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逆袭人生,我有随身空间 > 第32章 全新的家具

四合院:逆袭人生,我有随身空间 第32章 全新的家具

    但也让江波积累了些实践经验。

    等干燥完全后,江波拆除了夹具,

    修复后的桌子显得更加稳固了。

    只是这桌子太破旧了,表面上遍布裂缝且油漆脱落严重。

    环视着房间,他不由自主感慨说:“暂且还能凑合使用一阵子。”

    “等到合适的机会还是要置备全新的家具。”

    做完了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了。

    因午餐餐具皆在碰撞中断裂,无法在家做饭。

    于是江波去了附近最大的购物商店前门百货。

    同时。

    为了解决午餐问题江波顺道前往前门便民食堂。

    到达那里时将近下午一点多,食堂客人稀疏。

    柜台后面只剩年轻女店员正忙着收拾剩余食物,准备打烊。

    江波一眼识别出她是徐慧真店里最年轻的伙计——何玉梅,

    从长相看来人挺朴实靠谱。

    刚坐下吃了几口,便听到了何玉梅的声音传来:\"哎呀,徐姐,您怎么这时候来啊?\"

    江波转头看过去,

    原来是两个人走进门。

    其中那位女士梳麻花辫,上穿淡蓝旗袍衣衫,下配黑色长裤。

    她身形娇俏、打扮得体,气质非常利落干练,丝毫不像是有了孩子的妇人模样。

    旁边还有一个男士跟着,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干部服,显得文质彬彬。

    “我和徐老师有一些事情需要商量。”

    原来是徐和生!

    江波对这个人有印象——他是红星小学的老师。

    这时,徐慧真与窝脖蔡全无的关系还未确定,因为她的名声受到“寡妇开店”

    的困扰,所以非常渴望有个美满的家庭,并选择了条件优秀的徐和生。

    “现在方便吗?您这里还有客人呢。”

    “没事,我要说的也并不重要。”

    于是,徐慧真提出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在便民食堂开设一个扫盲识字班。

    “这……”

    看到徐和生显露出犹豫的表情,徐慧真询问道:

    “您不愿意吗?”

    “不,不是这样。”

    徐和生连忙解释,“我愿意帮忙,只是有些时段会有些辅导课冲突的时间。”

    听闻此话,徐慧真的笑容浮上脸颊:“没关系啊。

    如果您没时间,我可以自己来教。”

    这番话显然出乎徐和生意料之外。

    他带着惊讶的眼神望向徐慧真:

    “你可以教学?”

    徐慧真谦虚地低下了头:

    “别见怪。”

    “我正经是初中毕业,在小时候我还读过私塾。”

    听了这些,徐和生点头赞同:

    “那就没问题了,我同意。”

    “现在国家也在提倡扫盲。”

    “作为教师,我理当负起这个职责。”

    看着徐慧真表现出如此高的觉悟,他也赞许说:

    “没想到你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啊!”

    “哪里,还是您的想法更高一些。”

    江波对此冷然一笑,心想着徐和生的思想到底如何不久就知道了。

    他对这次合作的事并不感兴趣,酿酒还没正式开始也没有成品,且徐和生在场确实不是谈话的好时机。

    他匆匆吃完包子又买了些馒头便离开。

    出了小酒馆,发现对面詹记铁匠铺已上了封条。

    这一切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由于詹有根被抓捕,店铺也要进行搜查并调查其他工作人员。

    附近的百货商店中有各种各样的碗碟餐具,江波注意到那时候的瓷碗形状上有着显着的特点——微微外撇的碗口及底边较宽圈足高挑的设计。

    这些碗碟花纹大多都是手工绘制填彩而成,工艺精美。

    看中一款锦鸡牡丹图案的碗碟后,他询问价钱才知只需四块钱一整套。

    江波满意选了那款,并购买下来带走。

    要明白,在那个年代,一个自行车轮才值七块钱。

    计划经济时代里,国营厂房不必考虑成本和利润,加上劳动力费用也较低,因此那时的许多生活用品物美价廉。

    除了购买新的碗碟外,他又添了一只砂锅。

    尽管他现在用的铝锅不错,但用来炖鸡汤或者熬粥总觉得欠缺几分原汁原味。

    上午易忠海赔偿了二十元给他,这倒是让他额外收获了不少。

    换了新的餐具后,剩下的钱几乎能相当于贾东旭与傻柱半个月的薪水了。

    在完成了这些事之后,江波没有再继续闲逛,因为自从进入山区以来,他一直没有机会查看自己的随身空间内的作物状况。

    回到家并关好房门后,江波迅速进入了这个神奇的空间中去。

    即使有思想准备,面对眼前的景象仍感到惊讶不已:那片最接近他的西红柿田不再是上次见到时略带青色的状态,此刻满眼都是成熟透顶、红得如灯笼一般的果实。

    每个西红柿都显得丰盈饱满,色泽鲜艳。

    江波轻轻一握手中刚摘下来的果子,触感软糯却又富有弹性;他将西红柿从中间撕裂,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入口一尝,既面又粉的口感搭配着恰到好处的酸甜,多汁丰富。

    更令人惊艳的是那种浓郁诱人的芳香——远胜于前世吃到的各种品种改良却失去原有风味的商品。

    而令人心痛的是黄瓜田,原本应该架起来的黄瓜由于疏于管理全都躺在地面之上,形态也显得不甚理想。

    幸运的是红薯、土豆还有山药生长正常且长势良好。

    而这片随身空间中最壮观的当属成片茁壮站立着的高粱,那沉甸甸的穗子犹如一团团火红火焰般,在微风吹拂下摇曳,仿似一片红色海洋泛起涟漪波动。

    看到此情此景时,“高粱熟时映霞光”

    。

    这幕让江波立刻联想到前世看过的电影《红高粱》,不由自主地感叹道:“我酿的高粱酒说不定比电视剧里的九儿所制还要香醇!”

    随后他又去看种在另一边的花生。

    上次还是一片翠绿的新苗,现在已经逐渐开始转黄,特别是中底部的部分叶子已经开始掉落。

    根据记忆中的农作物知识,这些变化正意味着花生成熟,可以采收。

    江波试着拔起一棵来查看其状态,棕色带有黄色斑纹的花生壳像小巧铃铛似的挂着。

    他挑选出一颗捏了一下壳子发现外壳非常坚固显然已经完全成熟了。

    用力一掰开壳后出现紫红色内膜包裹着新鲜果实;生吃的花生成粒质地清脆伴有淡淡清香。

    反复品味便能找到那股独特浓郁且夹带着泥土气息的味道。

    江波掂着手心上的花生若有所思……

    这一章主要讲了贾张氏与秦淮如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的过程以及背后隐藏的情感纠葛,虽然具体内容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但它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冲突。

    不过这部分似乎并没有与前文直接相关的情节线索。

    如今,除了肉类,人们在饮食中最缺乏的就是油脂了!

    将花生榨成油,其需求远超花生本身。

    在他的记忆中,属性面板里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也许就有榨油机器。

    于是他赶紧打开属性面板。

    仔细搜寻一番物品栏后,真的找到了一台榨油机。

    这台榨油机的价格是350积分。

    “立即兑换!”

    江波毫不犹豫地用350积分兑换了这台榨油机。

    不久后,院子里的一个侧厢房 ** 现了一台巨大的机器,占据了半个房间的空间。

    江波走近观察。

    “居然是全自动榨油机!还附带剥壳功能!”

    这个年代还没有全自动的榨油机。

    现在普遍使用的是老旧设备,不仅没有现代化控制系统,而且难以精确调控温度和压力,导致出油质量相对较低。

    而江波的心念一动,院子中的熟花生就被自动化设备收割进来,并通过传送带直接送入了剥壳机,快速剥离出完整的花生仁。

    由于空间内生长的作物品质极佳,每颗花生都饱满坚实,没有任何次品。

    在经过简单的翻炒加热后,它们就自动进入榨油机内进行压榨处理。

    当第一阵浓郁的油香弥漫整个房间时,江波情不自禁地深呼吸一口,赞叹着:“香气扑鼻啊。”

    很快榨出的食用油便被灌装进了陶瓷罐里,在当时条件下,大家通常会用这类容器来保存,而非塑料容器。

    榨取完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及花生壳等废弃物也被系统自动处理成有机肥,再返还给花生田施肥。

    一切操作下来,几乎没有多少繁琐的过程。

    整个空间内部依然保持干净利落。

    看到如此高效的生产效率,江波十分满意。

    摘了些番茄与黄瓜、拿了几个鸡蛋并带上一罐新鲜榨好的花生油走出空间外。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

    他的打算就是先加热上午在便民食堂带回的馒头,然后用从空间里带来的一些食材简单做两道家常小菜。

    把葱姜蒜剁碎切细撒在锅里热油,倒入几颗打散的鸡蛋。

    “刺啦!”

    瞬间空气中满是诱人的鸡蛋焦香。

    用锅铲来回几下将其炒好盛起;重新加一些底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后下入西红柿翻炒至软烂,调好味道收汁,再次加入鸡蛋复炒一遍。

    一道美味又好看的茄汁炒蛋就此完成。

    另选了一根黄瓜拍开切断摆盘中加入盐和调料混合均匀。

    不一会儿一碟爽脆清香的拍黄瓜也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