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 第132章 怀疑过往认知,是通向真理的必经之路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第132章 怀疑过往认知,是通向真理的必经之路

    等礼物的速度开始变得缓慢,

    顾然这才缓缓把水杯放了下去。

    “对于第一种假设,我们最终可以通过正比例函数来表达时间与位置的关系。”

    “而第二种假设,我们也可以将录制的mp4视频作为一种函数表达。”

    “这两个函数有共同点,”

    “那就是每一个时间点,都对应着杯子的一个位置和状态。”

    “那……不同点呢?”

    顾然看向镜头,将问题抛给了观众。

    这种找不同没有什么难度,

    因为它不是一个物理问题也不是什么复杂的数学问题,

    甚至连脑子都不需要,只用观察就可以解决。

    不少观众朋友们也是灵机一动随意的找到了一个视频,不断的滑动着进度条尝试来寻找不同。

    但不等他们滑动,正确答案很快就出现在了弹幕上。

    “视频是有帧数限制的。”

    “用过剪映或者剪过视频的兄弟们应该都知道。”

    “对,帧率!”

    “我用Gt610打开GtA5的时候,FpS只有3。”

    “那玩意儿卡成ppt。”

    “嘶,我悟了!”

    “函数和线段,在时间区间里取任意数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解。”

    “但视频不行,视频剪辑输出的帧率大多也就是六十帧每秒。”

    “也就是说一秒钟只有六十幅画面。”

    “换句话说,拖动进度条的最小单位是十七毫秒左右。”

    “他不能像正比例函数那样取任意数字。”

    有不少观众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紧接着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如果小于十七毫秒呢?比如一毫秒,或者零点一毫秒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这怎么解释呢……就是六十帧,你可以认为是把一秒分成了六十份然后用六十幅画面填充了进去。”

    “才六十份?”

    “一秒钟的时间,茶杯可是会产生无数张图片的。”

    “如果只分成六十份的话,那每一帧与下一帧画面之间的过渡岂不是可能会不那么流畅?”

    一位职业是视频剪辑师的观众给出了回复:

    “看你对‘流畅’怎么定义。”

    “如果是像正比例函数或者线段那样完全连续的‘流畅’,视频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如果只是让你感觉‘流畅’,那其实并不难,”

    “人的神经系统传导速度的限制决定着人不能感受10微秒以下的时间,”

    “所以如果达到一百帧以上,实际上对我们而言,那就是‘连续的流畅’。”

    随着弹幕的讨论,

    不少观众深刻的理解了两个函数之间的不同点,

    也逐渐开始意识到,

    为什么一开始会觉得古怪了。

    “第一个假设让我们记住了‘连续’这两个字。”

    “那类比过来很显然,”

    “第二个假设是‘不连续’的。”

    “如果这个世界是按照第一个假设运行的,那简直就是完美到无以复加的艺术品。”

    “但如果是以第二个假设运行的话……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个世界有点‘潦草’?”

    “我接受不了第二种……”

    “我也觉得是第一种,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很丝滑,很连续。”

    “放心,连一百帧的视频你都感觉不出来异样,这个世界如果真有帧率,你就更不可能感觉出来了。”

    看着弹幕上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区别,

    顾然便接着说道:

    “是的,正如大家所说,像素点假设和经典物理体系截然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不连续’的。”

    “那为什么会不连续呢?”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他便没有给观众们留出思考的时间,自行解答道:

    “因为依照像素点假设,这个宇宙中充满了像素点,”

    “一切物质均由像素点形成,且每一个‘像素点’只有基态和激发态两种状态,”

    “那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水杯以‘最小的时间尺度’向前移动了‘一个像素点的距离’的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顾然暂停了讲述,留给观众们一些思考的时间,

    虽然内容不算多,但这一点必须要思考清楚才能继续向下进行。

    而看似抽象的问题,对观众们来说难度并不大。

    因为通过刚才关于“视频剪辑”的讨论,他们已经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现在的观众朋友们,强的可怕。

    “如果用手机屏幕类比的话,”

    “基态应该就是像素点未激活时候的状态,”

    “激发态,应该就是像素点激活后开始显示色彩的状态。”

    “最小的时间尺度向前移动了一个像素点的距离……”

    “在视频剪辑上来说,表现出来的就是生成了两个相邻帧的画面。”

    “至于发生了什么?”

    “嗯……显而易见。”

    “水杯向前移动了一丢丢,所以第二帧和第一帧相比起来,有一些像素点恢复到了基态,有一些像素点则被激活了。”

    “再向前一丢丢的话,再激活一批,恢复一批。”

    “直到三秒后,到达终止位置为止。”

    顾然看着弹幕上的活学活用,也是颇为满意,

    脑子这东西,的确是越用越灵光。

    “大家说的都对,”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不连续’的答案——”

    “在经典物理体系下,有着完美的正比例函数表达,有着连续的线段,有着理论存在的‘任意小的时间’和‘无穷小的长度’,”

    “而在像素点假设下,只有‘最小时间尺度’而不存在‘任意小的时间’,只有‘一个像素点的距离’而不存在‘无穷小的长度’。”

    顾然说完,缓缓看向镜头:

    “那现在如果要让大家在经典物理宇宙观和像素点假设之间淘汰一个,”

    “大家认为哪一个更不可能是真实的宇宙?”

    弹幕上平静了些许时间。

    所有观众似乎都矛盾了起来。

    基于经验和观察,

    让他们无比偏爱经典物理宇宙观。

    原因很简单,他们所看到、听到、嗅到、感知到的这个世界,

    的确流畅、连续、细腻且完美。

    但经过这一轮思维实验之后,

    他们的理智反而更相信于像素点假设。

    因为他们这时候突然意识到,

    他们所感知到的宇宙,似乎太理想了。

    无穷小的长度、任意小的时间……

    这就像是和标准圆、绝对光滑、忽略空气阻力一样的理想状态。

    而这样完美的宇宙,

    似乎只应该出现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