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浮华半生欢 第三章 继承
热门推荐:
崩铁:能变身的我为所欲为
墨子领域:穿越未知的探险者
传说世界
胡曼特号
重返1989:从山沟沟里攒金开始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顶级缠绵,冷少的娇蛮小白兔
罪夜聆听
南华宫。
今日是世子殿下回国后,上朝敬奉两朝盟约国书的日子,众臣皆翘首以盼。
当他们看见身着一袭锦衣蟒袍的朝服,缓步走上大殿的裴嗣时,都以为自己得了眼疾。
我的乖乖,蟒袍?
依据南阳朝律例,凡是王室宗族子弟,成年封王后皆可着蟒衣,至于衣服上的蟒数以及爪数则又是另外的规制。
一旦违制,轻则流放,重则赐死。
早些年,有一位老王爷的嫡长世子在家中穿上了父亲的蟒袍,最终被王府中的眼线禀告于陛下,便被下旨流放千里。
有道是:东西可以乱吃,话尚且也可以乱说,但唯独有些衣袍,绝对不能胡乱往身上套啊!
话虽如此,但世子殿下既然敢光明正大穿着一袭蟒袍往殿上走,自然是得了旨意的。
此时,心思活络的臣子总算明白,为何上官泠要叛逃了。
永安王裴穆拢共就三个儿子,本来呢,次子裴啸与三子裴盛都是有资格在成年后被封郡王的,但奈何裴啸自幼跟随父亲从军,本就有少将军之名,早年便由永安王出面主动婉拒了国主的册封,而三子裴盛尚未及冠则暂且不论。
但唯独嫡长子裴嗣不同,哪怕行了冠礼后,亦是无法被封郡王,只因他有世子身份掣肘,依律只能等永安王逝后,世袭他的亲王爵位。
也就是说,在其父永安王逝世前,裴嗣本来是无法穿上这一袭蟒袍的,但如今,很显然,陛下另有打算。
陛下对这个侄子真可谓非同一般啊!
正当众臣浮想联翩,感慨万分之际,裴嗣已然下跪于大殿中央,手捧国书,微微低头朗声道:“陛下,臣不负陛下所托,特此敬奉两朝盟约国书回朝,请陛下过目。”
裴稷高坐殿上,抚须一笑,对立于一旁的首领太监贾公公道:“宣旨。”
随即,贾公公上前两步,将手中的明黄卷轴打开,尖声道:“奉天承运,顺承于天,永安王世子裴嗣不负圣恩,亲赴东冥促成两国联盟,数次陷入险地危在旦夕,劳苦功高。故此,今册封裴嗣为奕郡王,并享亲王同礼,钦此。”
郡王爵,却享亲王礼。人活久了,果然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能遇到。
言罢,贾公公缓步走下殿中,先从裴嗣手中接过缔结国书,然后将圣旨递到裴嗣身前。
裴嗣双手接过册封圣旨,躬身谢恩。
裴稷欣慰道:“免礼,起身吧,寡人在你去年离城后,便命人为你在城东昆仑街修筑了一座王府,过两日便可竣工揭匾了。”
“谢陛下隆恩。”裴嗣再次恭声道。
散朝后,朝臣连忙赶着簇拥在裴嗣身旁贺喜,裴嗣一一笑着应下,心中却腹诽无比,那几棵隔壁府上的墙头草是被大风刮过的吗,倒得这么快?
逍遥街。
楚越一骑穿行于街道之中,行人惊而退避。此时,有人喊了一声“七姑娘”,这才让街上行人想起那位离京将近一年的上官楚越。
“七姑娘不是去东冥拜师学艺了吗?怎么突然回城了?”
“你是起太早了还没睡醒呀?上官家出了那么大的事,七姑娘能不回来吗?”说罢,叹息一声。
上官家老祖宗上官烛明,年轻时走南闯北成家立业,为上官家创下“商贾第一家”以来,将近一个甲子的时光,修桥铺路,开仓赈灾,善事何曾少做了,偏偏到最后死于非命,天不假人啊!
临近东城门,楚越勒紧马缰而停,等待故人归来。
约莫一刻钟后,她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正策马扬鞭,朝城门口奔来。待他翻身下马,将户谍交予城门守将验过后,牵马走到楚越身前。
“六哥,我来接你回家。我出门的时候,看见五叔五婶站在门口,等到脖子都长了,走吧。”说罢,她抬手拍了拍上官楚熙的肩膀。
只是不知,谁又能安慰得了谁?
一骑而出,两骑归。
当楚越再次经过逍遥街,方才那位被嘲笑没睡醒的商贩指着她身后那一骑,疑惑道:“这位年轻公子哥又是何方神圣?”
正在他的摊位前挑菜的中年男子仔细瞧了瞧,笑道:“你刚来都城没几年吧?也难怪没见过这位六少爷,他呀七年前只身一人去了东冥,就没回来过。”
“七年前他还只是个孩子吧?果真不愧是上官家的子孙,了不得啊!”
中年男子点头呢喃道:“谁说不是呢?”
城北上官家,八姑娘楚筠正牵着弟弟楚枫的手站在仪门外,当她听见一阵马蹄声愈来愈近,便拉着楚枫直接走到了那条极为宽敞的街道上。
当楚熙远望见那座阔别已久的家,便翻身下马,牵马而行,楚越则跟在他身后三尺之距。
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奈何他上官楚熙双亲健在,他却偏偏孤身一人,在那遥远的异国他乡飘荡了整整七年。
七年前,楚熙离开之时,弟弟楚枫才仅仅三岁,可他小时候便最是喜欢黏在这个哥哥身边,所以楚枫小时候看得最多的,反而是楚熙放在手边的商行账册。
楚枫猛地挣开了楚筠的手,快步奔向楚熙早已蹲下身向他张开的那个怀抱。
楚熙将这个亲弟弟一把抱了起来,一手捏着他那张小脸蛋,温柔笑道:“咱们枫儿真的长大了,哥哥都快要抱不动了。”
从小泡在账本里长大,却立志成为一代大侠的上官楚枫,拍着胸脯豪迈道:“等我跟七姐姐七姐夫学好武功,便轮到枫儿来背哥哥吧。”
站在身后不远处的楚越听罢,哭笑不得。七姐姐还行,可这七姐夫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么快就想将自己这个姐姐泼出去了吗?没良心。
楚熙抱着弟弟走到楚筠身边,抬手给她擦了擦那张早已哭花了的脸庞。
她生来便身子极弱,可谓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可偏偏好胜心作祟,羡慕那个整日跑来跑去的姐姐,便经常让楚熙带自己出院子玩,每次玩累了,都是他背自己回房的。
那个时候,他也才五岁。
见父亲上官涯与母亲站在门前,他蹲下身将楚枫放了下来,随即加快脚步走到双亲跟前,掀起前襟跪地磕头道:“父亲,母亲,孩儿不孝!”
五夫人连忙将儿子扶起,泪眼婆娑道:“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上官涯望着这个多年不见的长子,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点了点头。父亲,总是不擅长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爱,他上官涯更是不例外。
上官氏宗祠。
上官楚越跪于堂中,在氏族长老以及上官氏诸位子孙的共同见证之下。
遵照老祖宗上官烛明遗嘱,从族长上官羲手中,接过了上官氏当家之主的令牌与印章。
自从老祖宗上官烛明创下这份家业,为上官家取得“商贾第一家”的称誉以来。
时隔七十余年,这是上官氏商行的当家之位的,首次易主。
也就是说,从今日起,她上官楚越便不仅仅只是潇洒不羁的七姑娘那般简单了,更是肩负着整个上官氏商行产业的当家小姐。
王府。
永安王裴穆已于昨日启程,返回边境的剑阁将军府邸,而新封为王的昔日世子殿下裴嗣,也即将乔迁新王府。
这座永安王府是愈发冷清了。
故此,兄妹几人今日齐聚裴嗣的扶风院,把酒言欢。
小裴沁极其乖巧地被裴嗣抱着,坐在他的大腿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块红豆椰蓉糯米团。
裴盛看着她嘴角上的椰蓉,连忙抬起手替她轻轻擦去,小裴沁咧嘴一笑。
岁月惹人愁,回想起来,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有多久没有整整齐齐地团聚在一起了。
“自从二哥跟着父王远赴边关,大姐成亲后跟着姐夫也去了剑阁,我们几个总是聚少离多。当年大哥你在外游历四年不归家也就罢了,这回又要搬去新府邸,这座王府算是更加冷清了。”裴盛唉声叹气道。
裴嗣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骂道:“做什么这副模样,诅咒我呢?不就隔着几条街,又不是见不着了。”
说着,他低下头望着裴沁柔声道:“若是小沁儿想大哥了,记得随时可以过来找大哥玩,要是母亲没空的话,就叫三哥背,好不?”
看着小沁儿猛地点头,裴盛有些悲苦,明明小妹出生后两年大哥才回到家中,自己不是跟她更亲?
可偏偏大哥更能俘获小妹的芳心,而自己呢?只能被大哥教唆着她“欺负”,天道不公啊!
这是裴嗣从东冥回京后,兄弟俩第一次相聚,自然少不了美酒。
耐不住小沁儿猛抓他的酒杯讨酒喝,裴嗣终于肯把她放下,由着她满院子疯跑玩耍。
“没想到,西越这盘棋下得这么狠毒。”裴盛嘟囔着嘴轻声道。
说着,他便看到裴嗣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只能微微摇着头,给他重新斟满。
“我也没想到,如今我们南阳王朝的朝堂,竟是比东冥的江湖还要热闹。”裴嗣惨笑一声说道。
朝堂纷争,虽说不比江湖厮杀来得直接可见,但内里的阴谋诡计,足以杀人于无形,一击毙命。
说来,这官位与爵位的意义本就不同。只因官位无法世袭,更别提罔替二字了,但爵位却可以。
一般而言,身负爵位之人是不允许入朝为官,走上仕途的。
但南阳王朝立国以来,便有一个不同于其他王朝的规矩,那便是允许王侯子弟入朝为官。
此外,朝堂之中又分文武两派官僚阵营。君王为了避免臣下势大叛君,往往不会让一家一姓之中,同时涉及文武两派。
可如今,他永安王府显然是文武兼备。
父王与二哥裴啸本就身为一国之将,如今大哥既已封王,势必会入朝堂,但他从未涉及沙场战事。
加之陛下对大哥的罕见重视,断然不会将其置于边境此等危险境地,那便只剩下文臣一途了。
这也算是开了先河的局面,难免不会惹来杀身之祸啊!
毕竟自古以来,传承一事本就注重由嫡传血脉来继承。谁都知道,这个位子,本该由大皇子裴雍来坐的。
可如今,裴嗣这般越俎代庖,哪怕是陛下的意愿,也难免遭人红眼。
看着弟弟满脸的悲戚烦忧,裴嗣猛地锤了锤他的胸口,随即温言笑道:“放心,我裴嗣既然躲过了那么多刀枪棍棒活到了今日,那么我的这条小命,便不是这般好取的了!”
裴盛听罢,挤出了一个笑脸,可他心中却郁闷不堪,继承什么不好,怎么偏偏就是那个位子?
之所以有此番僭越之言,倒也不是说他裴盛也有鸿鹄之志,他只是单纯且自私地想要一家和乐罢了。
可如今整个王朝风雨将至,他竟是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知能否实现了。
今日是世子殿下回国后,上朝敬奉两朝盟约国书的日子,众臣皆翘首以盼。
当他们看见身着一袭锦衣蟒袍的朝服,缓步走上大殿的裴嗣时,都以为自己得了眼疾。
我的乖乖,蟒袍?
依据南阳朝律例,凡是王室宗族子弟,成年封王后皆可着蟒衣,至于衣服上的蟒数以及爪数则又是另外的规制。
一旦违制,轻则流放,重则赐死。
早些年,有一位老王爷的嫡长世子在家中穿上了父亲的蟒袍,最终被王府中的眼线禀告于陛下,便被下旨流放千里。
有道是:东西可以乱吃,话尚且也可以乱说,但唯独有些衣袍,绝对不能胡乱往身上套啊!
话虽如此,但世子殿下既然敢光明正大穿着一袭蟒袍往殿上走,自然是得了旨意的。
此时,心思活络的臣子总算明白,为何上官泠要叛逃了。
永安王裴穆拢共就三个儿子,本来呢,次子裴啸与三子裴盛都是有资格在成年后被封郡王的,但奈何裴啸自幼跟随父亲从军,本就有少将军之名,早年便由永安王出面主动婉拒了国主的册封,而三子裴盛尚未及冠则暂且不论。
但唯独嫡长子裴嗣不同,哪怕行了冠礼后,亦是无法被封郡王,只因他有世子身份掣肘,依律只能等永安王逝后,世袭他的亲王爵位。
也就是说,在其父永安王逝世前,裴嗣本来是无法穿上这一袭蟒袍的,但如今,很显然,陛下另有打算。
陛下对这个侄子真可谓非同一般啊!
正当众臣浮想联翩,感慨万分之际,裴嗣已然下跪于大殿中央,手捧国书,微微低头朗声道:“陛下,臣不负陛下所托,特此敬奉两朝盟约国书回朝,请陛下过目。”
裴稷高坐殿上,抚须一笑,对立于一旁的首领太监贾公公道:“宣旨。”
随即,贾公公上前两步,将手中的明黄卷轴打开,尖声道:“奉天承运,顺承于天,永安王世子裴嗣不负圣恩,亲赴东冥促成两国联盟,数次陷入险地危在旦夕,劳苦功高。故此,今册封裴嗣为奕郡王,并享亲王同礼,钦此。”
郡王爵,却享亲王礼。人活久了,果然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能遇到。
言罢,贾公公缓步走下殿中,先从裴嗣手中接过缔结国书,然后将圣旨递到裴嗣身前。
裴嗣双手接过册封圣旨,躬身谢恩。
裴稷欣慰道:“免礼,起身吧,寡人在你去年离城后,便命人为你在城东昆仑街修筑了一座王府,过两日便可竣工揭匾了。”
“谢陛下隆恩。”裴嗣再次恭声道。
散朝后,朝臣连忙赶着簇拥在裴嗣身旁贺喜,裴嗣一一笑着应下,心中却腹诽无比,那几棵隔壁府上的墙头草是被大风刮过的吗,倒得这么快?
逍遥街。
楚越一骑穿行于街道之中,行人惊而退避。此时,有人喊了一声“七姑娘”,这才让街上行人想起那位离京将近一年的上官楚越。
“七姑娘不是去东冥拜师学艺了吗?怎么突然回城了?”
“你是起太早了还没睡醒呀?上官家出了那么大的事,七姑娘能不回来吗?”说罢,叹息一声。
上官家老祖宗上官烛明,年轻时走南闯北成家立业,为上官家创下“商贾第一家”以来,将近一个甲子的时光,修桥铺路,开仓赈灾,善事何曾少做了,偏偏到最后死于非命,天不假人啊!
临近东城门,楚越勒紧马缰而停,等待故人归来。
约莫一刻钟后,她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正策马扬鞭,朝城门口奔来。待他翻身下马,将户谍交予城门守将验过后,牵马走到楚越身前。
“六哥,我来接你回家。我出门的时候,看见五叔五婶站在门口,等到脖子都长了,走吧。”说罢,她抬手拍了拍上官楚熙的肩膀。
只是不知,谁又能安慰得了谁?
一骑而出,两骑归。
当楚越再次经过逍遥街,方才那位被嘲笑没睡醒的商贩指着她身后那一骑,疑惑道:“这位年轻公子哥又是何方神圣?”
正在他的摊位前挑菜的中年男子仔细瞧了瞧,笑道:“你刚来都城没几年吧?也难怪没见过这位六少爷,他呀七年前只身一人去了东冥,就没回来过。”
“七年前他还只是个孩子吧?果真不愧是上官家的子孙,了不得啊!”
中年男子点头呢喃道:“谁说不是呢?”
城北上官家,八姑娘楚筠正牵着弟弟楚枫的手站在仪门外,当她听见一阵马蹄声愈来愈近,便拉着楚枫直接走到了那条极为宽敞的街道上。
当楚熙远望见那座阔别已久的家,便翻身下马,牵马而行,楚越则跟在他身后三尺之距。
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奈何他上官楚熙双亲健在,他却偏偏孤身一人,在那遥远的异国他乡飘荡了整整七年。
七年前,楚熙离开之时,弟弟楚枫才仅仅三岁,可他小时候便最是喜欢黏在这个哥哥身边,所以楚枫小时候看得最多的,反而是楚熙放在手边的商行账册。
楚枫猛地挣开了楚筠的手,快步奔向楚熙早已蹲下身向他张开的那个怀抱。
楚熙将这个亲弟弟一把抱了起来,一手捏着他那张小脸蛋,温柔笑道:“咱们枫儿真的长大了,哥哥都快要抱不动了。”
从小泡在账本里长大,却立志成为一代大侠的上官楚枫,拍着胸脯豪迈道:“等我跟七姐姐七姐夫学好武功,便轮到枫儿来背哥哥吧。”
站在身后不远处的楚越听罢,哭笑不得。七姐姐还行,可这七姐夫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么快就想将自己这个姐姐泼出去了吗?没良心。
楚熙抱着弟弟走到楚筠身边,抬手给她擦了擦那张早已哭花了的脸庞。
她生来便身子极弱,可谓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可偏偏好胜心作祟,羡慕那个整日跑来跑去的姐姐,便经常让楚熙带自己出院子玩,每次玩累了,都是他背自己回房的。
那个时候,他也才五岁。
见父亲上官涯与母亲站在门前,他蹲下身将楚枫放了下来,随即加快脚步走到双亲跟前,掀起前襟跪地磕头道:“父亲,母亲,孩儿不孝!”
五夫人连忙将儿子扶起,泪眼婆娑道:“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上官涯望着这个多年不见的长子,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点了点头。父亲,总是不擅长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爱,他上官涯更是不例外。
上官氏宗祠。
上官楚越跪于堂中,在氏族长老以及上官氏诸位子孙的共同见证之下。
遵照老祖宗上官烛明遗嘱,从族长上官羲手中,接过了上官氏当家之主的令牌与印章。
自从老祖宗上官烛明创下这份家业,为上官家取得“商贾第一家”的称誉以来。
时隔七十余年,这是上官氏商行的当家之位的,首次易主。
也就是说,从今日起,她上官楚越便不仅仅只是潇洒不羁的七姑娘那般简单了,更是肩负着整个上官氏商行产业的当家小姐。
王府。
永安王裴穆已于昨日启程,返回边境的剑阁将军府邸,而新封为王的昔日世子殿下裴嗣,也即将乔迁新王府。
这座永安王府是愈发冷清了。
故此,兄妹几人今日齐聚裴嗣的扶风院,把酒言欢。
小裴沁极其乖巧地被裴嗣抱着,坐在他的大腿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块红豆椰蓉糯米团。
裴盛看着她嘴角上的椰蓉,连忙抬起手替她轻轻擦去,小裴沁咧嘴一笑。
岁月惹人愁,回想起来,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有多久没有整整齐齐地团聚在一起了。
“自从二哥跟着父王远赴边关,大姐成亲后跟着姐夫也去了剑阁,我们几个总是聚少离多。当年大哥你在外游历四年不归家也就罢了,这回又要搬去新府邸,这座王府算是更加冷清了。”裴盛唉声叹气道。
裴嗣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骂道:“做什么这副模样,诅咒我呢?不就隔着几条街,又不是见不着了。”
说着,他低下头望着裴沁柔声道:“若是小沁儿想大哥了,记得随时可以过来找大哥玩,要是母亲没空的话,就叫三哥背,好不?”
看着小沁儿猛地点头,裴盛有些悲苦,明明小妹出生后两年大哥才回到家中,自己不是跟她更亲?
可偏偏大哥更能俘获小妹的芳心,而自己呢?只能被大哥教唆着她“欺负”,天道不公啊!
这是裴嗣从东冥回京后,兄弟俩第一次相聚,自然少不了美酒。
耐不住小沁儿猛抓他的酒杯讨酒喝,裴嗣终于肯把她放下,由着她满院子疯跑玩耍。
“没想到,西越这盘棋下得这么狠毒。”裴盛嘟囔着嘴轻声道。
说着,他便看到裴嗣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只能微微摇着头,给他重新斟满。
“我也没想到,如今我们南阳王朝的朝堂,竟是比东冥的江湖还要热闹。”裴嗣惨笑一声说道。
朝堂纷争,虽说不比江湖厮杀来得直接可见,但内里的阴谋诡计,足以杀人于无形,一击毙命。
说来,这官位与爵位的意义本就不同。只因官位无法世袭,更别提罔替二字了,但爵位却可以。
一般而言,身负爵位之人是不允许入朝为官,走上仕途的。
但南阳王朝立国以来,便有一个不同于其他王朝的规矩,那便是允许王侯子弟入朝为官。
此外,朝堂之中又分文武两派官僚阵营。君王为了避免臣下势大叛君,往往不会让一家一姓之中,同时涉及文武两派。
可如今,他永安王府显然是文武兼备。
父王与二哥裴啸本就身为一国之将,如今大哥既已封王,势必会入朝堂,但他从未涉及沙场战事。
加之陛下对大哥的罕见重视,断然不会将其置于边境此等危险境地,那便只剩下文臣一途了。
这也算是开了先河的局面,难免不会惹来杀身之祸啊!
毕竟自古以来,传承一事本就注重由嫡传血脉来继承。谁都知道,这个位子,本该由大皇子裴雍来坐的。
可如今,裴嗣这般越俎代庖,哪怕是陛下的意愿,也难免遭人红眼。
看着弟弟满脸的悲戚烦忧,裴嗣猛地锤了锤他的胸口,随即温言笑道:“放心,我裴嗣既然躲过了那么多刀枪棍棒活到了今日,那么我的这条小命,便不是这般好取的了!”
裴盛听罢,挤出了一个笑脸,可他心中却郁闷不堪,继承什么不好,怎么偏偏就是那个位子?
之所以有此番僭越之言,倒也不是说他裴盛也有鸿鹄之志,他只是单纯且自私地想要一家和乐罢了。
可如今整个王朝风雨将至,他竟是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知能否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