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番茄小说网 第51章 番茄周刊
热门推荐:
斩神:我有一座尘歌壶!
光棍修仙传
表白被拒,你真当我在乎吗?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被休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
恶女误入白月光系统,她只想活着
胎中助母修行,出世踢飞准圣爷爷
别惹我老公,他爸是道门至尊
清晨,首都的天空蔚蓝,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街道上,给这座城市披上一层柔和的光辉。刘涵坐在车后座,目光透过车窗,注视着外面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高楼大厦。他的神情平静,但眼底却藏着一抹锐利,像是蓄势待发的猎鹰。
林薇坐在他身旁,手里拿着一份合作方案,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刘老师,这次的合作对象可是国内顶尖的青少年读物公司‘晨光文化’,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听说他们的总裁张文远是个老狐狸,谈判风格一向强势,咱们这次能顺利达成合作吗?”
刘涵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却充满自信:“强势?那也得看对谁。晨光文化虽然在青少年读物市场有优势,但他们的纸媒业务早就进入瓶颈期。现在是他们需要我们,而不是我们需要他们。”
林薇点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刘涵的从容让她安心了不少。她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方案,又忍不住问道:“刘老师,您真的打算提出成立新公司的想法吗?这种级别的合作,万一他们不同意……”
刘涵目光微微一沉,语气中多了一分笃定:“他们会同意的。晨光文化想要突破现有的困局,必须借助我们的资源和技术。而我们,也需要他们的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这是双赢的局面,他们没理由拒绝。”
车子缓缓停在一栋气派的大厦前,门口的旋转玻璃门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刘涵下车,整理了一下西装,目光沉稳地看向前方。林薇紧跟在他身后,手里抱着文件,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两人刚走进大厅,就有一位身穿职业装的年轻女性迎了上来,微笑着说道:“刘总,张总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请跟我来。”
刘涵点点头,语气平静:“麻烦带路。”
会议室内,张文远正坐在主位上,身旁还坐着几位晨光文化的高层。他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他看到刘涵走进来,立刻站起身,脸上挂着一抹得体的笑容:“刘总,久仰大名,今天终于有机会见到您了。”
刘涵微微一笑,伸出手与张文远握了握,语气中带着一丝礼貌:“张总过奖了,您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贯耳。今天能和晨光文化谈合作,是我们的荣幸。”
张文远笑了笑,示意刘涵坐下:“刘总谦虚了。请坐吧,咱们开门见山,说说这次合作的具体内容。”
刘涵坐下后,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随即开口:“张总,晨光文化在青少年读物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我想您也清楚,纸媒市场的现状并不乐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运营模式,恐怕很难有大的突破。”
张文远微微眯了眯眼,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刘总的意思是?”
刘涵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语气中多了一分笃定:“所以,我提议,我们共同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番茄周刊’。这家公司将整合晨光文化的内容资源和我们番茄的技术优势,专注于青少年读物的数字化和纸媒刊物的市场拓展,主要面向各级学校开展业务。”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几秒钟,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涵身上。张文远的表情微微变化,显然没想到刘涵会提出这么大胆的合作方案。
“成立新公司?”张文远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刘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晨光文化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摆在那里,您觉得我们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刘涵目光如炬,语气低沉而有力:“张总,您应该很清楚,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并不能解决当前的困局。晨光文化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而我们番茄,正好可以提供这个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张文远,继续说道:“成立新公司并不是要削弱晨光文化的品牌,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打造一个全新的行业标杆。张总,您是个聪明人,应该能看出这背后的潜力。”
张文远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看向身旁的一位高层,低声问道:“你怎么看?”
那位高层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刘总的提议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确保双方的利益能够最大化。”
刘涵闻言,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这一点您大可放心。新公司成立后,我们可以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同时在管理层中设立双重决策机制,确保双方的利益和话语权。”
张文远的眉头微微舒展,显然对这个提议有些心动。他沉思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刘总,您果然是个有魄力的人。好,这次我就赌一把,相信您的眼光。”
刘涵微微一笑,伸出手与张文远握了握:“张总,您不会后悔这个决定的。”
会议结束后,刘涵和林薇走出大厦,阳光洒在两人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微凉。林薇看着刘涵,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刘老师,您真的太厉害了!这么难谈的合作,您居然一上午就搞定了!”
刘涵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林薇,通知团队,准备启动‘番茄周刊’的筹备工作。”
林薇点点头,目光中满是崇拜:“好的,刘老师。”
新番茄成立后,舆论彻底炸了。
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直接掀起了一场“番茄风暴”。
有人在帖子里一本正经地分析:“番茄这是要搞事情啊,感觉要重新定义青少年读物市场了!”
也有人发出质疑:“这操作看着挺猛,但能不能真的翻盘还不好说,毕竟纸媒这块已经是夕阳产业了。”
当然,更多的是吃瓜群众在围观:“不管咋样,刘涵这波操作属实是‘天秀’,不愧是咱们的‘番茄之光’!”
还有人直接调侃:“番茄都成立新公司了,我是不是该考虑把家里那堆过期的杂志卖给他们,顺便蹭个热度?”
与此同时,晨光文化的总裁张文远也成了热议对象。
有人戏称:“张总这次是被刘涵忽悠了吧?感觉像是被迫营业。”
但也有粉丝力挺:“张总这是高瞻远瞩,跟刘涵联手,妥妥的双厨狂喜!”
而在番茄总部,刘涵看着网上的讨论,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林薇抱着文件走进办公室,表情有些复杂:“刘老师,网上的声音有点两极分化啊,有人挺咱们,也有人唱衰。”
刘涵抬头瞥了她一眼,语气淡定得像在说天气:“唱衰的声音,说明他们还没看清局势。”
林薇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您这心态,真是稳得一批。要是换别人,估计早就被喷得怀疑人生了。”
刘涵笑了笑,语气中透着一丝调侃:“骂得越狠,说明他们越关注。咱们的目标,不就是引爆话题嘛?”
林薇无语扶额:“行吧,您是大佬,您说了算。”
她放下文件,凑近刘涵,小声问:“不过刘老师,您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这次可是把咱们的资源都压上去了。”
刘涵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风险和机会,从来都是并存的。再说了——”
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抹坏笑:“如果不冒点险,怎么让人记住‘番茄’这个名字?”
林薇看着他那张自信满满的脸,心里突然有点发烫。
她低头整理文件,试图掩饰自己的心虚:“刘老师,您这凡尔赛发言,我服了。”
刘涵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怎么,听不下去了?”
林薇抬头瞪了他一眼,嘴硬道:“才没有!我只是觉得,您这自信,简直能开大招了。”
刘涵笑了笑,语气轻描淡写:“自信这种东西,得靠实力支撑。”
林薇无语:“好吧,您赢了。”
刘涵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边放着刚刚印刷完成的《番茄周刊》创刊号。封面上,鲜艳的红色番茄图案搭配简洁的标题,显得格外醒目。林薇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几份数据报告,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刘老师,这一期的内容已经上线,短短两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了五十万。”她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激动,“而且,评论区的反馈也非常好,大家对‘青少年优秀读物’的主题特别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家长留言说,这样的刊物终于填补了市场空白。”
刘涵翻开杂志,指尖轻轻划过光滑的纸页,目光落在其中一篇文章上。那是一篇由大赛获奖者创作的短篇小说,文字清新,情感真挚,正是他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内容。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刘涵合上杂志,抬头看向林薇,目光深邃而笃定,“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阅读量只是第一步,我们要让‘番茄周刊’成为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标杆,让它真正走进每一个家庭。”
林薇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刘老师,您的目标总是这么远大。不过,您放心,团队已经在策划下一期的内容了,主题是‘成长与梦想’,相信会比这一期更受欢迎。”
刘涵微微一笑,语气中多了一丝轻松,“内容是核心,但推广也不能落下。联系各大教育机构和学校,争取把‘番茄周刊’作为推荐读物。同时,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一些互动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或者创作比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林薇立刻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下他的指示,“好的,我马上安排下去。另外,晨光文化那边也在积极配合,他们的市场渠道已经开始铺设,预计下周就能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很好。”刘涵点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满意,“林薇,这次合作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番茄周刊’打造成一个平台,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个能连接青少年、家长和教育者的桥梁。”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助理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刘总,您要的实时数据已经出来了,‘番茄周刊’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飙升,已经冲上热搜榜前十了!”
林薇眼睛一亮,连忙接过平板查看,屏幕上显示着各类热搜词条——“番茄周刊”“青少年读物”“成长与梦想”。点开其中一个话题,评论区里满是读者的热烈讨论。
“这杂志太棒了!终于有适合孩子看的优质内容了!”
“每篇文章都很有深度,孩子看了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希望这种刊物能坚持下去,给孩子们更多正能量的引导!”
刘涵看着屏幕上的评论,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城市的繁华景象,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林薇,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番茄周刊’不仅仅是一本刊物,它正在改变整个行业。”
林薇站在他身后,目光追随着他的视线,眼中满是崇拜和期待,“刘老师,您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番茄周刊’一定会成为行业的奇迹。”
刘涵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她,语气低沉而坚定,“奇迹不是等来的,是做出来的。接下来,我们还有更大的挑战要面对。”
林薇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刘老师。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窗外的阳光愈发明亮,照耀在刘涵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而在他的背后,一场关于青少年教育和阅读习惯的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林薇坐在他身旁,手里拿着一份合作方案,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刘老师,这次的合作对象可是国内顶尖的青少年读物公司‘晨光文化’,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听说他们的总裁张文远是个老狐狸,谈判风格一向强势,咱们这次能顺利达成合作吗?”
刘涵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却充满自信:“强势?那也得看对谁。晨光文化虽然在青少年读物市场有优势,但他们的纸媒业务早就进入瓶颈期。现在是他们需要我们,而不是我们需要他们。”
林薇点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刘涵的从容让她安心了不少。她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方案,又忍不住问道:“刘老师,您真的打算提出成立新公司的想法吗?这种级别的合作,万一他们不同意……”
刘涵目光微微一沉,语气中多了一分笃定:“他们会同意的。晨光文化想要突破现有的困局,必须借助我们的资源和技术。而我们,也需要他们的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这是双赢的局面,他们没理由拒绝。”
车子缓缓停在一栋气派的大厦前,门口的旋转玻璃门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刘涵下车,整理了一下西装,目光沉稳地看向前方。林薇紧跟在他身后,手里抱着文件,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两人刚走进大厅,就有一位身穿职业装的年轻女性迎了上来,微笑着说道:“刘总,张总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请跟我来。”
刘涵点点头,语气平静:“麻烦带路。”
会议室内,张文远正坐在主位上,身旁还坐着几位晨光文化的高层。他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他看到刘涵走进来,立刻站起身,脸上挂着一抹得体的笑容:“刘总,久仰大名,今天终于有机会见到您了。”
刘涵微微一笑,伸出手与张文远握了握,语气中带着一丝礼貌:“张总过奖了,您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贯耳。今天能和晨光文化谈合作,是我们的荣幸。”
张文远笑了笑,示意刘涵坐下:“刘总谦虚了。请坐吧,咱们开门见山,说说这次合作的具体内容。”
刘涵坐下后,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随即开口:“张总,晨光文化在青少年读物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我想您也清楚,纸媒市场的现状并不乐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运营模式,恐怕很难有大的突破。”
张文远微微眯了眯眼,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刘总的意思是?”
刘涵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语气中多了一分笃定:“所以,我提议,我们共同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番茄周刊’。这家公司将整合晨光文化的内容资源和我们番茄的技术优势,专注于青少年读物的数字化和纸媒刊物的市场拓展,主要面向各级学校开展业务。”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几秒钟,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涵身上。张文远的表情微微变化,显然没想到刘涵会提出这么大胆的合作方案。
“成立新公司?”张文远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刘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晨光文化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摆在那里,您觉得我们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刘涵目光如炬,语气低沉而有力:“张总,您应该很清楚,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并不能解决当前的困局。晨光文化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而我们番茄,正好可以提供这个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张文远,继续说道:“成立新公司并不是要削弱晨光文化的品牌,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打造一个全新的行业标杆。张总,您是个聪明人,应该能看出这背后的潜力。”
张文远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看向身旁的一位高层,低声问道:“你怎么看?”
那位高层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刘总的提议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确保双方的利益能够最大化。”
刘涵闻言,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这一点您大可放心。新公司成立后,我们可以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同时在管理层中设立双重决策机制,确保双方的利益和话语权。”
张文远的眉头微微舒展,显然对这个提议有些心动。他沉思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刘总,您果然是个有魄力的人。好,这次我就赌一把,相信您的眼光。”
刘涵微微一笑,伸出手与张文远握了握:“张总,您不会后悔这个决定的。”
会议结束后,刘涵和林薇走出大厦,阳光洒在两人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微凉。林薇看着刘涵,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刘老师,您真的太厉害了!这么难谈的合作,您居然一上午就搞定了!”
刘涵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林薇,通知团队,准备启动‘番茄周刊’的筹备工作。”
林薇点点头,目光中满是崇拜:“好的,刘老师。”
新番茄成立后,舆论彻底炸了。
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直接掀起了一场“番茄风暴”。
有人在帖子里一本正经地分析:“番茄这是要搞事情啊,感觉要重新定义青少年读物市场了!”
也有人发出质疑:“这操作看着挺猛,但能不能真的翻盘还不好说,毕竟纸媒这块已经是夕阳产业了。”
当然,更多的是吃瓜群众在围观:“不管咋样,刘涵这波操作属实是‘天秀’,不愧是咱们的‘番茄之光’!”
还有人直接调侃:“番茄都成立新公司了,我是不是该考虑把家里那堆过期的杂志卖给他们,顺便蹭个热度?”
与此同时,晨光文化的总裁张文远也成了热议对象。
有人戏称:“张总这次是被刘涵忽悠了吧?感觉像是被迫营业。”
但也有粉丝力挺:“张总这是高瞻远瞩,跟刘涵联手,妥妥的双厨狂喜!”
而在番茄总部,刘涵看着网上的讨论,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林薇抱着文件走进办公室,表情有些复杂:“刘老师,网上的声音有点两极分化啊,有人挺咱们,也有人唱衰。”
刘涵抬头瞥了她一眼,语气淡定得像在说天气:“唱衰的声音,说明他们还没看清局势。”
林薇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您这心态,真是稳得一批。要是换别人,估计早就被喷得怀疑人生了。”
刘涵笑了笑,语气中透着一丝调侃:“骂得越狠,说明他们越关注。咱们的目标,不就是引爆话题嘛?”
林薇无语扶额:“行吧,您是大佬,您说了算。”
她放下文件,凑近刘涵,小声问:“不过刘老师,您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这次可是把咱们的资源都压上去了。”
刘涵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风险和机会,从来都是并存的。再说了——”
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抹坏笑:“如果不冒点险,怎么让人记住‘番茄’这个名字?”
林薇看着他那张自信满满的脸,心里突然有点发烫。
她低头整理文件,试图掩饰自己的心虚:“刘老师,您这凡尔赛发言,我服了。”
刘涵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怎么,听不下去了?”
林薇抬头瞪了他一眼,嘴硬道:“才没有!我只是觉得,您这自信,简直能开大招了。”
刘涵笑了笑,语气轻描淡写:“自信这种东西,得靠实力支撑。”
林薇无语:“好吧,您赢了。”
刘涵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边放着刚刚印刷完成的《番茄周刊》创刊号。封面上,鲜艳的红色番茄图案搭配简洁的标题,显得格外醒目。林薇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几份数据报告,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刘老师,这一期的内容已经上线,短短两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了五十万。”她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激动,“而且,评论区的反馈也非常好,大家对‘青少年优秀读物’的主题特别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家长留言说,这样的刊物终于填补了市场空白。”
刘涵翻开杂志,指尖轻轻划过光滑的纸页,目光落在其中一篇文章上。那是一篇由大赛获奖者创作的短篇小说,文字清新,情感真挚,正是他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内容。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刘涵合上杂志,抬头看向林薇,目光深邃而笃定,“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阅读量只是第一步,我们要让‘番茄周刊’成为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标杆,让它真正走进每一个家庭。”
林薇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刘老师,您的目标总是这么远大。不过,您放心,团队已经在策划下一期的内容了,主题是‘成长与梦想’,相信会比这一期更受欢迎。”
刘涵微微一笑,语气中多了一丝轻松,“内容是核心,但推广也不能落下。联系各大教育机构和学校,争取把‘番茄周刊’作为推荐读物。同时,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一些互动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或者创作比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林薇立刻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下他的指示,“好的,我马上安排下去。另外,晨光文化那边也在积极配合,他们的市场渠道已经开始铺设,预计下周就能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很好。”刘涵点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满意,“林薇,这次合作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番茄周刊’打造成一个平台,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个能连接青少年、家长和教育者的桥梁。”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助理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刘总,您要的实时数据已经出来了,‘番茄周刊’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飙升,已经冲上热搜榜前十了!”
林薇眼睛一亮,连忙接过平板查看,屏幕上显示着各类热搜词条——“番茄周刊”“青少年读物”“成长与梦想”。点开其中一个话题,评论区里满是读者的热烈讨论。
“这杂志太棒了!终于有适合孩子看的优质内容了!”
“每篇文章都很有深度,孩子看了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希望这种刊物能坚持下去,给孩子们更多正能量的引导!”
刘涵看着屏幕上的评论,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城市的繁华景象,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林薇,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番茄周刊’不仅仅是一本刊物,它正在改变整个行业。”
林薇站在他身后,目光追随着他的视线,眼中满是崇拜和期待,“刘老师,您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番茄周刊’一定会成为行业的奇迹。”
刘涵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她,语气低沉而坚定,“奇迹不是等来的,是做出来的。接下来,我们还有更大的挑战要面对。”
林薇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刘老师。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窗外的阳光愈发明亮,照耀在刘涵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而在他的背后,一场关于青少年教育和阅读习惯的革命,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