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 第213章 述异记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第213章 述异记

    听到顾然的建议,编剧们立马把原文找了出来。

    《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斧柯烂尽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

    他们知道是知道,

    但也都没往科幻这方面去想过。

    所以顾然的建议给出来之后,都不能算是提示,

    更像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这玩意儿是个科幻故事么?”

    “斧柯烂尽,樵柯烂尽……”

    无数编剧们埋头思考了起来,支支吾吾了一声之后,就彻底沉默了下去。

    寻思着聊天群那头,顾然还在等待着回复。

    这么装傻也不是一回事儿,

    于是一位资深编剧就拍了拍手:“别搁这儿磨蹭时间了,赶紧搜搜找找,看有啥信息,能怎么延伸一下。”

    在这位资深编剧的组织下,所有人这才赶忙用尽各种方法搜索着斧柯烂尽的所有信息。

    “述异记,是祖冲之写的么?”

    “好像是啊,你看祖冲之的百科,搜索出来显示他的着作有一本述异记。”

    “别说,如果说祖冲之的着作,那还真有可能是一个科幻故事。”

    “祖冲之算是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了,虽然生产力低下,但是在一两千年前能把圆周率精确到七八位,又把一年的时间精确到和现代无异,”

    “说不准祖冲之还真的有什么天体物理上的造诣没被我们挖掘出来。”

    听到一个编剧提出了这个推理,

    紧接着所有人也就紧跟着这个思路顺着走了下去。

    压根不管这条路是对的还是错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故事是祖冲之对天体物理的一种现象描述?”

    “或者说他把自己的天文发现,融入到了这个故事里面?”

    “这故事这么短?咋融入?信息量也太少了。”

    “联想啊,棋盘可能就是宇宙。”

    “棋盘上面的线就是单位波,”

    “难不成这棋盘上的黑子白子就是黑洞和白洞?”

    “那个童子给王质的那颗像枣核一样的东西会不会是什么改变寿命的东西。”

    “顾神不是说要忽略时间,寿命这东西就是时间的延伸描述,几年几载几岁,这个枣核或许就是帮助王质脱离时间的东西。”

    “啥意思?难道电影开头就放一个枣核?”

    “然后旁白念这个故事?”

    “肯定不是,但我找到了点儿感觉了。”

    几位编剧在不断的推演之下,似乎几乎就要登堂入室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只差最后一层窗户纸就能看到真相的时候。

    有个编剧轻咳了两声,很不合时宜的小声嘀咕道:“那个……这个述异记好像不是祖冲之写的。”

    声音很小,但整个办公室中,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

    不是,哥们儿已经把祖冲之老爷子推理成了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幻小说家了。

    你回头告诉这本书不是他写的?

    “是祖冲之啊?你看,祖冲之着有小说《述异记》,这个网上写的清清楚楚的。”

    那位编剧满含歉意的说道:“述异记有好几个版本,大概有三个人写过,名字都叫《述异记》,光是南北朝就有两本,另外一个作者叫任昉,这个斧柯烂尽就是任昉写的。”

    说着,他把手机递了过去,手机里的内容正是任昉版本的《述异记》电子版。

    恰好是斧柯烂尽的内容。

    “难不成这也是个天才?”

    众位编剧翻看着任昉版本述异记的内容,眉头微皱。

    整个古籍,所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神话传说的汇总,像是山海经的精简版。

    还有很多当地的民谣传说。

    和物理基本上完全不搭噶。

    如果单把斧柯烂尽拿出来看,或许有点科幻色彩。

    但放在整本小说里看,那就完全和科幻不沾边了。

    “好家伙,实锤了,这小说里基本上都是一些迷信小故事。”

    一位年轻的编剧笑道:“我还看到了聚窟洲,返魂花,这特娘的不就是永劫的设定么?”

    “如果说斧柯烂尽是科幻故事,那永劫无间也成了科幻题材的游戏了?”

    “难怪,现在里面机甲、赛博风格的皮肤都出来了。”

    “我本来寻思一个武侠游戏出这些皮肤有点另类。”

    “原来是我没文化了。”

    众人看着手机上的述异记,沉默良久。

    要是作者是祖冲之,他们还能扯扯。

    现在变成了个任昉,他们就彻底哑火了。

    所有人底气不足的把刚才讨论一半的内容,发到了编剧工作群中。

    顾然这会儿刚下车,走在去找丁一的路上。

    感受到手机振动之后,低头一看,眼睛中充满了诧异。

    什么黑子黑洞,白子摆动。

    棋盘宇宙,

    线条是单位波之类的奇思妙想,

    看的顾然是一愣一愣的。

    还得是科幻编剧啊。

    这奇葩脑洞,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

    顾然赶忙按下语音按钮给自己的编剧团队们继续提示到:“我只是说可以从这个故事里找灵感,不是说让大家对这个故事进行科幻改编。”

    “各位的脑洞都很大,但实际上也不需要这么大。”

    “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实际上就一个,时间的流速问题,也是广义相对论的具体表现。”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大家都是科幻编剧,可以根据这一点,从这个故事中剖析一些信息用来影视化改编。”

    “大家要做的,是分析为什么观棋片刻,斧柯烂尽,分析出来原因,然后把这个原因应用到电影里。”

    “比如基于量子引力假说,设想棋盘区域存在时空曲率异常点。”

    “或者因为卡西米尔效应,在石室山产生了负能量稳定的微型虫洞。”

    “或者大家可以看看往期的对于单位波理论的一些直播,去猜测斧柯可能作为单位波端点经历不同维度衰减路径。”

    “也可以利用Ads\/cFt对偶原理解释宏观观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