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31章 曹休之死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31章 曹休之死

    刘彻紧盯着直播间里满屏对卫青的夸赞,爽朗大笑,声如洪钟:“长平侯卫青呐,瞧瞧这直播里说你从未败绩,看来朕果然没看错人!”

    卫青神色恭敬,拱手行礼,言辞恳切:“陛下如此信任臣,臣才能率大军杀敌立功,这一切都仰仗陛下的信赖。”

    刘彻随意摆了摆手,一脸欣赏:“这是你自身的本事!就说上次奇袭龙城,你可是一举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荒谬神话!这次出征,朕决定任命你为主帅!”

    卫青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忙道:“陛下,此举恐怕朝中大臣难以信服。”

    刘彻一听,猛地甩了甩衣袖,提高音量,语气中满是不满:“朝中那些大臣,胆小怕事,根本就和朕不是一条心!”

    ······

    【可曹休呢,立功心切,根本就听不进去。他把脖子一梗,心想:“你们懂什么!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错过了可就没了!”

    嘿,你说这曹休,还真是个急性子,一冲动起来,谁都拦不住。这时候,咱也不得不感叹一句,他还真是对得起他那 “千里驹” 的名号,跑得那叫一个快,也不管前面有没有危险。

    曹休一路狂奔,很快就进军到了石亭。可他万万没想到,一场大祸正等着他呢!

    陆逊、朱桓、全琮,总共约九万吴军,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曹休毫无防备,就像是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刚一交战,魏军就陷入了劣势,士兵们被打得晕头转向,曹休这才慌了神,赶紧下令退兵。

    曹休之前选的行军路线,那可真是糟糕透顶。背靠着湖泊,紧挨着大江,这一退兵,可就麻烦大了。道路狭窄,士兵们挤成一团,车马也动弹不得,行军速度那叫一个慢。

    而吴军呢,在后面紧追不舍,就像一群饿狼盯着猎物一样。

    魏军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无心应战,被斩杀的就有一万多人,丢弃的军械车马更是不计其数,那场面,简直是一片狼藉。

    曹休好不容易突围到了夹石,可他更绝望了,因为这里的退路已经被孙权提前阻断了。

    曹军士卒们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惊慌恐惧之下,开始陆续叛逃。

    曹休的人马,几乎已经溃散得不成样子,他自己也是心急如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贾逵所部的援军经过日夜兼程的赶路,终于及时出现在夹石。这援军一到,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黑暗。

    吴军一看,以为魏国的救援大军全部到齐了,心里一慌,赶紧迅速撤离了战场。贾逵也不含糊,他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给曹休的军队,这才使得曹休免于全军覆灭。

    经历了这场大败,曹休那是又羞又恨。

    他觉得自己太丢人了,立下大功的美梦破灭了,还差点把十万大军都搭进去。这种羞愧和悔恨,就像一把刀,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回到营帐后,他茶不思饭不想,整天唉声叹气。慢慢地,他的背上生了痈疽,这痈疽就像他心里的悔恨一样,越来越严重。

    曹休确实和他的字 “文烈” 一样,性子刚烈得很。

    他受不了这样的失败和耻辱,最终在公元 228 年 11 月,曹休去世了。

    这曹休一死,曹魏宗室中掌握军权的双翼,就这么折断了一只。】

    ······

    曹操望着曹休,满心都是无奈与惋惜,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文烈啊,你又何必如此想不开呢?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怎么能因为这就气愤到丢了性命呢!”

    曹休身形晃了晃,强撑着站出来,声音里满是自责与愧疚:“臣实在是无能,竟然没能识破那奸计,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曹操刚要开口安慰,曹仁却抢先一步,沉声道:“文烈,你这错啊,倒不是因为吃了败仗,而是你怎么就这么早早地要走了呢!”

    曹休一怔,满脸都是惊讶,脱口而出:“此话怎讲!”

    曹仁神色凝重,缓缓解释道:“现在直播里都讲得明明白白,你和子丹,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就像咱曹氏的两只翅膀,稳稳地拱卫着中枢。可如今呢,你就因为一场败仗,羞愤气恼,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这一走,曹氏一半的军权,岂不是要交到别人手里?”

    曹操也跟着点头,语重心长道:“文烈,你可得好好修养身心,不然日后这曹氏的大业,还能托付给谁啊!”

    ······

    【那时候曹休和曹真,就像是曹魏的左右两只大翅膀,一个守在东边,一个守在西边,牢牢把控着曹魏的军权。

    这二位可都是曹魏的得力干将,在各自的防区那是威风凛凛,就像两座大山,不仅压得敌人不敢轻易进犯,而且国内的野心家也不敢妄动。

    先说东边的曹休,他本来在东边防线那是守得好好的,谁知道东吴那边使了个阴招,给他摆了一道,结果曹休就吃了一场大败仗。

    这一仗可把曹休打得垂头丧气,满心郁闷,最后竟然就这么抑郁而死了。

    好好的一员大将,就这么没了,实在是让人唏嘘。

    再看西边的曹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在西边,面对蜀汉的进攻,那可是打得有来有回,把蜀汉的攻势挡得死死的。

    时间还是公元 228 年,这一年可不得了,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北伐。

    这可是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第一次,那场面,那阵仗,那叫一个大。

    诸葛亮肯定是和孙权商量好了,两人一东一西,同时向北进军,就想着让曹魏顾头不顾尾,首尾不能相顾。

    这一招要是成了,曹魏可就危险了。

    这第一次北伐,发生了好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儿。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魏延提出的 “兵出子午” 计划。在诸葛亮准备攻打曹魏之前,和手下的将领们聚在一起,讨论这次军事行动该怎么打。

    魏延站出来,一脸自信地说:“我听说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这人胆小怕事,还没什么智谋。

    您现在给我五千精锐部队,再带上五千人的口粮,我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一路向东,到了子午道后再转向北方。我保证,用不了十天,就能抵达长安。

    夏侯楙要是听到我突然杀到,肯定吓得屁滚尿流,弃城而逃。到时候长安城里就只剩下御史、京兆太守这些人了。

    横门粮仓的存粮,还有百姓逃散后剩下的粮食,足够我们当军粮。

    等魏国在东方集结起军队赶来救援,怎么也得二十多天,而您从斜谷出来接应我,时间也完全来得及。这样一来,咸阳以西的地区,我们就能一举平定了。”

    魏延这计划听起来确实挺诱人,可诸葛亮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这计策太冒险,太不稳妥了,不如从安全平坦的道路出击,这样可以稳稳当当获取陇右地区。

    稳扎稳打,有十足的把握取胜,还不会有什么闪失。所以,诸葛亮最后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这就留下了一个千古疑问,魏延的 “子午谷奇袭” 到底能不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