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东宫细作 第122章 引龙出洞
如任轻欢所料,蓉妃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说服圣上,恩准她们每朝到贵和宫给程贵妃请安前,先前往荣昌宫给静德皇后上香祈福。
原来到贵和宫去的时辰已经够早了,如今还要先到别处一趟,也就只能天天摸黑出门,在破晓前抵达荣昌宫。
头三天还算是风平浪静,任轻欢和莫刚玉安静地前往荣昌宫,然后又安静地转往贵和宫。
程贵妃接连数天也没有接见宫妃,她们就在贵和宫正殿行个礼,便可以返回东宫休息。
到了第四天时,后宫仍像是一潭死水般没有动静,就好似无论她们朝水面投下多少块石子,不论大小也无法引起半点涟漪。
莫刚玉几乎要以为任轻欢的计策失败了,怎么就无法成功引蛇出洞,不该说是引龙出洞。
这天,在共乘铜辇前往荣昌宫时,她终于忍不住语气婉转的问了两句,但任轻欢的回应就只是浅浅一笑,简单的说了句:「心急的人吃不了热豆腐」之后就不肯再多说什么了。
莫刚玉别无选择的,就只能继续跟在任轻欢身后瞎忙。
不过即使天气愈来愈冷,摸黑出门再辛苦,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挺着大肚子还不是一样出出入入的。
莫刚玉太佩服任轻欢的毅力了,怀着八个多月近九个月的身孕,这样来回奔波的,就从没听她喊过一声累。
支撑着这女人坚持下去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信念?
近来,莫刚玉发现自己愈来愈常像个入了戏的戏迷般,按捺不住地关注着任轻欢的一举一动。
她说的话、她做的事、她思考的方式。
任轻欢是个惯于压抑自己的人,多思少说,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是典型的文官家娇养出来的贵女模样。
莫刚玉从来就不咋喜欢这类文官家出身的女子,总觉得她们娇贵得近乎造作,逆来顺受得叫人厌烦,欠了两分做人该有的洒脱不羁。
想当初,莫刚玉得知自己的太子妃之位被夺走后,并没有像家中长辈那般生气,除了是因为她对太子从来就没有那份心思外,更因为她并没有把任轻欢放在心上。
一个毕生都被困在京师这个四方城内的女子,被塑造成漂亮的装饰品,却从没有看过天地辽阔,又能有多广阔的胸襟,多长远的目光?
她和任轻欢不同,虽然她也是被视作「未来太子妃」般教养着长大,但她却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锁在深闺的姑娘。
作为莫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儿,莫刚玉比这世上大部分的姑娘都要幸运,一直跟在祖父和父亲的身边,走访过奇山异水,见证过人间绝景。
所以她从没有真正怕过任轻欢,在心底深处对她甚至是有点不屑的。
那样任人摆布,连自己命运也掌握不了的女人,怎么可能在这深宫中熬的下去呢。
但是,在真正了解以后,才发现任轻欢和她想象中的,是那么的不一样。
确实,任轻欢的言行举止严守宫中规矩,从不多走一步,多说一句,一副死气沉沉的宫妃模样。但在那副弱不禁风的皮相下,莫刚玉却有好几次不小心窥探到,女子那深深隐藏着的、无比坚定的意志。
这样形容或许不够贴切,但每当她看着任轻欢时,总会莫名地联想到一片辽阔无边、山高水长的天地。
天地看似不仁,历久而不变,但在那沉静的表面下,于旁人看不见之处,是不是就隐藏着一股澎湃翻腾的情感,与无人能改的意志?
而太子.....太子又可曾窥见过这些?会不会也像她一样,难以自拔地注视着任轻欢,就只是为了看清她深藏的面貌?然后,越看越不解,越是茫然便越无法挪开眼来。直到恍然回神时,人已深陷在那片天地之间,想找到的的答案却是连半个也没有找到。
如在水中捞月,仿佛缘木求鱼。
又或许,是她想太多了?任轻欢能有多不一样?不过就是个普通女子。
她与她,还有后宫所有的嫔妃,都只是女人,别无二致。
话虽如此,当莫刚玉跟在任轻欢身边时,仍是像入迷了似的,看着她,想着她。
然后,两人不断地在东宫、荣昌宫与贵和宫之间来回周转,就这样又过了三天。
在到荣昌宫上香的第八天,事情终于起了点变化。
这日,当她们抵达荣昌宫时,还没下辇,便看到停在宫门外,那辆金碧辉煌的御辇。
两人默默对视了一眼,脸上表情不变,血脉却在刹那间沸腾了起来。
终于来了。
原来到贵和宫去的时辰已经够早了,如今还要先到别处一趟,也就只能天天摸黑出门,在破晓前抵达荣昌宫。
头三天还算是风平浪静,任轻欢和莫刚玉安静地前往荣昌宫,然后又安静地转往贵和宫。
程贵妃接连数天也没有接见宫妃,她们就在贵和宫正殿行个礼,便可以返回东宫休息。
到了第四天时,后宫仍像是一潭死水般没有动静,就好似无论她们朝水面投下多少块石子,不论大小也无法引起半点涟漪。
莫刚玉几乎要以为任轻欢的计策失败了,怎么就无法成功引蛇出洞,不该说是引龙出洞。
这天,在共乘铜辇前往荣昌宫时,她终于忍不住语气婉转的问了两句,但任轻欢的回应就只是浅浅一笑,简单的说了句:「心急的人吃不了热豆腐」之后就不肯再多说什么了。
莫刚玉别无选择的,就只能继续跟在任轻欢身后瞎忙。
不过即使天气愈来愈冷,摸黑出门再辛苦,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挺着大肚子还不是一样出出入入的。
莫刚玉太佩服任轻欢的毅力了,怀着八个多月近九个月的身孕,这样来回奔波的,就从没听她喊过一声累。
支撑着这女人坚持下去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信念?
近来,莫刚玉发现自己愈来愈常像个入了戏的戏迷般,按捺不住地关注着任轻欢的一举一动。
她说的话、她做的事、她思考的方式。
任轻欢是个惯于压抑自己的人,多思少说,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是典型的文官家娇养出来的贵女模样。
莫刚玉从来就不咋喜欢这类文官家出身的女子,总觉得她们娇贵得近乎造作,逆来顺受得叫人厌烦,欠了两分做人该有的洒脱不羁。
想当初,莫刚玉得知自己的太子妃之位被夺走后,并没有像家中长辈那般生气,除了是因为她对太子从来就没有那份心思外,更因为她并没有把任轻欢放在心上。
一个毕生都被困在京师这个四方城内的女子,被塑造成漂亮的装饰品,却从没有看过天地辽阔,又能有多广阔的胸襟,多长远的目光?
她和任轻欢不同,虽然她也是被视作「未来太子妃」般教养着长大,但她却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锁在深闺的姑娘。
作为莫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儿,莫刚玉比这世上大部分的姑娘都要幸运,一直跟在祖父和父亲的身边,走访过奇山异水,见证过人间绝景。
所以她从没有真正怕过任轻欢,在心底深处对她甚至是有点不屑的。
那样任人摆布,连自己命运也掌握不了的女人,怎么可能在这深宫中熬的下去呢。
但是,在真正了解以后,才发现任轻欢和她想象中的,是那么的不一样。
确实,任轻欢的言行举止严守宫中规矩,从不多走一步,多说一句,一副死气沉沉的宫妃模样。但在那副弱不禁风的皮相下,莫刚玉却有好几次不小心窥探到,女子那深深隐藏着的、无比坚定的意志。
这样形容或许不够贴切,但每当她看着任轻欢时,总会莫名地联想到一片辽阔无边、山高水长的天地。
天地看似不仁,历久而不变,但在那沉静的表面下,于旁人看不见之处,是不是就隐藏着一股澎湃翻腾的情感,与无人能改的意志?
而太子.....太子又可曾窥见过这些?会不会也像她一样,难以自拔地注视着任轻欢,就只是为了看清她深藏的面貌?然后,越看越不解,越是茫然便越无法挪开眼来。直到恍然回神时,人已深陷在那片天地之间,想找到的的答案却是连半个也没有找到。
如在水中捞月,仿佛缘木求鱼。
又或许,是她想太多了?任轻欢能有多不一样?不过就是个普通女子。
她与她,还有后宫所有的嫔妃,都只是女人,别无二致。
话虽如此,当莫刚玉跟在任轻欢身边时,仍是像入迷了似的,看着她,想着她。
然后,两人不断地在东宫、荣昌宫与贵和宫之间来回周转,就这样又过了三天。
在到荣昌宫上香的第八天,事情终于起了点变化。
这日,当她们抵达荣昌宫时,还没下辇,便看到停在宫门外,那辆金碧辉煌的御辇。
两人默默对视了一眼,脸上表情不变,血脉却在刹那间沸腾了起来。
终于来了。