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非东宫细作 > 第8章 二殿下今晚酒喝多了

我非东宫细作 第8章 二殿下今晚酒喝多了

    「原来皇嫂乃父皇亲自挑中的儿媳妇」,凌祈原不知何时晃了过来,站到凌承业身旁,嬉皮笑脸的插口:「怪不得京中那么多名门想把闺女嫁给皇兄,却是皇嫂雀屏中选。」

    凌承业眨了眨眼,看见程思长和任道远同时皱起眉来。

    凌续却没有动怒,剑眉一挑浅笑道:「臭小子,正经事儿就没见过你这么关心。过些时日朕就给你也定门亲事,找人替你母妃好生看管你这脱缰的野马。」

    凌祈原脸色微僵,身子却迅速反应过来,单膝下跪:「儿臣谢父皇恩典。」

    凌承业看着凌祈原的背影,嘴角微扬。

    凌祈原既然自己走进这一幕了,他又怎能让其全身而退?

    凌承业凝视着凌祈原的背影,就像是看着一个哑巴被硬生生塞了一大把黄连到嘴里,还得苦笑着谢恩。

    一把黄连肯定是不够的。他想了想,也拱手道:「父皇所言甚是,儿臣和皇弟年纪相仿,今天是儿臣大婚的日子,之后就该轮到皇弟了。」

    「长幼有序,祈原的婚事理应是要排在皇兄之后的。」凌祈原没有回眸,仍旧半跪在地,仰首看着凌续,沉声回答。

    那就再多灌杯苦茶吧?

    「父皇和程贵妃娘娘既然帮儿臣找到了像欢儿这么好的太子妃,想来之后给皇弟物色的皇子妃,也绝不会逊色。」

    双倍的。

    「就不知道,皇弟喜欢的是怎样的姑娘?」

    「皇兄说笑了」,凌祈原一顿,终于按捺不住补上一句:「其他女子又怎能比得上欢儿?」声音轻轻,但围在御前的几个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他唤的,是太子妃的闺名。

    果然,药还是要对症来下。

    凌承业收起笑脸,冷声道:「父皇亲选的太子妃,自然是好的。」

    无论他怎么看待任氏,无论任氏跟贵和宫的关系如何,她既成了太子妃,就是东宫的人。而凌祈原,就得敬任氏如嫂,谨守己身。皇弟在御前当众呼喊皇嫂的闺名,便是不敬。

    但凌祈原不知是被激过头了,还是怎么了,竟不管不顾垂眸续道:「皇兄心里明白就好。」

    这话,更是过分了。凌承业没有再应,眯眼斜睨着凌祈原,等着看父皇的反应。

    凌续的视线在剑拔弩张的两人之间来回,好半晌,竟是不怒反笑,一拍膝盖道:「行了,你们俩就别在朕这儿唱双簧了。说了这么多,不就是逼着朕给原儿也选个好的?」

    龙眸定在凌祈原脸上,一副拿他没辙的表情,笑叹道:「原儿起来吧,不会漏掉你的。」

    凌祈原低声应了,抚膝爬起来。

    皇帝脸上笑意更深,转头看向任道远和程思长,一脸无奈:「爱卿你们看啊,这皇子长大了,就跟天底下所有男儿郎一样,只想着娶妃成亲的事了。」

    凌祈原的脸微微涨红,却不知是为了什么原因。

    程思长淡淡笑着,没有开口,鹰眸看向一旁的宰相。任道远是凌祈原的老师,又是太子妃的父亲,就他有资格在此事上插嘴。

    宰相脸上沉静如水,也没顾左右而言他,点头直道:「无论二殿下怎么想,这婚姻大事还是得听圣上的旨意。这道理,二殿下自然是懂的。」

    凌承业拉回视线,改瞅着他的岳丈。

    这是个明晃晃的警告,直接敲打在凌祈原身上。婚姻大事,圣上的旨意。在场所有人都清楚,凌祈原在肖想什么。而就算只是肖想,也是对父皇旨意的一种不敬。

    但当着藩国使者和文武百官的面,父皇不能,也不愿当众责罚凌祈原,落了天家的脸面。家丑,不能外传。特别是天家的丑闻,更是得死死捂住。

    他这岳丈,不单是想提醒凌祈原收敛,更是要在父皇发怒之前,先把凌祈原训上一顿。为了凌祈原,这些手执天下的男人,都成了严师慈父。还真是辛苦了。

    而就在凌承业注视着任道远的同时,另一道视线也落在他身上:「今晚的宴席也差不多了,太子先回吧,别让太子妃久等了。」

    凌承业回头望向凌续,这次不用特意去看,亦能想象到凌祈原的脸色会是何等精彩。

    父皇是刻意的,要用这话,断了凌祈原龌龊的心思。他回东宫会做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当然是要把任氏变成名副其实的太子妃。

    啧啧。他以为自己给凌祈原灌的苦茶已经够苦了,却还是远远比不上父皇的狠心。

    重重一击,直中靶心。难怪程贵妃和父皇能配成一对。

    而他这个乖太子,当然是摆出一副委屈但隐忍的表情,躬身答应:「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先回东宫了。」临行前,还不忘跟任道远和程思长点头示意。

    转身之后,他可以感觉到,一道炙热的目光如影随形的紧盯着他的背心。

    凌祈原这胆子挺肥的啊。就算刚被训完,当着父皇的面,还能这般不知收敛,枉费任道远方才还称他是个有分寸的人。

    「二殿下今晚酒喝多了,就让微臣送您出宫回二皇子府吧?」

    任道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凌承业没有再理会,只抚平脸上所有表情与痕迹,在众人的揖身送行中,噙着笑穿越明恩殿,往外头走去。

    也不知程惜芙知道她那宝贝儿子在御前这般失仪,又会有什么反应?

    望子成龙?还早得很呢。父皇或许不会立刻发难,但这事却像是生在龙体上的一个疙瘩,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抚平,视若无物的。之后,任、程两家的人,又有得头疼了。

    太子的铜辇,就在明恩殿外候着。凌承业坐定,单手把衣袍一掀一放,平顺地摊覆在双膝之上,再顺手敲了敲窗框,示意福全起行。

    铜辇很快把明恩殿的人声乐声抛在后头,凌承业阖上双眼,静静思索了起来。光凭刚才的小插曲,绝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让父皇嫌弃凌祈原。但他还是刻意以话相激,逼出了凌祈原的心底话。

    不单是为了让父皇知道此子的不成大器,更是为了给任、程两家添点麻烦。

    这么多年来,凌祈原能够恣意妄为,到底是谁给了他这个底气?是整个文官利益集团。

    凌祈原的老师任道远坐拥宰相之高位,是百官之首,协助父皇治理江山,手上还掌管着刑部与工部。

    凌祈原的母家程氏一族掌控着吏礼二部,前者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后者掌管祭祀、教育和科举的操办。也就是说,满朝文官为了自身的升迁与家中子弟的前程,都得敬程家三分。

    任程两家交好多年,惯用联姻的方法来加强联盟,再加上把持着户部的张家,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关系网,坚定地支持着贵妃宫和凌祈原,而非他这个储君。

    若非武官的选核任免由兵部负责,而兵部是莫家和王家的势力范围,他这太子恐怕早就换人当了。

    父皇把任道远的女儿嫁入东宫,正是看透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