走吧。”

    “那可不行,这可应该是您的宝贝啊。”

    “你知道,我可历来不喜欢这些文文皱皱的人 ,要不是他们家人后台硬要给我送进来,我才不留他们呢。”

    “那么,我们交换一下怎么样,我给你几个不文文皱皱的,你给我这几个文绉绉的,怎么样?”

    “行啊,我就喜欢你们武僧,要是你过来的话最好了,马上就是团长。”

    “哎呀,你也清楚知道,我不是认字不多嘛 ,请他们过去, 可能会给我们茂林寺自卫团帮很大忙的。”

    范师长喊来这几个学生兵,问:

    “这是茂林寺自卫团的直属连连长,也是我们师的下属,他请你们到他那里去,你们意下如何?”

    “到茂林寺当和尚?可不行啊。”

    “是自卫团,保护茂林寺的,不是去当和尚。你们还是我的兵,也就仅仅是换一个团队。”

    “那么可以,听师长安排。”

    第二天,汉禹带着直属连的几位武功不错的武僧来到范师长司令部,顺便把几位学生兵带了回去。

    “你放心,你的武僧就是给我传授一下武功,他们什么时候想回去就回去。”

    “好的,一切听范师长安排。”

    带着学生兵到了训练场上,汉禹坐在一边看他们的训练。

    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十几个学生兵并不是他心目中那种文绉绉的单纯书生,而是有板有眼的,颇有军事基础的样子。

    他把自己的匣枪取出来,让他们练习看看。

    他们握枪,压子弹,上膛,射击,都极为娴熟,这一观察结果更加坐实了他心中的疑虑:

    “这绝不是简单的学生,而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

    汉禹在上一次的比试中,就发现茂林寺武僧非常普遍武张文弛的现象,平常无所谓,但这对于已经一支军队的茂林寺自卫团来说,可是致命的。

    军队建设少不了文化,更是少不了文武兼备的人才。他出于戒备文人相轻的坏毛病,而作出了“认字不多”的姿态,但这是完全不可以持久的,真正出兵打仗 还是需要文化人的。

    这几个学生兵,如果真是军校学生,而且没有其他渗人部队意图的话,是值得重用的。

    中午,汉禹带小吴和他们几个学生兵一起到了连队在训练场的临时食堂。

    李胖做好了精致的宴席,还端上了两坛美酒。

    众人坐好,汉禹举杯,称:

    “欢迎文化人来到自卫团,以后还要仰仗各位的努力。”

    为首的,是一位带着眼镜的中等个,他向大家示意一起举杯:

    “谢谢连长的厚爱,我们一定尽心竭力为连长效劳!”

    汉禹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其实都是小地主、富裕农家,或者小买卖人家庭出身,没有什么特殊背景。

    酒过三巡,众人说话也有开始些随意了,汉禹问:

    “听你们口音,是荆楚省的居多吧?”

    “我们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各个省的都有,这一次到茂林县的,以我们荆楚省的居多。”

    “我也实话实说了 ,你们不要见外。”

    “连长请讲,我们听连长的。”

    “你们拿枪看,好像一点也不陌生啊,是不是军校毕业的?”

    “我们不是军校的,只不过我们学校有军训课程,一周两次呢,学打枪、学正步、走队列,都要认真操练的。”

    “奥,那应该是新式学校吧?”

    “是的,是教会学堂。”

    “都有哪些课程啊?”

    “一开始是只读教会的书,后来我们提出抗议,也学了四书五经的。”

    “你们学生还抗议?怎么抗议?”

    汉禹想起了跟先生念书时候的事,那怎么抗议啊,稍微反对一点,就会挨戒尺的,现在的教会学堂,怎么就可以抗议啊?

    “我们集体罢课,然后集体给校董写信反映情况,然后学校里就有了四书五经的九州课程。”

    “奥,新学堂确实有新东西,而且校董还听招呼。”

    “校长是校董任命的,他要是不按校董意思来,是会被砸了饭碗赶走的。”

    “对啊,众生平等嘛,应该这么做。”

    听到,“众生平等”四个字,几个先学生兵对看了一眼,然后有点遇到知音的感觉,说:

    “是啊,众生天生平等,人人都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力,人人都享有不被欺负的权力 ,也都有反对不平等的权力。”

    “好,我也赞成这个新思想。”

    “我问完你们了 ,你们也该有问题问我吧,众生平等嘛。”

    “我们可真问了啊 ,可别像范师长那样动不动关我们禁闭啊。”

    “他关你们禁闭?”

    “倒是没有关我们,是他的士兵经常背关禁闭,还用军棍殴打呢。”

    “不会,在自卫团,只要不是煽动分裂国土,支持那些分裂国土的做法,不辱骂佛祖,哪怕是你们骂我一顿,只要有正当理由的话,都也是可以的。”

    “啊?不过我们不会骂人,只会摆事实讲道理。”

    “是真的,汉禹连长平时就是这么做的。”小吴在一边说。

    “我看,你名义上是这一个连的连长,我们看不像是一个连,倒像是一个团的规模了吧?”

    “哈哈,不愧是学校学生,看的认真仔细。你们说的话是真的,直属连在人数上是到了这样的规模,但是上边不给番号,前几天还差一点给解散呢,也不想给军饷呢,所以,还是连的名义。”

    “那不合适吧,我看你的连队的士兵非常民主,他们都是很用心的练,不像范师长那边是应付任务。”

    “孩子们,你们这种比较容易惹出事端,以后万万不要这么说。”

    “好的。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是这样,茂林寺是佛教寺庙, 和你们的教会学堂的教会一样,都是讲究与人为善的场所。佛教是普度众生,洋教论的是众生平等,所以,我们自卫团要想为了达到普度众生,必须用心好好练才行,所以,大家都是主动的自觉自愿的用心来练,而不是给长官个人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