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34章 秋风萧瑟,星落五丈原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34章 秋风萧瑟,星落五丈原

    曹操的脸瞬间变得煞白,眼眸中满是惊惶,失声吼道:“难不成这天命,真就和我曹家绝缘?怎么我曹家的大将,一个个都命运坎坷,如此凄惨!”

    许褚见状,急忙上前,神色关切,一边拱手,一边言辞恳切地劝慰:“丞相,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张合将军还在咱们麾下效命呢,那可是一员猛将,能顶大用!

    再说了,曹叡公子也极为出色,聪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咱们往后的希望可都在他身上呐!”

    ······

    诸葛亮眉头紧锁,神色间满是疲惫与不甘,长叹一声,“唉,亮实在是无能,竟被困在这陈仓城下,寸步难行!”

    刘备见状,赶忙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和声宽慰道:“孔明啊,自古以来,攻城便是极难之事。更何况这陈仓地势险要,那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要地,易守难攻,你切莫太过自责。”

    ······

    【公元 231 年,诸葛亮第四次兴兵北伐,这可就把一场大戏给拉开帷幕了。

    这场戏里,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大高手,终于要正面对决,那场面,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一开始,诸葛亮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把魏将贾嗣和魏平给围困在了祁山。

    这祁山,仿佛成了一座巨大的牢笼,把魏军困得死死的。

    可就在这时候,出了个意外。

    三月,曹魏的大将曹真去世了,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曹魏阵营都震动了。

    曹叡那叫一个着急啊,没办法,只能赶紧把司马懿从荆州临时调过来,让他去抵挡诸葛亮。

    司马懿到了前线,手下有张合、费曜、戴陵、郭淮这些得力干将。

    司马懿留下部将费曜、戴陵,让他们率领 4000 人驻守邽,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风风火火地向西赶去救援祁山。

    这张合也是个有想法的人,他劝司马懿分兵驻扎在雍、郿两地,这样就能给大军提供稳固的后方保障。

    可司马懿呢,摇了摇头,没同意。

    他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接着就进军隃麋。

    再后来,双方在卤城展开了一场激烈大战。这场卤城之战,那可真是打得昏天黑地。

    可有趣的是,不同的史书对这场战役的结果记载却不一样。

    《晋书?宣帝纪》里说,司马懿大获全胜,把蜀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汉晋春秋》却记载,是诸葛亮挫败了魏军。

    这就好比两个不同的人在讲同一个故事,讲出来的版本却大相径庭。到底谁胜谁负呢?这可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不过,不管怎么说,司马懿确实成功地抵御住了诸葛亮,而且还顺带解决了自己在国内的一个重大阻碍。

    这个阻碍是谁呢?就是张合!

    诸葛亮粮草快要耗尽的时候,开始退兵。

    但他可没完全撤离,主力部队在青封木门驻扎设防,利用那里的地形设下了埋伏。

    张合倒霉就倒霉在这儿,他一头撞上了诸葛亮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

    可怜张合,这位五子良将中仅存的硕果,就这样陨落了。

    《魏略》里还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说是诸葛亮军队撤退的时候,司马懿让张合去追击。

    张合一听,赶紧劝道:“军法有规定,包围城池一定要给敌军留出退路,撤退的军队不能追击啊。”

    可司马懿根本不听,就像一个固执的老头,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张合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军。结果,蜀军占据高处设下埋伏,弓弩乱射,箭射中了张合的大腿。

    从这里看,是司马懿不听张合的劝阻,强行命令他去追击。

    这就很让人怀疑了,后人对张合之死充满了疑惑和猜测。

    很多人都在想,是不是曹真和曹休死后,曹叡能信任的大将没几个了,而张合又是最有可能制衡司马懿的人。

    所以,司马懿就设计把张合除掉,这样一来,曹叡就不得不让自己掌管军队。

    要讲司马懿啊,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这老兄还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他原本就担任荆州和豫州的都督,早就在这两个地方安插了自己的人,盘根错节,势力那叫一个深。

    你想啊,就好比在自家院子里种满了自己的树,风吹雨打都不怕。

    这时候呢,张合一死,局面就不一样了。

    诸葛亮那边的威胁可不小,曹叡没办法,只能任用司马懿都督关中地区。

    这一任命,好家伙,就像是给司马家族掌控军权敞开了一扇大门,阳光一下子就照进去了,司马家的势力开始大踏步向前。

    公元 234 年二月,诸葛丞相再度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伐魏。

    这一战,也是诸葛丞相的落幕之战,好多人一提起,心里就满是遗憾,那真是 “秋风萧瑟,星落五丈原”,画面感太强了。

    到了公元 234 年四月,诸葛丞相抵达郿县,进驻渭水之南。

    司马懿这边呢,也不含糊,率领军队渡过渭水,背水修筑营垒,就像一堵墙一样进行阻击。

    当时,诸位将领都想着在渭北与诸葛丞相隔水对峙,觉得这样安全又稳妥。

    可司马懿脑子一转,说道:“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里可是必争之地啊!”

    于是果断下令渡过渭水背水扎营。

    没过多久,诸葛丞相率领大军向西行进。

    将领们都觉得诸葛丞相是要攻打西围,可郭淮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诸葛丞相这是虚张声势,目的是让魏军大规模回应,而他真正的目标是阳遂。

    结果呢,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只是城中早有防备,诸葛丞相没能成功。

    诸葛丞相东进的道路被司马懿阻拦,从渭水前行,又有郭淮阻挡。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前面被大石头挡住,旁边又有荆棘拦着。

    没办法,诸葛丞相只能转移军队攻取大散关、陇城等地,回师再进攻司马懿。

    这两人就这么相持了将近四个月。

    到了公元 234 年八月,司马懿采取 “坚壁拒守,以逸待劳” 的策略,和诸葛丞相又相持了一百多天。

    诸葛丞相数次挑战,派人在营前叫骂,司马懿就是坚守营垒不出战,就像个老狐狸一样,等着局势变化。

    为了逼迫司马懿出战,诸葛丞相使出了在古人看来最为决绝的招数。

    可司马懿呢,愣是忍了下来。

    就因为这件事,他和倭国的德川家康一样,被人称作 “忍者神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