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 第255章 互相拆台的父子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第255章 互相拆台的父子

    汉末朝廷中枢,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职能相当于后世的三省六部制,二者区别不是太大。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之上还有大将军、太傅二职,称为上公,不常设。

    曹操挟持汉献帝后,拿着大宝剑威胁陛下,第一个官,要的就是司空。

    可司空没当多久,曹操就又飘了,又想着当司徒。

    老曹还假模假样,写信征求诸侯们的意见,想赢得一两个诸侯的支持。

    结果被好兄弟袁绍一顿臭骂,坚决反对,皇帝和朝臣们也反应强烈,都不同意。

    老曹无奈,也不敢太过霸道,这才灵机一动,弄出个丞相官职,其职权,相当于三公中的司徒。

    但在汉末,正经官职里边,就没有丞相这么一说,很是不伦不类,曹操蝎子粑粑独一份,就是这么特别。

    九卿位在三公之下,隶属于三公,受三公节制。

    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

    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

    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

    现在,皇帝刘协获得了自由,没了束缚,在封官这方面,能乾坤独断,说话又好使了。

    不过,人家刘华开疆拓土,又鼎力促成陛下还朝之事,功绩在那摆着呢,给多大官都不为过,封个司空,绰绰有余。

    百官们也都不傻,也没人脑残,敢和睚眦必报,一肚子坏水,又如日中天的华仔作对。

    因此,刘协加封刘华为司空的提议,满堂公卿无人反对,全票通过。

    小崽子这下心里可美了,感觉一切都值了,陛下也不是那么讨厌,还是有点良心的。

    自己小小年纪,就名正言顺得位列三公了,比老爹位格高出几个八度,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司空一职,虽然有些鸡肋,净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禁不住位格高啊,百官见了,都得主动行礼问好。

    刘华感觉人生如此美好,小眼神不自觉得瞟向刘虞,一阵嘚瑟,挑衅意味十足,又把老头气得不轻。

    小崽子还在意淫,就行礼这事,咱必须认真对待,即便是老爹见了咱,也不能坏了规矩。

    老头要是见了儿子我不行礼,那就是忤逆上官,藐视朝廷法度,打他屁股不过分吧,呜哈哈哈。

    见小崽子笑了,朝堂百官都很配合,也是个个喜笑颜开,纷纷向新任司空刘华,拱手道贺。

    唯独刘虞呆愣当场,没啥表示,还一脸惆怅,欲言又止,满脸尴尬。

    真是没想到啊,可怜自己兢兢业业,忠君爱国,奋斗一生,也才到一州刺史之位,头上只有个太保的头衔,连九卿位都够不上。

    狗血的是,自家那个孽子,人厌狗弃,毫无忠义之心,一通胡搞,怎么看都不是那靠谱之人,咋就给封了这么大的官嘛。

    皇帝你有没有搞错,是否欠考虑,怎能如此眼瞎,真是气死个人。

    大汉尊卑有序,自己以后见了儿子,到底要不要行礼问好呢。

    老头越想越不是回事,简直是日了狗了,绝对不能容忍,儿子爬到自己头上嘚瑟。

    也不管那麽多了,刘虞为了自己的面皮,不介意背刺孩子一把。

    清清嗓子,说道:“陛下,我儿尚小,心性不熟,还需历练,于司空之职,尚有不足。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给他换个小点的官吧。”

    刘虞这话,落在刘协和百官耳中,大家只当他在谦虚,看看人家这觉悟,这人品,难怪人家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百官根本不知老头真正心思,真心夸赞刘家父子大义,真乃恭谦良顺,大汉忠臣耳。

    刘虞见众人误解自己意思,事情越描越黑,也不知该怎么解释,急的直跺脚。

    知父莫若子,刘华一眼看出,老爹心里有事,也知道老爹所想,生怕到手的司空跑了,赶紧开口阻拦。

    说道:“父亲谬矣,高位能者居之,岂能因为年少,而误了孩儿前程。

    大不了,以后你见了本官,可以免礼不拜,这总行了吧。

    但你那把破尺子,必须扔了,绝对不能再打我了。”

    百官听完,这才都纷纷反过味来,原来症结在这呢,没有大义啊,这对父子也真是绝了。

    刘协也听出其中门道,回想过往,还真是刘虞拎着戒尺,处处约束刘华,否则,小崽子还不知道是忠是奸。

    皇帝脑子转的够快,言道:“兄长莫要担忧,你之忠义,有目共睹,天下皆知,又亲自护送孤,抵达长安。

    功勋卓着,德高望重,孤岂能忘了有功之人。

    加封兄长为太傅,位上公,还望老哥更加勤勉,助我中兴汉室。”

    轰隆隆,又是一声炸雷,麻倒一片,众人怎么也没想到,陛下会给刘虞这么大的恩赐。

    太傅和大将军一样,只在国家危难之时,才设立。

    大将军节制全国兵马,太傅则有托孤保国之意,二者皆位列上公,比三公的逼格还高一格。

    刘协此举,绝对不是脑袋发热,知道刘虞为人实诚,至少不会造反,也是唯一一个能治住刘华的人。

    那个刘华,时好时坏,难以掌控,只要抓住刘虞的心,就能拿捏住小崽子,保大汉江山不失,这太傅给得绝对值。

    刘协这么搞,有点驱虎吞狼的意思,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刘华一听,哪里不知此中深意,当场就不干了,也顾不得父慈子孝了,强烈反对。

    说道:“陛下,此举不妥,我父亲多年来,就在幽州窝着来着,啥也没干啊,怎么就功勋卓着了,如何配得上太傅高位。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慎重考虑。”

    百官们也是服了,就没见过这样的,纷纷捂脸,都替这对父子脸红。

    朝堂之上,你们爷俩如此直截了当,互相拆台,也真是没谁了。

    刘虞老登不管那些,也没那么多心思,只知道自己突然成了太傅,位列上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又见到自家好大儿要把太傅给推了,哪里扛得住这般刺激。

    瞬间感觉心跳加快,血压飙升,继而天旋地转,嗷一嗓子,抽了过去。

    刘华见老头晕倒,也顾不得数落不是了,赶紧跑来,猛掐父亲人中。

    好一阵捣鼓,才把老头救了回来。

    刘虞苏醒后,一脸严肃,抽出戒尺,当着众人的面,就追打孽子。

    直到孩子认输求饶,这才停下手来。

    然后,又拉着刘华小手,风风火火往外跑。

    一边跑还一边呼喊:“华儿,快随为父去祭拜先祖,告知你爷爷和太爷,为父位列上公,发达了,呜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