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赚钱娶美女,人生赢家! 第120章 码头卸货引围观
热门推荐:
结婚当天,顾总落跑后追妻火葬场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仙缘寻仙
八岁开始模拟的我觉醒重瞳
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
七零,最野军官被外科大佬拿捏了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聚宝仙盆
在海上好不容易挨过了三天,随着最后一张钉网被收到船上,船鸣笛回港。
就像来时一样。
我们的两艘船依然航行在前面。
大鹏的船紧随其后。
这么大的船如果在开海的时候,回去找泊位停靠都是麻烦。
但现在家里有两条船占据泊位那就省事多了。
船刚拐进码头,我一眼就看到南岸号旁边停了两辆吊车以及四辆自卸车。
在北岸也停了一辆吊车和两辆自卸车。
应该是大鹏他爸找的吧。
码头上站了不少人。
当船缓缓驶近后,我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老爸和李晓燕自是不必说。
张春也早已在这等着了。
还有堂哥也来到了码头,新婚燕尔的上次我没让他跟船出海。
还有码头管理处的李叔领着手下几个人。
还有几个看着有些眼熟,像是船老板。
剩下的就是些钓鱼的吃瓜群众了。
船刚停好,吊车就开始找位置支撑。
这时又有两辆车开了过来,我一瞅不是别人。
一辆车上下来的是表弟和姨父,另一辆车下来的则是吴天。
我朝他们打了声招呼。
姨父笑着说:“海生,发财了啊,这是满载了吧!”
我哈哈一笑:“姨父,一会拿点海蜇里子回去吃。”
姨父点点头,随即便和我爸一起进了驾驶室。
我来到岸上,李晓燕骑着新买的豪爵125踏板,身上还背了个包。
身穿一件厂里的工作服,带着个太阳帽,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见我过来,她朝我微微一笑。
“怎么样?还适应这种生活吧。”我问她。
“车子也不错。”
李晓燕笑着说:“我也不懂车子,是爸帮忙选的。”
老爸他也不懂车啊,不过这牌子质量也还行应该能骑得住。
张春过来说道:“海生,你这出海一趟得五六天吧。”
我朝他点点头说:“正好六天。”
“先卸货吧。”我对他说道。
“卸完海蜇里子,还要卸海蜇,估计得忙活一上午了。”
李明亮领着人麻利的搬上来十几个泡沫箱。
“远洋,找个袋子装些海蜇里子回家吃,”
“还有吴迪,你也找袋子装点回去吃。”
我扭头对他俩说道。
俩人也不客气,各自找袋子去了。
一回头看到了李叔,于是笑着跟他打了个招呼。
“李叔,吃海蜇里子吧!别的咱可没有。”
李叔朝我一笑,摆了摆手,说:“前几天吃过了,你爸给了我不少。”
我点点头,说:“李叔什么时候想吃?欢迎随时来拿。”
“你小子嘴真甜。”李叔笑着说。
“老李,没事上来喝茶吧,参观一下咱的新船。”
老爸从窗户探出头来说道。
这次李叔倒是没有推辞。
他朝身边的几人摆摆手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老杜这里喝会茶。”
李晓燕正在记账,刚刚过完秤。
我瞅了一眼账本,问她一共多少斤。
“两艘船一共1275斤。”李晓燕朝我笑着说道。
看起来她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随后又拍了拍她的包给我看。
我看到她背的包鼓鼓囊囊。
我说你这包小点了,钱一多还装不下。
“春哥刚把昨天的钱结了,4万多块呢。”
“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把借银行的钱还上啦。”
她眉飞色舞的对我说。
借银行的钱?我有些纳闷。
这才想起那天骗她说卡里的两百万是银行贷款。
看来这个傻瓜也没有问过我爸和我妈,一直以为就是银行借的。
我忙安慰她说:“哎呀,你也别太有压力了,省的吃饭不香,睡觉失眠啥的。”
“咱挣钱的大头在后面呢,这点钱算什么?”
“就这两船海蜇皮能卖多少钱到时你就知道了。”
李晓燕对此一无所知,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我知道啊!
这可是攒了六天的货,也可以说是一种压缩。
水分已经基本除去了,出秤率绝对高,现在这种程度估计4到5斤就能出一斤皮了。
两艘船至少能出80万斤皮。
按照当前的价格两块七到三块一斤来算,毛利都在两百万以上了。
就算去掉成本至少也得挣一百六七十万。
当然这只是我的预估,实际数量要到装完箱才知道。
随着一包包的货被从船舱里吊出来。
第一车海蜇已经驶出了码头。
“我不跟你聊了,我要去厂子里看着了。”
“雇了好多人呢,你一会也去看看吧!”
李晓燕对我说道。
我朝她点点头说:“你先去吧,一会没事了我就过去。”
码头上钓鱼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一边议论一边对着海蜇指指划划。
看样子都很稀奇怎么会有这么多海蜇。
趁着闲暇的时候,我给两个吊车师傅各递了一包烟。
希望他们能加快点速度。
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吊车是按照时间收费的!
只怪我当时也不懂。
表弟和吴天把海蛰里子放到车上,回头过来和我说话。
“哥,外面海蜇多吧,你这基本上满船了。”表弟说道。
我朝他点头说:“外面的海蜇倒是多呢,只是人受不了啊!”
“不可能没日没夜的干啊,又不是机器人。”
“真要那样的话,我估计三天就回来了。”
表弟叹了口气说:“都怪我爸!要是我能做主的话肯定和你一起出去捕捞海蜇了。”
“刚才遇到大鹏,看到他笑的嘴都咧到耳根后面去了,这分明就是挣钱啦。”
我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也怕说多了会再次打击到他们。
吴天也摆出一张苦瓜脸,嘴里抱怨着都怪他爹。
我也不能去说明年再跟着捕捞海蜇之类的话。
清水捞银子,谁也不敢保证明年的海蜇还和今年一样多。
而且我敢断定!
那些老板看到我们今年挣钱了。
明年肯定会有大批的船跟风!
毕竟盘子就这么大。
一两个人去捞和一大群人去捞肯定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
什么盘子!
那明明是大海!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海蜇并不是满海都有。
最初只会大量出现在固定的一片水域。
一般在2到3个大海区。
其他海区也有,但是零零散散,相对来说肯定会少一些。
而且捕捞海蜇并不是只有我们这个地区的船。
其他市区的船都在捕捞。
一张钉网基本就要占据直径半海里的范围。
像专业捕捞海蜇的那些船,一艘船带两到三张网的有很多。
而且船的数量庞大。
木壳船和钢壳船相比一点优势都没有,带的网既小又少。
就算明年出海捕捞海蜇表弟家也肯定是用木壳船而不会用钢壳。
因为姨夫首先就比较抗拒使用钢壳船捕捞海蜇,而且他的钢壳船还是新船,除非表弟能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这也不是我能操心的。
我现在大脑中就能脑补出明年码头捕捞海蜇的场景。
可能船一靠码头就能看到一辆辆的大吊车竖着吊杆……
我看到那几个老板站在我的船边不远处指指点点了一会。
我也没有上去打招呼,就当没看到,反正跟我又不熟。
就像来时一样。
我们的两艘船依然航行在前面。
大鹏的船紧随其后。
这么大的船如果在开海的时候,回去找泊位停靠都是麻烦。
但现在家里有两条船占据泊位那就省事多了。
船刚拐进码头,我一眼就看到南岸号旁边停了两辆吊车以及四辆自卸车。
在北岸也停了一辆吊车和两辆自卸车。
应该是大鹏他爸找的吧。
码头上站了不少人。
当船缓缓驶近后,我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老爸和李晓燕自是不必说。
张春也早已在这等着了。
还有堂哥也来到了码头,新婚燕尔的上次我没让他跟船出海。
还有码头管理处的李叔领着手下几个人。
还有几个看着有些眼熟,像是船老板。
剩下的就是些钓鱼的吃瓜群众了。
船刚停好,吊车就开始找位置支撑。
这时又有两辆车开了过来,我一瞅不是别人。
一辆车上下来的是表弟和姨父,另一辆车下来的则是吴天。
我朝他们打了声招呼。
姨父笑着说:“海生,发财了啊,这是满载了吧!”
我哈哈一笑:“姨父,一会拿点海蜇里子回去吃。”
姨父点点头,随即便和我爸一起进了驾驶室。
我来到岸上,李晓燕骑着新买的豪爵125踏板,身上还背了个包。
身穿一件厂里的工作服,带着个太阳帽,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见我过来,她朝我微微一笑。
“怎么样?还适应这种生活吧。”我问她。
“车子也不错。”
李晓燕笑着说:“我也不懂车子,是爸帮忙选的。”
老爸他也不懂车啊,不过这牌子质量也还行应该能骑得住。
张春过来说道:“海生,你这出海一趟得五六天吧。”
我朝他点点头说:“正好六天。”
“先卸货吧。”我对他说道。
“卸完海蜇里子,还要卸海蜇,估计得忙活一上午了。”
李明亮领着人麻利的搬上来十几个泡沫箱。
“远洋,找个袋子装些海蜇里子回家吃,”
“还有吴迪,你也找袋子装点回去吃。”
我扭头对他俩说道。
俩人也不客气,各自找袋子去了。
一回头看到了李叔,于是笑着跟他打了个招呼。
“李叔,吃海蜇里子吧!别的咱可没有。”
李叔朝我一笑,摆了摆手,说:“前几天吃过了,你爸给了我不少。”
我点点头,说:“李叔什么时候想吃?欢迎随时来拿。”
“你小子嘴真甜。”李叔笑着说。
“老李,没事上来喝茶吧,参观一下咱的新船。”
老爸从窗户探出头来说道。
这次李叔倒是没有推辞。
他朝身边的几人摆摆手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老杜这里喝会茶。”
李晓燕正在记账,刚刚过完秤。
我瞅了一眼账本,问她一共多少斤。
“两艘船一共1275斤。”李晓燕朝我笑着说道。
看起来她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随后又拍了拍她的包给我看。
我看到她背的包鼓鼓囊囊。
我说你这包小点了,钱一多还装不下。
“春哥刚把昨天的钱结了,4万多块呢。”
“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把借银行的钱还上啦。”
她眉飞色舞的对我说。
借银行的钱?我有些纳闷。
这才想起那天骗她说卡里的两百万是银行贷款。
看来这个傻瓜也没有问过我爸和我妈,一直以为就是银行借的。
我忙安慰她说:“哎呀,你也别太有压力了,省的吃饭不香,睡觉失眠啥的。”
“咱挣钱的大头在后面呢,这点钱算什么?”
“就这两船海蜇皮能卖多少钱到时你就知道了。”
李晓燕对此一无所知,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我知道啊!
这可是攒了六天的货,也可以说是一种压缩。
水分已经基本除去了,出秤率绝对高,现在这种程度估计4到5斤就能出一斤皮了。
两艘船至少能出80万斤皮。
按照当前的价格两块七到三块一斤来算,毛利都在两百万以上了。
就算去掉成本至少也得挣一百六七十万。
当然这只是我的预估,实际数量要到装完箱才知道。
随着一包包的货被从船舱里吊出来。
第一车海蜇已经驶出了码头。
“我不跟你聊了,我要去厂子里看着了。”
“雇了好多人呢,你一会也去看看吧!”
李晓燕对我说道。
我朝她点点头说:“你先去吧,一会没事了我就过去。”
码头上钓鱼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一边议论一边对着海蜇指指划划。
看样子都很稀奇怎么会有这么多海蜇。
趁着闲暇的时候,我给两个吊车师傅各递了一包烟。
希望他们能加快点速度。
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吊车是按照时间收费的!
只怪我当时也不懂。
表弟和吴天把海蛰里子放到车上,回头过来和我说话。
“哥,外面海蜇多吧,你这基本上满船了。”表弟说道。
我朝他点头说:“外面的海蜇倒是多呢,只是人受不了啊!”
“不可能没日没夜的干啊,又不是机器人。”
“真要那样的话,我估计三天就回来了。”
表弟叹了口气说:“都怪我爸!要是我能做主的话肯定和你一起出去捕捞海蜇了。”
“刚才遇到大鹏,看到他笑的嘴都咧到耳根后面去了,这分明就是挣钱啦。”
我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也怕说多了会再次打击到他们。
吴天也摆出一张苦瓜脸,嘴里抱怨着都怪他爹。
我也不能去说明年再跟着捕捞海蜇之类的话。
清水捞银子,谁也不敢保证明年的海蜇还和今年一样多。
而且我敢断定!
那些老板看到我们今年挣钱了。
明年肯定会有大批的船跟风!
毕竟盘子就这么大。
一两个人去捞和一大群人去捞肯定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
什么盘子!
那明明是大海!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海蜇并不是满海都有。
最初只会大量出现在固定的一片水域。
一般在2到3个大海区。
其他海区也有,但是零零散散,相对来说肯定会少一些。
而且捕捞海蜇并不是只有我们这个地区的船。
其他市区的船都在捕捞。
一张钉网基本就要占据直径半海里的范围。
像专业捕捞海蜇的那些船,一艘船带两到三张网的有很多。
而且船的数量庞大。
木壳船和钢壳船相比一点优势都没有,带的网既小又少。
就算明年出海捕捞海蜇表弟家也肯定是用木壳船而不会用钢壳。
因为姨夫首先就比较抗拒使用钢壳船捕捞海蜇,而且他的钢壳船还是新船,除非表弟能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这也不是我能操心的。
我现在大脑中就能脑补出明年码头捕捞海蜇的场景。
可能船一靠码头就能看到一辆辆的大吊车竖着吊杆……
我看到那几个老板站在我的船边不远处指指点点了一会。
我也没有上去打招呼,就当没看到,反正跟我又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