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赶海:赚钱娶美女,人生赢家! > 第113章 海蜇爆网

赶海:赚钱娶美女,人生赢家! 第113章 海蜇爆网

    我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居然有三格信号,也就是说在这里手机就能打回家。

    我试着拨了老爸的电话,果然一打就通。

    “喂?”

    电话那头传来老爸熟悉的声音。

    “海生,你们已经下网了吧。”

    我告诉他已经下完网了。

    就是想试试手机能不能打得通。

    这样也会方便以后联系。

    跟老爸聊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只是告诉他等中午吊包时再和他联系。

    随后又给李晓燕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有事可以打自己的电话。

    王叔他们对于流水的计算相当的准,快到10点时,他让王明远别看电视了,赶紧去做饭。

    说是吃完饭11点半正好可以吊包。

    我一听也是来了精神头。

    头一次跟船捕捞海蜇,也很想看看倒底是怎么个光景。

    三个船长在对讲机里唠着嗑,拉着家常。

    我躺在床铺里眯了一会。

    床铺里面有一排小橱柜,可以放衣服和物品,非常方便,这比的床铺可宽敞舒服多了。

    船上有220V的电,到了冬天可以用电褥子,非常方便。

    11点钟王明远喊了一嗓子:“吃饭了!”

    立时所有人都拍拍屁股起身去一层吃饭。

    一层有单独的小餐间,属实是方便。

    头一次在这种环境下吃饭,感觉既新奇又舒心,有种在家的感觉。

    一边吃饭一边透过圆形的窗玻璃看着远处的大海,还颇有些诗情画意。

    这窗玻璃也不是普通的玻璃,它的直径30厘米,厚度两厘米,带有一点绿色。

    大家说说笑笑间就吃完了饭。

    船长上大家准备一下。

    捕捞海蜇需要穿一体雨裤,戴上到肩位置的皮手套。

    最好再戴个遮阳帽。

    大夏天的,中午太阳很毒。

    不过好在今天多少有一点小海风吹着。

    看到他们都穿戴完毕站在了甲板上。

    船长下令解开带头。

    李明亮将一个浮漂拴在带头上,随即扔进了海里。

    王叔调转船头朝着网筒的浮漂驶去。

    我看到号和大鹏的517号船也都发动了机器,航行中拖着一股青烟。

    几十秒后船缓缓驶近了浮漂,李明亮拿着长钩,一下就勾到了浮漂底下的绑绳。

    立时有两人上前帮着往船上拖。

    浮漂拿到船上便被解了下来,放在不碍事的地方。

    李明亮将绳子绕在驾驶室侧面的起网机上开始收绳。

    我站在驾驶室探出身子看得特别清楚。

    整个网筒随着绳子被绞到了水面之上。

    那景象我至今难忘!

    简直太壮观了!

    红蓝白绿相间的海蜇整整灌满了一网筒,眼里所见全是海蜇。

    网筒起水的部分有近三四十米长,整个筒子都是满的。

    粗略估计至少百十吨。

    船上的小工们见此也是比较兴奋,没想到头一次就很顺利,直接来了个爆网。

    在距离网筒底部25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根绳子。

    拉紧这根绳呢,就能将绳子所处位置的网筒锁住。

    李明亮将这根绳子拉紧锁住网筒后,又将绳子直接缠在了船前头靠近甲板处的小柱子上,用力收紧打好。

    有谁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

    随后周叔开始操控吊机,将大臂伸到了船舷外。

    李明亮操纵着起网机开始往上收包绳,王明远站在船舷边上指挥,他一边喊一边不时打着手势 。

    周叔慢慢将钩子放下,王明远将钩子挂在网筒的专用钢环上。

    随后他朝周叔做了个oK的手势后,周叔开始操纵起重机上升。

    同时李明亮将手中的绳子慢慢松掉。

    由于船比较大,所以整个吊包也做的比较大一些。

    这第一包由于太满,王叔让周叔慢一点起。

    即便是船大,也被这一包的重量带的侧偏了一些,倾斜角度应该不超过十度。

    一方面因为网包前面也都是海蜇,网筒的重量都压在船上。

    另一方面因为船是空载,等到第一包和第二包吊完后,网筒里面便会松散一些,船上也有了压载,船身倾斜幅度就会小很多。

    随着网包缓缓落到甲板上,船身也正了起来。

    水从网包底部哗哗的流着,顺着甲板又流回了大海。

    网包底部有一根抽绳,此时船包上了船后,立时有人上前将这根抽包绳递给了李明亮。

    李明亮接过绳子打开起网机开始抽绳。

    只闻哗啦......哗啦......之声不绝于耳......

    包底的海蜇随着包口的打开缓慢淌了出来,随后越来越快,纷纷洒落在甲板上。

    这一包足有四五吨重。但是分散开后却填不满十分之一的甲板。

    足见这船的甲板有多么宽大。

    若是换成号,这一包就得占甲板一多半了。

    王明远走过去将包底重新用绳子封好,随后指挥周叔将包子重新放回海中。

    在流水的作用下,网筒里的海蜇重新流向了包底。

    于是大伙重复刚才的动作,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将筒里的海蜇全部搞到了船上。

    在这个过程中,船上的其他人也没闲着。

    他们将手伸到海蜇伞下,将蜇头整个掐掉只留伞盖。

    至于蜇头则直接打开船舷边的小侧门流入海中。

    沙蜇头不值钱,说实在的不够成本钱,所以直接扔掉。

    我抽空打了个电话给老爸,报告当前的情况。

    老爸听到一切都很顺利,也是非常高兴。

    嘱咐我说:“海生,一定不要急,慢一点最好,先让船员们熟悉一下操作。”

    “风浪天作业的话更要让他们注意安全。”

    “知道了,老爸。”

    我和他聊了不到五分钟便挂了电话。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第二张网的网筒处。

    跟之前一样。

    收绳......

    吊包......

    又是连着忙活了两个小时。

    王叔说可以了,流水已经变向先不搞了,等再过六个小时后继续。

    于是我们的船重新来到大锚处,用钩子勾起了浮漂,重新将带头挂在小柱子上。

    “亮哥,先别急着下舱,搞点海蜇里子尝尝鲜啊。”

    我冲着正在甲板上忙活的李明亮喊了一声。

    李明亮抬头看了我一眼,便跟正在干活的船员们说:“老板要吃海蜇里子,挑大个的海蜇扒,小的太嫩不好扒。”

    听到他的话,立时有人去挑大个的海蜇。

    将海蜇皮翻过来,露出柔软的部位。

    摘下手套,将手慢慢伸进去,不多时一层像膜一样的东西就被扒了下来。

    王明远早已去厨房拿了个大盆过来。

    四个人只不过扒了十几个大海蜇皮,就已经上半盆,足有十斤了。

    “差不多够吃了!”

    我对王明远说。

    很快甲板上的海蜇就被下到了舱里。

    我看到李明亮在海蜇下舱时往里倒了不少的盐和矾。

    听王叔说矾主要是为了保水,若是不加矾的话,等到过几天回家,海蜇皮就成纸一样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