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47章 玉碎九重,司马昭弑君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47章 玉碎九重,司马昭弑君

    画面里,司马昭正长袖善舞,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权谋大戏。

    刘邦下意识地摸了摸胡须,轻轻叹了口气,那声音里满是复杂的意味:“唉,虽说这司马家的手段,一直被人诟病,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父子三人,那能力当真是没话说。怪不得司马懿和司马师接连离世,短短几年间,竟也没影响司马家篡权的脚步。”

    樊哙站在一旁,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大嗓门瞬间打破了大殿里稍显凝重的气氛:“陛下,您说就这曹髦,他能把司马昭给扳倒吗?”

    刘邦仰头大笑,爽朗的笑声在大殿里回荡:“哈哈哈,樊哙啊樊哙,那青鸟早说过,司马家最后可是建立了晋朝。”

    樊哙一听,眼睛瞪大,声音愈发洪亮:“啥?难不成是曹髦瞧见司马家势力太大,吓得临阵退缩,当起了缩头乌龟?”

    ······

    【五月初六,曹髦派遣冗从仆射李昭等人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又召集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然后悲愤地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谋划着带领这些人去讨伐司马昭,可他万万没想到,这里面竟然出了叛徒!

    王沈、王业这两个家伙,脚底抹油,迅速把这事告诉了司马昭。

    司马昭一听,也不含糊,赶紧召集护军贾充等做好戒备。

    曹髦知道事情泄露后,可没被吓住,他可是个硬骨头。

    公元 260 年 6 月 2 日,曹髦穿上曾祖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的盔甲,拿出收藏在宫中的曹操佩剑,拔剑登上车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就出了宫。

    在东止车门,曹髦一行碰上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

    曹髦左右之人愤怒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窜。

    这时候,中护军贾充从外面赶来了,迎面就在南面宫阙之下和曹髦交上了火。

    曹髦也不含糊,亲自挥剑拼杀。这局势一度十分紧张,贾充的众人都想退却,军队眼看就要溃败了。

    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着急地问贾充:“情况紧急,该怎么办啊?”

    贾充恶狠狠地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

    成济一听,得了,抽出长戈就上前刺杀曹髦。

    这一戈下去,戈刃从曹髦背上穿出,曹髦就这么在车中驾崩了。

    可怜曹髦,死的时候还不满 20 岁啊!】

    ······

    城中央,车辇之上,曹髦剑指苍穹,身姿挺拔,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然而,下一秒,寒光闪烁,成济等人如恶狼般扑上,利刃没入曹髦的身躯,鲜血溅洒当场。

    这一幕,恰似一道惊雷,狠狠劈碎了所有人的目光,震撼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时空仿若扭曲,曹操猛地从座椅上站起身,怒目圆睁,脸上的皱纹都因愤怒而扭曲,他的声音仿若洪钟,带着无尽的威严与愤怒,在这虚幻的空间中回荡:“不忠不义!毫无廉耻!这天下,竟成了这副礼崩乐坏的模样!”

    荀攸瞪大了双眼,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他张了张嘴,半晌才吐出几个字:“昔日董卓祸乱朝堂,也未曾这般肆无忌惮,这…… 这如何了得!”

    贾诩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司马懿,声音低沉而冰冷:“司马仲达,你河内司马氏百年积攒的声誉,怕是要毁在司马昭那小子的手上了。”

    ······

    刘备满脸震惊,忍不住脱口而出:“这曹魏虽说被视作伪朝,可曹家对司马家那可是有提携之恩呐,司马家更是三代人都侍奉曹家,谁能想到,如今竟落到这步田地!”

    张飞一听,扯着嗓子大声嚷嚷:“那曹贼是够不要脸的,但曹髦这小子,倒是条有骨气的汉子!”

    ······

    【这边,曹髦带着人马,气势汹汹地朝着司马昭的府邸杀去,喊杀声震天,那场面,真可谓是剑拔弩张,每一个瞬间都可能爆发出一场血流成河的大战。

    可就在这紧张刺激的激战时刻,司马昭又在干啥呢?

    嘿,他正躲在自家宅院里呢,像个精明的幕后操盘手,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这可不是说司马昭怕了曹髦,他会怕这个年轻气盛的皇帝?

    怎么可能!

    他只是心里明白,自己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面。

    为啥呢?

    曹髦可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啊,他要是大摇大摆地现身,那可不就等于直接向天下人宣告:“我司马昭就是要篡权夺位啦!”

    这帽子一扣上,可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于是,司马昭脑子一转,想出了个自认为绝妙的主意。

    他大手一挥,派贾充带着一帮人去对付曹髦,想着把曹髦给逼回皇宫,然后再慢慢谋划怎么收拾这局面。

    他坐在家里,本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悠哉悠哉地喝着茶,等着好消息传来。

    可谁能想到,等来的却是一个让他惊掉下巴的噩耗 —— 曹髦被成济给刺死了!

    这消息一传来,司马昭整个人都懵了,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就像见了鬼似的。

    他心里清楚得很,历史这东西,就跟个公正的大法官似的,眼睛雪亮着呢。

    想想历史上那些事儿,“赵盾弑君”“崔杼弑其君”,这些事儿可是被史官们一笔一划地记在了史书上,流传千古。

    曹髦这一死,历史哪会简简单单地把账算在成济这个小喽啰身上啊?

    到时候,史书上肯定会明明白白地写着 “司马昭弑君”!

    据史书记载,司马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叫一个惊慌失措,直接 “扑通” 一声扑倒在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从这就能看出来,司马昭心里门儿清,这事儿带来的影响可太大了,大到甚至改变了他之后的人生轨迹。

    从那以后,司马昭就像被施了咒一样,再也不敢有篡位的念头了,只能眼巴巴地把开国之君的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

    这是为啥呢?

    你想啊,他要是自己篡位,再加上之前当街弑君这么一件臭名昭着的事儿,这新王朝的建立,那可就像在烂泥里修路,处处都是坑,根本没法顺顺利利地进行。

    在古代,干啥事儿都讲究个名正言顺,讲究德要配位。

    你想想,一个弑君的人当上了皇帝,这不是在向全天下人宣告:只要你手里有兵,够厉害,就可以把皇帝拉下马,自己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吗?

    这还得了!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权力的争夺往往是残酷又现实的,但表面上总归还是得要一块遮羞布,维持一下所谓的 “正义” 和 “道德” 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