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 第175章 宏观、低速、低能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第175章 宏观、低速、低能

    新的物理体系创立,

    代表着人类对于宇宙认知的革新,

    就像是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一样,

    带来的变化,说翻天覆地的确是毫不夸张。

    但这些变化,用语言描述起来非常复杂,

    而通过科幻电影来展现,则刚刚好。

    “感谢Skye麒麟Kylli的一百六十五个嘉年华!”

    “感谢咖啡薄荷茶的一百个嘉年华!”

    “感谢用户数字兄弟的六十个嘉年华!”

    顾然挑选着屏幕上的几个送礼Id,一边感谢,一边折起了纸飞机。

    等直播间对“过去”这个话题的讨论热度落下之后,才接着说道,

    “了解来路,站在现在,展望未来,”

    “这就是我所要做的科幻电影的主要方针,”

    “而这个故事的开头很简单,”

    “万有引力常量增加了2%。”

    顾然说着,

    直播间里的弹幕突然密布。

    “滚啊滚啊,呜呜呜。”

    “不要剧透!”

    “我要去电影院看!”

    “快闭嘴啦!”

    看着弹幕上热烈的反应,顾然笑道:“不用担心,电影上会出现的内容,我不会剧透,”

    “之所以在直播里说,就是因为有些内容,电影里不会体现,”

    “比如说一些原理,一些起因,背后的一些物理知识,”

    “这些如果放进电影里,也只能给出一个粗略的概念,否则观感会不好,”

    “但如果不解释的话,我又担心大家观影的时候会有些吃力,”

    “所以就在直播里和大家先补补课。”

    听到顾然这么说,观众们才算是放下心来。

    但紧接着,所有人就是一阵胆寒。

    这么多年观影经历,阅片无数的他们,

    还是第一次碰见要先提前补课的电影。

    能怎么办呢,学着呗。

    所有人开始回味顾然给出的条件,

    是的,现在对所有人来说,

    这个电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电影这么简单了,

    更像是一个题目。

    而顾然给出的题干很简单,

    万有引力常量突然增加了百分之二。

    “万有引力常量是啥东西?”

    “好像是重力常数吧?”

    “貌似是牛顿提出的还是开普勒提出的,记不太清楚了。”

    “就是大G。”

    “奔驰大G?”

    “大写的G。”

    “常数是多少?”

    “G=6.67x10-11 N·m2 \/kg2吧?”

    “这么小的数字?”

    “增大百分之二有啥效果?”

    “从6.67变成了6.8?”

    “注意数量级,后面还有十的负十一次方。”

    “那变化就更微小了啊。”

    “没啥影响吧?”

    随着观众们开始审题,

    所有人开始兴致勃勃的思考了起来。

    但很快,所有人的想法就逐渐统一了。

    万有引力常量,本来就是非常小的数字,

    增加百分之二,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对这个观念最坚定的人,是直播间里的中小学生。

    他们可太熟悉了。

    万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他们不常算,

    但是重力加速度增加百分之二,他们可太经常算了,

    平常做题的时候也都是9.8到10轻松切换的,见怪不怪了,

    有啥区别?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会不会因为计算量臭骂一顿出卷老师了。

    不过,随着学历的增长,物理水平的逐渐提高,观众们对这个看法就越排斥,

    怎么说呢,你如果算一个桌面上的自由落体,或者平抛运动,

    不管是9.8还是10,无非也就几厘米的差别,

    但如果算个远程洲际导弹,算个火箭飞船,

    那这9.8和10的差距,可就海了去了。

    稍微一点儿不精确,落点都有可能从华北跑到华东去。

    ……

    顾然看着弹幕上的热烈讨论,

    只是平静的观战,不予置评。

    虽然学历高一点的同学,计算能力和计算量级会大一些,

    但实际上也是在经典物理体系中考虑问题,

    并没有跳出来这个框架。

    但是你甭管跳没跳出来,

    那些大学生们,看着小初高的小学弟们,也是开始装起来了。

    或许是觉得自己已经能算导弹了,而这群臭小子还在算滑块,

    所以打心底里产生了一些优越感。

    看着弹幕的味儿开始不对,顾然这才提醒道:

    “大家可以考虑跳出经典物理来思考这个问题。”

    说完,直播间的弹幕平静了两秒。

    接着开始喷涌。

    “主播主播,那什么是经典物理。”

    “怎么跳出来啊?”

    “经典物理是啥?”

    “啥?跳到哪儿?”

    “别急,我大学生,让我思考一下。”

    或许是直播的久了,竟让顾然不自量力的产生了一种观众们都能跟上思路的错觉。

    这是他的问题。

    顾然赶忙向大家解释道:“大家的讨论,其实都局限在经典物理范畴,也就是宏观低速低能的条件下进行的,”

    “大家也可以站在宇宙尺度和微观尺度,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顾然话音落下,

    直播间的弹幕密度,肉眼可见的稀少了许多。

    那些孜孜不倦,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中小学生们,开始天马行空的思考宇宙。

    而一些类大学生的奇怪生物,瞪着汪汪的大眼睛,在思索着一个问题,

    不是哥们儿,都洲际导弹了,害搁这儿低速呢?

    他们寻思着要不要发个弹幕问问顾神是不是口误了,

    但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们似乎在某个课程上听过类似的说法,

    这要是真的闹个笑话,那他们以后在全国中小学生面前还怎么抬起头做人?

    所以,直播间里的绝大部分观众,在顾然的提示下,几乎都是宕机状态。

    他们现在也体会到了一个真理——

    题干越短,题目越难。

    所以顾神给出的题目,大概是这样的:

    题目:万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

    然后括弧已知条件:宇宙

    没的说,这是真的开放题。

    随着弹幕变得零零星星,

    直播间中绝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停止思考,

    顾然看着观众们开始摆烂,也就不再抱有什么期待了。

    虽然刚开始的直播内容,把兄弟们都整热血了,

    但可惜物理数学就是这样,不会就是不会,别说热血了,就算是红温了该不会还是不会。

    顾然轻轻叩了叩桌面:“好了兄弟们,我简单带大家进行一次思维实验,”

    “我们不说这个变化在宇宙尺度下的影响,”

    “也不说在太阳系的影响,”

    “我们就光拿地月系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