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79:我带四个女儿发家 > 第25章 去花城

重生1979:我带四个女儿发家 第25章 去花城

    熊熊烟花厂。

    郑自奇正在初步审核修改后的外包装纸及出口花炮价格表。并各自拿了2份放进包里准备带往花城。

    “王富贵,你待会儿随我一起去火车站,兆元再审核一下就定稿印刷。”

    郑自奇对着王富贵说。

    “好的,郑厂长。”

    王富贵也把新印刷的外包装及价格表各一份装进包里,还备好一支笔。

    “走,去食堂早点吃饭,好早点去火车站。”

    郑自奇把所有的行李放在桌子上,准备先去吃饭。

    两人在食堂吃了饭就早早地出发去火车站。

    金阳县新华书店。

    涂成龙看了一下时间,下午3点的火车,该吃饭准备去火车站了。

    涂成龙推门进来,兆元还在挥笔疾书。

    “兆老弟,该吃饭去了,早点去火车站,火车不等人。”

    涂成龙说。

    “好的,再等一小会儿,翻译完这一章就去。”

    兆元手下继续快速地写着,头也没抬。

    涂成龙站在旁边看着兆元。只见兆元做事是真的快,俗话说:十快九马虎,这个兆元快但不马虎,关键字还漂亮,页面整洁,看上去非常舒服。看他翻译东西就像在抄书,这家伙英语功底应该非常好,这次应该是十拿九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以交差的了。涂成龙在心里想着。

    过了一会儿。

    “好了,走吧。”

    兆元说着站起身来,他在书上折了一个角,把书合起来,连同翻译纸全部装进一个袋子。

    “涂主任,可以借用一下墨水不,钢笔没水了。”

    兆元拧开钢笔尾端,见里面没有墨水了,待会儿上了火车可不好找墨水了。

    “有,给。”

    涂主任递过来一瓶墨水。

    兆元接过墨水装满一满管墨水,然后收好钢笔。

    “给,我这支钢笔你也带上,到了外地,按你这个写字速度,一支钢笔水肯定不够写的,在外面也不好找墨水,这支钢笔给你备用,回来再还我。”

    涂成龙递过来一支黑色的钢笔。

    “谢谢,我就不客气了,确实很有可能不够用的。”

    兆元咧嘴笑了笑。

    兆元带上自己所有的东西跟着涂主任到了旁边的一家国营饭店吃饭。

    这是兆元第一次走进这个年代的国营饭店。

    说是国营饭店,既没有客气的门头,就在门口挂了个牌子,写了:金阳县建设路国营饭店,里面也是只有4张营业的桌子而已,里面只有4个人在用餐。这个年代,一般寻常老百姓是不会进饭店的,单位或者个人也是有重要客人来访又不方便回家做饭时才来国营饭店。

    点了一个水豆腐汤,一个紫苏煮鱼,一个小炒手撕包菜。兆元不喝酒,涂主任也就不点酒了。

    两人用完餐。

    涂主任坚持用自己的二八自行车送兆元去火车站,兆元推脱了一下还是接受了,毕竟到火车站走路的话最快也得二十来分钟,只怕郑自奇早在火车站等他了。

    到了火车站,兆元谢过涂成龙向着火车站走去。

    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坐火车,前世他好像没坐过绿皮火车。因为他出生在省城,读书也在省城,工作后大部分坐车或者飞机,后来是动车,高铁。所以兆元对这绿皮火车有点期待了。

    这里说是火车站,其实就是一个临时停靠点而已,就一间房子,只有一个售票窗口,里面几张木椅子,稀稀拉拉几个人在里面。

    走进火车站,就听见郑自奇在向他挥手。

    “兆元,这边,这边。”

    兆元赶紧向着郑自奇的方向走去。

    待兆元坐下,郑自奇就递过来新印刷的外包装纸及价格表。

    “兆老弟,这是根据你修改后重新印刷的外包装纸及价格表片,请你审核一下,王富贵带回去后就开始大批量印刷和更改。”

    “好的。”

    兆元坐下来从包里拿出钢笔,开始一张一张看起来,然后根据米国进口烟花标准再修改了一番,并跟王富贵再三确认。

    修改完所有的外包装及价格表。

    王富贵带着修改后的外包装及价格表跟郑自奇及兆元道别后返回熊熊烟花厂。

    很快就检票上车。

    这绿皮火车是车位一边是3人座,一边是2人座,都是相对而坐的,靠窗的那个位置前有一个小桌子方便大家放东西。座椅都是那种老式的硬座位。

    郑自奇和兆元上车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的位置是顺行的2人座。“郑厂长,我坐里面,路上我还得抓紧时间做点翻译活,新华书店崔得紧。”

    兆元说。

    “好的,你靠窗坐,我坐外面。”

    很快对面座位上也来了两位穿着中山装的老者。

    “对不起,请问我可以借用一下桌子不。”

    兆元笑着跟对面的两位老者说。

    “你用吧,我们没什么东西。”

    两位老者中那位高个子说。

    “谢谢。”

    说着兆元从包里取出资料和翻译纸,开始翻译工作。

    郑自奇靠过去看了一眼,一本书全是萝卜丝,只有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他还是识趣地看向车厢的人群或者窗外的风景。

    兆元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很快进入状态,一手扶着书本,一手在快速地写着东西。

    对面的两位老者开始以为对面这位年轻人在抄书。

    只见这位年轻人一直在挥笔疾书,就像抄书一样,很快就抄完了一张放进袋子收好。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年轻人手上的书是全英文的,而这位年轻人写在纸上的是一手漂亮的中文字,这说明他在做翻译工作。

    两位老者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一点。

    他们开始认真地观察这位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不但速度快,关键那一手字非常漂亮,整个页面整齐干净,看着让人非常舒服。

    待兆元翻译完一页正准备放进袋子里,那位高个子老人说:

    “小同志,请问我们可以看一看你写的东西不?”

    兆元抬起头看了看对面的老者,然后笑着说:

    “当然可以。”

    说着把刚才翻译的那张纸递了过去。

    那位高个子老者接过翻译纸,那位矮个子老者拿过兆元手上的书,两人看了起来,两者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相互点头笑了一下。

    “年轻人很不错。”

    两人把书和翻译纸递给兆元。

    兆元接过书和翻译纸,然后把翻译纸标记好页码放进袋子里。准备继续伏案疾书。

    “年轻人,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高个子老者问兆元。

    “我叫兆元,是湖州省金阳县人,务农,现在接点翻译工作,这次陪我们县的郑厂长去花城了解一下外贸工作。”

    兆元说。

    “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矮个子老者问。

    “我没读过大学。”

    兆元笑着说。

    “你没读过大学?那你出过国?我刚才看过你翻译的东西,是专业级的呀。”

    高个子老者说。

    “我也没出过国,我只是小时候跟着我家一位亲戚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出过国,英语相当好,我自己也很喜欢,所以学得比较好。”

    兆元还是套用那套说辞。

    “嗯,很不错。”

    高个子老者虽然不太相信,但也不再刨根问底。

    “小同志,我们是翻译局的,有意向到我们翻译局工作不。”

    高个子老者说。

    “谢谢您们赏识,我家还有3个孩子要养,暂时还走不开。”

    兆元笑着回答两位老者。兆元并不是矫情,也不是不识好歹,如果换成其他人,肯定非常开心地接受,但他真心不想拿死工资,前世自己在大学工作了十多年,后来还是辞了职。这一世他想做个自由职业人。

    “喔,太可惜了。你最擅长哪一方面的翻译。”

    两位老者有点惊讶兆元地回答,然后问。

    “我都还行,最擅长的是化学方面的,其他如果过于专业的就要翻一下资料。”

    兆元回答。他知道跟翻译局联络上,以后的机会更大。

    “化学,你擅长化学?”

    两位老者异口同声地问。

    “嗯,前两天我才翻译了两本交给了县新华书店。”

    兆元说。

    “你留个联系方式给我,如果我们有需要方便联系你。”

    两位老者说。

    “好的。”

    说着兆元写了一张纸条交给两位老者。

    两位老者接过纸条看了一眼,皱了皱眉头。

    “兆元,请问有联系电话不,只要能联系到你的都可以。”

    高个子老者说。

    “那就留我门县新华书店的电话。”

    说着在纸条后面加上涂成龙办公室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