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东宫细作 第13章 只要她是任家嫡女,就够了
热门推荐:
灵混沌傲世行
睡一秒涨一元气我成至强吞天猫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灯百里
综影视之美人千变万化
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在这名为九宫格的宇宙:夏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
穿越之在大秦扯虎皮
任轻欢在采风的搀扶下,走到东宫门外上辇。
按制太子妃并不一定能拥有辇车,但皇恩浩荡,圣上给她赏赐了一辆和太子同规格的铜辇,方便她在宫中走动。
太子妃的铜辇雕着双尾祥凰的花样,与太子专属的蟒纹作出区分。但雕什么花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辆铜辇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大婚时丰盛的赏赐、正红色的嫁衣,还是这辆铜辇,皆为圣上御赐。凭此,后宫众人也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
对于她这个儿媳妇,或许,圣上还算是满意的。她不一定是最好,却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这京城之中,想要嫁入东宫的贵女比比皆是,比她出身高贵、容貌姣好,以及才情洋溢的也不是没有。却只有她,恰好符合了圣上选媳的唯一要求。
是她运道好,会投胎,选了任家这么一个好地儿。任轻欢一扯嘴角,自嘲的一笑。她可以无才无貌,甚至没有贤德,只要她是任家嫡女,就够了。
顺天朝中,和程家利益瓜葛最深的是任家,唯一有能力制衡程家的,也是任家。如果把她嫁入东宫,就能牵制跟阻止程家的势力继续扩张下去,那么在圣上的眼中,她就是太子妃的不二之选
只可惜啊,姨母并没看透这一点。
风德宫悬空这些年来,贵和宫俨然成了另一个中宫。无论是后宫妃嫔、公主或是年幼未出宫自立的皇子,每天的请安之处早就改为贵和宫。
太后薨逝以后,姨母更是成了宫中最尊贵的女人,甚至是那些带有诰命的外命妇,每到节日也得入宫跟姨母请安。
在许多许多年前,她便常跟着母亲入宫走动。后来静德皇后走了,她的母亲也走了,姨母还是会不时召她进宫说话,甚至暂住一段时日,让她和自己所出的二皇子、三公主和五公主玩在一起。贵和宫便成了她在这后宫中,最为熟悉的地方。
姨母的庇护,使她在任家的日子过得很好。就算张家嫡出的姑娘张巧善嫁入宰相府成了她的继母,还接连为父亲生了两个嫡子,也没有人敢与她为难。
程皇贵妃娘娘的姨甥女呢,月月进出贵和宫,谁不怕她在娘娘面前告状,说自己在家里被冷落欺负了呢?
后来是被赐了婚,她得待在家中备嫁,已有整整一年没有进宫。
今天前往贵和宫请安,期待自然说不上,但也不至于忐忑不安。姨母既不是她的正经婆母,更不可能在各宫之前给她立规矩,折了自己的脸面。
这样想来,她的心情应该算是带着一点好奇吧?当她换了个身份,再踏入这后宫时,一切又会有什么变化?
东宫和贵和宫的距离并不算近,中间还隔着圣上的龙翔宫、中宫风德宫和其他小宫殿,即使是乘着铜辇,最快也得一刻钟才到得了。
除了正殿正院、两处侧殿和寝殿外,贵和宫还有两三个院落和小厨房,比东宫还要大上不少,是凤德宫以外最大的后妃宫室,常德年间更是慈瑞皇太后的居所,足见姨母受宠的程度。
但这永安宫中,仍是有其他娘娘在的,只是身份品位皆比姨母低了一截。当中数得上名的,除了三年前为圣上诞下九皇子的蓉妃,便是婉妃、碧嫔和常嫔等人。
任轻欢下铜辇时,贵和宫外已停了数顶轿子。她看了一眼,便知宫中有封号的娘娘都到得差不多了,竟是比惯常请安的时辰来早了不少。
或许,除了她感到好奇外,这些困在宫中,长日无聊的娘娘们,也因她的到来而提起了不少兴致吧?
任轻欢迈步,才刚走到正殿外,便听到一阵欢声笑语,殿上的人早就聊开了。
她挂起微笑,待守门太监通报后,款步入内,依序给坐在主位上的程贵妃、左右两侧的婉妃和蓉妃行礼。其他的嫔妃、贵人和美人,品位皆在太子妃之下,就没有问安的必要了。
「欢儿来了?快起来吧。」程贵妃笑道,左手随意一挥,便有一道夺目的光芒在任轻欢眼前一闪。
她定睛一望,只见姨母身上所穿的,乃是今季新产的五彩绸衣,做工极为精美。裙摆晃动时自然地散发着七色流光,单单是盯着这袭长裙,已叫人觉得眼花缭乱。五彩绸衣价值连城,也不知是多少个绣娘,费了多少个通宵赶裁出来的新品,就只有姨母,能把之当作日常穿着。
相较之下,其他娘娘的打扮明显朴素不少。蓉妃穿素绿,婉妃披纯白、碧嫔和常嫔分别一身鹅黄与淡紫。满宫的娘娘,竟没有一个衣着是鲜艳的。
也是难为她们了,居于这后宫之中,能够韬光养晦,才是长久之道。
她姨母虽有掌六宫之权,却是宠妃而非皇后。若说当宠妃比之于当正宫皇后有什么好处,大概就是宠妃能够名正言顺的独占圣宠吧。
那些规劝圣上得雨露均沾,平衡后宫势力什么的,是皇后而非宠妃的责任。姨母自然不会白费心思,佯装大方的任由别宫嫔妃坐大,跟自己争宠。
单从这些娘娘的梳妆打扮,就能看出后宫的势力分布。
「来人,赐坐吧。」程惜芙还在笑,轻轻一句,就有太监搬来椅子,让任轻欢坐到主位下方。
任轻欢谢恩坐定,便见斜对面的蓉妃巧笑倩兮,对着她笑了又笑,柔声夸奖:「娘娘,臣妾快一年没见过太子妃了,太子妃如今出落得更是脱俗了。」
「可不是吗?太子妃得娘娘悉心教导,德仪容功出众,和太子殿下是难得的绝配。」婉妃眉眼同样弯弯的,开口应和。
听着她们的赞美一个比一个夸张,任轻欢状似娇羞地半垂着头,小声回答:「两位娘娘谬赞了。」
程惜芙浅浅笑着,把任轻欢好生打量了一番。年轻女子的身段姣好,胸脯鼓鼓的,纤腰却又不盈一握,披着一袭素雅的粉色宫装,只是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不用卖弄什么风情,已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而且,姑娘家初经人事,被人彻底疼爱过,眉眼间添了前所未有的妩媚,犹如银桂幽香,让人愈是不想去注意,愈是无法忽略那在鼻间缭绕的芬芳,情不自禁的转头寻看。
任轻欢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魅力,但她在宫中这么多年了,见过的女子多如过江之鲫鱼,这样的一个太子妃,她就不信凌承业能无动于衷。
程惜芙既是满意,又是宠溺的一笑,「本宫可不敢居功,欢儿自小就跟她母亲一般才貌兼备,能被圣上选为太子妃,是她的福气。」
各宫娘娘大多认识任宰相的原配夫人程惜荃,听到程贵妃提起她妹妹,脑中不约而同的,皆浮现起那个薄命女子的身影。
曾经名满京师,才情洋溢的程家嫡次女,明眸皓齿,清贵秀雅,轻轻一掀嘴角,就能勾得半个京师的青俊失了神魂。那容貌身段,确实和眼前的太子妃很是相像。
就只可惜,太子那岳母,是个没有福气的。
也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人提起过程惜荃了。一瞬间,满室寂静,鸦雀无声。
唯有程惜芙若无其事的别过头去,吩咐一旁的大宫女:「相苏,把东西拿过去给太子妃。」
相苏点点头,回身捧了个翠玉盒子,去到任轻欢面前,「禀太子妃,这双古玉手镯是我家娘娘当年被册封为皇贵妃时,先太后娘娘赏赐之物,还望太子妃笑纳。」
这是要开始给见面礼了,瞧着程贵妃的心情似乎没有变差,各宫娘娘皆暗松了口气,神色一缓,又重新挂起微笑。
任轻欢垂眸看向那翠玉盒子,只见内里搁了一双色泽温润的白玉手镯。虽说是古玉,却无半点残旧之感,白玉透光,剔透无瑕,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她连忙站起身来,去到程贵妃跟前一福身,「娘娘,这么贵重的东西,欢儿怎么能收下呢?」
白玉手镯看似不比宝石金饰耀眼,但是古玉的价值从来就难以估量,加之这是先太后赏赐之物,更是比寻常首饰来得珍稀贵重,任轻欢自然知道这白玉手镯的份量。
「怎么不能?」程贵妃笑眯眯的说:「太后娘娘最是疼爱太子,她老祖宗若还在,定也要给你这太子妃赏赐些贴身之物。这古玉养人,你好好戴着,肯定很快就能为太子开枝放叶。」
「娘娘说得没错,」蓉妃跟着一笑,在旁帮腔:「太子妃就别推辞了,这是娘娘的一番心意,快快收下吧。」
任轻欢闻言,不好再多说什么,双手接过翠玉盒子,规规矩矩的行礼谢恩。
按制太子妃并不一定能拥有辇车,但皇恩浩荡,圣上给她赏赐了一辆和太子同规格的铜辇,方便她在宫中走动。
太子妃的铜辇雕着双尾祥凰的花样,与太子专属的蟒纹作出区分。但雕什么花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辆铜辇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大婚时丰盛的赏赐、正红色的嫁衣,还是这辆铜辇,皆为圣上御赐。凭此,后宫众人也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
对于她这个儿媳妇,或许,圣上还算是满意的。她不一定是最好,却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这京城之中,想要嫁入东宫的贵女比比皆是,比她出身高贵、容貌姣好,以及才情洋溢的也不是没有。却只有她,恰好符合了圣上选媳的唯一要求。
是她运道好,会投胎,选了任家这么一个好地儿。任轻欢一扯嘴角,自嘲的一笑。她可以无才无貌,甚至没有贤德,只要她是任家嫡女,就够了。
顺天朝中,和程家利益瓜葛最深的是任家,唯一有能力制衡程家的,也是任家。如果把她嫁入东宫,就能牵制跟阻止程家的势力继续扩张下去,那么在圣上的眼中,她就是太子妃的不二之选
只可惜啊,姨母并没看透这一点。
风德宫悬空这些年来,贵和宫俨然成了另一个中宫。无论是后宫妃嫔、公主或是年幼未出宫自立的皇子,每天的请安之处早就改为贵和宫。
太后薨逝以后,姨母更是成了宫中最尊贵的女人,甚至是那些带有诰命的外命妇,每到节日也得入宫跟姨母请安。
在许多许多年前,她便常跟着母亲入宫走动。后来静德皇后走了,她的母亲也走了,姨母还是会不时召她进宫说话,甚至暂住一段时日,让她和自己所出的二皇子、三公主和五公主玩在一起。贵和宫便成了她在这后宫中,最为熟悉的地方。
姨母的庇护,使她在任家的日子过得很好。就算张家嫡出的姑娘张巧善嫁入宰相府成了她的继母,还接连为父亲生了两个嫡子,也没有人敢与她为难。
程皇贵妃娘娘的姨甥女呢,月月进出贵和宫,谁不怕她在娘娘面前告状,说自己在家里被冷落欺负了呢?
后来是被赐了婚,她得待在家中备嫁,已有整整一年没有进宫。
今天前往贵和宫请安,期待自然说不上,但也不至于忐忑不安。姨母既不是她的正经婆母,更不可能在各宫之前给她立规矩,折了自己的脸面。
这样想来,她的心情应该算是带着一点好奇吧?当她换了个身份,再踏入这后宫时,一切又会有什么变化?
东宫和贵和宫的距离并不算近,中间还隔着圣上的龙翔宫、中宫风德宫和其他小宫殿,即使是乘着铜辇,最快也得一刻钟才到得了。
除了正殿正院、两处侧殿和寝殿外,贵和宫还有两三个院落和小厨房,比东宫还要大上不少,是凤德宫以外最大的后妃宫室,常德年间更是慈瑞皇太后的居所,足见姨母受宠的程度。
但这永安宫中,仍是有其他娘娘在的,只是身份品位皆比姨母低了一截。当中数得上名的,除了三年前为圣上诞下九皇子的蓉妃,便是婉妃、碧嫔和常嫔等人。
任轻欢下铜辇时,贵和宫外已停了数顶轿子。她看了一眼,便知宫中有封号的娘娘都到得差不多了,竟是比惯常请安的时辰来早了不少。
或许,除了她感到好奇外,这些困在宫中,长日无聊的娘娘们,也因她的到来而提起了不少兴致吧?
任轻欢迈步,才刚走到正殿外,便听到一阵欢声笑语,殿上的人早就聊开了。
她挂起微笑,待守门太监通报后,款步入内,依序给坐在主位上的程贵妃、左右两侧的婉妃和蓉妃行礼。其他的嫔妃、贵人和美人,品位皆在太子妃之下,就没有问安的必要了。
「欢儿来了?快起来吧。」程贵妃笑道,左手随意一挥,便有一道夺目的光芒在任轻欢眼前一闪。
她定睛一望,只见姨母身上所穿的,乃是今季新产的五彩绸衣,做工极为精美。裙摆晃动时自然地散发着七色流光,单单是盯着这袭长裙,已叫人觉得眼花缭乱。五彩绸衣价值连城,也不知是多少个绣娘,费了多少个通宵赶裁出来的新品,就只有姨母,能把之当作日常穿着。
相较之下,其他娘娘的打扮明显朴素不少。蓉妃穿素绿,婉妃披纯白、碧嫔和常嫔分别一身鹅黄与淡紫。满宫的娘娘,竟没有一个衣着是鲜艳的。
也是难为她们了,居于这后宫之中,能够韬光养晦,才是长久之道。
她姨母虽有掌六宫之权,却是宠妃而非皇后。若说当宠妃比之于当正宫皇后有什么好处,大概就是宠妃能够名正言顺的独占圣宠吧。
那些规劝圣上得雨露均沾,平衡后宫势力什么的,是皇后而非宠妃的责任。姨母自然不会白费心思,佯装大方的任由别宫嫔妃坐大,跟自己争宠。
单从这些娘娘的梳妆打扮,就能看出后宫的势力分布。
「来人,赐坐吧。」程惜芙还在笑,轻轻一句,就有太监搬来椅子,让任轻欢坐到主位下方。
任轻欢谢恩坐定,便见斜对面的蓉妃巧笑倩兮,对着她笑了又笑,柔声夸奖:「娘娘,臣妾快一年没见过太子妃了,太子妃如今出落得更是脱俗了。」
「可不是吗?太子妃得娘娘悉心教导,德仪容功出众,和太子殿下是难得的绝配。」婉妃眉眼同样弯弯的,开口应和。
听着她们的赞美一个比一个夸张,任轻欢状似娇羞地半垂着头,小声回答:「两位娘娘谬赞了。」
程惜芙浅浅笑着,把任轻欢好生打量了一番。年轻女子的身段姣好,胸脯鼓鼓的,纤腰却又不盈一握,披着一袭素雅的粉色宫装,只是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不用卖弄什么风情,已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而且,姑娘家初经人事,被人彻底疼爱过,眉眼间添了前所未有的妩媚,犹如银桂幽香,让人愈是不想去注意,愈是无法忽略那在鼻间缭绕的芬芳,情不自禁的转头寻看。
任轻欢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魅力,但她在宫中这么多年了,见过的女子多如过江之鲫鱼,这样的一个太子妃,她就不信凌承业能无动于衷。
程惜芙既是满意,又是宠溺的一笑,「本宫可不敢居功,欢儿自小就跟她母亲一般才貌兼备,能被圣上选为太子妃,是她的福气。」
各宫娘娘大多认识任宰相的原配夫人程惜荃,听到程贵妃提起她妹妹,脑中不约而同的,皆浮现起那个薄命女子的身影。
曾经名满京师,才情洋溢的程家嫡次女,明眸皓齿,清贵秀雅,轻轻一掀嘴角,就能勾得半个京师的青俊失了神魂。那容貌身段,确实和眼前的太子妃很是相像。
就只可惜,太子那岳母,是个没有福气的。
也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人提起过程惜荃了。一瞬间,满室寂静,鸦雀无声。
唯有程惜芙若无其事的别过头去,吩咐一旁的大宫女:「相苏,把东西拿过去给太子妃。」
相苏点点头,回身捧了个翠玉盒子,去到任轻欢面前,「禀太子妃,这双古玉手镯是我家娘娘当年被册封为皇贵妃时,先太后娘娘赏赐之物,还望太子妃笑纳。」
这是要开始给见面礼了,瞧着程贵妃的心情似乎没有变差,各宫娘娘皆暗松了口气,神色一缓,又重新挂起微笑。
任轻欢垂眸看向那翠玉盒子,只见内里搁了一双色泽温润的白玉手镯。虽说是古玉,却无半点残旧之感,白玉透光,剔透无瑕,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她连忙站起身来,去到程贵妃跟前一福身,「娘娘,这么贵重的东西,欢儿怎么能收下呢?」
白玉手镯看似不比宝石金饰耀眼,但是古玉的价值从来就难以估量,加之这是先太后赏赐之物,更是比寻常首饰来得珍稀贵重,任轻欢自然知道这白玉手镯的份量。
「怎么不能?」程贵妃笑眯眯的说:「太后娘娘最是疼爱太子,她老祖宗若还在,定也要给你这太子妃赏赐些贴身之物。这古玉养人,你好好戴着,肯定很快就能为太子开枝放叶。」
「娘娘说得没错,」蓉妃跟着一笑,在旁帮腔:「太子妃就别推辞了,这是娘娘的一番心意,快快收下吧。」
任轻欢闻言,不好再多说什么,双手接过翠玉盒子,规规矩矩的行礼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