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重生52,我绝境逢生 > 第127章 暂住

四合院:重生52,我绝境逢生 第127章 暂住

    结果,自己的女儿偏偏做了本末倒置的选择:放弃了一位能干的罗建国,非要跟一个破落家族订婚,退了这门好亲事。

    “啪!”

    秦有田怒火中烧,一掌掴到了秦淮茹脸上。

    她捂住脸颊,委屈地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啊?”

    “不是你短视,错过了这么优秀的金龟婿,我怎么会丢这么大的脸?”

    秦淮茹觉得无比冤屈,凭什么一切都怪自己?但是谁知道罗建国会变得如此成功呢?

    贾东旭在一旁也是气愤不已,秦有田这一掌,好像扇在他自己脸上一样难熬。

    忽然传来消息:“老大,老二,你家女婿带着新娘子回来了!”

    沈英和沈青闻声快步出门,就看到罗建国携着沈幼甜和沈欣欣从一辆崭新的吉普车上下来。

    沈青惊喜问道:“欣欣,是你吗?”

    “爸爸妈妈,我和姐夫特意回来看望你们。”

    沈欣欣恭敬回答。

    面对有些拘谨而向前致意的罗建国,沈父沈母感到有点局促不安,“甜甜,你是... 领导?”

    罗建国谦虚回应说:“大伯,还叫我建国就行。

    带了一些粮食给你们家里。

    咱们先把东西搬到屋里。”

    于是众人纷纷帮忙搬起那些满满的粮草、白面、咸鱼还有肉。

    村里的人们目瞪口呆,感叹罗建国果真闯出一番天地,不仅给岳父母家带来丰富的馈赠,也证明了曾经的他被秦家误叛。

    秦淮茹看着沈家满面春风的样子,再瞧见眼前那堆高高如山的礼品,眼睛不禁红了起来——这些荣耀与富足原本都该是她的才对。

    最初确实是她先与罗建国定下婚约,然而如今一切却被沈幼甜夺走了。

    这一刻,她是多么后悔。

    沈英与沈青见状心里直犯嘀咕:“这礼物实在太珍贵,欣欣城里的生活已经不用愁了吧?还是让建国把东西带回城比较好。”

    但沈欣欣坚持道:“爸、妈,收下这些吧。

    现在姐姐为我安排了城里工作的岗位,每月都有稳定供应粮。”

    此言一出,村人更是大吃一惊:“欣欣已经在城里站稳脚跟,并且领到公家粮了!”

    沈欣欣傲娇地说道,自己现在和姐姐都在工厂上班,工作是丈夫帮忙联系下来的。

    随后,当村民打听薪水多少的时候,她又特别骄傲地补充说:\"我是新手学徒,月入十八块。

    但是姐姐已转正了,可以拿到每月二十五块钱。”

    这一消息仿佛晴天霹雳传遍村子,大家都明白,沈家终于出了两个城里的正式员工。

    “哎哟,姐妹俩每个月就赚四十多块钱,我家一整年都见不到四十块钱。”

    在1957年的时候,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三十六元,口粮不过二百斤左右。

    要是不够吃的,就只能搭配山芋干等杂粮充饥,或者借粮过日子。

    建国初期,最受苦的其实是农民。

    国家百废待兴,广大农民成为了国家的根基,他们靠勤劳的双手,省吃俭用支撑着国家的发展。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农民们为了支持前线战士,昼夜劳作,连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要将收获的粮食上交。

    可以说,没有那一代农民的付出和牺牲,就没有后来的国家繁荣昌盛。

    因此,当沈欣欣和沈幼甜每月挣的钱等于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时,村民怎能不羡慕呢?一时间,沈欣欣和沈幼甜成了秦家村众人纷纷讨好的对象。

    秦淮茹站在人群中目睹这一幕,心中满是懊悔,如果她当初没悔婚,真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会有多么风光。

    众人渐渐散去后,罗建国被沈英和沈青邀请到家中,女眷们则忙着做饭款待新亲家。

    虽然沈幼甜的父母不在,但这里是她的娘家无疑。

    沈青对罗建国说道:“建国,上次幸好你带走了欣欣。

    你和欣欣走后的第三天,秦家那傻子就在家中神秘地死了。

    秦家人想来 。”

    但当时欣欣不在家,他们都还在田里干活,秦家人拿不出证据,所以也只好罢手。

    罗建国对此并未感到意外,毕竟傻子就是被她除掉的。

    在厨房帮忙忙碌的沈幼甜听到沈欣欣的母亲王秀英感激地说:“甜甜,建国对咱们家的大恩大德真是没法说。”

    这是一笔救命之恩,不知我们怎么报答才好?”

    沈幼甜连忙表示:“二伯母,咱们都是自家人,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话。”

    但这话不行,恩情可以不提要报答,但是作为受恩人,不能不知道回报。”

    知恩图报,这才是做人的道理啊!”

    沈幼甜眨眨眼道:“说到报答,二伯母您想过欣欣的婚事吗?”

    王秀英迟疑了一下,说:“如今欣欣在城里工作,我们也不太清楚她的状况。

    不如甜甜,你来给她出个主意?”

    沈幼甜在王秀英耳边低语了几句,后者眼神闪过一丝疼惜。

    可是,如果没有罗建国,沈欣欣恐怕就会嫁给了那个傻子,并且遭受更大的不幸。

    相比之下,如今跟随沈幼甜和罗建国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甜甜,你不介意吗?把自己男人让出去?”

    王秀英疑惑问道。

    沈幼甜摇摇头:“既然我说出来,自然是真的不介意,只是要跟你们说一声,你们同意,我回去就安排好了。

    您放心,建国会好好善待欣欣的。”

    王秀英看着女儿,心疼中又充满顾虑:女儿这样随人而去,将来可怎么生活呢?但她明白,沈幼甜说得有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建国才能保护沈欣欣了。

    “好,甜甜,我就把欣欣交给你们和建国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待她。”

    一边做事一边找机会,王秀英把沈青叫到一边说了此事。

    想到当前情况,沈青最终点点头:“好吧,老伴,我同意。”

    在一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为了家人的生存,他不得不这样做。

    沈幼甜没有告诉沈青和王秀英,罗建国其实是位修仙者,而沈欣欣能服侍罗建国,这可是沈欣欣和沈家的大好运。

    然而,时间会证明一切,她相信终有一天,二伯和二娘会对今天的决定感到欣慰。

    罗建国还不知道,陪妻子回娘家这一趟,已经让他的“小媳妇”

    安顿好了。

    此时,他正和沈家的大伯与二伯一起饮酒言欢。

    临别时,沈青红着眼眶,把沈欣欣的手放在罗建国手中说:“建国,我将欣欣托付给你,拜托你好好待她!”

    沈青的大儿子接着说:“姐夫,如果你对我姐姐不好,哪怕搭上性命,我也会为姐姐 !”

    见状有些不寻常,最后还是王秀英出面打圆场:“时候不早了,你们也该回家了,天黑了,路上不方便。”

    一家人分别道别后,罗建国开着吉普车回到四九城,先把车送给公安局的冯鹏,然后才回到四合院。

    谁料刚进院子,三大爷就满脸堆笑地走过来,“建国啊,我跟你讲点事儿。

    我想说今后一定会坚定支持你在院子里的领导地位。”

    罗建国有点莫名其妙:“三大爷,有什么话您直接说吧,不用这么拐弯抹角。”

    三大爷继续说着:“我是想找你帮个小忙,帮忙维护一下我家在院子的形象。

    你要帮我树立好形象的话,那首先我就要整顿好自家的纪律!

    我那大儿媳自从嫁给我老大以后,就不听话了。

    生活费不交,还吵着要分家,这可真是不像话!”

    罗建国耐着性子听了一会,最终还是云里雾里的,“三大爷,这些家事,你自己或找院里原先的大爷们处理吧,我就不再插手了。”

    “不是的,建国啊,只要你帮我这个忙,我肯定会心怀感激的……噢不,这月家里的芝麻酱都省下来了,等下我把我家那个粮本送去您那里,您可以拿去领。”

    罗建国不胜其烦,“三大爷,我真的还有事,你自己家里事自己解决吧!”

    阎埠贵无奈地说道,“等您有空帮忙就好了,哎,当心台阶。”

    罗建国进了后院,罗慧珍迎上来问:“是三大爷找你吗?”

    换好衣服坐在椅子上的罗建国答道:“对,他絮絮叨叨说要什么帮他在院子、在家里树形象的那些话,我也没怎么明白,就说让他自己处理吧。”

    罗慧珍笑了笑说:“其实就是因为大嫂刘玉华工资高,希望每个月能多交些生活费。

    可人家刘玉华不同意呢,非要闹着分家不可,在院子里面大吵大闹了半天。

    三大爷担心被刘玉华告到外人,来找你帮他们挡驾呢。”

    罗建国叹气道:“三大爷要是聪明的话,不如现在就同意刘玉华的要求。

    否则以她的性格,恐怕阎埠贵得吃亏更多。”

    正如罗建国所料,没几天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果真证实了他的预料。

    阎埠贵和刘玉华、阎解成之间的争执不断升级,一方要求生活费,另一方则坚决要分家。

    双方互不相让,矛盾愈演愈烈。

    最终,刘玉华愤然带着家中五个哥哥来到阎家,并强行进行了财产分割。

    她不仅搬走了阎埠贵家中不少东西,还占了一间屋子。

    阎埠贵无奈之下,只能让阎解放、阎解旷和阎解娣在他的和三大妈的屋子里搭了上下床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