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东宫细作 第42章 洗座宴
第二天中午,太子在早朝完结后,便领着外祖父莫马行还有二舅莫千里回到东宫。他们前脚才刚跨进东宫,莫家的马车后脚也抵达大门前,把莫家的女眷载来参加宴席。
任轻欢早把一切打点妥当,站在大门旁边作迎。
远远便看见太子领着两人走来,在她身前站定,「欢儿,来见过外祖父和二舅舅」。语气是难得的轻松自然。
任轻欢早听闻太子跟外祖父母关系亲厚,如今观其神态,便知传言非假。
她微笑着,正准备福身见礼,却被抢先一步。
莫马行垂头拱手,语态恭敬的行礼示意:「未将叩见太子妃,拜见来迟,望太子妃恕罪」
名震四方的骠骑大将军,披着一品大员官服、两鬓斑白,别说是闺阁妇人了,就算是匈奴听到他的名字,也得抖上两抖。
算起来,莫马行比任轻欢父亲还要长上一辈。虽说太子妃的身份在其之上,但凌承业早说了,这是家宴,而那是他的亲外祖父......
如果莫马行真要端起长辈的架子,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他把姿态放得那么低,不过是不想承认她这个外孙媳妇罢了。
「大将军言重了,您和小莫将军长年镇守西域都护府,为我顺天的国泰民安立下汗马功劳。任轻欢常闻大将军威名,今日得以一见,实是三生有幸。」说罢垂首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福礼。
莫马行既不想听她唤这声「外祖父」,任轻欢不勉强,也没有那个强攀关系的意思。顺势侧过身来,朝莫千里同样屈了屈膝:「问莫二爷安。」
「太子妃有礼了。下官受不起、受不起啊。」莫千里忙堆起笑脸,拱手还礼。
相比起武家子弟,莫家二爷更像个商人。身材圆滚滚的,比太子矮了整整一个头,脸上常挂着和气生财的笑容,没有半丝武将慑人的气势。
但若有谁真被他这外表给欺骗了,恐怕就得吃亏了。莫家二爷的事迹,任轻欢可没少听过。这些年来,宫里宫外不知替太子办成了多少事。
笑里藏刀,说的就是这种人。莫家上下,皆非等闲之辈。
任轻欢浅浅一笑,歪头看向一旁的男人——当然包括太子也非等闲之辈。
也不知是不是猜到任轻欢心中所想,凌承业朝她弯了弯眉眼,一副和善无害的模样。
若任轻欢昨晚不是被他擒住,狠狠折腾至天边泛白,或许她就会信了。
太子的体力好,还能接着去赶赴朝会,她的双腿如今仍在发软,全凭一股意志在这边撑着。
而等着任轻欢应对的人事,还在接踵而至。
莫二夫人陈氏和一年轻姑娘,搀扶着一位老妇人缓缓走近。
老妇人虽上了年纪,但迟暮的脸庞依旧轮廓分明,可见年轻时是个一等一的美人。如果静德皇后尚在,且能活到黑发染霜之年,估计也会是这般模样。
「欢儿见过老夫人,见过二夫人,」任轻欢深深一拜,又是一礼。
老夫人是活在后宅的人,见了任轻欢笑得比谁都慈祥,握起她的手就道:「这便是太子妃吧?多么俊俏的人儿啊,臣妇也给太子妃请安了。」说着,就要欠下身去。
任轻欢忙伸手拦着,「老夫人快请起,可别折煞欢儿了。」
「那臣妇就谢过太子妃了。」老夫人笑道,反握住任轻欢的手,视线却按捺不住,朝太子的方向飘了过去。
三年没见这外孙了,只昨天在将军府匆匆说了两句话,又怎会看得够呢?
凌承业明白老夫人的心思,从任轻欢手中接过她的手,也没管那些虚礼,低低叫了声:「外祖母好」
「好,」老夫人的嗓音隐隐带着哽咽,只能重复道:「殿下好,老身就好。」
这一幕,叫人莫名的鼻酸。
不只是莫二夫人,连站在老夫人身边的小姑娘也跟着红了眼眶,拿出手帕来拭去眼角涌出的泪水。
任轻欢轻吸了口气,平复情绪柔声劝道:「殿下,外头冷,里面备了热茶和点心,还是请各位先进去喝口茶,暖暖身子吧?」
「殿下,太子妃说得对,咱们就先进去吧?」莫二夫人忙应声,又后退半步,把老夫人身旁的位置让了出来。
凌承业点了点头,便亲自挽着老夫人步向正殿,和跟在老夫人另一侧的小姑娘一起。
莫二夫人看似并没察觉到有何不妥,转过身来朝任轻欢笑道:「臣妇还没跟太子妃请安呢,太子妃万福金安。」屈膝行礼之时,便那么刚好的,挡住了任轻欢的去路。
「二夫人客气了。」任轻欢嘴角上扬,伸手扶起身前的妇人,也没上赶子跟上去。只回过头来招呼莫马行祖孙三人:「大将军、二爷和莫少爷也请吧?」
直到老将军带着莫千里和莫刚珀步入正殿后,任轻欢方与二夫人相相视而笑,缓步跟上。
「臣妇听说今日的家宴乃是太子妃一手筹备的,劳您费心了。」显然,莫二夫人跟她丈夫一样,也是笑里藏刀的人物。口里说着些无关痛痒的话,步子迈得比蚂蚁还小。
「欢儿经验不多,若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还请二夫人见谅。」陈氏想慢,任轻欢也不急,就陪着她像在午后闲逛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不过就那么几步路,但两人走得极慢。待她们终于入到正殿里头时,莫马行和老夫人已经落座,跟太子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了。旁边的小姑娘,乖巧安静的听着。
还未到开席的时间,众人就在此喝茶说话。
「这次幸好有您表弟表妹陪着,要不然就咱们两个老人赶路也是难过」,老夫人还握住太子的手,指了指一旁的莫刚玉和莫刚珀。
凌承业便转身看向姐弟两人:「你们这一路陪着外祖父外祖母回京,没累着吧?」
「谢殿下关心。是祖父祖母疼爱,把咱们姐弟带回京里过年,我们才有幸进宫来给殿下和太子妃请安。」回答的是莫刚玉,说话时笑靥如花,倒似是真的很高兴能回京。
这是任轻欢第一次听到莫刚玉说话,她默默听着,挪步走到凌承业的身侧。在见到她时,莫家姐弟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从容地行礼请安。
这姐弟俩虽然长在边关,但谈吐得体,举止大方,毫无半点失礼之处。难怪众人皆说,莫家的女儿,是为嫁入皇家而养的。
「初次见面,我也为表弟表妹备了些见面礼。」任轻欢浅笑,示意采风递了两个织锦香囊过去。
莫家姐弟接了,再次行礼道谢。
任轻欢笑眯眯的打量着莫刚玉,小姑娘浓眉大眼、英姿焕发,连那高挺的鼻梁也和凌承业有着几分相像。
年方十五的小姑娘,个子比任轻欢还要高上些许,虽不似京中姑娘那般柔美,却别有一番娇俏。
这轮廓跟身段,确如传闻所言,和静德皇后很是相似。
老将军和老夫人坐得最近,自然把任轻欢的打量尽收眼底。莫马行低头喝了口茶,也不用他亲自开口,老夫人已笑着打岔道:「之前殿下和太子妃大婚,臣妇也准备了贺礼,正好趁着今日这个机会,把东西献给太子妃」。回头朝二夫人招了招手,让她递了个雕工精细的木盒过来。
任轻欢忙收回视线看向凌承业,见他点头了,方走到老夫人身前。
老夫人把盒子打开,露出了一对温润的羊脂白玉手镯:「臣妇的礼,太子妃若不嫌弃的,便留着吧?」
任轻欢试着回头,又想去看凌承业的意思。但老夫人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抓着她的手便把手镯一左一右的套了上去。
「太子妃就请收下吧」老夫人坚持地抓住任轻欢的手,好像她若拒绝,就会一直握下去不放似的。
任轻欢难得的有点无措,「这......」
「外祖母送的礼,你就别推辞了」。最后,还是太子发了话,任轻欢才敢答应。
「那欢儿.....就谢过老夫人了」。任轻欢把手收了回来,长袖垂下,那双沉甸甸的羊脂白玉手镯便消失在衣衫之。
「东宫还有些上好的血燕,老夫人也请带些回去尝尝吧?」
老夫人同样颔首微笑:「那臣妇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又说了好一会儿话,任轻欢见天色不早了,便邀请众人入座,准备开席。
任轻欢早把一切打点妥当,站在大门旁边作迎。
远远便看见太子领着两人走来,在她身前站定,「欢儿,来见过外祖父和二舅舅」。语气是难得的轻松自然。
任轻欢早听闻太子跟外祖父母关系亲厚,如今观其神态,便知传言非假。
她微笑着,正准备福身见礼,却被抢先一步。
莫马行垂头拱手,语态恭敬的行礼示意:「未将叩见太子妃,拜见来迟,望太子妃恕罪」
名震四方的骠骑大将军,披着一品大员官服、两鬓斑白,别说是闺阁妇人了,就算是匈奴听到他的名字,也得抖上两抖。
算起来,莫马行比任轻欢父亲还要长上一辈。虽说太子妃的身份在其之上,但凌承业早说了,这是家宴,而那是他的亲外祖父......
如果莫马行真要端起长辈的架子,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他把姿态放得那么低,不过是不想承认她这个外孙媳妇罢了。
「大将军言重了,您和小莫将军长年镇守西域都护府,为我顺天的国泰民安立下汗马功劳。任轻欢常闻大将军威名,今日得以一见,实是三生有幸。」说罢垂首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福礼。
莫马行既不想听她唤这声「外祖父」,任轻欢不勉强,也没有那个强攀关系的意思。顺势侧过身来,朝莫千里同样屈了屈膝:「问莫二爷安。」
「太子妃有礼了。下官受不起、受不起啊。」莫千里忙堆起笑脸,拱手还礼。
相比起武家子弟,莫家二爷更像个商人。身材圆滚滚的,比太子矮了整整一个头,脸上常挂着和气生财的笑容,没有半丝武将慑人的气势。
但若有谁真被他这外表给欺骗了,恐怕就得吃亏了。莫家二爷的事迹,任轻欢可没少听过。这些年来,宫里宫外不知替太子办成了多少事。
笑里藏刀,说的就是这种人。莫家上下,皆非等闲之辈。
任轻欢浅浅一笑,歪头看向一旁的男人——当然包括太子也非等闲之辈。
也不知是不是猜到任轻欢心中所想,凌承业朝她弯了弯眉眼,一副和善无害的模样。
若任轻欢昨晚不是被他擒住,狠狠折腾至天边泛白,或许她就会信了。
太子的体力好,还能接着去赶赴朝会,她的双腿如今仍在发软,全凭一股意志在这边撑着。
而等着任轻欢应对的人事,还在接踵而至。
莫二夫人陈氏和一年轻姑娘,搀扶着一位老妇人缓缓走近。
老妇人虽上了年纪,但迟暮的脸庞依旧轮廓分明,可见年轻时是个一等一的美人。如果静德皇后尚在,且能活到黑发染霜之年,估计也会是这般模样。
「欢儿见过老夫人,见过二夫人,」任轻欢深深一拜,又是一礼。
老夫人是活在后宅的人,见了任轻欢笑得比谁都慈祥,握起她的手就道:「这便是太子妃吧?多么俊俏的人儿啊,臣妇也给太子妃请安了。」说着,就要欠下身去。
任轻欢忙伸手拦着,「老夫人快请起,可别折煞欢儿了。」
「那臣妇就谢过太子妃了。」老夫人笑道,反握住任轻欢的手,视线却按捺不住,朝太子的方向飘了过去。
三年没见这外孙了,只昨天在将军府匆匆说了两句话,又怎会看得够呢?
凌承业明白老夫人的心思,从任轻欢手中接过她的手,也没管那些虚礼,低低叫了声:「外祖母好」
「好,」老夫人的嗓音隐隐带着哽咽,只能重复道:「殿下好,老身就好。」
这一幕,叫人莫名的鼻酸。
不只是莫二夫人,连站在老夫人身边的小姑娘也跟着红了眼眶,拿出手帕来拭去眼角涌出的泪水。
任轻欢轻吸了口气,平复情绪柔声劝道:「殿下,外头冷,里面备了热茶和点心,还是请各位先进去喝口茶,暖暖身子吧?」
「殿下,太子妃说得对,咱们就先进去吧?」莫二夫人忙应声,又后退半步,把老夫人身旁的位置让了出来。
凌承业点了点头,便亲自挽着老夫人步向正殿,和跟在老夫人另一侧的小姑娘一起。
莫二夫人看似并没察觉到有何不妥,转过身来朝任轻欢笑道:「臣妇还没跟太子妃请安呢,太子妃万福金安。」屈膝行礼之时,便那么刚好的,挡住了任轻欢的去路。
「二夫人客气了。」任轻欢嘴角上扬,伸手扶起身前的妇人,也没上赶子跟上去。只回过头来招呼莫马行祖孙三人:「大将军、二爷和莫少爷也请吧?」
直到老将军带着莫千里和莫刚珀步入正殿后,任轻欢方与二夫人相相视而笑,缓步跟上。
「臣妇听说今日的家宴乃是太子妃一手筹备的,劳您费心了。」显然,莫二夫人跟她丈夫一样,也是笑里藏刀的人物。口里说着些无关痛痒的话,步子迈得比蚂蚁还小。
「欢儿经验不多,若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还请二夫人见谅。」陈氏想慢,任轻欢也不急,就陪着她像在午后闲逛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不过就那么几步路,但两人走得极慢。待她们终于入到正殿里头时,莫马行和老夫人已经落座,跟太子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了。旁边的小姑娘,乖巧安静的听着。
还未到开席的时间,众人就在此喝茶说话。
「这次幸好有您表弟表妹陪着,要不然就咱们两个老人赶路也是难过」,老夫人还握住太子的手,指了指一旁的莫刚玉和莫刚珀。
凌承业便转身看向姐弟两人:「你们这一路陪着外祖父外祖母回京,没累着吧?」
「谢殿下关心。是祖父祖母疼爱,把咱们姐弟带回京里过年,我们才有幸进宫来给殿下和太子妃请安。」回答的是莫刚玉,说话时笑靥如花,倒似是真的很高兴能回京。
这是任轻欢第一次听到莫刚玉说话,她默默听着,挪步走到凌承业的身侧。在见到她时,莫家姐弟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从容地行礼请安。
这姐弟俩虽然长在边关,但谈吐得体,举止大方,毫无半点失礼之处。难怪众人皆说,莫家的女儿,是为嫁入皇家而养的。
「初次见面,我也为表弟表妹备了些见面礼。」任轻欢浅笑,示意采风递了两个织锦香囊过去。
莫家姐弟接了,再次行礼道谢。
任轻欢笑眯眯的打量着莫刚玉,小姑娘浓眉大眼、英姿焕发,连那高挺的鼻梁也和凌承业有着几分相像。
年方十五的小姑娘,个子比任轻欢还要高上些许,虽不似京中姑娘那般柔美,却别有一番娇俏。
这轮廓跟身段,确如传闻所言,和静德皇后很是相似。
老将军和老夫人坐得最近,自然把任轻欢的打量尽收眼底。莫马行低头喝了口茶,也不用他亲自开口,老夫人已笑着打岔道:「之前殿下和太子妃大婚,臣妇也准备了贺礼,正好趁着今日这个机会,把东西献给太子妃」。回头朝二夫人招了招手,让她递了个雕工精细的木盒过来。
任轻欢忙收回视线看向凌承业,见他点头了,方走到老夫人身前。
老夫人把盒子打开,露出了一对温润的羊脂白玉手镯:「臣妇的礼,太子妃若不嫌弃的,便留着吧?」
任轻欢试着回头,又想去看凌承业的意思。但老夫人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抓着她的手便把手镯一左一右的套了上去。
「太子妃就请收下吧」老夫人坚持地抓住任轻欢的手,好像她若拒绝,就会一直握下去不放似的。
任轻欢难得的有点无措,「这......」
「外祖母送的礼,你就别推辞了」。最后,还是太子发了话,任轻欢才敢答应。
「那欢儿.....就谢过老夫人了」。任轻欢把手收了回来,长袖垂下,那双沉甸甸的羊脂白玉手镯便消失在衣衫之。
「东宫还有些上好的血燕,老夫人也请带些回去尝尝吧?」
老夫人同样颔首微笑:「那臣妇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又说了好一会儿话,任轻欢见天色不早了,便邀请众人入座,准备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