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综影视:昭昭姒兰 > 第194章 尔晴 天幕篇(12)

综影视:昭昭姒兰 第194章 尔晴 天幕篇(12)

    马皇后心中酸涩不已。

    她心疼那个可怜的女子。

    “哼,倒反天罡,哪有皇帝为了皇后殉葬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看不起这个皇帝的所作所为。

    好男儿志在四方,堂堂皇帝自然要以国事为重,对国家负责。

    “你闭嘴吧,你说话我不爱听,你到别处耀武扬威去。”

    马皇后没好气,瞪了朱元璋一眼。

    “妹子,你这又是咋了,你这最近火气怎么这么大?该不会是生气了吧?”

    朱元璋脾气算不得好,但在马皇后面前,他总是温和许多。

    自从知道马皇后走在他前面,朱元璋面对马皇后的时候脾气就更好了,轻易不会红脸。

    他会把气留着到别处去撒。

    马皇后也不和朱元璋讲道理,她知道,朱重八会听她说的话,但是朱元璋听不进去。

    如今的朱重八早就变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说一不二。

    马皇后平日里在外面也很是维护朱元璋的威严。

    可是这几次,马皇后实在是听不进去。

    朱元璋对女人的要求就是安分,能持家,只要充当好传宗接代,视贞洁为天的工具就好。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态度就决定了大明朝的女子地位。

    可她马秀英不一样,她是女子,女子并不比男儿差。

    她大明女子,皆可凤冠霞帔,风光大嫁,她也是希望能借此提升一下女子的地位。

    【伴随这对帝后合葬的画面消失,天幕的主人翁来到了年仅十岁的太子身上。】

    【“永明元年,皇太子登基,是为武帝。至于后人为什么将其称呼为明武帝,让我们来看看后人对他的另一个定义大家就知道了。”】

    【“后人将这位大清武帝称之为‘反清复明’第一人,他本人是前朝大明的忠实拥护,特别是前朝永乐大帝的疯狂迷弟,行为处事和永乐帝几乎如出一辙。”】

    【“他的年号永明与永乐相似,这个‘明’字也能非常好的代表这位皇帝的一生,所以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为明武帝,将他当成了大明的编外人员。”】

    此时此刻,大清从努尔哈赤到弘历,涵盖整个宗室,包括孝庄老太太全都沉默了。

    伺候的宫人也压根就不敢说话,更不敢有什么动作,生怕主子回过神来看她们不顺眼,直接将她们咔嚓掉。

    民间的反清复明势力一直是清朝历任君主头疼的事情。

    特别是在初期,“反清复明”运动风起云涌,南明政权的抵抗活动持续多年。

    后来随着南明最后一个永历政权的覆灭,大规模的军事抵抗减弱,但是民间的反清情绪依然存在,秘密社团组织的小规模起义仍时有发生。

    到了中后期,“反清复明”更多的成为一种民族主义的象征和口号,虽然实际复国的可能性很小,但它也体现了汉人对满族统治压迫的反抗意识。

    他们大清与明朝那是死敌,可现在,谁能给他们说说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这到底怎么个事啊!

    谁能来给他们捋一捋啊!

    他们大清,出了个明朝皇帝?

    是这么理解的对吧?

    本来这些人听着乾隆帝和那孝俪皇后的故事就头疼,全靠他们后面有个武帝在支撑着信念。

    历史上的武帝都是些什么人。

    汉武帝刘彻不必说,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魏武帝曹操那也是枭雄。

    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华夏,结束汉末战乱,西晋开国皇帝,“太康之治”缔造者。

    宋武帝刘裕,两次北伐,收复洛阳长安,开疆拓土的雄主,刘宋政权的建立者。

    南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

    北魏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北周武帝宇文邕,一统北方。

    总结,武帝代表什么,武帝代表武力方面的强盛啊。

    而且能被后世人这么纪念,不说比得上汉武帝吧,他的名头这么盛,想来也不会太差。

    可现在……

    这些清朝皇帝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这都不带这么欺负人儿滴,呜呜呜呜呜……

    哪有这样的式儿的,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嘤嘤嘤……

    有道是欲扬先抑,天幕讲了乾隆这个不孝子孙的变态故事,他们不是应该迎来鲜花和掌声嘛?

    他们都准备好迎接一个优秀后代的辉煌事迹,准备好接受其他世界皇帝的注目礼……

    谁要这个大明皇室编外人员做子孙后代啊!

    他们不要啊!

    谁能体会那种要被一口老血闷死的感觉,就像一个自己看好的优秀后代,一心向着宿敌,处处与他们这些家中长辈对着干。

    他们有一种双手伸不进天幕把这不孝子孙掐死的无力感。

    清朝皇室、宗室,甚至满清贵族瞬间蔫了下去,汉人迎来狂欢。

    好消息,他们家出了个有大帝之资得到后代。

    坏消息,这孙子是给死对头生的。

    而且他学的是谁,学的是永乐啊!

    那糟老头子五征漠北,打击蒙古势力,他们女真与蒙古相邻,也是被震慑的对象啊。

    冤家!

    大秦

    嬴政从桌案上抬起头,看了一眼与淳于越交谈的扶苏好大儿。

    嗯……

    其实他可能会理解大清那些人的感受。

    不就是有个逆子嘛。

    嗐,也不稀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虽然那明武帝被调侃是前朝死对头的皇帝,但是人家好歹是这华夏的最后一个大帝。

    清朝那些人还是要学会知足。

    大明洪武朝

    马皇后难得宕机,“重八啊,这上头说啥?”

    朱元璋也是神游天外,这场面,刺激!

    气死那些鞑子!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仰天大笑,“妹子,那劳什子明武帝原来是我大明的人啊,虽然出自那群野蛮的建州女真人,但是咱不嫌弃啊。这乾隆帝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哈哈哈哈!”

    这娃子是他家老四的迷弟,而且还是武帝,前途不可限量啊。

    朱元璋这么讨厌这群鞑子,但闹这么一出,他硬生生是把那明武帝给看顺眼了。

    而且,这是不是说明老四干的还不错?

    如今朱元璋对朱棣很是防备,但是朱标坚信他的四弟不会造他的反,毕竟朱棣是由他一手带大的,朱棣的为人,朱标比朱元璋这个亲爹都清楚。

    在事实如何不清晰的情况下,朱标只希望朱棣能够做个明君,如今看来,在其他世界,朱棣应该做的还不错。

    只是,这个明武帝真的只是敬佩四弟所以才处处学习他吗,间隔几百年的人,真的有可能靠史书里的只言片语就将几百年前的人模仿的这么像吗?

    朱标看着天幕之上与自己四弟有着一样小动作、小习惯、小爱好,只是面容不一样的明武帝。

    若不是这是天幕放映,点名是清朝的明武帝。

    朱标可能会真的觉得那就是穿着奇装异服的四弟。

    天下真的有这么相像的两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