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 第196章 刘华大婚二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第196章 刘华大婚二

    人高马大的许褚、徐晃、鲜于银、韩当等人见自家小主露面了,纷纷凑过来。

    可为啥小主不穿喜服,左手抓着一只大公鸡,右手拎着大宝剑,这么喜庆的日子,小主还亲自杀鸡吗。

    许诸等人做了刘华的傧相,也就是古代版的伴郎,拉扯着刘华去换衣服。

    刘华也不跟大公鸡较劲了,露出笑意,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婚礼。

    出乎刘华所料,自己这大婚似乎排面不小啊,比自己想的要好许多。

    梳洗完毕,穿上大红喜服,也是小帅哥一枚,只是跟许诸等傧相站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协调。

    几个宗室的少女,被刘华的大娘划拉过来,做了蔡文姬和冯芳女的伴娘,引导着二女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刘华还贱兮兮跑到后堂给娘亲请安,偷偷瞄了自己媳妇一眼,卧槽,了不得了,真美,咋早没发现。

    只一眼,小崽子便有了生理反应,小脸发红,赶紧离开后院,又跑到前院晒脸,顺便跟老爹套套近乎。

    前院,刘华发现了应该在洛阳镇守的老狐狸贾诩,看得刘华嘴角直抽抽。

    这老头放着大量政务不管,恬不知耻得坐在媒婆的座位上,摇着大蒲扇,一脸笑意。

    高台下是双方家族的亲朋,还有前来祝贺的诸侯属官等,三三两两交谈甚欢,来见证新人的结合,为婚礼增添喜庆气氛。

    大婚的赞礼者,居然是大汉九卿之首的太常徐胗,此人虽不出名,可人家身份逼格在那摆着呢。

    这可是主持国家重大祭祀大礼的主,今天能跑来给刘华赞礼,也是给足了老刘家面子。

    汉室宗正刘艾,整个汉室宗亲的族长,按辈分是刘华的爷爷辈,成为整个大婚事宜的主事人,在张罗大小事宜。

    这份殊荣也极为难得,不是每个汉室宗亲都有这个待遇。

    看来自己老爹没少为自己婚事费心,请来这么多大碗,总算干了件靠谱的事。

    刘华感动了,自己自初平元年穿越以来,已经六年了,六年时间里,自己没有白活,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总算创下了一番功业。

    今日大婚以后,自己就算彻底融入这个家,也彻底融入这个时代了,嗯,还得继续努力啊,大婚还是幸福的。

    甚至小崽子突然有了想再找几个老婆,再搞几次大婚的荒唐想法。

    大婚流程开始,刘华在傧相们的拉扯和簇拥下,跑到自家后门,迎接了两个新娘子。

    然后跨马游街,向众人宣誓,这俩妞以后就是我老婆,你们都别惦记。

    回到自家前门,又拉着自己两个新娘子跳火盆,很是有趣;

    然后行沃盥礼,即洗手洗脸,寓意整个大婚仪式洁净庄重;

    接着行同牢礼,夫妻同食一份牲肉,象征从此福寿同享、同甘共苦;

    之后行合卺礼,也就是喝交杯酒,寓意夫妇一体、永不分离,刘华左右手一边一个新娘,也是一番景象。

    最后行拜堂礼,新人跪拜天地、祖先和双方父母,再相互对拜。

    行完大礼,刚要送入洞房,亲朋们开始起哄,都说两位新娘是才女,怎么也得露一手再走吧。

    那个宗正刘艾,老不正经,也来凑热闹,嚷嚷着非让蔡文姬以“念情郎”为题,做诗词一首。

    蔡文姬也不是吓大的,胸中自有文采,张开樱桃小口,郎朗读来:“

    车遥遥,马憧憧。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一词作罢,刘艾和宾客们都震惊了,场上瞬间安静下来,当属传世佳作。

    众人体会着诗中意境,这是蔡文姬在表达对刘华的思念和喜爱。

    小郎君整天在外边浪,打完山东又打别的地方,不停征战,希望自己像西风一样能跟随在小郎君身边。

    想要如同星儿一样伴随在月亮之旁,那暂时的不圆满,不能影响我们的爱情,最终会爱满盈盈。

    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但凡懂点诗文的,无不心生共鸣。

    此词引得满堂华彩,刘虞老登感觉备有面,还向众人介绍呢,大文豪蔡大人之女,有过目不忘之能,腹有万卷书,文才与我儿刘华不相上下。

    刘华也是暗自惊叹,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姓蔡的才华,还有,这娘们对自己情深似重,看来是吃定自己了。

    太常徐胗也是开了眼,幽州之行没白来,得几首佳作也不错,也出一题,请冯芳女以“孝敬公婆”为题,做诗词一首。

    冯芳女也是个有才的,只是原历史美貌过于出众,被早早害死,名声不显。冯芳女隔着红盖头,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

    缘何每事近娘亲,淡远公婆大爱泯。

    十月怀胎无怨苦,廿年养育有功人。

    感恩天赐良缘至,敬母心持美德遵。

    教子相夫同孝老,阖家快乐享天伦。”

    嘤嘤之语,犹如天籁,诗词意境也不错,主要是切题。

    冯芳女表达了公婆养育自家小夫君的辛苦,还给培育成有功之人,也表达了感恩公婆的美德,和自己要孝敬公婆的孝心。

    堂下众人还在体会四次意境,刘华的老丈人冯芳,爱女心切,急着为闺女站台,嗷得就来了一声:“好。”

    弄得一众宾客哄堂大笑,刘虞还问呢:“亲家,你懂诗词吗,好在哪里。”

    冯芳武将出身,哪里懂这玩意,字都写不全好吧。

    但这场合也不能落了面皮,很是倔强得回道:“懂啊,我老冯文武全才,我闺女的诗词,哪都好。”

    这说了等于没说,弄得刘华之捂脸,真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自己脸皮不薄,这又来个更厚的。

    新娘子们的才华得到证实,亲朋们哪能放过那个天下闻名的大才刘华,请他以“自己”为题,做诗词一首。

    刘华一听,这是让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可得好好把握。

    开动大脑,搜寻后世诗词记忆,厚着脸皮把不知哪位先人的大作据为己有,言道:“麒麟子

    长刀铁马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儿郎十四功林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家国结交尽奇士,一片丹心报社稷。

    但求青史莫相负,蓟城刘家麒麟子。”

    众人听完,哪里不明白,小崽子这是借诗词撒气呢,即夸了自己,也对陛下拿青史威胁,强要一州之地表达不满。

    我幽州蓟城老刘家的麒麟子,长刀铁马独立,打遍八荒无敌手,十四岁就立功无数,我一心报国,但求写历史的那群人,莫要胡来,不要辜负我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