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54章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54章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刘邦眉头紧蹙,神色间满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道:“这姜维,在当时的名声似乎不太好啊。也不知道这密信里头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萧何上前一步,恭敬地接话:“以臣之见,这姜维有功名之心,却又被人这般评价,想来这信中的内容,或许能揭示他复杂的心境。”

    樊哙一听,扯着大嗓门嚷道:“管他什么信不信的,俺就关心这对咱们当下的局势有啥影响!”

    刘邦又好气又好笑,笑骂道:“你这莽夫,就知道打打杀杀,也不静下心来听听大家怎么分析。”

    ······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就这么短短几句话,可它可不简单呐!

    这可是姜维生前写给刘禅的最后一封信,刘禅呢,也知道这信的分量,冒着被杀的巨大风险,偷偷把它藏了起来,为啥?

    因为这是饱含着对大汉忠诚的肺腑之言呐!

    咱把时间往前拨弄拨弄,姜维刚到郪县,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刘禅的敕令就到了。

    得嘞,军令如山呐,姜维只能无奈地下令兵士们放下兵器,把那威风凛凛的盔甲也卸了,连自己的符节都乖乖交给胡烈,然后灰溜溜地从东道向钟会投降。

    你再瞧瞧那些军中的将士们,那叫一个气啊,一个个拔出刀剑,对着石头就是一顿猛砍,石头无辜遭罪,可将士们心里那口愤怒的火,也只能通过这方式发泄发泄了。

    投降之后呢,钟会见到姜维,就带着点调侃的意味问:“你咋来得这么迟呢?”

    姜维也不含糊,立马回怼:“今日能来,已然算是快得不能再快了。”

    嘿,这一来一回,火花四溅呐!

    可谁能想到,钟会对姜维那是打心底里看重,不仅马上还给他印号节盖,还和他亲近得不得了,出行同坐一辆车,入座同坐一张席,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钟会还跟长史杜预说:“要是把姜伯约和中原那些名士比一比,就算是公休(诸葛诞)、太初(夏侯玄),也比不上他。”

    这姜维啊,那可是心思细腻得很,很快就察觉到钟会有不臣之心,他心里一盘算,嘿,这说不定是复兴蜀汉的好机会啊!

    于是就开始游说钟会:“我听说啊,您自从淮南平叛以来,那智谋简直神了,算无遗策,晋朝能有今天的昌盛,那可全是您的功劳。

    现在又平定了蜀地,您这威名和德行,震得这世间都抖三抖,百姓们都对您的功绩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君主呢,估计心里正忌惮着您的谋略呢。

    您难道就打算这么平平安安地回去?

    想当年韩信,战乱的时候对汉朝忠心耿耿,可一到太平时候,就被猜疑;

    文种不听范蠡的话,不懂得归隐五湖,最后落得个伏剑自杀的下场。

    这哪里是因为君主昏庸、臣子愚蠢呢?

    还不是利害关系在作祟。

    如今您大功告成,大德昭着,为啥不效仿陶朱公,泛舟江湖,既能保全功劳,又能护佑自身,登上峨嵋之岭,跟着赤松子逍遥云游呢?”

    钟会听了,摇摇头说:“您说得太理想化了,我可做不到,况且现在这形势,也不一定非得归隐。”

    姜维笑了笑:“其他的事儿,凭您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想到,就不用我这老头子多嘴了。”

    从这以后,两人那关系,好得就像多年的老友,相处得别提多欢洽了。

    可钟会要是想割据巴蜀,有个人就像一座大山横在他面前,谁呢?

    就是占据成都的邓艾。

    公元 264 年,这矛盾就爆发了。

    钟会因为邓艾擅自承旨专权行事,就和卫瓘一起,偷偷给上面禀报,说邓艾有谋反的迹象。这钟会还有一手绝活儿,

    他特别擅长模仿别人的字体,在剑阁就把邓艾的奏章和上报事情的书信给拦截了,然后大笔一挥,把里面的话改得狂妄傲慢,全是居功自夸的内容,还把司马昭的回信也毁掉,自己重新写,就想让邓艾心里犯嘀咕。

    接着,钟会派卫瓘先去成都拘捕邓艾。

    他心里打得那叫一个如意算盘,知道卫瓘兵力少,就想让邓艾把卫瓘给杀了,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给邓艾定罪。

    可卫瓘也不傻,知道钟会的心思,但又不敢违抗命令。

    于是他趁着深夜偷偷抵达成都,然后赶紧传檄文给邓艾手下的将领,大声宣布:“我是奉诏来拘捕邓艾的,其他人一概不追究;你们要是投向官军这边,就像之前平蜀的时候一样,再加爵赏,要是胆敢不从,那可就要诛灭三族!”

    这一招还真管用,等到鸡鸣的时候,那些将领都跑到卫瓘这儿来了,就邓艾帐内的人没来。

    到了早晨,卫瓘胆子也大,直接打开营门,坐着使者车就进了邓艾的营帐。

    邓艾还在床上躺着没起来呢,就这么被卫瓘轻轻松松地把父子俩给抓捕了,装进了囚车。

    这时候,有些将领想劫持邓艾,就整顿兵马气势汹汹地奔向卫瓘的营帐。

    卫瓘也不慌,不带一个卫兵,就大大方方地出去迎接,还假装在那儿书写表章,说要给邓艾洗刷冤屈,证明他没有反心。

    那些将领还真就信了他的话,就没动手劫持。

    正月十五,钟会带着姜维等人风风光光地抵达成都。

    可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这事儿就变得更热闹了。

    钟会把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员,还有原来蜀汉的官员,都召集到蜀汉朝堂,说是要给郭太后发丧。

    这还不算完,他还假造太后遗诏,命令大家一起起兵废黜司马昭,谁要是不从,就把谁关到益州诸曹屋中。

    姜维一看这情况,觉得机会来了,就赶紧劝钟会把北方来的那些将领都杀了。

    他心里还有个更大的算盘,等这些将领死后,就把钟会也干掉,再把魏兵全都坑杀,好复兴蜀汉。

    于是他偷偷给刘禅写信,信里就有咱开头说的那句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钟会呢,也野心勃勃,自称益州牧,准备作乱。

    他打算让姜维统领五万人马当前锋,从斜谷出兵,自己则统率大军跟在后面。

    他还想着,等到了长安,让骑兵走陆路,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觉得五天就能到孟津,到时候和骑兵在洛阳会合,这天下就一举平定了。

    可谁能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正月十八,南安太守胡烈等人的士兵在成都突然发动兵变。

    钟会这下可慌了神,赶紧问姜维:“兵士们来了,好像是要作乱,这可咋办啊?”

    姜维倒是镇定自若,说:“那就跟他们拼了!”

    说完,就带着钟会的亲信冲出去迎战,他自己还亲手杀了五六个人呢。

    可毕竟寡不敌众,魏军还是把姜维给击杀了,之后又一拥而上,把钟会也给斩杀了。

    魏将士们对姜维的计策那是恨得牙痒痒,姜维死后,还不解气,把他的尸体剖开,结果发现姜维的胆竟然像斗一样大。

    在这场成都之乱里,姜维的妻儿,还有原蜀汉太子刘璿、官员张翼、蒋斌、蒋显、卫继等,都被魏兵残忍杀害。

    魏兵还在城里放纵抢掠,过了好几天才安定下来。

    后来呢,邓艾父子也被卫瓘指使田续给杀死了。

    你说这事儿,明知天下之事不可为却偏要去做的,那是诸葛孔明;明知国家之事不可为却依然坚持的,就是姜伯约啊!

    这就是天水麒麟儿姜维姜伯约,大汉的最后一位大将军。

    大汉呢,从大将军韩信定天下,到大将军卫青盛天下,再到大将军姜维殉国,这一路起起落落。

    姜维从小生活在天水,没见过刘备,曾经还是魏将呢。

    直到二十六岁那年,他遇到了诸葛丞相和赵云。

    那句 “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一出口,那股子意气风发的劲儿就全出来了。

    而诸葛丞相一句 “兴复汉室”,就成了姜维往后四十年的人生追求,一辈子都在为了这个目标拼命,你说这能不让人动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