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08章 赵匡胤:我猛着呢!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08章 赵匡胤:我猛着呢!

    汉高祖时空

    刘邦听到青鸟对赵匡胤的赞誉,心中不禁生出好奇,他轻声问道:“这青鸟称赞赵匡胤的武艺,只是不知道赵匡胤与项羽相比,谁更胜一筹!”

    萧何在一旁笑呵呵地开口:“霸王虽然勇猛,但终究是败在了陛下的手中。而这赵匡胤不但勇猛,更是开创了一个王朝,想来在为君之道上,更胜霸王。”

    刘邦听完萧何的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同和感慨:“项羽的神勇千古无二,后人估计也难以匹敌,但为君之道,项羽却是如同三岁小儿一般!”

    ……

    三国演义时空

    刘备目光凝重地望着战场上厮杀的赵匡胤等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叹:“这两方的兵将皆是训练有素,甚至寻常士卒也将战场当作寻常,不知是如何练就这样的精兵!”

    诸葛亮在一旁轻摇羽扇,脸上带着一丝哀愁,缓缓说道:“恐怕这不是练成的精兵,而是杀出来的。青鸟主播曾言,五代十国混乱不堪,更有草原部落占据燕云之地,想来是多年厮杀,才造就这样的局面。”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话,心中一沉,不禁哀叹道:“民生艰苦,百姓多难啊!”

    张飞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忽然大喊道:“这赵匡胤勇猛非凡,怎么没收回燕云之地,我老家的桃园也没了。”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目光专注地盯着画面,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不解:“这柴荣如此优秀,为何赵匡胤后面建立新朝?”

    尉迟敬德在一旁大声说道:“这赵匡胤肯定是后面心怀不轨,谋朝篡位!”

    秦琼也开口道:“莫非这柴荣是前明后昏,导致天下大乱?”

    ……

    【柴荣这个人呐,那可是心怀平定乱世的壮志雄心,再加上高平之战这么一刺激,就琢磨着要重新打造一支精锐部队。

    柴荣果断拍板,要整顿那弊病多多的侍卫司,把“殿前诸班”的兵力扩充起来,搞个殿前军出来。

    赵匡胤呢,首先按照柴荣的指示,对侍卫司马步军进行淘汰老弱、挑选精锐的操作;

    接着,又参与到柴荣对殿前司的扩建工作里,弄出了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还有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禁军。

    这么一来,殿前司的兵力大增,所属禁军变成了后周最牛的部队,史书都说“兵甲之盛,近代无比” 。

    虽说殿前司的地位比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要低,可它管的禁军那是皇帝的亲卫军呐,赵匡胤也就成了柴荣的心腹将领之一。

    而这次军队改革,对赵匡胤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在军队里有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赵匡胤也趁着这次整顿禁军的机会,广泛地跟各级将领往来接触,在军中跟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等人结拜成了“义社十兄弟”。

    讲到这儿,青鸟瞧瞧游戏里自己“义社第十一位兄弟”的称号,心里嘀咕着:不知道日后那杯酒有没有我的份儿?

    另外,赵匡胤借着点选禁军和选募殿前军的时机,扶植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等一大帮亲信,就这么在殿前司里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啥柴荣对赵匡胤这样的行为不加以阻拦呢?

    首先哟,在五代十国那阵子,军中结义应该是挺平常的事儿。

    柴荣自己呢,原本家道中落,或者说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才去投靠姑父郭威,后来还成了郭威的义子,改名叫郭荣。

    在那乱糟糟的乱世里,所有人都是过了今天没明天,毕竟那时候军队也没啥稳定的抚恤保障,所以结义也就成了一种保障。

    所以柴荣对这种事儿,估计是司空见惯了。

    其次呢,赵匡胤他们这时候有没有造反的心思,在青鸟看来是没有的。

    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个时候,柴荣正当壮年,而且英明神武得很,在军中的威望高得很呐。

    赵匡胤他们现在啥身份?

    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柴荣的心腹,是在高平之战后被柴荣提拔起来的新贵。

    最后呢,就算赵匡胤他们凑一块儿,力量也是相当弱小的。

    这十个人都是在高平之战后被提拔的,大部分是都校,也就是管着大概一千人的兵力,算是中级军官,还没到让柴荣警惕防备的地步。

    但这乱世还没终结,赵匡胤的能耐也绝不允许他平平庸庸地过下去。

    公元 956 年春,赵匡胤跟着柴荣南下,头一仗就在涡口把南唐军一万多人给打败了,还斩杀了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

    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领着号称十五万的大军,驻扎在清流关,结果被赵匡胤率领的军队给击败了。

    赵匡胤追赶到城下,皇甫晖请求排兵布阵一决胜负,赵匡胤笑着答应了。

    皇甫晖摆好阵势出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直接冲进南唐阵中,砍中皇甫晖的脑袋,把他和姚凤一块儿给擒获了。

    两军阵前,在万军之中擒住敌将而归,赵大哥您这也太帅了,简直帅到心坎里去了。

    定武军节度使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军又来争抢,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赴六合。

    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要是有敢过六合的,就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这才坚守住扬州。

    赵匡胤没多久就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

    回师之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没多久又被加授为定国军节度使。

    殿前都指挥使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部队,这就意味着赵匡胤逐步成为了首都卫戍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你看看有能力的人永远不会差,短短三年,赵匡胤就成了国之大将了。

    公元957 年春,赵匡胤跟着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顺势拿下寿州。

    回师之后,柴荣又拜他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旧让他担任殿前都指挥使。

    这年冬天,赵匡胤跟着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先锋。

    这时候,南唐在十八里滩扎下营寨,柴荣刚商量着用骆驼摆渡军队呢,赵匡胤就已经率先单人单骑横渡过去了,他的部下骑兵也紧跟着渡过河,于是攻破了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

    南唐在清口驻军,赵匡胤跟着柴荣兵分两翼沿淮河往东而下,连夜追到山阳,擒获南唐都应援使陈承昭,次年正月攻下楚州。

    柴荣南下扬州,赵匡胤乘胜在迎銮江口、瓜步连连击破南唐军。

    此后,南唐被迫求和,割让江北给后周,柴荣这才罢兵北归。

    赵匡胤在这场战役中奋勇作战,于五月调任领忠武军节度使。

    赵匡胤功勋显着得很,但受益最大的还是柴荣,他离平定天下是越来越近了。

    要是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赵匡胤可能也就是个开国大将。

    但就在这时,不正常的情况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