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东宫细作 第16章 不插手内宫事务
热门推荐:
从龙族开始的女主之路
穿越西游:我为龙君
崩坏世界:无限的风之律者
都市剧:从相亲拒绝樊胜美开始
火影:夕日红与漩涡鸣人
综影视:到不了的彼岸花
天下无邪之小故事
重生之病弱公子世无双
体王
回到东宫时,晌午已近。
任轻欢有点饿了,但想着这时辰,朝会差不多该散了,也不知道才太子会不会回来用膳。
她稍微等了等,两刻钟过去,人还是没有出现。也对,这虽然是他们大婚后的第一天,但对太子来说,国事肯定比较重要。
采风和采露又轮着来问了好几遍,任轻欢终于松口,让人去传膳。
任轻欢吃得向来不多,采风采露了解她的习惯,没给她弄些什么大鱼大肉的过来。直到她简单用完一碗素面了,东宫仍然是静悄悄的。
静成这个样子,倒不像是在宫中,而似是在深山的寺庙里。平常,东宫就是这个样子吗?
无论是贵和宫,还是她在任府的小院子,虽然未至于闹哄哄,但也很少静成这样。
她抬头,看向围在身边的宫人。采风立刻训练有素的走了过来:「太子妃有什么吩咐吗?」
任轻欢本来只是想看看,东宫这么一大群宫娥太监怎么能鸦雀无声到这个地步。但采风既然问了,她便点点头,让人把东宫的大小管事召到侧殿去。
既然东宫内务归她管,她怎么也得先认识一下管事的,对人事安排有个头绪才行。
任轻欢又坐着喝了盏茶,这才动身。
当她到达侧殿时,里头已站了不下三十名嬷嬷、太监和大宫女,全部垂首立正,安安静静的等着,可见平常规矩之严格。
任轻欢端坐在主位之上,环视众人。
入宫以前,父亲曾罕有的把她叫到书房去,跟她分析东宫内部的势力分布。
东宫宫人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是经太子亲自挑选栽培的亲信,大多是和他一同成长,随侍在侧的人。这些亲信年纪一般较轻,是在最近几年,太子逐渐站稳脚跟以后,才慢慢担起东宫要职。根基虽不算深厚,但因着有殿下的信任和支持,地位稳固。
殿下的近身太监福全,和之前一直跟着福全当差的采风采露,便属于此类。
第二类则是凤德宫的旧人,静德皇后仙逝后,其母家骠骑大将军府求得圣上的御旨,把原来在凤德宫当差的宫人,挪到东宫照顾年幼的太子。殿下能在这波涛汹涌的后宫平安长大,这批中宫旧人功不可没。但随着殿下开始理事,似乎也和这批旧人渐行渐远。
太子将来是要登基为皇的,最在意身边的人是否忠诚不二,但这批旧人和骠骑大将军府的关系盘根错节,对太子来说,怕也不能用得顺心。
第三类则是贵和宫苦苦安插进来的细作。东宫所有宫人,上自管事,下至负责打扫洗刷的,谁都有可能被她姨母收买。但若说太子的亲信和中宫旧人有什么共同认定的事,那就是用尽方法把贵和宫的细作揪出扫走。亏得如此,这么多年来姨母始终无法真正插手东宫要务。
不过,姨母终究算是成功了吧?还不只是安插了些不中用的下人进来,而是让她霸占了太子妃之位,成了东宫的女主人。
采风靠在任轻欢身旁,开始报告起来:「禀太子妃,东宫共有太监宫娥三百三十二人,各级管事共三十六名。殿下事忙,东宫内务一直由福全总管和李嬷嬷负责打理......」
话音刚落,便见一名身材圆润、年近四旬的嬷嬷踏前一步行了个宫礼,朗声道:「老奴李荷参见太子妃。」
「嬷嬷快请起。」任轻欢笑了笑,示意采露亲自去扶。
李嬷嬷是谁,任轻欢当然知晓。作为静德娘娘曾经的近身大宫女,李荷是凤德宫旧人之中最有份量的一位,听说连太子见了她也是客客气气的,从无半句重话。
如今李嬷嬷见着任轻欢,规矩做足,但脸上少了几分恭敬,没有迎见新主的热切。
任轻欢并不在意,只轻声交代:「给李嬷嬷赐座吧。」
「老奴谢过太子妃。」李嬷嬷也不多废话,谢了恩直接坐到一旁去,睁大了眼睛,等待采风继续说下去。
采风偷瞄了瞄任轻欢,又望了望李嬷嬷,接着道:「殿下吩咐了,太子妃初来乍到,宫务又繁杂,不妨多倚仗福全总管和李嬷嬷打理一切事宜,万勿累坏了自己。」
任轻欢听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这是在暗示她不要插手内宫事务呢,她从不觉得太子会轻易的把掌宫之权交到她手上。
退一万步去想,就算太子当真愿意让她掌宫,按东宫如今的情形,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听命于她吧?
然而,一个太子妃,若无法在一开始就把掌宫之权握到手里,之后再想拿回来,怕就更难了。
任轻欢猜想,东宫上上下下,包括太子本人,也在等着她展开一场热热闹闹的宫斗吧?
她转过头去,对着李嬷嬷浅浅一笑,客气道:「既然殿下这么说了,以后就得继续辛苦嬷嬷了。」
「老奴自当尽心办事,不会辜负殿下和太子妃的厚望。」李嬷嬷回以一笑,没有费那个功夫去装谦让。
「有嬷嬷在,我就放心了。」任轻欢略一颔首,又跟采风道:「继续吧。」
采风答应一声,又逐一介绍了其余三十五位管事的身份和负责的差事。她每次点名,就有一位管事上前来拜见,前后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才算见礼完毕。
任轻欢一直面带浅笑,边把众人的身份相貌强记下来,边暗暗猜想着,不知在这三十六个管事当中,会不会有程家的人?
姨母并没有告诉过她,贵和宫在东宫安插了什么人。但她可以推想的是,姨母费了超过十年的时光与心力,不可能徒劳无功,就不知那些细作是窝在哪个角落待命罢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细作也瞒住了,不让他们知道身边有谁同样在为贵和宫办事,让他们永远活在猜疑中,担心若做得不够好,或是存了异心,便会立刻被回禀给主子知道...
正是这种不安推动着细作活动,巩固他们的忠诚,成为对抗反间计最好的方法。
采风介绍完毕,后退了一步。
「东宫内务在各位的协理下,一直没出过什么大纰漏。」任轻欢再次环视众人,轻声道:「咱们身在东宫,为的就是要好好同候殿下,只要各位用心当差办事,我保证东宫一切皆与过去无异。」
管事们低着头,无人敢搭腔。坐在一旁的李嬷嬷却用那双渐生皱纹的眼眸,偷睨着这年纪轻轻的太子妃。
保证东宫一切皆与过去无异吗?她在心底轻嗤一声,脸上却是浅笑着站了起来,开口答话,「太子妃的话,奴才们都听到了,奴才以后定当忠心耿耿,尽心伺候殿下,不负太子妃今日的教诲。」
李嬷嬷说完了,其他管事才如梦初醒般,纷纷点头称是。
任轻欢嘴角一掀,笑意更深。什么是举足轻重?这就是举足轻重。李嬷嬷不说话,就没有人敢开口,她若说话了,就没有人敢不应声。
李嬷嬷在东宫的地位,任轻欢算是见识到了。那么,太子又打算怎样使用李荷此人?
任轻欢有点饿了,但想着这时辰,朝会差不多该散了,也不知道才太子会不会回来用膳。
她稍微等了等,两刻钟过去,人还是没有出现。也对,这虽然是他们大婚后的第一天,但对太子来说,国事肯定比较重要。
采风和采露又轮着来问了好几遍,任轻欢终于松口,让人去传膳。
任轻欢吃得向来不多,采风采露了解她的习惯,没给她弄些什么大鱼大肉的过来。直到她简单用完一碗素面了,东宫仍然是静悄悄的。
静成这个样子,倒不像是在宫中,而似是在深山的寺庙里。平常,东宫就是这个样子吗?
无论是贵和宫,还是她在任府的小院子,虽然未至于闹哄哄,但也很少静成这样。
她抬头,看向围在身边的宫人。采风立刻训练有素的走了过来:「太子妃有什么吩咐吗?」
任轻欢本来只是想看看,东宫这么一大群宫娥太监怎么能鸦雀无声到这个地步。但采风既然问了,她便点点头,让人把东宫的大小管事召到侧殿去。
既然东宫内务归她管,她怎么也得先认识一下管事的,对人事安排有个头绪才行。
任轻欢又坐着喝了盏茶,这才动身。
当她到达侧殿时,里头已站了不下三十名嬷嬷、太监和大宫女,全部垂首立正,安安静静的等着,可见平常规矩之严格。
任轻欢端坐在主位之上,环视众人。
入宫以前,父亲曾罕有的把她叫到书房去,跟她分析东宫内部的势力分布。
东宫宫人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是经太子亲自挑选栽培的亲信,大多是和他一同成长,随侍在侧的人。这些亲信年纪一般较轻,是在最近几年,太子逐渐站稳脚跟以后,才慢慢担起东宫要职。根基虽不算深厚,但因着有殿下的信任和支持,地位稳固。
殿下的近身太监福全,和之前一直跟着福全当差的采风采露,便属于此类。
第二类则是凤德宫的旧人,静德皇后仙逝后,其母家骠骑大将军府求得圣上的御旨,把原来在凤德宫当差的宫人,挪到东宫照顾年幼的太子。殿下能在这波涛汹涌的后宫平安长大,这批中宫旧人功不可没。但随着殿下开始理事,似乎也和这批旧人渐行渐远。
太子将来是要登基为皇的,最在意身边的人是否忠诚不二,但这批旧人和骠骑大将军府的关系盘根错节,对太子来说,怕也不能用得顺心。
第三类则是贵和宫苦苦安插进来的细作。东宫所有宫人,上自管事,下至负责打扫洗刷的,谁都有可能被她姨母收买。但若说太子的亲信和中宫旧人有什么共同认定的事,那就是用尽方法把贵和宫的细作揪出扫走。亏得如此,这么多年来姨母始终无法真正插手东宫要务。
不过,姨母终究算是成功了吧?还不只是安插了些不中用的下人进来,而是让她霸占了太子妃之位,成了东宫的女主人。
采风靠在任轻欢身旁,开始报告起来:「禀太子妃,东宫共有太监宫娥三百三十二人,各级管事共三十六名。殿下事忙,东宫内务一直由福全总管和李嬷嬷负责打理......」
话音刚落,便见一名身材圆润、年近四旬的嬷嬷踏前一步行了个宫礼,朗声道:「老奴李荷参见太子妃。」
「嬷嬷快请起。」任轻欢笑了笑,示意采露亲自去扶。
李嬷嬷是谁,任轻欢当然知晓。作为静德娘娘曾经的近身大宫女,李荷是凤德宫旧人之中最有份量的一位,听说连太子见了她也是客客气气的,从无半句重话。
如今李嬷嬷见着任轻欢,规矩做足,但脸上少了几分恭敬,没有迎见新主的热切。
任轻欢并不在意,只轻声交代:「给李嬷嬷赐座吧。」
「老奴谢过太子妃。」李嬷嬷也不多废话,谢了恩直接坐到一旁去,睁大了眼睛,等待采风继续说下去。
采风偷瞄了瞄任轻欢,又望了望李嬷嬷,接着道:「殿下吩咐了,太子妃初来乍到,宫务又繁杂,不妨多倚仗福全总管和李嬷嬷打理一切事宜,万勿累坏了自己。」
任轻欢听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这是在暗示她不要插手内宫事务呢,她从不觉得太子会轻易的把掌宫之权交到她手上。
退一万步去想,就算太子当真愿意让她掌宫,按东宫如今的情形,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听命于她吧?
然而,一个太子妃,若无法在一开始就把掌宫之权握到手里,之后再想拿回来,怕就更难了。
任轻欢猜想,东宫上上下下,包括太子本人,也在等着她展开一场热热闹闹的宫斗吧?
她转过头去,对着李嬷嬷浅浅一笑,客气道:「既然殿下这么说了,以后就得继续辛苦嬷嬷了。」
「老奴自当尽心办事,不会辜负殿下和太子妃的厚望。」李嬷嬷回以一笑,没有费那个功夫去装谦让。
「有嬷嬷在,我就放心了。」任轻欢略一颔首,又跟采风道:「继续吧。」
采风答应一声,又逐一介绍了其余三十五位管事的身份和负责的差事。她每次点名,就有一位管事上前来拜见,前后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才算见礼完毕。
任轻欢一直面带浅笑,边把众人的身份相貌强记下来,边暗暗猜想着,不知在这三十六个管事当中,会不会有程家的人?
姨母并没有告诉过她,贵和宫在东宫安插了什么人。但她可以推想的是,姨母费了超过十年的时光与心力,不可能徒劳无功,就不知那些细作是窝在哪个角落待命罢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细作也瞒住了,不让他们知道身边有谁同样在为贵和宫办事,让他们永远活在猜疑中,担心若做得不够好,或是存了异心,便会立刻被回禀给主子知道...
正是这种不安推动着细作活动,巩固他们的忠诚,成为对抗反间计最好的方法。
采风介绍完毕,后退了一步。
「东宫内务在各位的协理下,一直没出过什么大纰漏。」任轻欢再次环视众人,轻声道:「咱们身在东宫,为的就是要好好同候殿下,只要各位用心当差办事,我保证东宫一切皆与过去无异。」
管事们低着头,无人敢搭腔。坐在一旁的李嬷嬷却用那双渐生皱纹的眼眸,偷睨着这年纪轻轻的太子妃。
保证东宫一切皆与过去无异吗?她在心底轻嗤一声,脸上却是浅笑着站了起来,开口答话,「太子妃的话,奴才们都听到了,奴才以后定当忠心耿耿,尽心伺候殿下,不负太子妃今日的教诲。」
李嬷嬷说完了,其他管事才如梦初醒般,纷纷点头称是。
任轻欢嘴角一掀,笑意更深。什么是举足轻重?这就是举足轻重。李嬷嬷不说话,就没有人敢开口,她若说话了,就没有人敢不应声。
李嬷嬷在东宫的地位,任轻欢算是见识到了。那么,太子又打算怎样使用李荷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